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6 毫秒
1.
浙江省肿瘤医院1996-2005年论文产出力和影响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1996—2005年浙江省肿瘤医院科技论文的产出力和影响力。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浙江省肿瘤医院论文数、被引频次,以及《中国期刊引证研究报告》的期刊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平均影响因子等指标。建立EXCEL数据库,分析各年度论文产出力。结果10年间发表论文共计1057篇,年平均105.7篇,并以每年平均7.8%的速度递增。被引用的论文数为456篇,占总产出论文数的43.14%,平均被引用次数1.255。论文发表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为0.4230,其中高被引论文发表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为0.7652,明显高于所有论文发表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0.4230)。结论该院10年来论文产出力呈现上升趋势,论文影响力有特色,但论文影响力未见明显的上升趋势。医院应引导专家学者投稿,扩大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中国职业医学》2000-2009年刊载的论文学术影响力情况.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表,收集、汇总“中国知网”数据库等相关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学术影响力指标包括:基金论文比、被引用和影响因子等.结果 ①2000-2009年共刊载2 368篇论文,其中国家和省部级基金资助论文406篇(17.1%),2005年及以后比2003年及以前各年基金论文比增长1倍以上;②论文总被引用4 809次,平均2.0次/篇,有10篇高影响力论文;2004年以后被引用论文数量快速上升,基金论文被引频率比非基金论文高(2.89:1.85次/篇);③论文被下载74 530次,平均31.5次/篇;④截至2009年底《中国职业医学》拥有网络机构用户3 144个,其中高端用户国内有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等,国外有哈佛大学、拜耳生物科学等;⑤2008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六届期刊优秀学术论文一、二等奖各1篇;⑥与自刊1990-1999年各项指标比较均有大幅度提高;⑦与4个同行科技核心期刊比较,《中国职业医学》有关指标位于中上水平.结论 2000-2009年《中国职业医学》刊载的论文学术影响力逐年提高并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但需继续学习借鉴兄弟刊物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文献计量学角度了解浙江省最具规模的6家三甲精神卫生专科医院2003-2012年10年间科研发展情况,客观反映浙江省地方精神卫生领域的医学科研产出影响力和学术水平,旨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科研管理部门提供参考.方法 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ISIWeb of Knowledge为统计源,对2003-2012年间浙江省6所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论文发表情况进行计量分析,其中包括国内外发文总数、期刊分布、作者情况及被引频次数等.结果 浙江省6家三甲精神卫生专科医院10年间发表论文1867篇,2007年以后每年基本在200篇以上.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发表论文数占总发文数的7.45%.在载文量居前五的国内期刊中,论文主要分布在临床医学类、综合类、药学类和护理类期刊,其中一家医院有中华系列期刊进入前五名.6家医院有1名高产作者,发文量在20篇以上.国内论文被引频次在161-1738次之间,篇均被引频次在1.49-3.76次之间.SCI(SSCI)论文1家10篇,4家1篇,1家0篇.论文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引频次分别为107和10.7.期刊影响因子最高为4.664,最低为0.296.结论 浙江省地方精神卫生专科医院科研层次和能力有待提高,医院间差距明显,区域间和国内外学术交流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华西医院2001-2005年被SCI收录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从文献计量的高度揭示华西医院科研总体发展状况,总结经验,为医院今后科研工作导向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01-2005年间单位以华西医院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且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作为全国医疗机构排名依据的SCI收录论文为统计源,从发表论文数量、发文期刊的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研究类型、投稿途径等多个角度分析华西医院"十五"期间发表的SCI收录论文的数量、质量和变化趋势.结果 共检索235篇.其中,article 217篇,letter 3篇,review 13篇,editorial materia 12篇.论文数量年均增长率34.4%.期刊影响因子2.000以下的论文139篇,占总数的60.2%;在2.000~5.000之间的论文74篇,占31%;5.000以上的论文18篇,占7.8%.平均影响因子2.010,最高影响因子17.720.235篇论文中单篇被引5次及以上的论文43篇;其中有30篇论文已发表两年以上,未被引用过;平均单篇被引2.97次,平均单篇年被引频次1.21次.结论 华西医院"十五"期间发表的被SCI收录论文数量和质量均呈上升趋势,"科技兴院"导向科研工作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论文产出与被引用角度展现医院的科研进展情况,为科研管理部门了解医院的科技发展动态、制定决策提供量化依据.方法 以SCI-EXPANDED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分别从论文的年代分布、学科类别、期刊分布、文献类型、以及论文被引用情况等方面,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近5年内发表的SCI论文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共发表SCI论文517篇,平均每年103.4篇.其中从2009年起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并且之后每年都已经超过100篇,2011年增加到160篇.有83篇是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所发表的文章,占总数的近16.05%居于首位.其次是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发表篇数16篇,占总数的3.09%.肿瘤学科发表论文篇数75篇,占论文总数的14.51%,外科学发表论文数56篇,占论文总数10.83%.517篇SCI论文,共被引用1176次,平均每篇被引用2.27次.其中被引用20次以上的5篇.结论 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呈现逐年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SCI收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大医院)1999--2004年发表论文被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收录与被引用的情况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其揭示北大医院的学术科研水平和科研发展方向方法统计1999--2004年以北大医院为第一著者单位发表的论文被SCIE收录、被引用以及论文来源期刊的影响因子,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1999--2004年SCIE收录以北大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发表的论文共计289篇,其中,科研论著199篇,占68.86%;会议摘要77篇,占25.95%;其他综述和通信13篇,占5.19%。6年间SCIE收录论文从1999年的26篇上升到2004年的91篇,收录增加了3.5倍,但是医院各个科室论文发表发展很不平衡。论文来源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为2.543,最高为21.455。论文总被引频次459次,篇平均被引1.59次,其中有52%的论文从未被引用过。结论北大医院1999--2004年被SCIE收录论文数逐年上升,来源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呈上升趋势,科研水平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7.
