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奥亭止咳露佐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成英 《西南军医》2007,9(3):52-53
目的探讨常规疗法加奥亭止咳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COPD急性期的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吸氧、抗生素、必漱平等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亭止咳露10ml 3次/d口服7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62、5%,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奥亭止咳露可有效改善COPD急性加重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奥亭止咳露临床镇咳、祛痰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80例咳嗽患者,采用随机开放对照试验,试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试验组用奥亭止咳露lOml,对照组用急支糖浆19ml。每日3次口服,连用3。7日。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综合疗效有效率分别是95%、77.5%。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口干、嗜睡。结论 奥亭止咳露用于镇咳、祛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长期家庭无创间歇正压通气(NI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COPD稳定期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分为NIPPV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在病情稳定期,治疗组给予长期家庭NIPPV及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长期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气指标中pH、PaCO2、PaO2的变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每年COPD急性加重次数、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的变化。结果 NIPPV组患者在治疗后较对照组的pH、PaO2明显增高(P<0.05),PaCO2明显降低(P<0.05),每年COPD急性加重次数、平均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长期家庭NIPPV是治疗COPD稳定期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奥曲肽在胰腺手术后防止出现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将 2 1例壶腹周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n =9)和奥曲肽治疗组 (n =12 )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 ,于术后开始应用奥曲肽 0 .1mg 1/8h连续 3~ 5d。 结果 治疗组在术后病情稳定 ,体温波动小 ,胃液、胆汁和胰液的分泌量分别为 (90± 32 )ml/d ,(6 0± 11)ml/d和 (6 5± 2 0 )ml/d ,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 <0 .0 5 ) ,胰液中淀粉酶为 (5 0 0± 16 2 )U/L ,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奥曲肽在胰腺手术后 ,减少消化液的分泌 ,尤其在预防胰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综合干预措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00例符合COPD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包括COPD知识的定期咨询和宣传教育,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的接种。同时吸入布地奈德400μg/d,福莫特罗9~18μg/d,及必要的家庭氧疗)。另一组常规处理(对照组)。结果干预组的住院率由干预前19.5%下降至5.5%(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下降。干预组患者急性加重住院时间(11.5±5)d,而对照组则为(20.4±3)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戒烟40例(80%),对照组只有10例(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患者进行综合干预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奥曲肽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与护理.方法:将4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对照组、奥曲肽组;对照组按内科常规治疗,奥曲肽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0.1 mg静脉注射,然后0.6 mg/24 h维持静脉注射,观察患者首次通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持续使用5~7d,待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再维持2d.结果:奥曲肽组患者首次通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或<0.05).结论:经临床正确诊治和采用有效护理措施,保证了合理用药,减少药物治疗中不良反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刘美岑  刘蕾  宋迪  杨海波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0):1080-1082
目的 研究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入选2007年3月~2011年9月在呼吸内科诊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23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41例,分别为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治疗组(B组)、甲基强的松静脉治疗组(M组)以及常规治疗对照组(C组).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情况.结果 B组和M组治疗后的肺功能、血气情况及临床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B组和M组的肺功能、血气情况及临床评分也均较C组明显改善(P<0.05).B组与C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M组(P<0.05).结论 布地奈德氧驱动雾化可以取代甲强龙静脉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COPD急性加重期使用甲基强的松龙与使用地塞米松疗效差异.方法:治疗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80 mg,2次/d静点,3d后减量为40mg,2次/d静点,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改为口服.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5mg,2次/d静点,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改为口服强的松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pH、Pa02、PaCO2 FEV1/FVC、住院天数等各项指标经t检验,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的松龙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可以使症状改善更快,明显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口服与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Lev)短程抗菌治疗在急性加重期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痰致病菌清除率和医疗费用的差别.方法 纳入急性加重期的中重度(Ⅱ-Ⅲ级)COPD门诊患者76例.入选患者均于此次发作前2年内通过肺功能检查确诊并分级.将患者随机分配入Lev口服组和Lev静脉滴注组(n=38),留取合格痰标本行痰致病菌培养,在泼尼松、复方异丙托溴胺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Lev片剂(商品名:可乐必妥)口服或Lev注射液(商品名:左克)静脉滴注,均为0.5g,1次/d,疗程5d.治疗结束后7~10d复查痰致病菌.观察患者症状缓解和对治疗的耐受情况,计算致病菌清除率和试验期间抗菌治疗的费用.将临床治愈和COPD相关临床症状恢复至基线值定义为治疗成功,计算治疗成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作前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率(FEV1%)无统计学差异.在治疗期间,两组各有1例患者因病情加重转住院治疗,其余74例患者均能耐受Lev并完成治疗.口服组与静脉滴注组的治疗成功率、痰致病菌阳性率、致病菌清除率分别为89.5%与86.8%,63.2%与57.9%,83.3%与90.9%,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ev口服、静脉滴注患者单日平均用于抗菌治疗的费用分别为15.3、84.39元.