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对下肢外伤截肢后幻肢痛采用多个方法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20例下肢外伤截肢后幻肢痛患者,对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神经损伤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心理疗法及镜像运动疗法综合治疗,评估治疗后的镇痛效果、心理状态。结果在治疗结束后,20例患者的疼痛指数(PRI)、疼痛模糊评分(VAS)和疼痛程度(PPI)及SCL-90综合心理评分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下肢外伤截肢后幻肢痛临床治疗时,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为后期康复提供良好条件,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海桐皮汤薰蒸疗法对创伤性截肢后幻肢痛的疗效。方法:纳入30例伴有幻肢痛的创伤性截肢患者,采用以海桐皮汤薰蒸疗法为主,配合心理支持疗法、运动疗法等进行治疗,通过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及抑郁状态自评量表对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3个月,疼痛评定指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现时疼痛强度均有明显改善。抑郁状态自评量表评分亦明显降低。临床疗效满意率达86.7%。结论:海桐皮汤薰蒸疗法治疗创伤性截肢后幻肢痛的临床疗效满意,能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幻肢痛是神经痛的一种类型,是主观感觉已切除的肢体仍然存在,并有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疼痛的幻觉现象,是截肢后常见并发症之一[1-2]。临床上幻肢痛治疗困难,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睡眠及肢体功能的康复。由于每个个体对幻肢痛的感受不同,单一治疗很难长期缓解疼痛,所以有必要针对不同患者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笔者采用以海桐皮汤熏蒸为主的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创伤性截肢后幻肢痛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截肢后幻肢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截肢后幻肢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针灸联合康复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康复方法治疗。4周后,对比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及两组McGill疼痛问卷表评分(SFMPQ)。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疼痛总分(PRI)、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疼痛强度(PP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截肢后幻肢痛患者的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5.
头皮埋线结合心理疏导治疗幻肢痛2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截肢术后已丧失的那部分肢体似乎仍然存在并感疼痛的现象,临床上称为幻肢痛。笔者自1993~2000年用头皮埋线结合心理疏导治疗本病23例,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临床资料23例患者中,男15例,女8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7年;因外伤而截肢者13例,因骨肉瘤而截肢者5例,因慢性骨髓炎而截肢者3例,因坏疽病而截肢者2例;单肢体幻肢痛20例,多肢体幻肢痛3例,95%的患者曾应用中西药物、神经阻滞疗法治疗。本组患者治疗期间未使用其它疗法(骨肉瘤患者除外)。1.2临床表现疼痛多位于已被截除的肢体远…  相似文献   

6.
正幻肢痛是诸多神经痛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主观上感觉已切除的肢体依旧存在,其疼痛呈现出程度不一、性质迥异的幻觉现象,是临床中截肢患者恢复期中常见症状之一,常伴有幻肢觉和残肢痛。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每个截肢术后的患者对幻肢痛的感受不同,故此常规疗法很难在长期缓解疼痛中取得成功,有必要针对个体差异性采取合适的、长远的整体治疗。本文从临床中攫取3例幻肢痛病例,采取中医辨证分析进行治疗取得可靠效果,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7.
截肢病人往往有术后失肢依然存在的幻觉,以远端部分更为清晰,这种现象称为幻肢现象。约有2%的截肢病人自觉被截除的肢体疼痛,称为幻肢痛。常表现为电击样或烧灼样疼痛,其疼痛可持续数年乃致数十年。笔者使用健侧按摩方法治疗幻肢痛患者数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截肢后幻肢痛12例1一般资料12例中,男7例,女5例;年龄17~48岁;病程1~7天。其中上肢8例,下肢4例,多数病人截肢1星期后出现幻肢痛。其中4例未经药物治疗,8例虽经药物治疗,无效或疗效不佳后实施针刺治疗。2治疗方法头针感觉区(上肢幻肢...  相似文献   

9.
幻肢痛是截肢后常见的并发症。随着幻肢痛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深入,幻肢痛的治疗有更多进展。幻肢痛应以综合治疗为主,应加大物理、心理治疗尤其针刺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后并发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评定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侧肩痛,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改良的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提高,视觉模拟类比评分(VAS)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SHS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患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本人在临床工作中,对某些疑难病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摘录数则报道如下: 一、幻肢痛 JNGEWAR,男,56岁,瑞典人,病历号1129。截肢后幻肢痛二年余、患者于1986年5月因车祸左上肢自肩关节处截肢,术后即出现幻肢痛、疼痛剧烈,影响睡眠,每日需服用止痛片4~5片、疼痛持续至今,纳佳,二  相似文献   