1994-2004年解放军307医院作者国内发表论文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医院科技队伍状况、整体科研实力、科技产出力水平和科研管理能力,为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对307医院作者1994-2004年在国内生物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情况统计分析,对发表10篇以上的作者论文用中文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CMCI)进行被引检索和统计分析。结果11年来全院共发表1536篇论文,其中71·68%发表在核心期刊上,9·51%属于基金项目论文;共有376名第1作者,其中发文10篇以上的作者37名,共发文601篇,个人发文最多的32篇;有960篇论文附有参考文献,平均每篇引用8·3条,发文10篇以上的作者论文中,有280篇论文被引用过,平均每篇被引5·31次;他引10次以上的作者共24人,其中最高者达364次,单篇论文被引最高达225次。结论307医院作者的论文质量较高,科技产出力较好,但是发展并不均衡。  相似文献   

8.
通过中国知网的引文数据库,获取10个学科门类50种期刊2001年发表的论文在2001~2010各年度被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引用的频次,分析科技期刊论文被学位论文引证的规律。结果表明:从统计的10个学科来看,科技期刊论文被学位论文引用的时滞更长,50种期刊合计在第8年(2001年为当年,2002年为第2年)达到峰值,比被期刊引用的平均峰值年代(5年)延后了3年。学位论文对期刊论文引用的峰值年代学科间差异较小,全部在第7年或第8年。科技期刊论文被学位论文引用的频次从第6年开始超过被期刊引用的频次,所占比例最高时达到59.8%,表明将学位论文作为引文统计源计算期刊的影响因子能更好地反映我国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影响因子     
《中国卫生产业》2014,(36):20-20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一项数据,指的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创始人尤金·加菲得(英语: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影响因子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S,T)的论文在统计当年(U)的被引用总次数X(前两年总被引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Y(前两年总发文量)。  相似文献   

10.
影响因子     
《中国卫生产业》2014,(24):163-163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的期刊引证报告(JCR)中的一项数据,指的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创始人尤金·加菲得(英语: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创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重大革新。影响因子即某期刊前两年发表(S,T)的论文在统计当年(U)的被引用总次数X(前两年总被引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Y(前两年总发文量)。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大学发表论文被引状况分析,揭示该校被引文献的发表年度分布、学科分布以及文献被引频次分布规律,评价该机构科研人员的科研论文水平 方法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某医科大学发表的论文在2004年被引状况分析 结果 近3年被引论文占全部被引论文44.81%,被引1次的论文占被引总篇数的69%,被引4次以上论文共有82篇,占被引总篇数的5.62%.附属医院论文被引数量高于基础医学院,占全部被引次数的78.26%,在219种期刊发表的论文被引用,其中被引用35次以上的有15种期刊.结论 该校发表的研究论文能够紧跟学科发展前沿,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附属医院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3种作物类期刊146篇入选F5000论文,以明确其文献计量学特征。【方法】收集入选论文的相关信息及在万方和WoS中被引频次,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46篇入选F5000论文在万方数据库中篇均被引41.3次;以栽培技术类论文数最多,占43.2%,且篇均被引频次较高,仅次于综述类论文。61篇论文(41.8%)在WoS中被引用,篇均被引3.4次;以综述和生物技术类论文为主。入选论文主要来自大学;最多一位作者有13篇论文,存在核心作者;89.0%的论文由国家项目资助。【结论】入选F5000论文受到国内学者广泛关注,但在WoS中影响力较小;作物类期刊应重视向大学组约稿,特别是高质量的方法类和研究热点论文及知名专家的综述,将有利于提高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科技论文的发表和引证是评价高校和科研机构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文章统计分析了军队4所医学机构lO年来被SCI收录论文数量、被引用论文篇数、被引频次等指标,并提出了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S: The number of citations an article receives after its publication not only reflects its impact o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but also the impact of the institutions or countries in the field studied. In 1987, Garfield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citation classics" for the best-cited articles. An analysis of top-cited articles coming from journals in the field of occupational medicine (eg,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Work, Environment & Health) has not yet been report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whether or not such citation classics exist in this field and to analyze their characteristics. METHODS: The most frequently cited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five major journals in occupational medicine were identified using the database of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The data were obtained by searching one year and one journal at a time. All of the articles cited more than 100 tim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mong the 15 553 articles published by the five journals since 1949, only 85 articles had been cited more than 100 times. The oldest had been published in 1950 and the latest in 1997. The United Kingdom contributed 28% of the citation classics and the United States or Sweden produced 19%. The most cited article had been cited 979 times. The main topics of articles were metabolism, occupational neoplasms, and 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CONCLUSIONS: Since the 1980s, Scandinavia and the United States have taken the leadership in the publication of citation classic papers. Nevertheless,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citations, the influence of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occupational medicine journals remains limite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科研管理部门了解学校整体的科研动态及制定科研导向政策提供一定得参考依据,同时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更好的开展学术交流、拓宽研究思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版(SCIE)收录中国医科大学的科技论文为数据依据,对2002-2011年10年期间,以中国医科大学为作者通信单位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项目包括:文献发表的年代、作者、载文期刊(含期刊影响因子)、文献类型、文献的学科分布情况及文献被引频次等.结果 得到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均为中国医科大学的文献1 990篇,分别刊载在673种期刊,1 990篇文献共被引8 480次,篇均被引4.26次.结论 10年期间发文量数量在逐年增加,但高影响力的论文数量还是相对较少,期刊分布呈现出较高的离散度.应加强科研导向作用,指导科研工作者向高质量杂志投稿。  相似文献   

16.
医学科技论文影响力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学科技论文影响力的相关因素.方法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安微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96-2003年间1 146篇科技论文影响力与作者背景、论文来源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影响因子、是否为基金或成果论文,以及作者是否入选人才培养对象、是否承担课题等9个因素与论文影响力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文水平和影响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引导科技人员在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科技论文,更需要从人才培养、学位教育、项目和成果管理等诸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7.
连丽红 《肠外与肠内营养》2012,19(2):115-117,121
目的:通过《肠外与肠内营养》高被引文献的调查,分析该期刊的学术水平和价值,同时了解临床营养及相关专业医师和研究人员对该刊载文的吸收和利用情况。方法:利用中国引文数据库,选择《肠外与肠内营养》2001~2010年刊登,且被引次数≥20次的文献,从文献刊用形式,时间、地区、单位及作者分布,基金资助情况,以及被院校、期刊、重要会议引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引次数≥20次的文献有38篇,其中论著占31.58%,综述占26.32%,院士论坛和讲座各占15.79%。地区分布前三位是南京、上海、广州;单位分布前三位是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作者分布前三位是黎介寿院士、吴国豪教授、秦环龙教授;38篇文献中被63所院校263篇中国优秀硕博学位论文和340种期刊引用。结论:《肠外与肠内营养》刊登的文献被引次数较多,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较高,是我国临床营养及相关专业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SSCI收录图书情报学期刊论文的被引峰值年代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国外期刊论文被引峰值年代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以2004年SSCI收录53种图书情报学期刊为研究对象,调查2003年、2004年、2005年发表论文的被引峰值年代,并观察不同出版周期、出版语种、出版国家及不同文献计量学指标的期刊被引年峰值年代的差异。【结果】 SSCI收录53种图书情报学期刊2003—2005年发表论文的被引峰值年代分别为发表后(5.4±2.4)年、(4.6±1.8)年、(4.0±2.0)年,被引峰值年代随时间发展逐渐提前,不同国别、不同出版周期及不同文献计量学指标SSCI收录图书情报学期刊的被引峰值年代不同;出版语种对被引峰值年代可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网络环境下,国外期刊论文被引峰值延迟,而期刊出版国家、出版周期及文献计量学指标对期刊论文被引峰值时间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