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呃逆   是指由于胃气上逆,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间歇或连续发生难以自制的病证.   ……  相似文献   

2.
呃逆,中医称为"哕证",俗称"打嗝",又称为"膈肌痉挛",以逆气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一般认为该病由于胃膈之气失宣,胃气上逆所致;西医认为呃逆主要是由于膈神经受刺激而引起。临床轻者可不治自愈,重者可持续数日,甚者可持续数月、数年,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烦恼,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本证有时单独出现,有时则为其他病症中之兼证。一般的呃逆.预后良好;如果在久病时突然出现呃逆不止.常预示疾病危重,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胡明 《工企医刊》2001,14(2):67-68
呃逆古称哕,俗称打呃忒。指胃气冲逆而上,呃呃有声,故称呃逆。本文筛选了13例做过大手术后出现的顽固性(虚呃)呃逆的患者,用一般方法治疗无效,而采用针刺疗法治疗确收到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3例中,均为男性,年龄在50岁~68岁。均为胸腹部大手术后的病人。  相似文献   

4.
打呃立止法     
打呃,又称打膈得,属祖国医学的呃逆范畴。本病多由饮食不慎,或受风邪之后导致的胃气上逆,而发生本病。轻者几小时后可自愈,重者可达数小时或数日方解。几年来我们采用以下方法进  相似文献   

5.
<正>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已为主要表现的病症~([1])。现代医学称之为膈肌痉挛。呃逆为临床常见疾病,采用针灸配合内服中药治疗,效果显著。笔者临床观察1例针灸配合丁香柿蒂汤、附子理中汤加味治疗呃逆的病案,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徐某,男,48岁,农民,于2013年10月21日11:00时许以"1、腰椎间盘突出症2、神经根型颈椎病"收住院治疗,住院号:13101644。次日03:00时许,患者因呃逆不止,遂唤笔者(笔者值班),速于病房查看,见患者:神情紧张,裹衣被端坐于病床,呃声频频。即刻予针刺双侧攒竹、内关,强刺激,大幅度提插捻转6  相似文献   

6.
呃逆俗称打嗝,古称“哕”,是指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证。西医认为此症是由膈肌痉挛所致,轻者常可自愈,重者须经治疗方可获效。近年来我们运用印堂穴位注射为主,治疗本病12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哦哦连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特征的的病症本人在同济医院进修期间,随同老师一道治疗呃逆病人39例疗效显著,治愈率达100%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呃逆,俗称“打嗝”,表现为喉间呃呃有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忍。现代医学认为是膈肌痉挛所致。多见于外科手术后,肿瘤病人或介入疗法后,脑血管意外等。由于呃逆不止,不仅给继续治疗带来困难,而且严重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快速止呃为当务之急,现介绍几种简易止呃方法,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9.
手术病人呃逆的相关因素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国红 《现代医院》2003,3(4):50-51
<正> 呃逆是膈肌不由自主间歇性收缩运动,因空气突然被吸入呼吸道,且同时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从而产生一种特别音响。中医认为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肌呃呃作声连续不断为特征的一种症状。病因分反射性、中枢性、代谢障碍性和精神性四种。外科手术的呃逆多属反射性和代谢障碍性呃逆,主要是由于迷走神经和膈神经刺激引起。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对术后病人产生呃逆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治疗呃逆速效简方文/何文匡图/江南呃逆又称“打嗝”,是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气短而声频,难以自制的症状。多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膈肌痉挛,或胃肠神经官能症,是一种常见症。重者数天、数月不愈,甚至更长的时间,且易患,易反复。本文介绍几种治疗验方。1止...  相似文献   

