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以颈深筋膜修复中晚期喉、喉咽、颈段食管肿瘤术后的下咽、颈段食管缺损的可行性、技术操作和疗效.方法 制备浅层颈深筋膜瓣,修复肿瘤术后下咽、颈段食管缺损.结果 19例中,17例术后伤口Ⅰ期愈合,2例伤口感染,其中1例咽瘘.咽瘘率为5.27%.术后3~6个月复查,全部病例吞咽进食正常,下咽、食管无狭窄.结论 用颈深筋膜浅层瓣修复下咽、颈段食管缺损是一种可行的修复方法,术后修复面光滑,上皮化好,吞咽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喉癌、梨状窝癌行全喉切除术后早期经口进食进行可行性研究。方法 :42例行全喉切除术的患者 (其中喉癌 34例 ,梨状窝癌 8例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 2 1例 ,术后 48~ 72h经口进食 ;对照组 2 1例 ,按常规 10~ 12d经口进食。结果 :观察组咽瘘发生率为 4.8%(1/ 2 1) ,对照组为 9.5 %(2 / 2 1)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 .0 5 ) ;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术前未行放疗的喉癌、梨状窝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后 48~ 72h经口进食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喉癌术后咽瘘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咽瘘是喉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5.9%~37.6%。咽瘘不仅增加了术后痛苦,也妨碍了喉术后的后续治疗。为此,我们对1992~2001年间32例喉癌术后咽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寻找咽瘘的最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保留喉功能下咽癌手术切除与修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术手术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60-1994年间23例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术手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生存率,修复材料和方法等进行分析。结论下咽癌有效的术式能较满意地保中层理的生存质量,对大多数下咽癌病例,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Pearson术式治疗14例患者,其中喉癌10例,梨状窝癌3例,下咽颈段食管癌1例。除2例发单管闭锁外,其余12例均在术后2~5周内获得理想的发音和良好的无呛咳吞咽功能。2生年存率78.6%,详细介绍了手术操作步骤及若干改进并扩大了的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喉近全切除术的扩大适应证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进一步总结这全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选择T3,T4喉鳞状细胞部57例行喉近全切除术。结果 术后发音成功率93%,3年生存率为67.5%,下咽癌为50%,局部复发经仅3.5%。其适应征为适宜常规部分喉切除的喉癌;还可应用于舌根口咽癌,梨状窝癌,颈食食管癌等。  相似文献   

7.
喉全切除气管咽吻合喉重建11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咽胃吻合术中采用近全喉切除保留发育功能—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玉录  康秀水 《耳鼻咽喉》1995,2(3):150-15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切除梨状窝内侧壁癌并保留喉功能手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1990~2001年共手术治疗122例梨状窝内侧壁癌,其中87例行保留喉功能的梨状窝内侧壁癌切除术, T1、T2期患者行梨状窝切除术,将声门旁间隙组织一并切除,T3、T4期患者行梨状窝切除+部分喉切除术,并根据肿瘤范围切除其他受累组织,以局部残留黏膜、胸大肌肌皮瓣、结肠上徙进行修复。35例未保留喉功能。术后均给予放射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2%(82/122)、45.1%(55/122),其中喉功能保留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3%(62/87)、48.3%(42/87),喉功能不保留组分别为57.1%(20/35)、37.1%(13/35)。喉功能保留组全部恢复呼吸、发音及吞咽保护者占71.3%(62/87),部分恢复发音及吞咽保护占28.7%(25/87)。结论: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对梨状窝内侧壁癌患者行喉功能保留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喉近全切除术治疗晚期喉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晚期喉癌患者喉切除术后保留喉发声功能以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对17例晚期喉癌行喉近全切除术(Pearson手术)手术中,保留一侧杓状软骨及一条宽约1.5cm的与气管相连的粘膜条形成发声管,N0期患者规探查颈动脉分叉处淋巴结,根据冰冻病检结果而决定是否行颈淋巴清扫术,结果:术后12例发声良地,除1例外均无明误吸现象,2年,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62.4%,50%,结论:Pears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进一步总结喉近全切除术的经验。