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告知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产妇500例,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全程护理告知。将两组产妇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喂养技能掌握情况、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护理满意度及不良情况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得分、喂养技能掌握得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婴患病率、差错事故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健康教育中实施全程护理告知有助于产妇健康知识和喂养技能掌握程度的提高,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告知在产科健康教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7月~2017年10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0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组,2016年7月~2017年2月入院产妇为对照组(489例),给予基础护理+健康教育,2017年3月~2017年10月入院产妇为观察组(511例),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告知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恢复情况、满意度、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满意度为81.2%,高于对照组的73.0%,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8±1.6)d短于对照组的(8.3±2.0)d,P0.05;观察组产褥期并发症为1.6%,低于对照组的7.8%,P0.05;观察组婴儿护理、伤口护理、康复训练、用药方法掌握率为85.7%、84.1%、84.5%、85.1%,高于对照组的77.7%、75.9%、76.7%、76.9%,P0.05;产后1年观察组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科健康教育中应用全程护理告知,产妇恢复快、产褥期并发症少、相关知识掌握理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褥期健康教育实施方法,以提高产褥期护理质量。方法对初产孕妇300例产褥期的健康教育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对实施产褥期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前后的知晓率、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效果评价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教育前后产妇对产褥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产妇走出传统误区,建立科学的自我护理、生活方式,维护产后健康,融洽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剖宫产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288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一般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宣教,实验组按制定的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护理.结果 实验组掌握剖宫产相关知识优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产妇,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掌握了相关的护理知识,提高了产妇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  相似文献   

5.
修敏  王心  王岚 《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38-39
目的:规范肿瘤PICC患者护理告知程序,保证围置管期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方法:将378例肿瘤PICC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193例和对照组185例,实验组采用护理告知程序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肿瘤科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健康知识和技能掌握达标率、并发症、导管使用寿命、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健康知识和技能掌握达标率、并发症、导管使用寿命、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护理告知程序能有效提高肿瘤PICC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确保了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产褥期社区访视中有效地实施健康教育的模式和效果.方法 按住院分娩出院先后的顺序随机选取120例新洋街道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分娩的产褥期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社区访视宣传.分别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用问卷对产褥期妇女进行测评.了解2组产妇产褥期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焦虑程度、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对产褥期相关知识的认知、焦虑程度、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及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产褥期妇女在社区访视中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可以让产褥期妇女和家属得到及时的、规范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提高了产妇的健康认知水平和护理新生儿的能力,消除了产妇的焦虑心理,降低了新生儿疾病的发生率,使母婴顺利度过产褥期,同时也提高了社区整体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夏青  孙娟 《护理研究》2013,27(10):921-922
[目的]探讨产科常用专业技能指导表在剖宫产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剖宫产术后按常规方式实施健康教育;实验组产妇剖宫产术后采用产科常用专业技能指导表,按表中内容,每天分段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产妇学习后签名。出院前1d由产妇或家属进行演示,观察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技能、育儿技能、产后康复保健技能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母乳喂养技能、育儿技能、产后康复保健技能掌握率及对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剖宫产产妇按照产科常用专业技能指导表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有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满足产妇及家属的身心需要,提高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适合产科的护理模式。方法选择正常分娩产妇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按传统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在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新生儿护理技能、母乳喂养成功率、产褥期护理知识掌握、工作效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的产妇在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产褥期知识掌握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活动的程序化、标准化,可有效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提升病员满意度,使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产科对母婴分离产妇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接待和健康宣教,实验组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心理疏导、母乳喂养知识及技能、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技能宣教和指导,产妇出院前由责任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产妇恢复良好,对新生儿疾病的恢复信心率、对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科母婴分离产妇人文关怀的灵活运用是十分重要的,不仅有利于缓解产妇紧张情绪,又能有效地满足母婴分离产妇的护理服务需求,还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有效降低了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238例产褥期产妇进行个体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探讨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在产科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科2006年5—12月住院自然分娩后的238例产妇,住院期间实施产后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效果观察。结果健康教育贯穿于日常护理工作中,能有效地帮助产妇尽快掌握康复知识和技能,加深对产褥期并发症防治知识的认识,增强产妇自我护理和对婴儿护理的能力;促进母婴身心健康。结论产褥期产妇是发生心理障碍的脆弱人群,护理人员对其实施健康教育甚为重要,住院期间是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和产妇接受康复知识的最好时机.护理人员有责任、有义务为她们提供有关母婴保健知识和技能,帮助她们消除那些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心理负担,以确保母婴顺利度过产褥期。  相似文献   

11.