11.
呃逆俗称打嗝或呃气,系吃东西过急、过饱,脑血管病、脑瘤,中毒性疾病,胸腹部疾病等各种刺激因素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一种反射活动。一般打呃只需要喝点热茶水便可以消除,而顽固性呃逆以其呃逆频繁,症状顽固,持续时间常超过24小时,常规治疗方法无效为特点,致使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2.
呃逆即膈肌痉挛,主要病证表现是胃中浊气上逆,不能自主控制。如果病证表现比较轻,则不需要治疗;若病证表现比较重,有时即使积极治疗,也不一定能有效地控制病情。从中医诊治呃逆,根据病人病证表现主要分为虚寒与虚热,而用橘皮竹茹汤治疗呃逆,必须辨清病变证机是虚热,才能用之;若不是虚热而是虚寒,则不能运用橘皮竹茹汤。笔者用橘皮竹茹汤治疗虚热呃逆证,屡屡取得预期治疗效果。如周某,某高校教师,呃逆1年余,曾在几家省市级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屡屡服用中药、西药,以及针灸、按摩、理疗等方法,均未能取得治疗效果。经辨证诊为虚热呃逆证,即用…  相似文献   

13.
赵伯洋 《职业与健康》2002,18(12):115-116
呃逆一症属临床常见病,以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为特点,偶然发作者,常因饮冷或吸受凉气引起,用刺鼻取嚏、或闭息不令  相似文献   

14.
呃逆即膈肌痉挛,主要病证表现是胃中浊气上逆,不能自主控制。如果病证表现比较轻,则不需要治疗;若病证表现比较重,有时即使积极治疗,也不一定能有效地控制病情。从中医诊治呃逆,根据病人病证表现主要分为虚寒与虚热,而用橘皮竹茹汤治疗呃逆,必须辨清病变证机是虚热,才能用之;若不是虚热而是虚寒,则不能运用橘皮竹茹汤。笔者用橘皮竹茹汤治疗虚热呃逆证,屡屡取得预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王立群主任医师运用针灸治疗呃逆疗效显著。针灸治疗呃逆的手法要注重进针、动留针、出针,针刺时可用押手爪切穴位,刺手快速刺入,留针一般采取动留针,出针时双手协同、轻捻缓提。经过临床实践,该法治疗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山莨菪碱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癌症呃逆的疗效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卫警 《工企医刊》2002,15(3):51-52
呃逆是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医学文献报道:食管贲门癌、肝癌、胃癌等可见此症,目前尚无特效防治手段。作者应用山莨菪碱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癌症呃逆18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18例,男性17例,女性1例,年龄31岁~74岁。其中肝癌12例,肺癌肝转移3例,胃癌、胆囊癌、直肠癌  相似文献   

17.
呃逆,古称“哕”,俗称“打嗝”,西医称为“膈肌痉挛”。是指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病症。持续24h以上称为顽固性呃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症有原发者,亦可见于多种疾病的不同病变过程中。近年来,笔者采用膻中透中庭加灸治疗该病45例,取得较好效果,并与常规针灸组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理气止呃汤加减治疗气滞痰阻呃逆疗效。方法以自拟理气止呃汤加减为治疗组和应用西医治疗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在症状改善、持续时间、症状复发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理气止呃汤加减能够有效治疗气滞痰阻呃逆。  相似文献   

19.
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症。本病多由各种原因所致,病位在胃,隔肌。2008至2011年间,我康复科采用穴位注射治疗32例,疗效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22例,女10例。年领18-70岁,平均58岁。胃癌  相似文献   

20.
近代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一位40岁的妇人,总觉得"胁肋疼痛",反复求医治疗,汤药喝了不计其数,始终没有治好,以至于一直没有胃口.几经辗转,找到了名医张锡纯,想寻个治疗之法.张锡纯认为妇人是"肝气不舒、胃气不降"的病证,她总爱生气,这就是肝气郁滞的典型表现,肝郁日久自然就会克制脾脏,进而出现食欲减退、纳食不香的症状.张锡纯没有用柴胡、白术之品来疏肝健脾,而是选用了生麦芽12克以升肝气,生鸡内金6克以降胃气,生怀山药30克以培养脏腑之气化,防其因升之降之而有所伤损.就是这样简单的小方子十余剂,妇人的病证就完全消失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