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报告阑尾炎癌10例,占同期阑尾切除的0.43%。结合有关文献就阑尾类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诊治原则等进行了探讨。发现该冽多以阑尾类病史表现,术中或术后经病理证实。术后随访11月 ̄9年,除1例行单纯阑尾切除者术后2年复发外,其余9例未见复发和转移,且均健在。本文强调阑尾切除术及其它腹盆腔手术中应有阑尾类癌的概念,若术中高度怀疑,应常规行冰冻切片检查,以提高阑尾类癌的检出率,上漏诊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阑尾类癌5例,占同期阑尾切除的0.51%。患者均以阑尾炎病史表现,术后经病理证实。术后随访3个月~5年,术后无转移及并发症,均健在。本文强调阑尾术中应有阑尾类癌的概念。若术中高度怀疑,应行常规冰冻病理检查,以提高阑尾类癌的检出率,防止该病的漏诊。本文就阑尾类癌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临床处理原则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阑尾类癌的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阑尾类癌 2 4例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2 4例中无 1例术前诊断为阑尾类癌 ,均为术中偶然发现或术后病理证实 ,19例仅行阑尾切除术 ,2例行回盲部切除术 ,3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 ,对其中 19例进行随访 ,尚未发现有阑尾类癌复发者。结论 :阑尾类癌术前诊断较困难 ,应根据患者的年龄 ,肿瘤的大小 ,浸润的深度及有无转移等决定手术方法的选择 ,多数阑尾切除术足以治疗 <1cm的阑尾炎癌 ,直径 >2 cm的可行规范的右半结肠切除术及区域淋巴结的清扫  相似文献   

4.
阑尾类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阑尾类癌5例,占同期阑尾切除的0.51%。患者均以阑尾炎病史表现,术后经病理证实。术后随访3个月 ̄5年,术后无转移及并发症,均健在。本文强调阑尾术中应有阑尾炎癌的概念,若术中高度怀疑,应行常规冰冻病理检查,以提高阑尾类癌的检出率,防止该病的漏诊。本文就阑尾炎癌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临床处理原则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阑尾肿瘤12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项灿宏  罗杰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0,14(6):337-330,F003
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5年1月~2000年3月的12例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中良性肿瘤6例(阑尾管状腺瘤1例、粘液性囊腺瘤5例),恶性肿瘤6例(阑尾类癌4例、粘液性囊腺癌2例),均行手术切除。1例典型类癌患者于住院期间死亡,随访其它患者,未见肿瘤转移和复发。结论:阑尾肿瘤少见且临床诊断困难。大部分原发性阑尾肿瘤行单纯阑尾切除术即可,阑尾腺癌、腺类癌及Φ〉2cm的典型类癌,应考虑右半结肠切除术。对于Φ=1cm~2cm的类癌,其手术方式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6.