12.
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振强 《吉林中医药》2009,29(5):416-417
目的:研究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对于肩.手综合征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康复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两组均运用Fugl—Meyer(FMA)评分法及临床症状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明显(P〈O.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一手综合征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提高患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探讨耳穴结合镜像疗法治疗幻肢痛的临床疗效。符合纳入标准的幻肢痛患者62例,随机分为镜像组、耳针结合镜像组,每组各31例。镜像组每日实施20 min镜像治疗,耳针结合镜像组每日实施30 min耳针治疗及20 min镜像治疗。各组分别持续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耳针与镜像治疗对幻肢痛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幻肢痛系指截肢后病人感觉被截肢体仍然存在,并伴有疼痛或沉重等异常感觉。幻肢痛可持续数月或数年不等,一般认为,幻肢现象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体象形成有关,至于幻肢痛产生的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临床上多采用镇静、止痛治疗,亦有心理疗法,但效果不佳。笔者根据《内经》病在左取之右,病在右取之左的原则,试用辨经取穴的巨刺疗法,取得较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取穴:辨别病属何经,然后在对侧肢体相应经脉取穴(见表)。二、手法:针刺时针尖略偏下,得气后留针10分钟,多采用提插或捻转的强刺  相似文献   

15.
针刺治疗痛症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已为世界医学界所公认。20 a来国内外学者对针灸治疗截肢后幻肢痛也进行了相应的探索,其研究显示针灸在减轻幻肢疼痛方面疗效确切、应用广泛。本文就中医对幻肢痛病因病机的认识及针灸对该病治疗状况做一浅述,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总结思考,对本病治疗与研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绝大多数患者在脑卒中后会遗留下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镜像疗法作为一种新康复手段,起初用于幻肢痛,而后应用到脑卒中患肢康复。针灸治疗脑卒中由来已久,针刺结合镜像疗法将中医针灸和现代医学康复技术相结合,是一种综合的康复方案。文章通过对近年文献归纳整理,反映了针灸结合镜像疗法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功能障碍的效果优于单纯的康复治疗,反应了针康结合治疗该病的优势,为今后临床及科研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物理因子在下肢截肢残端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外伤后下肢截肢病人6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功能训练、心理康复干预及穿戴压力衣等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蜡疗、中药熏洗、中频脉冲电治疗三种物理因子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后两组患者通过MMT肌力评定法、VAS疼痛评分,评估残肢肌力和残端疼痛程度,以判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肌力分级、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干预组治疗后的肌力分级、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物理因子在下肢截肢残端康复治疗中,在改善截肢残端肌力与缓解疼痛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对1例小腿中下段截肢术后两周存在幻肢痛患者实施镜像治疗。治疗师在治疗前向患者解释镜像疗法的作用机制以及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反应,要求患者尽力配合,然后针对患者幻肢痛情况进行镜像治疗。镜像疗法每天2次,每次15分钟,一周5天,连续4周。患者治疗后幻肢痛明显减轻,幻肢痛出现频率明显减少,睡眠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幻肢痛健侧按摩治疗效果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幻肢痛属于一种幻觉,是患者自觉被截除的肢体疼痛。常表现为电台样或烧灼样疼痛。其疼痛可持续数年乃至数十年。一般认为幻肢现象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体象形成有关。关于幻肢痛产生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临床上多采用镇静、止痛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但效果不佳。笔者在国外行医期间,曾经使用健侧按摩方法治疗幻肢痛,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方法和粗浅认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介绍古今内外对幻肢痛发病的认识及针刺治疗临床实践的研究概况,认为针刺治疗幻肢痛其镇痛作用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疗法。总结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仍停留于小样本、浅层次的镇痛疗效观察;诊断、疗效评定不统一;未能充分运用现代医学仪器客观评价临床疗效;在疾病的动态、长期疗效追踪方面还不够完善。并提出建议: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应推广针刺疗法;针刺对幻肢痛的镇痛机制需要多水平、多靶点的研究;采取公认、完善的幻肢痛疗效评定标准;增加远期随访;探寻针刺治疗幻肢痛的用穴规律,确立规范化针刺治疗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