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负荷量苯巴比妥治疗HIE并惊厥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8例病例均在吸氧、保暖、补液、降颅压、保护脑细胞功能、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等综合治疗基础上,用苯巴比妥控制惊厥。结果总有效率92.9%,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并惊厥临床效果佳,用药后一般不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与安定同时应用时,苯巴比妥肌注给药较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脚、临床表现的特点和急救措施。方法对我院50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急救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新生儿惊厥的病因顺位依次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3例、颅内出血1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8例,此3种病因占全部病例的82%。惊厥发作类型以轻微型为主。结论减少新生儿惊厥的关键是做好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新生儿轻微型惊厥在临床上不易被发现,需密切观察,及时诊治;止痉药首选苯巴比妥钠静脉推注。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惊厥8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新生儿惊厥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急救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84例新生儿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急救治疗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新生儿惊厥的发病原因依次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1例,颅内出血16例,低钙9例,此三种病因占全部病例的2/3以上.结论 减少新生儿惊厥的关键是做好围生期保健,针对病因及时诊治,快速止惊.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惊厥59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急救方法,减少新生儿惊厥及后遗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两年间收治的59例新生儿惊厥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转归情况,探讨其常见的病因及治疗方法。结果痊愈出院44例,好转后出院8例,放弃治疗5例,死亡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仍是导致新生儿惊厥最主要的病因,感染是新生儿期惊厥的第二大原因。治疗重点在于止痉,药物首选苯巴比妥,根本在于病因治疗。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感染、低血糖和低血钙是导致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因,苯巴比妥仍是首选的抗惊厥药物。  相似文献   

5.
031418新生儿惊厥60例临床分析/朱生东…//中国当代儿科杂志一2002,4(5)一409一410 研究新生儿惊厥的病因及苯巴比妥在惊厥中的应用。结果:60例中有缺氧缺血性脑病18例,低血钙15例,低血糖9例,颅内出血6例,低镁血症5例,胆红素血症4例,新生儿破伤风2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要积极采用苯巴比妥控制惊厥,首剂15一20mg/kg为宜,如15min未能止惊,可追加剂量,每次不超过smg/kg,总量不超过30mg/kg。12~24h后可给维持剂量4一smg/kg,连用3d。54例均采用首次负荷量15~Zomg/kg,有效率达70,4%。3例死亡,3例病情平稳。表1参5(吉耕中) 0314…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常规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吸氧、止惊、降低颅内压、脑活素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显著的临床意义。结论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好、安全、高效、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会发生各种形式的发作性运动,其中有些是癫癎性的惊厥,有些则不是。如何去识别是件困难的事。目前尚缺乏新生儿惊厥诊断与处理的全球性指南。该讲座在全面复习新生儿惊厥的文献并结合作者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处理新生儿惊厥的方案。 新生儿惊厥病因很多,缺氧 缺血性脑病和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新生儿中风、遗传代谢病也逐渐被认识。病因是新生儿惊厥结局好坏的主要决定因素。视频-EEG是鉴别癫癎性惊厥与非癫癎惊厥的金标准。苯巴比妥依然是新生儿惊厥的首选药。足量苯巴比妥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使用苯妥英、咪达唑仑或氯硝安定等。顽固性的惊厥,早期可试用吡哆醇、磷酸吡哆醛、叶酸和生物素治疗。对没有惊厥表现的脑电图发作的是否需要治疗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窒息的严重并发症,常同时合并严重的代谢紊乱如酸中毒、高血糖、电解质紊乱等[1],高血糖可明显加重HIE病情[2].近年来,苯巴比妥钠治疗HIE已取得了良好疗效,这与其止惊、降低脑代谢率等作用有关.我院自1995年5月至1998年10月采用苯巴比妥钠治疗中、重度HIE 65例,观察血糖浓度变化及苯巴比妥钠治疗是否对血糖浓度有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纳洛酮早期干预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采用统一的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注射液。结果 治疗组治疗呼吸衰竭、循环不良及肌张力恢复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91.4%和82.9%;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6.4%、50.0%和42.9%,经统计学处理,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对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纳洛酮早期干预,与对照组相比,呼吸衰竭、循环不良及肌张力恢复快,治愈率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报道单用胞二磷胆碱(甲组)或联合应用脑活素及胞二磷胆碱(乙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对照组(支持、对症治疗组)比较,在临床症状消失,新生儿反射恢复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甲、乙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和93.6%,对照组为67.1%,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别。它们通过自身复杂的组成成分,直接间接影响脑的各种代谢功能,使缺氧所致脑功能代谢紊乱得以改善,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沐舒坦和糜蛋白酶不同雾化方式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明确诊断的78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儿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糜蛋白酶雾化,治疗组予沐舒坦压缩雾化,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与治疗后24、48、72h比较,治疗组患儿PaO2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aCO2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氧合指数较对照组升高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症状缓解、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7.2%。对照组中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51.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沐舒坦疗效优于糜蛋白酶,缩短疗程,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对新生儿败血症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疗效。方法新生儿败血症合并MODS76例,随机分为换血治疗组36例,非换血治疗组40例。比较换血组非换血组之间的病死率,脏器功能受损的程度与病死率间的关系;比较换血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值及心、肾、血液系统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换血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非换血组(P<0·05)。