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探讨斜口型鼓膜通气管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OME)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07年8月--2008年9月间因分泌性中耳炎于我科使用斜口型鼓膜通气管行鼓膜置管术患儿156人(男72人,女84人,共299耳),术后于门诊随访6月-5年,观察鼓膜通气管留置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耳漏发生率5.7%,肉芽形成发生率1.0%。通气管排出后的并发症包括鼓膜硬化(35.1%)、鼓膜穿孔(4.6%)、鼓膜萎缩(22.1%)、鼓膜内陷(19.1%)、通气管异位(0.7%)。鼓膜通气管平均留置时间为11.5月。结论鼓膜置管术术后并发症比较常见,其中鼓室硬化、鼓膜萎缩和耳溢液最常见,但总的来说它们大多数是不需要处理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儿童鼓膜通气管留置时间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364例(714耳)分泌性中耳炎(OME)患儿鼓膜置管后1~36个月取管,总结不同时间段取管并发症出现比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气管留置1~6个月29例(55耳),其中脱管1例(3.4%),堵管3例(10.3%),置管陷入鼓室0例,肉芽增生0例,胆脂瘤0例,耳漏2例(6.9%),鼓膜穿孔0例;6~12个月96例(190耳),其中脱管7例(7.3%),堵管15例(15.6%),置管陷入鼓室1例(1.0%),肉芽增生0例,胆脂瘤0例,耳漏5例(5.2%),鼓膜穿孔0例;留置12~24个月156例(308耳),其中脱管14例(9.0%),堵管20例(12.8%),置管陷入鼓室2例(1.3%),肉芽增生3例(1.9%),胆脂瘤1例(0.6%),耳漏4例(2.5%),鼓膜穿孔0例;留置24~36个月83例(161耳),其中脱管30例(36.1%),堵管44例(53.0%),置管陷入鼓室5例(6.0%),肉芽增生3例(3.6%),胆脂瘤2例(2.4%),耳漏2例(2.4%),鼓膜穿孔2例(2.4%)。全部病例未发现鼓室硬化者。结论:2年以内鼓膜通气管留置时间与并发症关系不大;2年以上脱管和堵管发生率显著增高,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3.
对鼓室积液常使用卷线轴式小管经鼓膜置入鼓室内引流。在同一术者所作226例鼓室置管术中,2.2%(5例)于术后数月内发生中耳流脓,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取出小管后流脓数日内停止,鼓膜穿孔迅速愈合。其中2例再次置管,又发生同样的“急性中耳炎”症状。未发现任何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分析鼓室硬化颞骨轴位HRCT表现,评价颞骨轴位HRCT对鼓室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共20耳)经手术证实的鼓室硬化患者的颞骨轴位HRCT。结果鼓室内软组织密度影6耳,鼓室内钙化及软组织影13耳,单纯鼓膜钙化影1耳,鼓膜增厚16耳。硬化灶位于听小骨周围的19耳,其中硬化灶覆盖蜗窗的2耳。结论颞骨轴位HRCT可以显示鼓膜及鼓室内的硬化灶及病变部位,结合临床鼓膜像,进行综合分析,对鼓室硬化的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置管术的并发症(附115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置管术后的并发症.方法:应用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15耳,术后随访其并发症.结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依次为耳漏(10.1%),鼓室硬化症(8%),鼓膜穿孔(3.4%)、耳鸣(1.7%),感音神经性聋(0.8%).结论:应用小型鼓膜通气管可显著减少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发病原因、诊断和接受中耳乳突手术治疗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8月~2004年4月接受中耳乳突手术治疗和经病理证实的18例(19耳)中耳胆固醇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探查加中耳置管术7耳,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探查加听骨链成形加中耳置管术2耳,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探查术3耳,完壁式乳突根治加鼓膜成形术2耳,开放式乳突根治加鼓室成形术4耳,单纯乳突切除术1耳。结果:置管者术后1~3个月拔除中耳通气管,鼓膜愈合良好;未置中耳通气管者,1~2个月鼓膜颜色正常。术后听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纯音测听达到应用水平(语频气导平均听阈30dB以内)15耳(79%)。所有患者随访0.5~2年,除1耳因咽鼓管不通,长期留置中耳通气管外,其余患者无复发。结论:中耳胆固醇肉芽肿的病因为中耳炎症引起含气腔通气受阻,引流障碍及含气腔出血。确诊有赖于病理诊断。中耳乳突手术彻底去除病变,建立乳突鼓室咽鼓管良好的通气系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鼓膜置管术后经导管鼓室注药(下文简称"导管注药")对中耳通气管堵塞的预防作用及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3例(42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分为注药组和对照组,对照组9例(17耳)仅进行鼓膜置管术,术后未行导管注药治疗,注药组14例(25耳)鼓膜置管术后经导管鼓室注入氯霉素加地塞米松液0.3~0.5ml,术后随访6~12月,比较两组中耳通气管的通畅情况和疗效。结果对照组9例(17耳)中,治愈10耳(58.82%,10/17),4例(7耳)术后3个月内堵管,堵管率41.18%(7/17),其中3例(6耳)复发,复发率35.29%(6/17);注药组14例(25耳)中,治愈23耳(92.00%,23/2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仅有1例(2耳)堵管并复发,堵管率和复发率均为8.0%(1/2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鼓膜置管术后导管注药能有效提高分泌性中耳炎的治愈率,降低堵管率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对成人渗出性中耳炎治疗的长期结果.方法总结分析1996年6月至1999年6月治疗的42例成人渗出性中耳炎患者.男24例,女18例,左耳17例,右耳19例,双耳6例,共计48耳;年龄20~70岁,平均37岁;病程1个月至1年.通气管常规置入加冲洗治疗,8个月内取管,随访4-8年.结果症状全部消失29例;耳鸣6例,伴听力下降4例;时有耳堵塞感发作5例;鼓室积液复发2耳.鼓膜正常者28耳,鼓膜瘢痕、钙化10耳,鼓膜内陷8耳,鼓膜变薄、松弛2耳,鼓膜穿孔2耳.结论成人渗出性中耳炎行鼓膜置管治疗的远期效果良好,其并发症及后期的鼓膜改变较儿童期少.  相似文献   

