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张玲 《药物与人》2014,(10):364-365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在临床上非常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最危险的因素是高血压,防治高血压是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的关键[1]。近年来,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均证实,严格控制血压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降低因心血管事件导致的死亡。但控制血压是一项长期的措施,需要患者坚持锻炼、饮食控制以及服用降血压药物等。合理的健康教育对患者长期控制血压具有一定的价值[2]。为了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对98例患者进行了为期1年的观察,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97例;将收缩压≥150 mm Hg或(和)舒张压≥90 mm Hg判断为血压未达标,将入选患者分为血压达标组与未达标组。收集两组高盐饮食、规律锻炼,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资料;检测外周血白蛋白、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血尿酸水平。结果 97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血压达标39例(40.21%),血压未达标58例(59.79%)。血压未达标组患者中男性比例、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盐饮食、合并糖尿病的比例均明显高于血压达标组,受教育程度、规律锻炼的比例明显低于血压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压未达标组患者规律用药比例明显低于血压达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目前服药数量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未达标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血压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龄、体质量指数偏高、吸烟史、高盐饮食、合并糖尿病、总胆固醇偏高是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规律用药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偏低,应针对男性、高龄、体质量指数偏高等危险因素制订针对性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某社区1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60例,A组实施药物维持治疗,在此基础上B组予以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压控制情况、生活行为及规范服药情况。结果:B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控制良好,效果优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戒烟限酒、规范服药、运动锻炼、合理饮食所占比例分别为75.0%、86.7%、70.0%、91.7%,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55.0%、70.0%、51.7%、73.3%(P0.05)。结论:社区加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生活行为及规范服药的改善具有显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对老年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的影响。方法采取问巷调查和采访的方法,对苏州市中医院已确诊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填写问卷调查表,对回收的调查表进行分类,A组:认为饮食控制无所谓,只要坚持服药就好B组:认为饮食控制很重要,但是不坚持服用药物C组:饮食控制得比较好,也能够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并监测患者血压2周,观察其血压的控制情况。结果三组病人的血压控制率为:A组为33.3%(16/48);B组为25%(7/28);C组为50%(12/24)。结论饮食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控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高血压的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合理的饮食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97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腰围、受教育程度、吸烟及饮酒情况、高盐饮食情况、规律锻炼情况以及冠心病病程、高血压病程、心率、规律服药情况、血脂水平、空腹血糖、尿酸水平。出院时测量血压,将收缩压≥150 mmHg、舒张压≥90 mmHg定义为血压未达标,分为血压达标组和血压未达标组,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患者出院时血压水平,将39例患者归入血压达标组,58例患者归入血压未达标组。血压未达标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腰围、饮酒史、吸烟史、高盐饮食比例明显高于血压达标组,规律锻炼比例明显低于血压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比例、受教育程度、糖尿病史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压未达标组患者心率、总胆固醇、尿酸水平明显高于血压达标组,规律服药比例明显低于血压达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冠心病病程、高血压病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011年心内科收治的20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观察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血压值和健康行为有无差别.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定期监测血压、每日适度有氧运动、合理健康饮食、按时按量服药的比例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方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改变高血压患者原有的错误的生活理念和行为方式,对降低血压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加强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作用.方法:对70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指导患者饮食、适当锻炼及指导患者用药,对进行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饮食合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进行健康教育前患者血压控制好的为44.3%,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血压控制好的为88.6%,进行健康教育前患者饮食基本合理的为35.7%,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饮食基本合理的为8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更好的控制血压,并且合理的控制饮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8.
系统的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系统的高血压健康教育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90例(A组)经过系统高血压健康教育的高血压病病人和90例(B组)未经过高血压病知识教育,单纯药物治疗的病人进行对照,观察A,B两组的血压及高血压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情况。结果治疗后A组血压及高血压病相关危险因素较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全面系统的高血压病健康知识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发病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7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B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对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B组患者服药规律、监测血压、饮食、复查及戒烟酒情况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效地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葛才英 《工企医刊》2012,25(2):89-90
目的 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建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健康行为.方法 运用多种途径对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认识,饮食,运动,药物,排泄,心理等.结果 出院后高血压患者能够坚持服药将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冠心病患者的反复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通过各种方法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改变生活方式,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坚持服药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1.
