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艳琼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1383-1384
目的:观察产后家庭访视对母婴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16例住院分娩出院的产妇进行家庭访视,针对性地对产妇及家属进行产后保健及婴儿保健指导,观察指导前后母乳喂养相关知识、乳汁分泌量、乳胀情况及产妇心理状态、产后健身操及新生儿护理保健知识掌握等情况并进行评价。结果:产后家庭访视健康指导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健康指导前。结论:产后家访可促进乳汁分泌量的增加、减少乳胀、乳头皲裂发生,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产后健身操、预防远期盆底功能失常,提高母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产后访视是为了全面了解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问题,能有效地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健康教育及育几知识进行宣教和指导,使产妇和家属掌握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产褥期自我保健,确保母婴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3.
沈锦芳  曹波 《吉林医学》2013,(8):1578-1579
目的:回顾总结对400例产后妇女进行家庭访视护理的经验,进行护理指导,提高产妇及婴儿的健康水平。方法:以产妇家庭为单位进行家庭访视,指导产妇产后康复、新生儿预防、保健等知识。结果:产后家庭护理访视使产妇及新生儿得到更完整的护理及指导,促进母婴健康。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有助于产妇完成称职父母角色的转变,建立自信心;有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母婴护理专科护士指导社区产后访视对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调取2017年7月至2018年3月苏州市立医院本部112例产妇,按照均衡理念标准,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施以常规社区访视与母婴护理专科护士指导社区产后访视延续性护理;评估2组产褥期产妇健康商数、母婴健康状况及产褥期并发症、访视满意度状况。结果 2组相较而言,实验组产褥期产妇健康商数较优(P0.05)实验组母婴产褥期并发症较少(P0.05),且母乳喂养率较高(P0.05);实验组满意率较高(P0.05)。结论将母婴护理专科护士指导社区产后访视应用于产褥期母婴中,能够有效提高产褥期产妇健康商数,减少并发症产生,进一步保证母婴的健康安全,产妇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社区320例产妇进行产后访视,健康教育指导满足孕产妇健康保健需求.方法 保健人员在产妇出院后3~7天、生后28~30天各访视1次,比较访视前后产妇和新生儿存在的问题改善情况.结果 家庭访视后产妇掌握自我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技能明显提高,存在问题有明显改善;访视后产妇母乳喂养率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产后访视,解决了产妇出院后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为产妇提供了连续性的健康照顾,预防疾病,促进产妇和新生儿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后访视在母乳喂养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辖区102例产妇进行产后访视,实施护理、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指导等。结果通过产后访视,产妇及家属掌握了母乳喂养知识和喂养技巧,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比例,促进母乳喂养的成功。结论产后访视可极大提高母乳喂养率,保证了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家庭访视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对辖区内2011年1月-2012年12月863例产后母婴进行及时的家庭产后访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结果:大部分母亲住院时能坚持母乳喂养,但出院后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母亲放弃了母乳喂养,而改为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通过及时访视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正确的指导,使母乳喂养率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率由第一次访视时的78%提高到第二次访视的93%。结论:重视产后家庭访视促进母乳喂养的宣教,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措施,也是产妇能否坚持母乳喂养到6个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张冬姣 《基层医学论坛》2013,(30):4075-4076
目的探讨产后家庭访视对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对辖区内2011年1月—2012年12月1718例产后母婴进行及时的家庭产后访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干预。结果大部分母亲住院时能坚持母乳喂养,但出院后由于各种原因,部分母亲放弃了母乳喂养,而改为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通过及时访视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正确的指导,使母乳喂养率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率由第一次访视时的79.80%提高到第二次访视的93.36%。结论重视产后家庭访视促进母乳喂养的宣教,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措施,也是产妇能否坚持母乳喂养到6个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院后产褥期妇女健康指导需求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褥期妇女健康指导的需求状况,为产后访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产后访视面谈问卷和电话咨询的方式对产褥期妇女进行健康指导需求调查,结合实体指导的例数加以分析。结果95%的产妇对上门产后访视持欢迎态度,产褥期保健指导、母乳喂养指导、日常新生儿护理指导的需求,均占较高比例。新生儿家庭对育儿知识的获取较迫切。结论通过对产褥期妇女进行全面的院后服务跟踪调查,针对性地进行访视宣教和实体指导,方能满足不同层次健康指导需求,提高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产后访视,了解产妇对育儿知识的缺陷及需求,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可行的护理技术,提高产后母婴健康。方法:抽取在我院分娩的西宁市区产妇家庭开展访视,对产妇及新生儿出院后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出院后母乳喂养较住院时降低,婴儿黄疸、脐部渗液、脐炎、湿疹及红臀发生率高,通过家庭回访、并给予适宜的护理干预,育婴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结论:通过产后访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使家长掌握正确的育婴方法,减少新生儿并发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产后访视是住院分娩服务的延续 ,尤其是产后 7、1 4天的家访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产褥期影响母婴健康的一系列问题。高质量的家庭访视能及时有效地为产妇提供良好的产后保健服务与指导 ,提高产妇自我管理及对新生儿的护理能力 ,提高母乳喂养率 ,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是使母婴平安、健康地度过产褥期的重要保证。