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2月于我院实施胃癌根治术的98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接受胃癌根治术后是否发生胃瘫分为胃瘫组(n=12)和非胃瘫组(n=86).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将其中存在明显差异的指标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比较,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病理分期、Borrmann分型、术后镇痛方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年龄、术前焦虑症、糖尿病、术前低蛋白、术前幽门梗阻、手术吻合方式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经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年龄、糖尿病、术前低蛋白、术前幽门梗阻、手术吻合方式为影响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瘫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实施胃癌根治术患者发生术后胃瘫与年龄、糖尿病、术前低蛋白、术前幽门梗阻、手术吻合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需针对以上因素进行合理干预,降低患者术后胃瘫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行子宫切除术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并记录随访期间PFD发生情况.根据PFD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询问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并发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7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后有15例并发PFD.发生组无术后盆底肌康复训练、有腹压增高、采取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占比及孕次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无术后盆底肌康复训练、孕次多、腹压增高、采取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是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并发PFD的影响因素(P<0.05,OR>1.0).结论:无术后盆底肌康复训练、孕次多、腹压增高、采取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是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切除术后并发PFD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并发宫腔粘连(Intraintrauterine adhesion,IUA)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集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郑州圣玛妇产医院手术治疗的92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并发IUA情况分为发生组(n=14例)和未发生组(n=78例)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阅读所有患者基线资料,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并发IUA的影响因素.结果:92例患者中14例发生IUA,发生率为15.22%;发生IUA组合并盆腔炎、刮宫史及剖宫产史情况与未发生IU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盆腔炎、有刮宫史及有剖宫产史均是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发生IUA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合并盆腔炎、有刮宫史及有剖宫产史均是导致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术后发生IUA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期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59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门诊随访1 y,采用胃镜检查评估患者食管狭窄情况并根据狭窄情况的不同,将患者分别纳入狭窄组与未狭窄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询问并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分析早期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食管狭窄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59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中发生术后食管狭窄10例(16.95%),未发生食管狭窄49例(83.05%).狭窄组患者病变长度高于未狭窄组,端端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占比高于未狭窄组(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变过长、端端吻合、术后吻合口瘘是早期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早期食管癌患者胸腔镜手术后发生食管狭窄的影响因素为病变长度、吻合方式、术后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影响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河南省息县人民医院 2017 年 4 月至 2021 年 4 月收治的 244 例BPH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BPH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并分组;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询问并记录患者相关资料,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BPH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 244 例BPH患者术后有30 例发生尿失禁,发生率为12.30%(30/244);发生组膀胱功能失代偿、术后膀胱痉挛占比高于未发生组,手术时间长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膀胱功能失代偿、术后膀胱痉挛、手术时间长是BPH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BPH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可能与膀胱功能失代偿、术后膀胱痉挛、手术时间长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老年非急性胆囊炎患者围术期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52例老年非急性胆囊炎患者资料,将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别作为开腹组和腹腔镜组,分别为25例和27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以及应激免疫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开腹组(P<0. 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实验室指标和应激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腹腔镜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腹腔镜组患者应激免疫功能指变化水平低于开腹组,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0%和16.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老年非急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身体和应激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效果突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吴春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2,44(9):1646-1648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表达与术后尿路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汝南县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发生组(术后发生尿路感染)和未发生组(术后未发生尿路感染)患者进行1:1最近邻匹配,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匹配后发生组、未发生组各34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接受血清PCT、IL-2检测,并统计两组基线资料,分析子宫肌瘤患者血清PCT、IL-2表达与术后尿发生路感染的关系.结果: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伴随少量革兰阳性菌感染;发生组PCT水平高于未发生组,IL-2水平低于未发生组(P<0.05);PCT高表达是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IL-2高表达是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血清PCT、IL-2水平与术后尿路感染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无充气经腋窝入路与经胸乳入路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9年10月至2022年1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A、B组。A组45例患者行无充气经腋窝入路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B组43例患者采用经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对2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手术切口美观满意度、术后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因素。结果 A组患者手术切口美观总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B组(P<0.05)。2组患者术后3 d、5 d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后1 d(P<0.05),且术后5 d低于术后3 d(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无充气经腋窝入路与经胸乳入路手术治疗甲状腺癌均有效,但无充气经腋窝入路手术切口隐蔽,术后美观度更高,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气腹腹腔镜技术在宫内妊娠合并妇科良性肿瘤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择80例宫内妊娠合并妇科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CO2腹腔镜手术,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无气腹腔镜手术联合保胎治疗。观察指标包括手术前后血气分析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苏醒时间及心肺功能。 结果: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和pH值比较均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碱剩余值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则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均无差异(P>0.05),但对照组术后与麻醉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苏醒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明显手术并发症,对照组共发生5例皮下气肿。