结论 对于不存在口服药物治疗禁忌证的中重度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口服与静脉滴注Lev进行短程治疗在临床疗效和痰致病菌清除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口服疗法方便、经济,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纳洛酮、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49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对照组23例,均给予包括地塞米松在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结果:观察组脑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具显著差异性(P<0.01)清醒后第3d肺通气功能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纳洛酮、地塞米松联合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疗效好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早期肺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2018年3月~2019年10月接收的131例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n=63)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n=68)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肺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肺功能情况变化。结果通过护理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试验组有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BODE指数评分均较治疗护理前有所下降,但对照组为(7.45±3.02)明显高于实验组(7.15±3.3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6MWD(303±143)m、FEV1(67±2.5)%、MMRC(0.6±0.2)、BMI(21.23±2.10)kg/m2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肺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以显著改善慢性肺阻塞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97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47)与联合组(n=50)。常规组给予常规西医联合肺泡灌洗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以及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48/50),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0.8%(3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常规组患者的NO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而CD8~+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NO水平,且能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李莉  李颉 《航空航天医药》2009,20(12):11-12
目的:探讨含质子泵抑制剂的三联疗法(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奥硝唑三联)治疗儿童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13C-尿素呼吸试验(13C-UBT),证实为HP感染,反复腹痛儿童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予以奥美拉唑0.8 mg/(kg·d)1次/d,阿莫西林40 mg/(kg·d)分3次口服,奥硝唑10 mg/(kg·次),2次/d,三联治疗;对照组22例,予以雷尼替丁4 mg/(kg·次),2次/d.其余抗生素与治疗组相同,疗程10 d.停药后4周门诊复查13C-UBT.结果:两组儿童腹痛均有缓解,缓解率100%;治疗组HP转阴45例,根除率97.8%;对照组转阴18例,根除率81.8%,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奥硝唑三联治疗儿童HP感染临床疗效好,HP根除率高,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BiPAP vision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衰急性加重者疗效。方法:61例患者随机分为Vision组(治疗组)和S/T-D30组(对照组),在7d机械通气治疗前后完成两组动脉血气分析并进行组间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6d后Vision组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其治疗依从性较好。结论:与S/T-D30呼吸机比较,Vision呼吸机更适用于治疗合并Ⅱ型呼衰COPD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奥扎格雷钠联合桂哌齐特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平均85.1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奥扎格雷钠注射液联合桂哌齐特注射液静脉滴注,对照组予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纳入急性脑梗赛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和凝血功能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52.5%,奥扎格雷钠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监测凝血功能等指标均无明显的异常.结论: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塞能有效促进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赵学松  谈佳  何忠俊 《武警医学》2011,22(11):961-963
 目的 观察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缓解期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86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n=42)和对照组(n=44);干预组患者常规治疗同时接受综合呼吸功能锻炼,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区别,疗程结束后,干预组各项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同时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呼吸功能锻可明显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影响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在两组患者入院当天治疗前及治疗后第5天、第10天分别检测血清TNF-α、IL-6,并比较其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的TNF-α及IL-6水平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天及第10天,实验组患者的TNF-α及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乌司他丁可明显降低TNF-α及IL-6,提示TNF-α、IL-6可能参与了COPD急性加重期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将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行常规抗感染、激素、平喘、祛痰、呼吸兴奋剂和持续低流量吸氧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NIPPV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IPPV治疗前、后(6 h)PaCO2、PaO2、心率和呼吸频率指标明显改善,平均住院日、气管插管率和住院病死率明显减低,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肯定,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插管率、病死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氯沙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64例COPD导致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米力农静滴以及口服氯沙坦治疗,对照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地高辛以及呋塞米口服作强心、利尿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6%,平均起效天数为6.6 d,对照组有效率为62.5%,平均起效天数为9.2d。治疗组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对照组则较为集中出现电解质紊乱、肾功能异常以及室性心律失常。结论米力农联合氯沙坦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较传统治疗更为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