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细胞癌(HCC)组织中p53、Ki-67蛋白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6000两步法检测231例HCC组织、81例癌旁组织和79例肝硬化组织中的p53、Ki-67蛋白。结果 HCC组织中p53、Ki-67蛋白阳性率为22.1%、69.7%,癌旁和肝硬化组织中均不表达,三者比较,P均〈0.01;HCC组织中p53与Ki-67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147,P=0.026)。HCC组织中p53阳性者2 a累积复发率为39.2%、术后无瘤生存期为43.4个月、总体生存期为80.4个月,阴性者分别为37.8%及53.6、84.0个月,两者比较,P均〉0.05。HCC组织中Ki-67阳性者2 a累积复发率为43.5%、术后无瘤生存期为33.7个月、总体生存期为72.9个月,阴性者分别为25.7%及81.7、84.0个月,两者比较,P均〈0.05。Cox回归分析显示,Ki-67阳性是HCC肝切除术后无瘤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R 1.583,95%CI 1.038~2.413,P〈0.05)。结论 HCC组织中p53、Ki-67蛋白表达增高,Ki-67蛋白可作为评估HCC术后早期复发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探讨HBV感染在肝细胞癌(HC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0份HCC、癌旁肝组织标本及6份正常肝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HBsAg与甲胎蛋白(AFP)表达。结果正常肝组织中HBsAg及AFP表达均为阴性;HCC和癌旁肝组织中HBsAg及AF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90%(P〈0.05),HCC和癌旁肝组织AF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5%、82.5%(P〉0.05);HCC及癌旁肝组织中HBsAg阳性者AFP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HBsAg阴性者(P〈0.05)。结论 HBV感染可能通过诱发肝细胞产生AFP参与HCC发病,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胆管癌、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周期素D1(Cyclin D1)蛋白表达的意义及其与肝癌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对HCC组织52例、胆管癌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10例及正常肝组织1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Ki-67、VEGF及Cyclin D1蛋白.结果:Ki-67、VEGF及Cyclin D1在HCC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1%、55.8%及55.8%,均显著高于胆管癌、肝硬化及正常肝组织(?2=15.672、15.524、14.812,P<0.001).Ki-67与肿瘤大小、血管侵犯、分化程度有关;VEGF、Cyclin D1表达与肿瘤包膜完整、血管侵犯及肿瘤分化程度明显有关;Ki-67与VEGF及Cyclin D1间无相关.VEGF与Cyclin D1间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74,P<0.01).结论:Ki-67、VEGF及Cyclin D1表达与肝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与肝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关键词:肝细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周期素D1;免疫组织化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细胞外基质蛋白Lumican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中表达特征,分析Lumican与Ki-67、VEGF、突变型P53等肿瘤恶性表型相关分子的关联.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PDA原发灶及对应癌旁胰腺组织中Lumican表达.IHC检测PDA原发灶Ki-67、VEGF及突变型P53表达.用SPSS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DA原发灶中,Lumican表达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胰腺组织.就该蛋白在癌灶中的分布特性而言,Lumican蛋白主要定位于癌间质,阳性表达率为83.0%(83/100).低分化PDA中,癌间质过表达Lumican与TNM分期相关(x2=6.446,P<0.05),与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无明显相关.高中分化PDA中,癌间质过表达Lumican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而与Ki-67(r=-0.28,P=0.017)、VEGF(r=-0.264,P=0.025)及突变型P53(r=-0.253,P=0.032)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Lumican在PDA原发灶中表达高于癌旁胰腺组织,主要分布于癌间质.Lumican在癌间质过表达与低分化PDA的TNM分期相关,与高、中分化PDA的Ki-67、VEGF及突变型P53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N2(receptor-type tyrosine-protein phosphatase N2,PTPRN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Ki-67)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HCC标本186例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adjacent normal liver tissue,ANLT)180例、远癌组织138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蛋白PTPRN2和Ki-67在HCC、ANLT、远癌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在186例HCC患者中,蛋白PTPRN2与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9%、49.5%,PTPRN2的表达与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含量、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PTPRN2和Ki-67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61,P0.05).结论:PTPRN2和Ki-67的高表达与HCC发展进程密切相关,但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肝脏》2018,(12)
