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仲瑛治疗糖尿病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丽红  王敬卿 《中医杂志》2003,44(12):900-901
糖尿病因其临床症状突出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可归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中医学一般认为,本病基本病理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阴虚与燥热互为因果。辨证一般从三多症状分上、中、下三消,分肺、胃、肾重点进行治疗,临床一般常选用消渴方、玉女煎及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治疗。然而,导师周仲瑛教授对本病有独特的认识,现总结如下。 l 从“三热”论治糖尿病糖尿病虽以三多为主症,但周老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常发现三多症状或同时存在,或又伴见其它症状;有些患者又无明显三多症状。传统归纳的阴虚燥热不能全面反映病机。周老师根据糖尿病患者常多出现的症状,如咽燥、口干、欲饮,口苦、口中粘腻,大便干结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思路简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症兼顾 ,辨证用药糖尿病与祖国医学的“消渴”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两者不能等同亦不能混淆。广义的消渴泛指以多饮、多食、多尿等为主症的一类病症 ,包括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甲亢、尿崩症、库欣氏综合征等具有上述症状者。狭义的消渴又称为消渴症 ,仅指多饮、多尿、多食 ,尿甜味、浑浊如脂膏 ,形体消瘦 ,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从病的角度来看 ,其基本病理生理是由于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导致的糖代谢紊乱。从证的角度来看 ,脏腑为本 ,三消为标 ,其基本病理是阴津亏损 ,燥热偏盛。初期是阴虚为本、燥热…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的“消渴”病范畴,其发病是由于素体阴虚,复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而致。基病理为燥热偏盛、阴津亏耗、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位在肺、胃、肾。  相似文献   

4.
消渴是由于阴亏燥热、五脏虚弱所致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等“三多一少”症状为特征的病证。在历代的医家对消渴的论述中,都认为其病机是以阴虚燥热为关键,其中以肺、胃、肾阴虚为主,阴虚则燥热内生,燥热伤津耗阴,则阴愈伤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伤,两者互为因果。传统上,很多医家根据“多饮”、“多食”“多尿”孰重孰轻,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病机心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典型临床症状。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多认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三消》中说:“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阴虚燥热可能仅为现象,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才是本质,现浅述如下。阴虚燥热尚不能完全概括消渴病机。尽管糖尿病表现出烦渴多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等症状,看似一派阴虚燥热之象,但阴虚应皮肤口舌干燥而少尿,何以多尿?此其一;2型糖尿病患者以肥胖者居多,阴虚何以肥胖?此其二;患者舌体…  相似文献   

6.
<正>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病机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常互为因果,本病初期多表现为燥热,病程较长则阴虚与燥热兼杂,日久则表现以阴虚为主。消渴常累及肺、胃、肾三脏,中医治疗本病多以清热养阴、益气生津为治疗大法。白虎加人参汤是《伤寒杂病论》中常用于治疗消渴的有效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 (DM)的特征性并发症 ,其发生发展与长期高血糖有密切关系。微血管病变的病理改变与中医学的血瘀证相类似 ,本文试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血瘀证 )和活血化瘀疗法作如下探讨。1 糖尿病血瘀证的病因病机DM属中医学“消渴”范畴 ,传统的病机是阴虚燥热。临床观察DM - 2以肥胖者居多 ,少有口渴多饮 ,消谷善饥等阴虚燥热症状 ,常见形体肥胖 ,精神抑郁 ,少气懒言 ,神疲乏力 ,面色暗黑 ,胸胁闷痛 ,四肢刺痛 ,舌质暗淡或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脉搏沉或细涩等气虚血瘀证候。血瘀证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阴虚致血瘀 素体阴虚…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 (DM)的特征性并发症 ,其发生发展与长期高血糖有密切关系。微血管病变的病理改变与中医学的血瘀证相类似 ,本文试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血瘀证 )和活血化瘀疗法作如下探讨。1 糖尿病血瘀证的病因病机DM属中医学“消渴”范畴 ,传统的病机是阴虚燥热。临床观察DM - 2以肥胖者居多 ,少有口渴多饮 ,消谷善饥等阴虚燥热症状 ,常见形体肥胖 ,精神抑郁 ,少气懒言 ,神疲乏力 ,面色暗黑 ,胸胁闷痛 ,四肢刺痛 ,舌质暗淡或紫暗或有瘀斑瘀点 ,脉搏沉或细涩等气虚血瘀证候。血瘀证的形成与下列因素有关。阴虚致血瘀 素体阴虚…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临床以口渴、多饮、多尿、高血脂、肥胖、高血糖、尿糖等为特点。在古代,中医从临床症状上分上、中、下三消,对其病机总结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1]。但现今临床不论是病因病机与发病,还是临床表现,甚至于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活血化瘀法在糖尿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沛雨 《河南中医》2007,27(7):75-75
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历代医家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阴虚燥热”,因而至今将“阴虚”或“燥热”作为治疗消渴的用药依据,而对于阴虚燥热所致全身广泛瘀血之病理改变却认识不足。其实早在《内经》中就已阐述了消渴与瘀血的关系。如“怒则气上逆,胸中积热,血气逆流,骨筝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金匮要略》亦阐述了瘀血做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