近年来 ,我院对该项工作的重视和努力 ,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 :1 努力提高产后家访率加大宣传力度 ,让孕妇及家属真正了解产后家访的目的、意义和服务项目 ,具体做法是 :①在医院候诊大厅和相关科室的宣传栏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产后家庭访视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好产褥期保健的重要工作内容,高质量的产后访视能及时了解母婴健康状况,传播科学育儿知识,对降低产妇产褥期患病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方法 对2005年10月~200r7年lO月辖区内876位产妇进行入户访视.结果 通过访视发现产妇以乳胀、乳头皲裂等多见,婴儿以湿疹、新生儿黄疸等多见.结论 使我们更进一步的及时发现产后恢复期的潜在危险和存在的健康问题,并针对不同的分娩方式、产后生理特点、个体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等习性给予了相应的健康指导和健康评估,有效的保障了母婴安全,降低了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产后访视,提高母婴保健水平及母乳喂养率。方法 由各防保站产后访视人员对产后0-42d的产妇及新生儿进行认真细致的产后访视,对产后访视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出院后的母亲母乳喂养率低及新生儿的脐部及皮肤的护理不发而造成的感染率高。结论 在产后访视人员的正确保健下,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新生儿常见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产后访视模式对产妇院外产褥期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230例初产妇及婴儿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5例。对照组母婴院外访视采用专业医师上门访视产褥期哺乳及喂养信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添加电话访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产褥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恢复及新生儿发育均较好,产妇产后疾病及新生儿疾病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99.13%(114/115),对照组为91.30%(105/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1,P〈0.05)。对照组母乳不足、产妇心理障碍、产妇患病、婴儿因素较观察组多发。结论:电话访视结合上门访视能够全面而客观地观察产妇及新生儿情况,纠正产褥期产妇自我护理误区,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5.
杨素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3):1214-1215
目的:总结3 925例出院产妇进行产后访视及家庭护理的经验,提出适时家庭访视科学护理,提高产妇及婴儿的健康水平.方法:把预防、保健、育婴知识、护理服务以及产妇康复等知识教给产妇,进行家庭指导.结果:使产妇及新生儿同样在家庭得到完整的护理及指导,方便了广大产妇的要求,而且解除了一些错误的认识.结论:开展产妇产后家庭护理,不单满足产妇要求,提高产妇产后康复知识及育婴知识,从而增进产妇及婴儿健康水平,提高医院社会信誉,增加医院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产后访视是指产后1个月内的访视和产后42天母婴返院检查,是医护人员对产妇和新生儿在出院后健康状况的延续服务。产后访视是围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孕产妇系统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产妇康复,母乳喂养的成功和婴儿健康成长。产后访视对早期诊断、治疗、预防产妇及婴儿常见病,保障产后母婴的健康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本辖区产后1个月产妇和新生儿进行人户访视、健康指导,使产妇掌握产后自我护理和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护能力,降低产妇和新生儿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对促进母婴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对促进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将60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对照组各300例。实验组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入住家庭化温馨病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健康教育,产前、产时、产后护理,出院指导及产后访视。根据产妇不同的需求同产妇及家属一起制定护理计划、目标及执行方法,并请产妇及家属协同执行。对照组常规护理,入住普通病房(两人以上房间),按常规进行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结果实验组产妇及新生儿的一些保健、护理、育儿等知识,掌握率达96.5%,纯母乳喂养成功率达97%,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达99.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情况比较,对照组也明显高于实验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能满足孕产妇及家属的需求,使其身心愉悦,愿意协同完成护理工作,用心记住护士的指导或演示,掌握知识率高,护患关系和谐,满意度随之也提高。护理、保健、育儿知识的掌握,产后访视、热线咨询等延伸护理服务,使产妇和新生儿达到了最佳安全性照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母婴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产后访视在母婴保健中的优越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12月转到本社区接受产后访视的产妇468例,进行产妇恢复情况、母乳喂养及满意度评价.结果:通过社区护士的产后访视,产妇的恢复情况良好、母乳喂养比例及满意度都较高.结论:社区护士产后访视能够解决产妇出院后院外护理问题,为产妇和新生儿提供连续性的健康服务,提高了母、婴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后访视中对产妇及婴儿的影响,研究相关策略.方法 对224 例产妇上门访视, 调查分析产妇及婴儿的健康状况, 给予母乳喂养知识、婴儿护理保健、产褥保健等健康教育指导, 对第1 次访视结果与最后1 次访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24 例产妇及婴儿健康教育前后对比, 获得健康知识和健康改善等具有显著差异性, 具有可比性(P < 0.05) .结论 产后访视实施健康教育, 为产妇提供连续性的健康服务,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有助于产妇顺度过产褥期, 预防疾病,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在产妇应用和医院对接的产后访视后对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来我中心进行孕产管理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访视,实验组接受和生产医院对接的产后访视,从母乳喂养率、产后知识知晓率、脐带脱落率、婴儿黄疸消退率、新生儿频繁腹泻或便秘、连续3周红色恶露等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母乳喂养率、产后知识知晓率、脐带脱落率、婴儿黄疸消退率的比较上,实验组的发生率明显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频繁腹泻或便秘、连续3周红色恶露、辅食添加不科学等环节的对比上,实验组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妇的产后护理中,相比于常规访视来说,应用和医院对接的产后访视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有效强化产妇对婴儿和本身的护理能力,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