阑尾类癌占阑尾肿瘤的50%~70%,原发类癌38%~40%发生于阑尾,其次为回肠和直肠[1].大多数患者偶然发现.极易误诊为急性或慢性阑尾炎.我院自1990年1月~2010年12月,共行阑尾切除术2445例.术后阑尾常规行病理检查,证实阑尾类癌13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对阑尾类癌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及阑尾类癌的诊断及手术适应证,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索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我院自1994年5月以来,用三孔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8例,其中急性阑尾炎7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复发1例。治愈8例,无1例发生并发症。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进一步明确诊断、减少术后感染和肠粘连、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费用较高。因此,我们认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不宜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生物学特性、临床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85年-2005年收治的15例阑尾类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为术中发现或术后病理确诊.采用阑尾切除术11例,回盲部切除术1例,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肿瘤直径<1 cm 12例,1~2 cm 2例,>2 cm 1例.10例肿瘤浸润深度达黏膜下或肌层,3例侵及浆膜,2例浸润至阑尾系膜,其中1例患者肿瘤直径>2 cm伴局部淋巴结转移.随访15例,13例无复发及转移;2例局部复发,均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论:阑尾类癌少见且症状不典型,应根据肿瘤部位、大小、浸润深度及转移情况决定术式和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我院自1994年5月以来,用三孔法行腹腔镜阑尾切除8例,其中急性阑尾炎7例,慢性阑尾炎急性复发1例。治愈8例,无1例发生并发症。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进一步明确诊断、减少术后感染和肠粘连、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费用较高。因此,我们认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不宜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阑尾是消化道类癌的好发部位。阑尾类癌细胞起源于阑尾上皮嗜银细胞(即嗜铬细胞,kultschitzsky细胞),占阑尾肿瘤的首位。绝大多数患者因“阑尾炎”而仅施行了阑尾切除术,术后经病理证实为类癌。所以对这些患者术后需跟踪随访,并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再次扩大手术。是否需再次手术及再次手术的指征,目前存有争议[1~3]。我们通过对7例病人的术后随访,提出了再手术指征的个人见解。1 临床资料本组共7例,男2例,女5例;平均年龄31-5(24~49岁),均因“急性阑尾炎”行单纯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  相似文献   

11.
阑尾肿瘤32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兰  孔宪炳 《中华实用医学》2004,6(14):56-56,38
目的 探讨阑尾肿瘤的诊治问题。方法 结合国内外文献,对1970年-2003年收治的32例原发性阑尾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粘液性囊肿13例,类癌13例,阑尾腺癌3例,粘液囊腺癌2例,恶性淋巴瘤1例。50岁以上中老年人占90.6%,术前误诊率93.8%。结论 阑尾肿瘤无特异表现,术前误诊率极高。应重视术中冰冻切片及术后病理检查。手术方式采用右半结肠切除或阑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阑尾类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及HE切片,并进行嗜铬颗粒蛋白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突触素的免疫组化标记辅助诊断。结果肿块位于阑尾末端6例均行阑尾切除术。光镜下癌细胞大小、形状、染色较一致,排列呈巢状、腺泡状等。6例CgA、NSE均为(+),4例Syn为(+)。6例均经随访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阑尾类癌为低度恶性的APUD源性肿瘤,预后较好。患者手术治疗后可不需化、放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11例阑尾类癌的回顾性探讨,结合阑尾类癌的生物学行为及病理特点,分析了易导致阑尾类癌误诊的原因,重视阑尾切除术中的探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对已确诊的阑尾类癌应根据生长部位及浸润范围来决定手术方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李保军  邹寿椿 《浙江医学》1999,21(11):684-685
阑尾类癌临床比较少见,我院1984年12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9例,占同期阑尾切除术6000例的0.15%,均经手术和病理切片证实,现就其诊治问题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4例,女5例,男女之比1:1.25;年龄20~65岁,平均44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痛8例(其中伴恶心、呕吐4例),发热3例,右下腹包块1例,无症状1例(在作胆囊切除术时发现阑尾有慢性炎症而附带切除)。诊断为急性阑尾炎5例,慢性阑尾炎3例,右下腹炎性包块1例。术前无一例获确诊。行阑尾切除术8例,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术中见瘤体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中等,可推动,直径小于1cm7例(位于阑尾尖端6例,阑尾中段1例),直径1.5、2.5cm各1例(均位于阑尾基底部)。术后病理报告均为阑尾类癌。1例术后半年复发(瘤体直  相似文献   

15.