目的探究肝细胞癌(HCC)中Ki-67和FasL的表达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本院78例HCC组织及癌旁组织,同时取18例肝脏正常组织作为对照。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标本中Ki-67和FasL表达情况;结合临床资料分析Ki-67、FasL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SP免疫组化结果显示,Ki-67主要表达于HCC组织细胞核内,其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χ~2=32.402,P=0.000)和正常组织(χ~2=53.820,P=0.000)。(2)FasL主要表达于HCC组织细胞质内,其在HC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χ~2=12.484,P=0.000)和正常组织(χ~2=19.309,P=0.000)。(3)Ki-67、FasL表达强度与HCC患者的病理分级、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0.05)。(4)至随访结束,全部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0个月,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2.05%、60.26%、47.44%。Ki-67高表达患者术后1、3、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5.51%、48.98%、38.78%;Ki-67低表达患者分别为93.10%、79.31%、62.07%;两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L高表达患者术后1、3、5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1.88%、43.75%、31.25%;FasL低表达患者分别为89.13%、73.91%、58.70%;两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67和FasL表达水平与HC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用来评估HCC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内及体外细胞培养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4例HCC组织中GPC3的表达,并对比其与Ki-67标记指数及各种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使用shRNA抑制SMMC7721肝癌细胞系中GPC3的表达,MTT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变化.结果:在HCC组织中,GPC3与Ki-67指数有关(r=0.521,P=0.000),也与分化程度、血管浸润情况具有相关性(r=0.287,0.289;P=0.035,0.034).体外实验结果显示,抑制GPC3表达后,实验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F=45.38,P=0.000).结论:GPC3在HCC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与影响肝癌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8.
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120例HCC患者癌组织、癌旁肝组织以及10例正常肝组织中mTOR及P70S6K mRNA表达情况;并分析mTOR及P70S6K mRNA的表达与相关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mTOR及P70S6K 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在癌旁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mTOR mRNA:0.594±0.218 vs 0.437±0.156.0.594±0.218 vs 0.383±0.081,均P<0.05;P70S6K mRNA:0.610±0.147 vs 0.486±0.162.0.610±0.147 vs 0.440±0.141,均P<0.05).mTOR mRNA和P70S6K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48,P=0.012),且两者在癌旁肝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亦正相关性(r=0.607,0.737,P=0.005,0.015).mTOR及P70S6K mRNA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病理分期、门静脉癌栓等明显相关,而与肿瘤直径、血清AFP水平、性别等无明显关系.结论:mTOR/P70S6K信号通路在HCC中特异性激活.mTOR/P70S6K信号通路可能在肝细胞肝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增殖期细胞核抗原(Ki-67)和癌抑制遗传基因(p53)的异常,以往对结肠癌和结肠腺瘤的研究较多,而对肝细胞癌的研究却甚少,此次作者用石蜡包埋切片加微波处理及免疫组织染色技术成功地检测出肝癌细胞的Ki-67和p53。观察对象为超声波引导下针刺活检确诊的肝癌29例,正常对照5例。肿瘤直径在2cm以下13例为A组,2cm以上16例为B组。对两组间的血清AFP值、血管造影改变、组织学分化程度和Ki-67、p53标记率进行比较。免疫组织染色是将20%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壶腹癌中Ki-67和p53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探讨两者在壶腹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全自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Ki-67和p53在4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壶腹癌患者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及预后。结果 40例患者纳入研究,患者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8%、67%和44%。40例壶腹癌组织中Ki-67阳性率92.5%(37/40),p53阳性率67.5%(27/40)。Ki-67在不同浸润程度的壶腹癌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Ki-67(P=0.006)和p53(P=0.021)的表达及肿瘤的浸润程度(P=0.024)与壶腹癌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关,而肿瘤最大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血清CA19-9等因素与壶腹癌预后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53是影响壶腹癌患者长期生存的独立因素(OR=1.717,P=0.015)。结论 Ki-67在壶腹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其表达有助于阐释壶腹癌浸润生长的机制;p53过表达可作为评估壶腹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