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折分型方法对骨折内固定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对我院1996年8月~2009年4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245例股骨近端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根据髓内外固定对入钉点的要求,应用自拟的骨折简化分型指导内固定的选择:梨状肌窝完整行髓内固定、大转子完整行动力髋螺钉(DHS)固定,二者均不完整采用动力髁螺钉(DCS)或微创稳定系统(LISS)固定。功能评分采用Sanders评分。结果骨折早期移位髋内翻2例,股骨颈切割5例,内植物断裂1例,伤口感染11例。功能评分优157例、良61例、可19例、差8例,优良率89.4%。结论简化骨折分型,依照固定稳固、操作简单、价格经济的原则选择内固定物,综合考虑梨状肌窝完整性、内侧支撑结构的完整性、外侧大转子结构的完整性及其他如骨质疏松程度等因素正确选择内固定方法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4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牵引复位和DHS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结果 随访6~36个月,根据临床综合评定标准:评为优34例,良9例,可3例.结论 DHS系统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可靠的内固定方法,可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解剖钢板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6例,其中解剖钢板27例(A组),DHS 29例(B组),统计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等指标.结果 解剖钢板与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解剖钢板比DHS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09年1月40例年龄49~79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DHS手术治疗,并进行围手术期治疗和功能锻炼。结果随访4~12个月,平均6个月,关节活动优良者85%,骨折愈合率100%,髋内翻1例,DHS内固定牢固,功能恢复好。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对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行积极的内固定治疗,结合术后功能锻炼,疗效良好,有利于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动力髋螺钉(DHS)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的一种内固定材料,但随访发现应用DHS术后可能发生髋内翻、头颈切割、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本研究对23例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败的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随访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动力髋螺钉(DHS)治疗A2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采用DHS和改良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80例,每组40例,以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80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5(12~18)个月,改良DHS组无手术失败病例。DHS组2例螺钉切出,3例螺钉松动退出,并发症6例,其中下肢静脉血栓脱落致肺栓塞1例,骶尾部压力疮性溃疡5例,对症治疗后好转。改良DHS组Harris评分(87±6.38)分明显高于DHS组Harris评分[(78±10.34)分,P<0.05]。结论对于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改良DHS钢板能够有效增加固定的可靠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Recon钉和髋动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及应用原则。方法76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Recon钉内固定35例,髋动力螺钉内固定41例。结果随访3~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Merle D′Aubigne髋关节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8%、90%。结论Recon钉和髋动力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均有较好疗效;髋动力螺钉为首选,尤其是肥胖及外侧皮质不稳定者;而不稳定逆粗隆骨折和粗隆下骨折,或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更适于用Recon钉固定。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内固定材料的不断改进,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日趋多样,对于AO A1型和A2型骨折,内固定材料的选择多样,既可以是髓外固定系统,尤其是滑动髋螺钉固定,也可以是髓内固定系统,一般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1,2〕。而对于AO A3型骨折,由于骨折极不稳定,加之大粗隆外侧壁骨折并不适合选择滑动髋螺钉〔3〕,目前多选择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本研究拟比较两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中情况和术后  相似文献   

9.
三种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轶晖 《山东医药》2010,50(51):102-103
目的比较动力髋(DHS)、Gamma、动力髁(DCS)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9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DHS组、Gamma组及DCS三组各31例,分别行DHS、Gamma及DCS螺钉内固定术。观察三组临床疗效、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三种内固定术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DHS组、DCS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Gamma组(P〈0.05),三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DHS、Gamma及DCS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及安全性均相似,临床应根据骨折分型、手术适应证等选择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10.
股骨大转子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是一种高能量创伤,有效治疗至关重要。动力髋螺钉(DHS)属于髓外固定系统,由粗螺纹钉、套筒钢板及尾加压螺钉组成,既可利用尾加压螺钉实现静力加压作用,又可通过滑动动态加压。本文通过应用小创伤DHS内固定与近端解剖锁定板治疗股骨大转子骨折,探讨其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2例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均分为实验组〔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PFNA)〕和对照组〔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切口长度及术中平均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和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PFNA与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和安全性基本相同,但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能够减少对患者的伤害,改善患者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微创内固定手术器械(股骨LISS)钢板倒置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32例,随机分为DHS组和股骨LISS组各6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死亡率。结果 DHS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股骨LISS组,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均明显高于股骨LISS组(P0.01)。DHS组患者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低于股骨LISS组(P0.01);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解剖复位或接近复位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患者死亡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DHS相比,股骨远端股骨LISS钢板倒置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接受X线辐射量少,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约占髋部骨折的31%~51%,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1,2〕。目前,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是,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3,4〕。因此,探寻安全高效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方案是广大骨科医师和学者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就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手术和DHS结合大转子部松质骨螺钉治疗我院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10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圊定失败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17例失败患者中,内固定松动髋内翻7例,钉穿出6例,钢板拔钉2例,髋螺钉退出2例.认为骨折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骨质疏松及手术中操作不当是导致动力髋螺钉失败的主要因素.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手术时骨折端要力求解剖复位,重建内存结构的稳定性,髋螺钉的位置安置适当可有效避免固定失败.  相似文献   

15.
