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目的 对2004-2011年安徽省丙型病毒性肝炎(hepatitis C virus,HCV)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其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检索2004-2011年安徽省丙型病毒性肝炎网络报告病例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1年安徽省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年安徽省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为5.55/10万人;发病以成人为主,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35∶1;安徽南方地区近年来发病率升高较为明显.移动阂值分析提示,2011年安徽省丙型病毒性肝炎网报病例数在往年基础上持续增加,与实际发病情况吻合.结论 近年来,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呈上升趋势,低年龄组儿童病例报告增多,提示要做好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日常监测工作,提高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加强对血源的管理,尤其是增强对不安全注射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国2004-2011年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丙肝疾病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数据,进行丙肝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2011年期间,丙肝的报告发病的数量从2004年的39 381例增加到了2011年的73 872例,8年间发病例数翻了一倍,报告发病率逐年上升;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华北和华中地区;丙肝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丙肝发病的主要职业分布在家务和待业、退休人员、农民、工人等职业中。结论中国2004-2011年丙肝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增速无减缓迹象,应加强对丙肝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2004-2013年漯河市病毒性丙型肝炎(丙肝)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发病因素,为科学制定丙肝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漯河市2004-2013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漯河市丙肝发病率高于全省平均发病率水平,逐年上升且上升幅度较快,由2004年的13.14/10万上升至2011年的53.77/10万。全年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高峰(M=0.027);40~44岁病例数最多,占总病例数的15.31%,各年龄段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60~64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为74.75/10万,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4,P0.005),各职业发病人群中,发病数最多的是农民、工人和离退休人员,占总病例数的85.52%。结论规范丙肝报告,确实有效地降低了丙肝报告发病率;但2013年丙肝发病率仍居漯河市法定传染病第3位,所以仍应继续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查找危险因素,采取更多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泉州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泉州市1990—2011年丙肝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0—2011年共报告丙肝1241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83/10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X^2趋势=1351.78,P〈0.001);中心市区平均年发病率高于沿海地区(X2=55.71,P〈0.001),沿海地区平均年发病率高于山区(X2=3.72,P〈0.001);每月均有病例发生,无明显的季节分布;丙肝发病以20~39岁青壮年为主,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X^2趋势=412.63,P〈0.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X2=45.24,P〈0.001);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工人为主。结论泉州市丙肝发病率总体较低,但呈明显上升趋势,需加强控制工作,建立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5.
杨刚  沈红燕 《浙江预防医学》2014,(10):1027-1028
目的:分析杭州市余杭区2004-2012年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余杭区2004-2012年丙肝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余杭区2004-2012年报告丙肝18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1.92/10万,呈上升趋势( P〈0.01),发病季节性不明显。男性发病率2.92/10万高于女性的0.78/10万( P〈0.01)。30~44岁发病占总病例数的52.20%。发病数居前3位的职业为其他(29.67%)、农民(18.68%)和工人(15.93%)。结论余杭区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青壮年。  相似文献   

6.
王东    吴家兵  施国庆 《现代预防医学》2015,(8):1367-1369
摘要:目的 分析2004-2012年安徽省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构成变化及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其发病规律、地区变化和重点人群,并提出针对性建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2年安徽省丙肝个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2年安徽省丙肝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发病率为3.4/10万;在所有病毒性肝炎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实验室诊断比例逐年上升;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各地均有发病,不同地理区域发病率有明显差异;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3∶1;以农民、离退休人员和家政、家务及待业者为主,分别占病例总数的37.1%、17.2%和12.0%;未成年人以0岁~组发病最高,成年人以60岁~组发病最高。结论 农村是安徽省丙肝防控的重点地区,婴儿和老年人是重点人群,应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孕前检查,规范医疗机构,切断丙肝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丙型病毒性肝炎已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丹东地区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本研究分析丹东地区2014-2016年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合理制定防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2016年丹东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登记的677例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病概况及区域、时间和人群三间分布特征。结果 2014-2016年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分别为8.63/10万、9.11/10万和10.38/10万,3年发病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9,P=0.571,3年平均发病率为9.37/10万。2014-2016年城市人口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分别为9.46/10万、9.81/10万和11.40/10万,均显著高于农村人口的6.61/10万、7.48/10万和8.1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619、4.081和4.682,P值分别为0.032、0.043和0.030;2014-2016年男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372、56.995和42.262,均P<0.001;25~44岁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7.187、91.149和125.320,均P<0.001;农民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3.127、39.381和43.533,均P<0.001;2014-2016年各个月份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明显的时间分布特征。结论丹东地区2014-2016年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逐年上升。应继续强化防治力度,全年关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问题,并加强农村及高危人群的筛查及健康宣传力度,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2005—2021年贵港市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的流行特征,为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21年贵港市丙肝相关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21年贵港市累计报告丙肝15 774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7.26/10万,2005—2021年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χ2=153.68,P<0.001)。各月份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报告发病率以港北区最高(43.33/10万),平南县最低(8.74/10万)。发病数随年龄呈先降低、上升、再降低变化,30~<70岁年龄组占70.22%(11 076例)。男性9 466例,女性6 328例,男女性别比为1.50:1,男性发病数和发病率均高于女性,不同性别人群丙肝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均<0.001)。职业以农民为主(79.32%),病例以确诊病例为主(79.00%),但病例分类比例较低。2009—2021年吸毒人群哨点丙肝抗体阳性检出率高达51.38%,远高于其他人群哨点。结论 2005—2021年贵港市丙肝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港北区是...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描述1997-2012年吉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吉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变化趋势,为丙型肝炎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7-2012年吉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12年吉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从1997年的2.32/10万,上升到2011年的33.06/10万,2012年有所下降.