方法选择T3、T4喉鳞状细胞癌57例行喉近全切除术。结果术后发音成功率93%,3年生存率为67.5%,下咽癌为50%,局部复发率仅3.5%。其适应征为不适宜常规部分喉切除的喉癌;还可应用于舌根口咽癌、梨状窝癌、颈段食管癌等。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得当,喉近全切除术是一种手术方法不过繁、安全、减少无喉残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喉癌喉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检测 4 0例喉癌及 12例喉咽癌 (喉癌喉咽癌组 )、5 0例癌旁组织 (癌旁组 )、12例良性肿瘤 (良性肿瘤组 )及 7例正常喉黏膜 (正常喉黏膜组 )组织中iNOSmRNA的表达。结果 :喉癌喉咽癌组阳性表达率为 78.85 % ,与正常喉黏膜组 (0 % )和癌旁组 (2 0 .0 0 % )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 <0 .0 1) ;与良性肿瘤组 (4 1.6 7% )比较 ,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组 (95 .2 4 % )显著高于无局部淋巴结转移组 (6 7.74 % ) (P <0 .0 5 ) ;iNOSmRNA阳性表达与T分级呈正相关 (P <0 .0 5 ) ,与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喉癌喉咽癌组织中iNOSmRNA呈高表达 ,提示iNOS可能通过合成NO在分子水平参与了喉癌喉咽癌的发生、发展 ;NO供体药物和iNOS特异性抑制剂的开发 ,必将为肿瘤治疗带来可喜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后发生咽瘘的原因,以预防或降低咽瘘的发生率,提高喉癌术后切口的愈合率.方法回顾分析141例喉癌患者行全喉切除术后发生咽瘘的原因.结果141例患者咽瘘发生率为27.66%,与手术时间,拔除胃管时间,术前有无合并感染,以及抗生素的应用有关.结论喉癌术后发生咽瘘的原因有多重性,避免相关因素,能有效降低咽瘘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咽瘘是喉切除术后早期较重且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之一,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努力降低其发生率。现就本院1990年来诊治的各类喉切除术共145例,有关咽瘘并发症的发生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喉结核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要点.方法 对36例喉结核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喉咽疼痛、干燥异物感等,低热、盗汗、消瘦等表现不明显,首次误诊率高.患者确诊后均进行抗结核治疗,疗效满意.结论 与以往喉结核患者临床表现相比,现今本病局部症状明显、全身症状不典型,易导致漏诊、误诊.诊断上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胸部X片、结核菌素试验、痰涂片及电子喉镜等检查,对于增生型喉结核病理检查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6.
下咽部良性肿物并非少见。如肿物巨大遮盖声门区 ,无法在麻醉咽喉镜下明视声门 ,则麻醉诱导处理具有很大难度。现将我院 1例巨大喉咽肿物切除术的麻醉方法报告如下。患者 ,女 ,3 6岁。因下咽部异物感 1年 ,发现下咽肿物 2 0d入院。睡眠及活动时有轻度呼吸困难 ,发音含糊不清 ,吞咽时有轻度异物感。纤维喉镜检查 :右喉咽见一圆形巨大肿物 ,基底位于右杓会厌襞外侧 ,遮盖右侧梨状窝及大部分喉腔 ,会厌表面光滑 ,双室带、喉室及声带均无法窥见。拟在支撑喉镜下行CO2 激光切除术。入手术室后连接ECG、SpO2 及自动袖带血压监测。开放静…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 ,33岁。因“吞咽异物感 5个月 ,加重伴吞咽梗阻感、声嘶 1个月”入院。患者 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吞咽异物感 ,饮水进食不受影响 ,不伴咽喉疼痛、呼吸困难及声嘶。在外院按慢性咽喉炎诊治 ,症状无明显缓解。入院前近 1个月以来 ,患者自觉症状加重 ,伴吞咽梗阻及轻微声嘶 ,不伴发热、咽喉疼痛及呼吸困难。来我院就诊 ,以“喉咽新生物性质待查”收治。体检 :体温 37.2℃ ,呼吸2 2次 /min ,脉搏 80次 /min ,血压 1 5 2 / 72mmHg( 1mmHg=0 .1 33kPa)。唇红 ,无紫绀。无明显三凹征。间接喉镜及纤维喉镜下见左咽侧壁喉入口水平椭圆形…  相似文献   

18.
全喉切除术后咽瘘——一个一直未解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56例全喉切除术病人进行总结,了解术后咽瘘发生情况。全部病例均由同一位医生施行手术。咽瘘发生率为12.5%。文章提出无特殊原因与咽瘘发生有关。一旦发生咽瘘无需二次手术,经口给予固体食物,经鼻饲管给予液体,可使咽瘘愈合。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57岁。5年前发现左动脉分叉处一直径约2cm大小包块,无压痛,与周围组织无粘连。针刺细胞学提示可疑鳞状细胞癌。局部麻醉下行左颈部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淋巴结转移性鳞状细胞癌。随后多种检查均未找到原发灶,由于患者不愿手术,肿瘤科行左颈部根治性放疗及化疗。2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