DHS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铁翼  郝廷 《山东医药》2008,48(9):66-67
对10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Evans分型分别为Ⅰ型20例,Ⅱ型24例,Ⅲ型15例,Ⅳ型23例,Ⅴ型21例,R型3例.经过6个月~2 a的随访,骨折复位及固定满意率为88%(94/106),功能恢复接近伤前水平为68%(72/106),并发髋内翻6例、复位欠佳4例、骨不连5例、股骨头穿孔1例.认为正确掌握DHS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指征,规范手术操作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李伟 《山东医药》2007,47(18):41-41
25例肩胛骨骨折患者(根据Hardegger的分型方法,体部骨折18例,肩胛颈部骨折12例,肩胛盂缘骨折5例,肩胛盂窝骨折3例,肩胛冈骨折9例,肩峰骨折6例,喙突骨折5例,其中混合型骨折18例,伴有合并损伤16例)采用重建钢板及拉力螺钉行骨折内固定治疗.15例患者获随访,根据Rowe的疗效评价标准,优11例,良2例,可1例,差1例.认为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空心螺钉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股骨转子间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多见于老年人,手术能显著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早期手术治疗及功能锻炼观点已被广泛接受。手术方法有多种,具体应用仍有分歧。随着手术量的增多,也出现了一些失败的病例。2001年10月~2006年10月我院分别采用空心螺钉、动力髋螺钉(DHS)并术中使用一种自行设计的“角度导向器”治疗77例转子间骨折,本文拟对内固定技术的选择、应用及疗效和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影响因素,为治疗该病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63680部队医院骨科收治的8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骨折AO分型:稳定型骨折(AI.1型至A2.1型)48例,不稳定性骨折(A2.2型至A3.3型)35例。统计患者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83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24.5个月)随访,在83例患者中,有9例出现内固定失败,发生率为10.84%。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65~95分,平均(84.36±2.38)分;优18例,良50例,可10例,差5例,优良率为81.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有骨质疏松、骨密度T值、骨折AO分型、是否合并内科病、TAD(尖顶距)、骨折复位质量等因素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骨密度T值<-2.5cm^3、尖顶距>25 mm、不稳定性骨折、合并内科疾病、骨折功能复位为内固定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8.356、3.838、3.880、7.583、8.198、4.816,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临床上应根据这些危险因素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对侧股骨远端LCP锁定钢板翻转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用对侧股骨远端LCP锁定钢板翻转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144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5-20个月,平均切口长度6.42 cm,平均手术时间57.34 min,平均出血量212.39 ml。伤口一期愈合140例,浅表感染4例(经换药于术后2-6周均愈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股骨转子间骨折10.4周,股骨转子下骨折13.6周;无钢板松动、断裂及骨折再移位,无继发髋内翻畸形发生。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平均96分。结论对侧股骨远端LCP锁定钢板翻转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赵子春  曹志强  李光 《山东医药》2011,51(30):67-68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107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52例术中采用PFN内固定(PFN组),55例术中采用PFNA内固定(PFNA组)。结果 PFN组术中失血量为(269.0±123.9)m l,X线透视时间为(3.43±1.18)h;PFNA组分别为(219.5±107.5)m l、(2.97±1.14)h(P均〈0.05)。术后随访8~3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愈合。PFN组Sanders评分总优良率为90.4%,与PFNA组的90.9%相比,P〉0.05。PFN组1例发生防旋钉退出,1例发生髋螺钉切割,继而发生髋内翻畸形。PFNA组未发生螺钉切割或髋内翻等并发症。两组均未发生内固定断裂、骨不连、股骨远端骨折及"Z"效应等并发症。结论 PFN和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均较好。PFNA内固定创伤较PFN小,手术并发症少,更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