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例 1 患儿男 ,2 5岁。因吸气喉喘鸣 ,反复吸气困难发作 2年半于2 0 0 0年 9月入院。患儿生后半个月无诱因出现吸气相喉喘鸣 ,曾于本院诊断“先天喉喘鸣” ,嘱补钙治疗 ,无好转。其间因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反复出现吸气困难 ,颜面发绀。体检 :患儿发育尚可 ,口周轻度发绀 ,明显吸气困难、吸气相喉喘鸣 ,三凹征阳性 ,双肺呼吸运动一致 ,可闻及散在干鸣音 ,心音有力、律整 ,腹软 ,肝脾未触及。经耳鼻喉科会诊检查 ,除外咽喉部疾病 ,做气管螺旋CT三维成像诊断为气管中下段狭窄 (见图 1) ,转胸外科手术治疗。术后 1个月复查喉喘鸣消失。例 2…  相似文献   

2.
男,1 9/12岁。因干咳伴声音嘶哑8个月,吸气性喉鸣6个月于1994年4月2日住院。患儿于8个月前出现干咳伴声音嘶哑,曾以“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住院,予抗炎、抗病毒等治疗,咳嗽减轻,声嘶无好转。近半年声嘶加重,出现吸气性喉鸣。近2月饮水间有呛咳。2天来喉鸣加重并出现吸气性呼吸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5-羟色胺2A(5-HT2A)受体对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放电的调制作用.方法 制作新生大鼠离体延髓脑片标本,给予灌流恒温改良Kreb's液(MKS),使用内含银一氯化银电极的吸附电极吸附舌下神经根,稳定记录舌下神经根呼吸相关节律性放电活动(RRDA)后,使用微电极以细胞外记录方式在面神经后核内侧区同步记录吸气神经元放电.同步记录舌下神经根RRDA和吸气神经元放电后,用含40μmol/L 5-HT2A受体特异激动剂2,5-二甲氧基-4-碘苯基丙烷-2胺盐酸盐(DOI)的MKS充分灌流延髓脑片,记录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变化,冲洗至RRDA和吸气神经元放电基本恢复,用含5-HT2A受体特异拮抗剂酮舍林的MKS灌流脑片,记录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变化.结果 使用DOI激活5-HT2A受体后,吸气神经元放电时程(TI)为(0.86±0.07)s,呼气时程(TE)为(10.78±1.06)s,呼吸周期(RC)为(11.79±1.64)s,吸气神经元放电积分幅度(IA)为(357.98±37.21)(μV·s),放电峰频率(PF)为(37.83±3.66)Hz,对照组分别为(0.68±0.06)s、(13.89±2.14)s、(14.77±1.92)s、(273.57±24.39)(μV·s)和(29.92±4.50)Hz, DOI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a<0.01).对吸气神经元放电有兴奋作用.应用酮舍林后,缩短TI为(0.55±0.07)s,延长TE为(18.43±3.28)s, RC为(20.17±2.91)s, IA减为(214.37±33.52)(μV·s),PF为(22.17±3.92)Hz,与对照组和DOI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a<0.01).对吸气神经元放电有抑制作用.结论 5-HT2A受体参与调节新生大鼠延髓脑片吸气神经元放电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鼾症患儿的潮气呼吸分析、呼吸力学指标的改变,探讨其对婴幼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诊断价值。方法鼾症患儿48例按有无扁桃体、腺样体肥大分2组,采用MS-BABY—BODY测定,并与55例正常儿童对照组比较。主要测定指标:达峰容量比(VPTEF/VE)、达峰时间比(tPTEF/tE)、吸气时间与呼气时间比(TI/tE)、吸气时间分数(TI/rtot)、50%潮气量时吸气流量与潮气量比(TIF如/VT)、平均吸气流速(VT/TI)、功能残气量(FRCp)、呼吸道阻力(Reff)。结果Ⅰ、Ⅱ组TI/Tt0t、50%潮气量时呼气流量与吸气流量比(TEF50/TIF50)、FRCp、Reff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VT/TI、TIF50/VT均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均〈0.01)。Ⅰ组部分有呼吸暂停、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吸气流速减低、吸气环异常等改变。结论肺功能测定反映鼾症患儿的呼吸气流、呼吸力学变化及程度,VPEF/VE、tPTEF/tE、TI/tE、TI/Ttot、VT/TI可作为上呼吸道阻塞的判断指标,结合呼吸暂停及Sp(O2)下降等,对婴幼儿OSAHS诊断及病变程度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920120 气管狭窄引起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1例报道/鄢峰∥中级医刊。-1991,26(5)。-61女,1岁4个月。因严重呼吸困难住院。入院前50天开始,问断发热,反复咳喘,入院前1天发现吸气时胸骨剑突周围明显凹陷。检查:吸气性呼吸困难,三凹征明显,而色发绀,咽喉部可见较多分泌物,双肺呼吸音低弱。胸片  相似文献   