年均发病率最高的是延边州(42.15/10万),最低四平市(6.56/10万).男女性别比1.40∶1.≥40岁病例占总发病数的86.56%.病例中农民所占比例最多(26.64%).结论 1997-2012年吉林省丙肝报告发病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丙肝尚无疫苗预防,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全人群丙肝认知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目前针对丙肝最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颍县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04-2018年临颍县丙肝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18年累计报告丙肝病例486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4.02/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全县15个乡镇每年均有报告病例,不同乡镇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62.720,P<0.01)。病例报告季节性分布不明显(M=0.09<0.3)。女性发病率(49.09/10万)高于男性(38.99/10万);发病年龄集中在40~69岁,占发病总数的86.22%;病例主要为农民。结论临颍县丙肝报告发病呈上升趋势,近3年已上升到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首位,防控丙肝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天峨县近7年法定传染病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分析其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该县2004-2010年的法定传染病各型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县近7年报告各型病毒性肝炎病例共667例,人群发病率为5.39/万,男女比率为1.91∶1,各型肝...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天津市和平区2009-2018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丙肝防控政策、开展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和平区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和平区2009-2018年共报告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240例,发病率由2009年5. 61/10万上升至2018年12. 26/10万,各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 732,P <0. 01)。高发地区依次为劝业场街、南营门街和南市街。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953,P> 0. 05)。报告病例数最多的职业是离退人员,占40. 38%,其次是家务及待业,占19. 72%。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5~74岁,年龄别发病率呈现出三次高峰,分别为60~64岁、70~74岁和85岁以上年龄组,各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 003,P <0. 01)。结论天津市和平区2009-2018年丙肝发病呈现上升趋势,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有效控制丙肝流行。  相似文献   

13.
慈溪市1991-2005年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慈溪市1991-2005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流行规律,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慈溪市1991-2005年肝炎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慈溪市15年间共报告病毒性肝炎13588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84.26/10万,15年间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平均分型率为52.55%。肝炎男女性别比为2.31∶1,20~59岁组人群高发,占80.5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55.10%。结论病毒性肝炎在慈溪市传染病发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开展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宣传,提高甲型和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率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描述2008-2017年吉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吉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变化趋势,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7年吉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疫情情况。 结果 2008-2017年吉林省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从2008年的21.18/10万,上升到2011年的33.06/10万,2012年以后逐年下降。十年间报告发病数最多的是松原市,年均发病率最高的是延边州(47.12/10万)。男女性别比1.23∶1。40岁以上病例占总发病数的91.25%。病例中农民所占比例最多(38.06%)。 结论 2012年以后吉林省丙肝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目前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已在中国上市,应加强在丙肝高流行地区的救治工作,切实提高丙肝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平顶山市甲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流行规律,为有效防控甲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对甲肝三间分布、疫苗效果等进行比较.结果 1996~2011年平顶山市甲肝发病率波动在3.43/10万~17.40/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7.25/10万,2004~2011年共报告甲肝3 249例,年均发病率为8.20/10万,2010年发病率最低3.55/10万,2007年最高17.40/10万.发病高峰在每年7~9月份,农村高于城市,两者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1.46,P< 0.001).病例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共1 647例,占病例总数的50.69%,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学生发病最多,为1186例,占发病总数的36.50%;其次为儿童和农民,分别占36.23%和21.42%.结论 防治甲肝应采取以预防接种、疫情监测和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河南省肺结核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河南省2004-2011年肺结核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圆形分布法分析肺结核的季节性分布特征。结果 2004-2011年,河南省共报告肺结核病例781 027例,年均发病率为103.48/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Ⅹ2=40 071.97,P<0.001)。结核病发病月份以6月发病最多,1月份最少。圆形分布法算出,发病高峰日为6月7日,发病高峰期为1月26日10月17日。人群特征,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Ⅹ2=112 060.00,P<0.001);青壮年及老年人发病率较高;农民发病数最多,为586 065例,占病例总数的75.04%。结论河南省肺结核以散发为主,男性、青壮年及老年人为高危人群,农村为重点防控地区,学校等人群密集区易发生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探讨该疾病在我省的流行趋势、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2012年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进行描述分析,采用移动平均曲线方法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情况进行预测。结果 2007-2012年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的发病率为109.46/10万;发病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1.35∶1;职业以散居儿童、农民、学生为主;移动阈值分析结果提示,2013年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在以往发病的基础上会持续增加,并维持较高的发病水平。结论近年来,安徽省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需加强腹泻病的日常监测和腹泻病病原检测工作,积极做好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防治与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吕胜民 《职业与健康》2012,28(13):1532+1665-F0002,F0003
目的了解蛟河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丙型病毒性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报告的丙型病毒性肝炎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市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呈逐年增高趋势,发病率从2005年的15.00/10万,至2010年最高达到63.01/10万,年平均发病率达36.22/10万;农民发病率较高。结论蛟河市丙型病毒性肝炎整体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与个体口腔科、牙科诊所器械消毒合格率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肥东县HIV/AIDS的流行特征和相关因素,为制定艾滋病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肥东县2004~2011年报告的HIV/AID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累计报告户籍本地的HIV/AIDS 44例,其中HIV感染者16例,AIDS患者28例,死亡4例。艾滋病疫情分布在15个乡镇,报告病例以20~50岁男性青壮年为主,占93.18%;男性37人,女性7人,男女之比为5.29:1;职业以农民工为主,占45.45%;传播方式以性传播方式为主,占97.73%。结论肥东县艾滋病疫情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疫情分布广泛,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应采取以切断性传播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预防控制艾滋病疫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