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1993年,运用水力学、泥沙运动力学和钉螺生物学相关理论、方法,开展钉螺静止水体,流动水体沉降及动水起动3类室内试验,研究水体钉螺生物物理特征.试验结果:首次确定了钉螺生物物理指标的9个参数;建立了钉螺水体沉降、起动的4类6个实用公式;观察或测定了水流影响水休钉螺运动因素及值域.揭示了钉螺水体扩散形成机理,阐明现场研究多种扩散现象的成因,为现场防止钉螺扩散的安全工程,如“拦截”、“中层取水”、“沉螺”等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总是有许多病友向我抱怨一个问题:抗糖“五驾马车”中最难以坚持的就是运动这驾“马车”!没时间——最难办!少伙伴——没法动!有雾霾——天时不配合!没地方——地利不支持!哎呀,这么多“好借口”,再加上运动的幅度又难以把握,和胰岛素配合不好,血糖不是低就是高!所以,现在很多病友的现状是想运动但不会运动,最后干脆就不动了。于是,控糖的“五驾马车”中,运动不驾而废。  相似文献   

3.
震颤性麻痹的辨治体会太原市安装公司卫生所(030012)陈凤英震颤性麻痹又称帕金森氏病,是椎体外系慢性退行性病变。本病属于中医“风证”“颤证”的范畴。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和运动减少为特征。一般起病缓慢,逐渐加剧。轻者只有手...  相似文献   

4.
糖友问答     
《糖尿病之友》2014,(12):84-87
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有什么好处?如何运动,选择什么方式运动?这些关于运动的问题每天都在困扰着无数糖尿病患者。到底应该怎么“动”?全国首档糖尿病生活管理栏目《糖友管家》,开辟全新“糖友问答”版块,本期针对“糖友”们最关心的运动问题,为您答疑解惑,真正帮助广大“糖友”解决“动”的各种难题。让您运动起来,拥有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5.
现在大部分老年人都非常重视运动锻炼,一则退休后有充分的精力与时间关心自己的健康, 二则很注意学习。我经常到社区讲课,来听课的绝大部分是老年人, 认真记录,积极实施。但很多人对于“适度运动有利于健康”中的适度还是掌握不好。“过少运动不利、过度运动有害、适度运动有益”这三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相似文献   

6.
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但中老年患者中静坐少动者大有人在,他们不去运动的理由一般部是没时间、没精力、感到不舒服、没有合适的锻炼地点、孙子没人照顾等等,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相似文献   

7.
对于刚步入糖尿病队伍的新“糖友”来说,如何运动是件值得琢磨的大事。有人“不动则已,一动惊人”;有人拖拖拉拉还是迈不开腿。其实,您病情控制的好坏,生活质量的高低,都与是否坚持合理、科学的运动息息相关。大家一定要掌握运动要点,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臻 《糖尿病之友》2008,(11):60-60
步行是糖尿病患者经常采用的运动方式之一。卫生部曾发出过健康生活的倡议,提出“每日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口号。其实除了正常的前行之外,倒退行走也是可选择的运动方式之一。那么倒着走是否适合糖尿病患者呢?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矫玮教授为我们作了回答。  相似文献   

9.
运动治疗糖尿病是“五驾马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治本”的主要手段之一。“糖友”必须对运动予以重视,并付诸于行动,才能发挥其作用。我从2007年开始晨练,骑自行车锻炼身体直到现在,常年坚持,已经收到了预想不到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PD)是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所致的运动障碍疾病,以静止性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异常为临床特征。PD中的免疫反应涉及到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以及复杂的调控网络。该免疫反应有神经损害和神经保护作用,我们就PD中的神经保护性免疫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患者的困惑? “血糖怎么又升高了,是否没有运动;你总是不听话,告诉你要运动,你是怎样做的?光靠药来控制糖尿病的病情是困难的,必须采取综合治疗;“五驾马车”中的饮食、运动治疗是基础,回去要加强运动,要和医生好好的配合”,医生边开药方,边对病人讲。其实病人很委屈,病人确实是运动了,  相似文献   

12.
帕金森病(PD)又称震颤麻痹,是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张力增强和姿势步态异常等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中医将其归属于"颤证"范畴,中医症状主要表现为颤、僵、呆(笨)等,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而对于其病机则众说纷纭,多数学者认为肝肾阴虚为基本病机;有学者认为脾虚湿阻是主要病机;有学者认为肝风内动乃基本病机……笔者认为肾虚是帕金森病的根本病机,应从肾论治帕金森病。  相似文献   

13.
“动脉”刊误四川省乐至县卫生学校(641500)唐忠植以“动”言脉,《内经》、《难经》都是指脉的搏动,与脉象无关。后世讨论“动脉”时,常引用《内经》“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其实“手少阴脉动甚”是言手少阴经的神门脉搏动甚显,〔1〕其“动”仍是...  相似文献   

14.
杨洁 《糖尿病之友》2014,(11):36-37
大部分患者都知道运动对糖尿病防治非常重要,然而如何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小编为您总结了“糖友”运动的“十万个为什么”,帮您解决运动中的疑惑。  相似文献   

15.
医学家提出,治疗糖尿病离不开药物治疗、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这“五驾马车”。适当的运动(运动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简易有效的方法。许多病情较轻的病人,仅靠控制饮食和适当运动就可以控制糖尿病。那么,如何安全驾驶运动疗法这驾“马车”呢?我们首先要了解运动对糖尿病病人的好处、运动的种类与方式,其次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同时要注意运动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现在大部分老年人都非常重视运动锻炼,一则退休后有充分的精力与时间关心自己的健原,二则很注意学习。我经常到社区讲课,来听课的绝大部分是老年人,认真记录,积极实施。但很多人对于“适度运动有利于健康”中的适度还是掌握不好。“过少运动不利、过度运动有害、适度运动有益”这三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相似文献   

17.
<正>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我国60岁以上人群PD患病率约为1.37%,患病人数为362万左右[1]。PD的临床表现可分为运动症状,如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及肌强直等;非运动症状,如快速动眼睡眠行为异常、嗅觉障碍、焦虑及抑郁等。随着药物、手术及康复等治疗手段的应用,运动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非运动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日渐突出。  相似文献   

18.
闲暇时的运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没那么闲,吃完饭就去散步,这对我来说不现实。我每天早出晚归,到家就一点都不想动了,实在挤不出1小时运动时间。”2型糖尿病患者王先生这样向医生抱怨。其实,运动并非一定要专门挤出l小时时间,完全可以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同样对身体有好处,有利于降糖。  相似文献   

19.
胃肠激素对胃运动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生理情况下,胃有两种运动形式,即消化期运动和消化间期运动。消化期胃运动主要将胃内容物排入十二指肠腔内,所以常将胃排空作为胃运动功能的指标。消化间期则表现为移行性运动复合波(MMC),呈时相变化,特别是第Ⅲ相波呈爆发性强收缩,是胃肠道的“清道夫”。无论是消化期.抑或是消化间期运动都受体内诸多因素的调控,其中胃肠激素(或肠肽或脑肠肽)直接或间接参与胃运动调控。  相似文献   

20.
脉学中所說去来数时一止名曰“促”;往来緩时一止无定数名日“結”;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止有定数名曰“代”,此說明“促”“結”“代”三脉之形状。更言阳盛則“促”,阴盛則“結”,气衰则“代”,并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