换血后酸中毒得到纠正,PaO2升高,PaCO2下降;心肌酶谱、BUN、Cr明显下降(P均<0·01);血小板数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均恢复至正常(P<0·01)。结论同步换血疗法对新生儿败血症合并MODS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喘憋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布地奈德),对照组58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咳嗽、气急、喘息、肺部哮鸣音.对结果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病情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72.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13.877,P=0.001).结论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喘憋性肺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乳铁蛋白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乳铁蛋白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RRI患儿9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乳铁蛋白治疗2~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儿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等指标,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 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和22.9%,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学指标CD3、CD4、CD4/CD8、IgG、IgA及IgM均明显升高(Pa<0.01,0.05),CD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 乳铁蛋白能增强RRI患儿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将11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治疗,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68.2%,显效率分别为63.9%、40.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孤立性单脐动脉(isolated single umbilical artery,ISUA)新生儿出生时的健康情况.方法 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出生的ISUA新生儿78例为ISUA组,同期于我院出生的脐带发育正常新生儿78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出生体重、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率、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及新生儿母亲产前进行羊膜腔穿刺进行染色体检查情况.结果 ISUA组新生儿体重(3246±75)g,低于对照组(3565±5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新生儿的出生后Apgar评分、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发生率、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ISUA组新生儿母亲产前26例行羊膜腔穿刺,对照组仅l例,胎儿染色体检查均正常.结论 ISUA新生儿出生时与正常新生儿相比健康状况无明显差异,不需特别监护.  相似文献   

17.
咪哒唑仑与地西泮治疗小儿急性惊厥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咪哒唑仑(MDL)与地西泮(DZP)治疗小儿急性惊厥的疗效,探讨小儿急性惊厥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20例急性惊厥患儿随机分为MDL组(60例)和DZP组(60例),分别予MDL(0.3~0.5 mg/kg)和DZP(0.5~1 mg/kg)治疗,对出现惊厥反复或呈惊厥持续状态患儿,前组给予MDL维持(每小时1~8 mg/kg),后组给予DZP维持(每小时0.5~1 mg/kg)或联合苯巴比妥钠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疗效。结果:全部患儿于10 min内惊厥得到基本控制,MDL组与DZP组平均控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L组与DZP组分别有5例及13例患儿10 min后出现惊厥反复或呈惊厥持续状态。维持治疗后平均控制时间分别为40±32 min和69±2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中无一例出现与MDL及DZP相关的副反应。结论:MDL用于治疗小儿急性惊厥安全、高效,对于惊厥反复或呈惊厥持续状态患儿,疗效优于DZP。[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7):530-53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在快速纠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代谢性碱中毒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80例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根据人院时pH值又分为pH〉7.5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22),pH≤7.5组(治疗组19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补充生理盐水、平衡液等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治疗组除采用上述治疗外加用奥美拉唑0.7mg·kg^-1·d^-1静脉滴注,每日1次。人院后每12h行动脉血气分析,数据通过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H〉7.5组:入院后12h治疗组有8例(8/21,38.1%)pH值恢复正常,对照组仅2例(2/22,9.1%)恢复正常(P〈0.05)。入院后24h,治疗组有18例(18/21,85.7%)pH值恢复正常,而对照组仅5例(5/22,22.7%)pH值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7.5组:人院后12h治疗组有15例(15/19,78.9%)pH值恢复正常,对照组有9例(9/18,50.0%)恢复正常。人院后24h治疗组有15例(15/19,78.9%)pH值恢复正常,对照组有13例(13/18,72.2%)恢复正常。入院后36h治疗组pH值已全部恢复正常,对照组有16例(16/18,88.8%)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能快速纠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代谢性碱中毒,对纠正中重度代谢性碱中毒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临床应用甘露聚糖联合胸腺肽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160例反复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一般的抗炎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甘露聚糖联合胸腺肽.结果 治疗组160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156例(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Ig值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甘露聚糖联合胸腺肽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的疗效.方法 中重度HIE新生儿86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2例;GM1干预组44例.二组患儿均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生后6 h内)应用GM1(20 mg)静脉滴注治疗.1次/d,10~14 d为1个疗程.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和28 d 检查2组头颅CT、行为神经评分(NBNA),12个月时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儿心量表(CDCC)评定智力/运动发育指数.采用Statistic View 5.0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 GM1干预组头颅CT影像学脑结构的恢复及NBN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a<0.05),MDI、PDI等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a<0.01).结论 早期应用GM1治疗中重度HIE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