整体护理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生理与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生理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整体护理的方式对44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实验组)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同时对4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护理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睡眠质量、情绪状态和术中呼吸、脉搏、血压变化及术后疼痛反应,就两种护理方法的观察指标做比较分析。结果:整体护理患者的术前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优于传统护理(P〈0.01);术后疼痛反应也较传统护理为轻(P〈0.05);但术中两组患者间的呼吸、脉搏、血压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整体护理可以改善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前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减轻术后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构化护理规程在预防EICU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中的应用效果,为其他护理人员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该院入住EICU的患者416例,采用历史对照实验方法分为试验组264例和对照组1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结构化护理规程。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意识状态、失禁类型、大便失禁频次、血红蛋白、白蛋白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未发生IAD、轻度IAD、中度IAD、重度IAD及真菌性皮疹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行IAD的结构化护理规程后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IAD的风险,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与质量,对临床护理人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循证护理在护理技术操作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护理技能操作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护理技能操作水平。方法:将103名大专班学生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班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的理念和步骤。结果:实验组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把循证护理理念引入到护理操作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操作技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信息,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重型颅脑外伤的急救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运用临床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护理,将105例急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5例,对照组采用以前的抢救流程,实验组运用自行制订的重型颅脑外伤临床快捷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对2组患者的死亡率及抢救所用的时间进行比较,观察临床快捷护理程序运用于急救过程中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死亡率及抢救所用的时间均比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救过程中运用临床快捷护理程序不仅可以提高急救水平,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而且可以有效的指导护士进行抢救,提高了护士自身的专业及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提高重型颅脑外伤的急救水平,降低死亡率.方法 运用临床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护理,将105例急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5例,对照组采用以前的抢救流程,实验组运用自行制订的重型颅脑外伤临床快捷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对2组患者的死亡率及抢救所用的时间进行比较,观察临床快捷护理程序运用于急救过程中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死亡率及抢救所用的时间均比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救过程中运用临床快捷护理程序不仅可以提高急救水平,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而且可以有效的指导护士进行抢救,提高了护士自身的专业及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健康教育在中期引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中期引产中的作用.方法将中期引产妇女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个体、不同阶段增加口头讲解和行为指导的宣教方法.结果 2组分娩时心理状态比较,良好者与较差者例数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组平均产程、产时及产后24 h出血量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期引产妇女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调动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引产妇女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肛裂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1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实施肛裂择期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肛裂择期手术患者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对患者实施有序和系统的护理,节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基层医院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40例待分娩产妇,按住院顺序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采用护理新模式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只按常规程序分娩.比较2组产妇的剖官产率,进行χ2检验.结果 实验组产妇剖官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对降低基层医院剖宫产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基层医院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40例待分娩产妇,按住院顺序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实验组产妇在整个分娩过程中,采用护理新模式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只按常规程序分娩。比较2组产妇的剖宫产率,进行χ^2检验。结果实验组产妇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降低基层医院剖宫产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标识牌在肝胆外科优质护理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4月本科室住院患者284例为对照组,选择同年5~8月住院患者311例为实验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实验组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思想的指导下,采用双标识牌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和责任护士的知晓率、满意度和护士加班时间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责任护士的知晓率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士加班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优质护理病房中应用双标识牌,可有效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指导护士按流程开展护理工作,节省护士的工作时间,同时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