6.
Pierre Robin氏综合征.又称吸气性气道阻塞综合征,为少见病种.现将本例介绍如下: 患儿男,8个月。因张口吸气及进行性消瘦于1985年1月13日入院。患儿从生后即发现呈张口吸气现象,吃奶时更甚,每吸奶3~4下,张大口吸气1次。平时爱哭闹,夜眠不安,体重不见增长。近3个月来病情加重。既往当地曾接喉喘鸣及肺炎治疗无改善。系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婚配,无遗传病史。查体:体温36.8℃,脉博90次/分,呼吸50次/分,  相似文献   

7.
女婴,日龄6天,生后发现持续性呼吸困难,吸气时喉部有碰击声,但仍能吸奶。患儿系第三胎第一产,足月顺产。父母非近亲婚配,否认有遗传性疾病。体检:神清,反应稍迟钝,呈明显吸气性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8.
上气道梗阻是新生儿期较常见的急症之一,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以吸气困难为主要特征,出现吸气性喉鸣、呼吸不规则、点头或张口呼吸及三凹征等表现。我院自1999年11月~2001年11月共收治了35例有上气道梗阻症状的新生儿,现就其病因进行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23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新生兔机械通气肺损伤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表达的影响,研究肺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08只新生兔按2×3×3析因设计随机分配在高浓度氧组、低浓度氧组,每组又分为高吸气峰压、中吸气峰压、低吸气峰压共六组进行机械通气并与正常未通气组6只进行对照,通气后1、3、6h3个时间点处死取肺,行肺灌洗液细胞计数、沉渣涂片细胞分类,测定肺湿干重比、病理切片MMP-9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中MMP-9的浓度。结果(1)高氧通气时肺组织MMP-9的表达低于低氧通气,差异有显著性(F=15.660,P=0.000),不同吸气峰压组间MMP-9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2)与对照组比,高吸气峰压组MMP-9有下调趋势,中、低吸气峰压组接近正常,随通气进行,MMP-9表达上调,以6h表达最强。(3)MMP-9表达水平与灌洗液中自细胞计数、巨噬细胞数、肺湿干重比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兔机械通气6h内,高氧通气能下调MMP-9表达,机械拉伸对MMP-9表达的影响不大。MMP-9的表达与肺损伤相关。  相似文献   

10.
小儿呼吸困难类似于呼吸窘迫,主要是指由呼吸道疾患所致的一组临床表现或状态,亦可由呼吸道以外疾患所致.呼吸困难可包括症状、体征和疾病严重程度等多重涵义.呼吸困难症状可表现为呼吸过快或过慢、呼吸过深或过浅、喘息、呻吟等;呼吸困难体征包括紫绀、呼吸节律不整、三凹征、吸气困难、呼气困难、双相呼吸困难、吸气或呼气延长、吸气或呼气相口罗音、捻发音、细湿口罗音、肺泡呼吸音变弱等;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可分为过度呼吸做功、代偿和失代偿呼吸衰竭.  相似文献   

