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对1800例胎儿四室心初筛中选出163例胎儿应用胎儿心脏各切面和多普勒测定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测。5例同时作了MRI检查。结果发现心脏异常32例(19.6%),其中先心病21例(12.9%)。5例胎儿先心病作了MRI检查,发现其影像较超声清晰。结论两项检查合用,可提高胎儿先心病的诊断水平;胎儿超声检查中增加卵圆孔直径和血流的测定,可以作为房间隔缺损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超声心动图具有无创伤性,使用简便、并且可以进行重复检查。超声心动图能以自然显像形式来显示心脏和记录心脏结构的运动。一般它可以从两个方面协助诊断先心病,一是直接检出心脏大血管的解剖结构异常,另外可以通过间接发现某些先心病由于血流动力学改变所引起的心脏大小,结构和活动的异常。常用的有M型超声心动图和二维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极高的灵敏度检测心脏动作。二维超声心动图能在每秒钟提供30多幅心脏切面图,实时观察心脏的结构和活动,对识别心内结构及其毗邻关系更为优越。近年来由于声学造影的广泛开展,提供了丰富的心脏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的资料,对右向左分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胚胎期心血管发育异常而造成的先天畸形,是新生儿期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我院1975~1985年间共收治新生儿12,395例,临床诊断为先心病者479例。占同期住院病人的3.86%,经筛选将其中临床资料齐全(具备先心病的临床表现、X线胸片证实心脏外形及肺血有改变、超声心动图有阳性发现及尸检证实)的21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心脏病的无创性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 ,是我国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已有可能对各种先心病进行早期准确的诊断和手术根治 ,其中无创性影像学方法在诊断先心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之中以超声心动图最具有代表性 ,而新兴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技术也显示出重要的应用价值。1 超声心动图1.1 超声心动图的基本方式 与传统的X线检查、心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等其它心脏显像技术比较 ,超声心动图技术具有下列优点 :无损伤 ,无放射性危害 ;操作方便 ,可在床旁进行 ;可进行实时动态观察 ;小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顺序分段法诊断新生儿复杂型先心病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顺序分段法诊断新生儿复杂型先心病32例,包括完全性大血管转位6例,肺动脉闭锁4例,完全或部分肺静脉回流异常8例,单心室6例,单心房及心房位置异常5例,右室双出口2例,三尖瓣闭锁2例及其它畸形。按心脏大血管各节段顺序比较超声及病理。结果 1.心房位置关系:超声诊断的特异度为96.6%,敏感度1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方法产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近年来先心病诊断的重要进展之一。胎儿心脏的超声征像与出生后的表现不尽相同。胎儿先心病的超声诊断标准除少数病种外大致与新生儿者相似。临床报道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的先心病有空间隔缺损、房室隔缺损、单心室、爱勃斯坦畸形、左心发育不良、右心发育不良、四联症及其他复杂心脏畸形,均有较高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性。容易遗漏或误诊的有房间隔缺损,小型室间隔缺损、动脉瓣狭窄及主动脉缩窄等。经腹壁检查胎儿心脏可自孕期16~18周开始,经阴道检查可提早至孕期12周。伴有先心病高危因素的孕妇为主要的检查对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发病情况和预后。方法(1)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配合尸检为主要诊断依据,对1992至1998年我院出生的31493例新生儿进行先心病发病情况前瞻性调查。(2)对1992至1995年出生的先心病患儿,随访3年。结果(1)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配合尸检,结合随访的修正诊断,检得先心病318例,患病率10.10‰。其中非青紫型255例,占80.2%,青紫型63例,占19.8%。室间隔缺损患病率5.14‰居首位。(2)318例先心病中新生儿期死亡35例,病死率11.0%,1992—1995年出生的167例先心病随访3年,死亡38例(22.8%),1岁内占94.7%,0~28d占68.4%。结论新生儿先心病发病率高,新生儿期是先心病死亡高峰年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复杂型先心病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诊断先心病并在本院进行了手术治疗的新生儿42例.均经超声心动图确诊,3例同时行CT检查.根据病情,术前进行了抗心衰、前列腺素E1等综合治疗,2例术前行房间隔造口术.随访结果依据门诊复查病历及电话随访,随访率97.2%,随访期限3~46个月.结果 7d以内22例,占52.4%.除1例主动脉瓣狭窄的患儿外,都有不同程度的紫绀,经皮血氧饱和度30%~93%,9例(21.4%)重度青紫(SpO2≤65%).依次诊断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28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7例、肺动脉闭锁5例、右室双出口1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1例.均实施了手术治疗.早期死亡6例,病死率14.3%.死亡原因为感染4例、冠状动脉血栓1例、肺静脉重度狭窄、肺泡发育不良1例.随访35例,1例失访,随访率97.2%,随访期限3~46个月,晚期死亡4例,1例行二次手术.存活患儿生长发育正常,心功能均为Ⅰ级,恢复良好.结论 新生儿复杂型先心病多表现青紫,大多听不到杂音.发现新生儿青紫应做超声心动图排查,一旦确诊复杂型先心病,绝大部分需要及时手术,手术成功率较高,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1989年以来,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发展迅速,积累了丰富经验。TEE用于术前诊断,可显示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显示不清的病变,补充修正诊断。TEE用于术中监护,可即时发现残留病变,必要时重新手术,提高手术成功率。TEE用于介入性心导管术监护,可连续观察治疗前后解剖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增加手术安全性。TEE用于术后随访,可监测心室功能,及时发现手术并发症。因此,今后TEE必将取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儿童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我国儿童心血管专业在临床与基础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对过去一年我国儿童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1先天性心脏(先心病)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诊断设备的进步,复杂先心病的诊断更加精确,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更好的证据。超声心动图是先心病最重要的检查方法,儿童二维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已趋于成熟,在诊断上更加精确。何怡华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