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与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接收的100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抑郁程度以及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使用循证护理,可改善情绪,降低疼痛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附属三门峡市中心医院2013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74例老年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行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晚期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患者接受一体化护理对其焦虑、抑郁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患者100例,时间选取为2016年8月-2018年1月,以分段随机化法分组,实验组接受一体化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化护理,对比2组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患者护理结果的差异性。结果:2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心理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其中实验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心理评分均低于护理前,其中实验组护理后的焦虑、抑郁心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的患者对象,均经过确诊为肺癌晚期患者,对比分析将抽取的100例患者,按照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患者疼痛VAS评分及生活质量GQOL-74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前患者的VAS、GQOL-74通过t检验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组间和组内前后VAS比较均显示具有差异,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GQOL-74护理后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显著缓解晚期肺癌患者的疼痛,提升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何淑波  罗超  周初菊 《海南医学》2014,(16):2487-2489
目的 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肺癌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干预前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组间干预后焦虑[(64.92±6.81)分]与抑郁评分[(64.04±6.72)分]显著低于各组间干预前焦虑[(60.42±4.92)分]与抑郁评分[(59.75±5.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肺癌患者在常规干预措施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抑郁及焦虑不良情绪,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抑郁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F-36量表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DS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进行化疗的8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化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方案实施前后焦虑、抑郁情况、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护理方案实施后,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化疗期间进行心理干预可明显提升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不良情绪,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晚期肺癌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肺癌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和观察组采用常规的化疗药物治疗以抗凝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采用综合干预。观察和分析综合干预治疗有效率、及对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4.4%高于对照组的67.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得分与观察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经过治疗,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生活治疗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6.0%高于对照组65.1%(P0.05)。结论综合干预在老年晚期肺癌合并DVT患者中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生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77例(2018年6月~2019年10月),入院顺序分组,对照组38例采取常规干预,试验组39例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观察比较2组干预前后抑郁(SDS)、焦虑(SAS)、生活质量(WHOQOL-100)、自护能力(ESCA)评分,统计对比两组护理服务质量。结果 试验组干预后SDS、S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试验组WHOQOL-100、ESCA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有形性、可靠性、移情性、反应性、保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采取个案管理的延伸护理服务,能减轻抑郁、焦虑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及自护能力,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病情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院治疗的2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2013年8月至2016年1月)作为本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2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1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1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分析比较两组老年抑郁症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抑郁评分无显著区别,P0.05;干预后,实验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抑郁评分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病情具有积极的影响,临床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癌化疗病人经循证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122例肺癌化疗患者被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1例),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对照组,而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其生存质量评分和焦虑、抑郁评分情况。结果:护理30d后,对照组的质量评分各维度均低于观察组,而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癌化疗病人经循证护理后可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晚期肺癌病人疼痛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肺癌病人8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4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采用数字评分法对两组病人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实验组病人的疼痛评分为(4.24±1.2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的疼痛评分(7.68±2.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晚期肺癌病人进行循证护理,能有效减轻病人的疼痛程度,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循证护理在晚期肺癌病人疼痛护理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患共同参与型护理模式对EGFRTKI获得性耐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吉非替尼耐药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护患共同参与型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肺癌相关症状、焦虑抑郁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肺癌相关症状各项评分均下降,且干预组肺癌相关症状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共同参与型护理模式促进EGFRTKI获得性耐药晚期NSCLC患者参与自我护理,改善肺癌相关症状,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符合入组条件的92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按照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循证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状态,采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测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采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价患者临床症状,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PLP-Ⅱ)评价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降低,观察组干预后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升高,且观察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GerdQ评分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Gerd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HPLP-Ⅱ评分升高,且观察组干预后HPLP-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探讨心理干预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中老年女性患者睡眠和情绪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11年3月~ 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女性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RICU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RICU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干预措施,对于两组患者入院1周后的睡眠质量、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评分、抑郁和焦虑程度进行比较,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于RICU中老年女性患者睡眠和情绪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1周后的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周后的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周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中老年女性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肺癌患者在围术期接受全面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抑郁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远程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试验组则在围术期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且试验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94 7,P=0.005 0)。结论:肺癌患者在围术期接受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的缓解,改善其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应用在老年急性阑尾炎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接诊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进行研究,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5例.两组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重点加强健康教育干预.观察记录两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应用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中,不仅可以明显改善焦虑与抑郁等负面情绪、生活质量,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健康知识知晓程度与护理满意程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3月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依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分析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抑郁(SDS)、焦虑(SAS)、自我护理能力(ESCA)、生活质量(WHOQOL-100)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ESCA、WHOQOL-100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家庭跟进式护理模式,能有效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程度,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放射治疗肿瘤患者12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的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老年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及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老年肿瘤患者放疗前及放疗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放疗后2周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老年患者在放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抑郁及焦虑,实验组及对照组经过在院期间的护理均有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SAS及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改善得更显著(P〈0.05)。放疗后2周两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护理中的应用使老年肿瘤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明显改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在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以改善老年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有效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炎胃溃疡患者饮食护理干预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胃炎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饮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心理状态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的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炎胃溃疡患者接受饮食护理干预,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到显著改善,且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应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