11.
机械通气时呼吸参数的监护与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需要机械通气的患儿 ,正确选择和调整呼吸机参数和通气模式 ,是取得通气疗效、减少通气并发症的关键。呼吸机常规参数需根据患儿的疾病、病情加以设置 ,以后根据呼吸机监护 ,血气检测、X线、呼吸力学等监测进行调整。现代常规呼吸机可供选择调节的参数有 :潮气量 (VT)、吸气峰压 (PiP)、频率(f)、吸气流速 (VI)、吸气时间 (Ti) ,或吸呼比 (I∶E)、吸入氧浓度 (FiO2 )、呼气末正压 (PEEP)、触发敏感度、通气模式、报警范围等。1 常规呼吸机监护与参数设置1.1 潮气量 定容型通气需预设VT,一般为 5~15mL/kg ,设…  相似文献   

12.
患儿女,25天,因“吸气性呼吸困难25天,加重伴发热1天”入院.母孕34周自然分娩,出生体重1960G,生后即有吸气性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间断皮肤青紫,弹足刺激可好转,进乳慢,无吞咽困难,体重未增.查体:T 38℃,P 160次/min,R 65次/min,BP 70/40 mm Hg,反应差,发绀,吸气性三凹征阳性,双肺呼吸音弱,可闻及中小水泡音,心、腹和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正常学龄前儿童在各种常用模拟吸入器阻力状态下的最大吸气能力,并探讨其与年龄、身高、体重及通气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In-Check DAIL吸气流量检测仪及峰流量仪,对深圳地区3~6岁正常学龄前儿童370例进行常用吸入器[Surehaler气雾剂(Surehaler)、Autohaler气雾剂(Autohaler)、都保(Turbuhaler)、准纳器(Diskus)]阻力状态下吸气流量峰值(PIF)及呼气流量峰值(PEF)测定,同时采用意大利COSMED流量传感仪,测定其通气功能.测量指标包括:无阻力状态下的PIF(PIF-N)、模拟Surehaler时的PIF(PIF-S)、模拟Autohaler时的PIF(PIF-A)、模拟Turbuhaler时的PIF(PIF-T)、模拟Diskus时的PIF(PIF-D)、PEF、用力肺活量(FVC)、0.5秒用力呼气容积(FEVO.5)、0.75秒用力呼气容积(FEV0.75)、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FEF25-75)等.结果 (1)370例中有75例不能成功完成吸气或呼气功能测试,实际研究人数295例.PIF-S、PIF-A、PIF-T、PIF-D在3~岁组、4~岁组、5~岁组、6~7岁组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增长、身高增高,各最高吸气流量亦明显增高.(2)各模拟阻力状态下PIF与年龄、身高和体重均有相关性,其中以与年龄、身高的相关性较好.(3)在正确完成测试儿童中,PIF-S、PIF-A、PIF-D达到各自吸人器所需最小流量比例均为100%,PIF-T达到Turbuhaler所需最小流量比例为87.5%,未达标学龄前儿童以3~岁组或身高在100 cm以下儿童为主.各阻力模拟状态下的PIF与通气功能主要指标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以PEF为最佳.结论 可通过正常学龄前儿童常规进行的肺通气功能测试预测其吸气能力的大小;对不同学龄前儿童选择吸入器时,应充分考虑到其吸气能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930570小儿植物性支气管异物的X线诊断:附21例分析Z李儒//河北医药一1992,14(3)一181 21例支气管异物中,男13例,女8例,年龄:10个月一3岁。有明确异物吸人史者18例.临床表现为呛咳、哭闹、呼吸困难、肺部罗音等。右侧支气管异物11例,左侧10例。异物种类以花生米最多,13例.X线表现,对植物性支气管异物只能靠问接征象判断,纵隔摆动及瓣性肺气肿是支气管异物的早期重要征象。本组21例,在呼气及吸气时均可见到纵隔摆动现象。11例右侧支气管异物中,有4例表现为吸气活瓣性阻塞,7例为异物引起的呼气活瓣性狭窄;在10例左侧支气管异物中,有吸气及呼…  相似文献   