观察组术后肺顺应性与麻醉前比较无差异(P>0.05),但对照组术后与麻醉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硬膜外麻醉状态下无气腹腹腔镜技术对宫内妊娠患者心肺功能影响小,手术时间短,苏醒时间早,术后保胎成功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学龄期过敏性紫癜患儿心肌损害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96例学龄期过敏性紫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采用综合治疗,统计患儿心肌损害发生情况;收集患儿一般资料,检测实验室相关指标,分析学龄期过敏性紫癜患儿心肌损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96例学龄期过敏性紫癜患儿中发生心肌损害20例,占比为20.83%.经单因素分析,发生组高粘滞血症、混合型过敏性紫癜、急性肾损伤占比高于未发生组,血清CRP水平高于未发生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粘滞血症、混合型过敏性紫癜、急性肾损伤、高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是学龄期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学龄期过敏性紫癜患儿发生心肌损害受高粘滞血症、混合型过敏性紫癜、急性肾损伤、CRP水平高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经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进行经腹腔镜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宫颈癌患者经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经腹腔镜根治术后出现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60例进行腹腔镜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中有39例(65.00%)出现术后并发症,21例(35.00%)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经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知,年龄、BMI值、淋巴转移、肿瘤分期为影响宫颈癌患者经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宫颈癌患者经腹腔镜根治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65.00%,年龄、BMI值、淋巴转移、肿瘤分期为影响宫颈癌患者经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对降低宫颈癌患者经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早期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早期急性胆囊炎治疗的86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案将其分为研究组(n=43,采取腹腔镜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对照组(n=43,采取常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恢复情况,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8.60%(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早期急性胆囊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加快患者恢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运用VR技术行心理干预对初次甲状腺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影响.方法:将8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实验组在常规访视基础上加用VR技术进行心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评估麻醉访视前、访视后及术后抑郁、焦虑情绪;化学法检测两组患者访视前(T0)、访视后(T1)、手术开始(T2)、术后30 min(T3)、术后60 min(T4)及手术结束(T5)时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评估两组患者术后麻醉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访视前SDS和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访视后及术后SDS和SAS评分降低(P<0.05).在T0-T1时间点,两组在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T2-T5时间点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P<0.05),肾上腺素在T5时间点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后麻醉满意度增加(P<0.05),不良事件发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访视运用VR技术行心理干预能减轻初次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及紧张情绪,抑制围手术期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提高麻醉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式对早期卵巢癌病人的疗效及对其生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治疗的卵巢癌早期病人102例.根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62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生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结果:除手术时间外,研究组的其余围术期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生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生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术后病人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术后1y,两组的远期预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卵巢癌病人实施腹腔镜手术的疗效更好,可显著改善病人的短期预后,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出现概率,且不影响其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93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48例患者纳入保留组,术中未保留左结肠动脉的45例患者纳入未保留组。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2、3年生存率。结果 与未保留组比较,保留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首次进食时间缩短,术中失血量减少,手术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2、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且不会增加并发症,更符合人体解剖学结构理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构建胸腔镜手术慢性术后疼痛的风险预测模型,开发风险评估工具。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部手术的患者,最终入组1 132例,使用数字等级评分评估患者出院时的急性疼痛及术后6个月时慢性疼痛的情况,根据是否发生慢性术后疼痛将患者分为两组,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胸腔镜手术慢性术后疼痛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结果 术后6个月时报告慢性疼痛的患者有460例(40.6%)。慢性术后疼痛组的女性患者和有冠心病史的患者更多,出院时疼痛评分更高,出院后继续服用止疼药的患者更多,但是,术中吸入氧化亚氮和切口数量<3个的患者更少(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冠心病史、术中不吸入氧化亚氮、切口数量≥3个以及出院时的疼痛评分是慢性术后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34。结论 胸腔镜手术慢性术后疼痛的危险预测模型有助于慢性术后疼痛的临床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选择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与术后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尿管拔除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感染发生,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郑氏4C悬吊法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TU-LSSS)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并分析其预后。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2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腹腔镜术)和观察组(郑氏4C悬吊法TU-LSSS),每组46例。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随访3年,记录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更长(P<0.05),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术后3年PFS率、3年OS率更高(P<0.05)。随访3年,疾病进展或死亡共11例。经单因素分析,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4 cm)、临床分期(≥ⅠB2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是宫颈癌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郑氏4C悬吊法TU-LSSS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 郑氏4C悬吊法TU-LSSS治疗宫颈癌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提高3年PF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Alb)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PCI的49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对比剂肾病分为对比剂肾病组(n=56)和非对比剂肾病组(n=440)。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术前血清hs-CRP水平,使用血液分析仪测定术前血清Alb水平,并计算hs-CRP/Alb。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发生对比剂肾病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s-CRP/Alb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术后对比剂肾病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对比剂肾病组相比,对比剂肾病组患者术前血清hs-CRP水平、hs-CRP/Alb均明显升高(P<0.001),Alb水平显著下降(P<0.001)。与非对比剂肾病组相比,对比剂肾病组患者术前肌酐水平、对比剂剂量明显升高(P<0.05);对比剂肾病组患者术后肌酐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血尿酸显著低于术前(P<0.05)。Logistic回归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妇科腹腔镜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选择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32例为观察组,同时段200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肿瘤性质、术前合并症、腹腔镜手术时间及术后止血药的应用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腹腔镜手术时间<1h的比例、恶性肿瘤比例及伴有术前合并症的比例分别为43.75%(14/32)、34.38%(11/32)和65.63%(21/3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55.13±11.57)岁,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76±10.65)岁,观察组患者术后止血药的平均应用剂量为(0.65±0.24)U,明显高于对照组(0.37±0.13)U,它们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多种危险因素与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关,应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