彭妙  彭丽娟  张细开 《现代医院》2013,13(7):144-14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青光眼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16例青光眼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用药指导、饮食指导、运动与休息、心理指导、用眼卫生等。比较实施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血压达标率、术后眼压以及患者依从率的差异。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实施前,眼压低于实施前,血压达标率和患者依从率高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青光眼患者治疗效果以及高血压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王薇 《中国校医》2018,32(8):613-615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中青年教师高静息心率高血压管理的优化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147例血压控制不佳(≥140/90 mmHg)、心率>80次/min的门诊高血压患者,采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缓释片分别联合拜新同(A组)、缬沙坦(B组)、利尿剂(C组)治疗心率增快的高血压患者,比较其治疗后各组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3组血压、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心率比较,B组降低明显优于A、C组;收缩压比较,A组优于B、C组;舒张压B组优于A、C组;由此可见B组无论对心率、还是舒张压的控制明显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中青年高静息心率高血压β受体阻滞剂联合ARB是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合作管理”模式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永宁 《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0):761-763
目的通过“合作管理”模式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的效果,为今后在社区中开展高血压防治与管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在北京市西城区复兴医院社区中,按照随机抽样方法选取401例高血压病患者,由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全科医生对其实施一对一的互动式“合作管理”模式,包括提供健康教育、戒烟、减重、平衡膳食、有氧运动、心理调试等非药物治疗及合理用药治疗等综合干预的措施,每月定期随访,为期一年。结果采用“合作管理”模式干预后较干预前,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提高了17.0%(P〈0.01)。高血压患者在限盐、运动、减肥、知晓血压值等方面分别提高了19.8%、11.9%、21.1%和14.2%(P〈0.01)。在控酒和戒烟方面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明显。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的比例干预后比干预前增加了34.1%,有统计学差异。在老年组高血压患者中家族史、高血脂、糖尿病及肥胖危险因素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合作管理”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病的综合干预防治的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相关健康行为的影响,帮助患者建立长期性良好的健康行为,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调查徐州铁路管辖区在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确诊高血压患者在监测与控制血压、不吸烟、限量饮酒、遵医服药、体育锻炼、低盐饮食等健康行为进行健康教育和指导,并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评价。结果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掌握率明显提高(P0.01),其健康行为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帮助患者建立长期性良好的健康行为,对于预防和减缓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维护病人身体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出院后对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状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规范用药、定期体检、控制体重、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情绪调节等行为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实验组在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活力、疼痛、生理问题对日常活动的限制、心理问题对日常活动的限制、总体评价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其健康行为,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相关知识、信念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97名建有慢性病管理档案的社区高血压或(和)糖尿病患者,分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性的健康教育和常规随访管理,干预组进行自我管理专题讲座和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观察一年后两组知、信、行及血压、血糖控制率等方面变化。结果:干预组实施一年个体化健康教育后在正常BMI值、推荐盐摄入量、高血压诊断标准、危险因素、损害和糖尿病危险因素、并发症等方面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坚持控制饮食的自我效能提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控制饮食、有效运动、自我检测血压方面的行为形成率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血压控制率为85.9%,血糖控制率为85.5%,均高于对照组(56.4%、6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和随访干预,对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及血压、血糖控制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In a randomised, single blind controlled trial, 58 patients with mild essential hypertension were administered either a normal diet with a gradual increase in salt and fatty acid consumption (Group A, 30 cases), or an abrupt increase (Group B, 28 cases) for a period of 24 weeks. Group A patients also did more physical activity from weeks 12-24 of the study. At entry to the study, age, sex, risk factors, previous drug therapy and nutrient intakes were comparable between the 2 groups. Adherence to nutrient intakes and exercise was assessed by questionnaires. After 12 weeks, a comparison of changes in mean 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lipids in groups A and B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However, group B patients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mean total cholesterol, diastolic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compared to initial levels. There were no such changes in group A. After 24 weeks, while salt, fatty acids and cholesterol intakes were similar in both groups,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mean total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s, serum sodium,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in group B compared with group A. This may have been due to exercise or to a gradual rather than abrupt increase in salt and fatty acids consumption allowing the body to adapt. Increased physical activity appears to have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adaptation leading to prevention of the adverse effects induced by fatty acids and salt loading.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效果。方法对虹梅社区桂林居委会的100名老年高血压患者集中进行健康教育。结果100例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程度、自我管理疾病能力及规律用药、饮食控制、运动及自行测压等方面明显提高,知晓率由自我管理小组前的51.3%上升到自我管理小组后的74.6%。结论成功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善其健康行为与生活习惯,从而起到有效控制血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高血压病的疗效和费用的影响。方法 对干预组 (5 2例 )进行为期一年的综合干预 ,对照组 (5 0例 )采用自然治疗 ,对两组在降压效果和医疗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的血压下降水平、体重指数、医疗费用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 .0 1) ;干预组较对照组高血压患者控制率在正常高限及以下和临界血压及以下者均明显增多 (P <0 .0 1)。结论 采用卫生教育、健康促进及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方法 ,可明显增加降压疗效和降压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高血压自我管理干预措施的效果,为社区高血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5—11月选择中山市某社区开展高血压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干预,通过招募高血压患者并建立自我管理小组,对小组长进行规范的培训与授课,再由小组长召集组员开展相关宣传教育干预,搜集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课程前后知、信、行各项指标及血压、血脂的变化情况,评估其效果。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血压患者对疾病认识,运动知识,膳食知识、药物治疗知识、心理调节知识、血压自我监测知识等6方面知识知晓率均显著提高(P0.05);自我管理能力如不吸烟、限制饮酒、坚持有氧运动、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坚持服用药物、自我监测血压、情绪控制良好等7个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均得到良好的改善(除不吸烟外,其余项(均P0.05);患者血压水平干预后出现好转,平均收缩压由干预前的(168.72±21.33)mm Hg(1 mm Hg=0.133 kPa)降低到干预后的(142.26±19.37)mm Hg,平均舒张压由干预前的(101.22±11.45)mm Hg降低到干预后的(90.32±11.98)mm H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脂三项干预前后也出现好转(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开展自我管理能力培训,充分发挥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病人自身的能动性,提高对疾病的认识,改善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社区高血压病,最大限度减少疾病所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