15.
会厌囊肿误诊为先天性喉喘鸣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女 ,6个月。因吸气性喉喘鸣6个月入院。患儿于生后 3天即出现吸气性喉喘鸣 ,呈进行性加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先天性喉喘鸣 ,给予钙剂、VitD3 等治疗无效 ,于 2 0 0 0年 5月 13日入本院。体检 :T 36℃ ,P 140 /min ,R46 /min。神志清 ,烦躁不安 ,呈吸气性呼吸困难 ,三凹征 ( ) ,口唇轻度紫绀 ,咽未见异常。双肺闻及喘鸣音 ,无水泡音。心脏及腹部检查无异常。实验室检查 :血、尿、大便常规均正常 ,血清钙2 6 2mmol/L。咽喉部CT示 :口咽部左侧软组织肿物。立即行手术治疗。术中见下咽部有一约 2cm× 2cm苍白色囊…  相似文献   

16.
王艳  王静  邱立 《中华儿科杂志》2006,44(8):595-595
患儿男,出生1d,系G1P1,胎盘老化,羊水污染,单水少,主因生后吸气性呼吸困难半天,于2005年8月21日入院。查体:T37℃,神志清、精神差、面色青灰,吸气性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口周青,三凹征(+),有喉鸣音,心率140次/min,节律规整,心音有力,双肺呼吸音粗。  相似文献   

17.
平均气道压力是呼吸周期中肺所承受的压力,它与氧合作用关系密切,并受到气道压力波型、吸气峰压、呼气末正压、吸气坪台时间、吸呼之比等因素的影响,是一个综合指标。目前已有多种方法计算或监测平均气道压力。在机械通气中存在着一个最适平均气道压力,此时通气效果最好,超过该值易导致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一系列合并症。与传统的机械通气方式相比,高频通气在达到同样的氧合效果时所需的平均气道压力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神经肽P物质对哮喘大鼠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6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及P物质干预组,每组各20只.制作哮喘大鼠模型.应用动物肺功能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在浓度为0.0625、0.1250、0.250 0、0.5000 mg/ml乙酰甲胆碱(methacholine,MCh)干预下的气道吸气阻力及呼气阻力,其中P物质干预组大鼠在测定气道阻力时于气道内滴入0.2ml浓度为10-7 mol/L的P物质.结果 随着MCh浓度增加,大鼠气道阻力增加,大鼠气道吸气阻力及呼气阻力均与MCh浓度呈正相关(r=0.947,P<0.05;r=0.965,P<0.05).在0.0625、0.125 0、0.2500、0.5000 mg/ml浓度梯度的MCh作用下,3组间大鼠气道吸气阻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3.4、89.3、91.2、106.4,P<0.05);呼气阻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7.3、77.5、83.4、126.5,P<0.05).哮喘组大鼠气道阻力对MCh的浓度反应曲线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上移,其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在不同浓度MCh作用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物质干预组大鼠对MCh的浓度反应曲线较哮喘组明显上移,在不同浓度MCh刺激下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均高于哮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肽P物质可增加哮喘大鼠的气道阻力,并随着MCh浓度增加气道阻力增加.  相似文献   

19.
病历摘要:患儿男性,6岁。患儿入院前3个月有轻度吸气性呼吸困难,10天后发热,体温在39℃左右,有阵咳,少痰,呼吸困难逐渐加重入当地医院,热退后好转出院。3天后又出现高热、咳嗽、晚间热甚,盗汗、食欲减退,近10天呼吸困难加重转入我院。无结按接触史,否认异物吸入史。体检:体温37.2℃,脉搏160次/分,呼吸28次/分。急性重病容,消瘦,呈吸气性呼吸困难,口唇发  相似文献   

20.
压力支持通气 (PressureSupportVentilation ,PSV)是 80年代初提出并开始应用于机械通气过程中的一种新的辅助通气方式 ,是在有自主呼吸时 ,当呼吸机管道内吸气负压达到触发水平时 ,在患者的吸气期间内维持一定的气道压力 ,这种通气方式常用于呼吸机的撤离前 ,能减少呼吸肌疲劳和肌松剂的应用 ,改善了呼吸机的应用效果 ,降低了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和病死率。1 压力支持通气的原理在自主呼吸状态下 ,当患儿吸气负压触发呼吸机时 ,已设定的PSV即被给予 ,气流以一个持续的压力进入肺部 ,当气流速度达到患儿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