刘学东  韩进 《中级医刊》1997,32(11):28-29
通过对11例阑尾类癌的回顾性探讨,结合阑尾类癌的生物学行为及病理特点,分析了易导致阑尾类癌误诊的原因,重视阑尾切除术中的探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对已确诊的阑尾类癌应根据生长部位及浸润范围来决定手术方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1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研究近 2 0年来接受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阑尾恶性肿瘤 ,结合有关文献分别讨论了阑尾类癌、腺癌和粘液性囊腺癌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结果 阑尾类癌 8例 ,腺癌 5例 ,粘液性囊腺癌 2例 ,均经手术治疗 ,除粘液性囊腺癌 2例一期回盲部切除 ,余病例均单纯阑尾切除。术前无 1例获正确诊断。根据病理结果 ,类癌直径 >1.5cm者行二期右半结肠切除 ,腺癌者行右半结肠切除加区域淋巴结清扫术。结论 阑尾肿瘤与阑尾炎关系密切 ,术中仔细探查与病理结果对正确的手术方式选择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小切口切除阑尾治疗体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贾忠 《医学研究杂志》2007,36(10):69-71
目的观察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效果并对其适应证和手术中的注意事项及技巧加以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2001年7月~2006年12月间在杭州第一人民医院内采用小切口切除阑尾1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一次性治愈113例,2例切口感染,2例脂肪液化,1例因菌群失调发生慢性腹泻,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阑尾类癌。结论小切口切除阑尾与传统方法相比较,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痛苦小,肠功能恢复快、刀口愈合快、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单纯性阑尾炎及大多数化脓性阑尾炎均可考虑选择此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阑尾肿瘤的5个组织学分型进行一项综合分析以比较各型的发生率、临床病理学特征、存活率及手术适当证。方法:对监督医疗机构、流行病学及最终结果数据库(1973-2001年)中被诊断为黏液腺癌(n=951)、腺癌(n=646)、类癌(n=435)、杯状细胞癌(n=369)及印戒细胞癌(n=113)的所有患进行分析。评估每个组织学分型肿瘤的发生率、分期及5年相对存活率。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大小评估手术治疗的适当性(如阑尾切除术邯结肠切除术)。结果:不同组织学类型的阑尾肿瘤,其肿瘤发病率、患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存活率及手术适应证等方面差异显。最常见的阑尾肿瘤为黏液腺癌。患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显示,类癌的发病年龄较小,平均为41岁,且71%的患为女性(两P〈0.001)。总体的5年存活率类癌患最高(83%),而印戒细胞癌患最低(18%)。尽管现行的指导方针规定对所有非类癌肿瘤和直径〉2cm的类癌行右半结肠切除术(而不仅是阑尾切除术),但仍发现30%的非类癌患接受了阑尾切除术。同样,有28%直径〉2cm的类癌患接受阑尾切除术,切除部位小于指导方针规定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2例阑尾类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其中位于阑尾顶部17例,体部2例,基底部3例;其中直径〈1cm 17例,1—2em5例。所有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为类癌,其中16例类癌仅侵及黏膜下层或肌层,1例侵及阑尾系膜,切缘均未见癌细胞,无局部淋巴结转移,未行二期手术治疗。3例患者侵及阑尾浆膜层,无局部淋巴结转移,术后3个月再次行回盲部切除术。另2例有局部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术后3个月再次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结论阑尾类癌术前难以明确诊断,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术中必须重视对阑尾的仔细检查和快速病理活检。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切除范围主要取决于肿瘤位置、大小和浸润深度以及有无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阑尾类癌的临床特征,以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对本院普外科1990年1月-2008年6月共收治的阑尾类癌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中无1例术前诊断,均为术中偶然发现或术后病理诊断确诊。肿块发生在阑尾头部5例,阑尾根部1例。肿瘤直径〈1 cm 1例,1-2 cm 3例,〉2 cm 2例。类癌浸润深度限于粘膜下或肌层4例,侵及浆膜1例,浸润至阑尾系膜及局部淋巴组织1例。病理组织学分型,腺样型5例,实性团块型1例。5例急诊行阑尾切除术,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无再次手术病例。6例患者均随访6个月-5年,除1例合并结肠癌转移于术后1年死亡,余均存活。结论阑尾类癌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诊断极困难,主要由术中或术后病理学检查得以诊断。瘤体大小是选择手术方案和判断预后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