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专人卧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实施专人卧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专人卧位护理干预,4周后评定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肢体继发障碍、压疮、胃肠道反应和导管意外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相应提高(P<0.05,P<0.01).结论 实施专人卧位护理干预,可降低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循证护理提高PTCA术后老年患者舒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探讨运用循证护理方案护理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术后老年患者的舒适效果。方法将67例PTCA术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采用循证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8 h腰背疼痛评分,入睡困难、排尿困难、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可提高PTCA术后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循证护理提高泌尿科术后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结合临床实践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泌尿科术后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将泌外科住院的119例术后患者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n=59)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即根据临床实践提出的泌尿科术后患者疼痛及疼痛控制满意度低的问题,查阅文献,找出原因、制定护理对策并实施.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72 h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疼痛控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泌尿科术后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患者对疼痛的体验,提高患者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火龙罐疗法改善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患者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69例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火龙罐疗法,均每3天1次,连续10次.于干预后评价两组患者睡眠障碍改善程度,于干预前后及随访期(干预后1个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睡眠障碍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随访期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干预后PSQI评分显著下降,但随访期PSQI评分显著升高(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PSQI评分显著下降(P<0.05),之后维持在稳定状况.两组干预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火龙罐疗法可有效地改善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患者睡眠障碍,安全且效果相对持久.  相似文献   

5.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全套舒适护理措施,包括术前舒适,赢得患者信赖;术中人文关怀,舒缓紧张情绪;术后生理舒适,减轻患者痛苦.结果 术中观察组患者心理指标总分、生理评价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1),术后下床时间提前(P<0.01),住院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将舒适护理运用于LAVH患者中,能提高患者的舒适程度,促进患者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6.
足下垂护理鞋具联合穴位按揉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足下垂护理鞋具联合穴位按揉对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发病第7天病情基本稳定即采用自行研制的足下垂护理鞋具对患者进行患侧肢体的功能锻炼,同时选择手、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位推拿按揉.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17.33±0.86减至10.50±3.83,生活能力状态分级由4.58±0.76减至2.70±1.11,肌力进步2级及进步1级者达51例,干预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足下垂护理鞋具配合中医穴位推拿按揉护理脑梗死偏瘫患者,可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腹部手术病人实施舒适护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艳宁 《护理学杂志》2004,19(14):25-26
将135例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病人术后消化道反应、肠功能恢复以及术后疼痛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提示舒适护理能缩短腹部手术病人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减轻疼痛,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改善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术后睡眠质量。 方法 将8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术后睡眠障碍前馈控制管理。比较手术不同时间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尿褪黑素浓度、疼痛评分及睡眠指标。 结果 观察组术后1、2 d睡眠质量评分、尿褪黑素浓度及睡眠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前馈控制可改善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老年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9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9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康复护理,即由康复师与护士共同进行被动肢体训练、肢体及穴位按摩等。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强化康复护理可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指导,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2个月后,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均较护理前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改善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