9.
儿童鼓膜切开置管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儿童鼓膜切开置管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83耳)应用鼓膜切开置管术治疗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结果 术后随访半年至5年,83耳中76耳语频听力提高15-35dB,7耳听力无明显改善,与鼓膜穿孔和内陷有关。手术治愈率达91.56%(76/83)。术后并发症:耳漏6耳经治疗后干耳,转归为穿孔;通气管坠入中耳腔1耳,扩大切口取出,转归为穿孔;通气管阻塞4耳;通气管脱出3耳;鼓室硬化4耳;鼓膜内陷5耳。并发症发生率是27.71%(23/83)。结论 儿童鼓膜切开置管术的并发症与诸多因素有关,可影响少数患儿远期的听力恢复,应积极防治,以提高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前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分泌性中耳炎 (SOM )在鼓膜置管前后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POAE)的变化。方法 :选择鼓室图为B型 ,纯音测听骨导听阈 <30dB ,呈传导性聋的患者 2 6例 (2 9耳 ) (SOM组 ) ,以SmartOAE 4 .2 4型耳声发射仪对患者置管前及置管后即刻、置管后 2周进行DPOAE测试 ,并与正常人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DPOAE在置管前测出率与幅值均较低 ,置管后即有提高 ,110 5、15 6 0、2 2 11、4 4 16Hz出现显著升高。置管 2周后DPOAE幅值进一步升高 ,差异更为显著。结论 :中耳积液、鼓膜穿孔、鼓膜通气管等均可影响DPOAE的幅值 ,鼓膜穿刺并置管后DPOAE会有逐步的提高 ,但仍难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CO_2激光鼓膜造孔与鼓膜置管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前瞻对照研究71例鼻咽癌放疗后并发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分别接受两种治疗方式的治疗结果。其中37例(59耳)接受CO_2激光鼓膜造孔术(CO_2激光造孔组),34例(55耳)接受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鼓膜置管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疗效情况:CO_2激光造孔组治愈27耳(45.8%),好转18耳(30.5%),无效14耳(23.7%);鼓膜置管组治愈24耳(43.6%),好转15耳(27.3%),无效16耳(29.1%),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情况:CO_2激光造孔组59耳中术后复发25耳(42.4%);耳漏5耳(8.4%);鼓膜穿孔不愈合5耳(8.4%)。鼓膜置管组55耳中术后复发9耳(16.4%);耳漏14耳(25.5%);鼓膜穿孔不愈合6耳(10.9%)。两组间并发症比较,复发率CO_2激光造孔组高于鼓膜置管组,而CO_2激光造孔组的耳漏发生率显著低于鼓膜置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鼓膜穿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_2激光鼓膜造孔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虽然存在一定的复发率,患者需多次接受手术,但显著降低中耳感染,更值得临床所推崇。  相似文献   

12.
198 3年~ 1984年共有 30 5例患儿因复发性中耳炎 (RAOM)分泌性中耳炎 (OME)行首次鼓膜穿刺置管术 ,最终对 2 81例进行 5年随访研究。 RAOM96例、OME185例。其中年龄在 5~ 8个月者 6 9例、9~ 11个月者 136例、12~ 16个月者 76例。男性 58.4 %、女性4 1.6 %。 2 81例中双耳置管术 2 79例 ,以初次鼓膜穿刺置管术时病情较重耳为该患儿的代表耳。所置入的通气管为 Shah Veut Teflon管 ,内径为 1.1mm,手术在局麻下进行 ,初次手术不做增殖体切除。如置管期间出现耳流脓 ,经 4周以上抗生素治疗及耳部清洗滴药无效的则于全麻下行增殖体切…  相似文献   

13.
美国每年为患儿(大多为分泌性中耳炎)行鼓室通气管放置约100余万次,平均留置6~8月(短期留置<12月;长期留置>12月)。短期置管的失败率约20%,可改为长期置“T”形硅胶管,但置管时间取长,并发症愈多,约为88%~11.5%(3%~47.5%),明显高于短期置管的0.5%~2%,严重者于除管或脱管后遗留鼓膜永久性穿孔,常需行修补术。鼓膜穿孔车发生的高低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鼓膜情况:“T”管应经鼓膜正常区插置,鼓膜不正常者的早脱管和穿孔率较高,如Matt等称轻度内陷者未见发生穿孔,而有明显内陷者的穿孔率达21%;②通气管的…  相似文献   

14.
鼓膜置管术常用于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和急性中耳炎的反复发作,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放置通气管可使中耳与外界气压平衡,消除鼓室积液,恢复中耳功能。保持通气管通畅成为手术长期疗效好坏的关键。为评价鼓膜置管术后使用新福林滴耳预防通气管阻塞的效果,对1996年1月19日至3月31日间所有行鼓膜置管术的病人(共208例)作了前瞻性研究,157例作了术后评估,其中对照组(139耳)术后仅用抗生素滴耳,治疗组(171耳)加用新福林。分别计算使用新福林与否、出血量的多少(分为无、少、中至大量三级)和渗液类型(分为无、浆液性、粘液性、脓性四种)、发生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1例高位颈静脉球并发传导性聋的临床资料。方法:全身麻醉下行双侧鼓膜置管,扁桃 体切除及腺样体刮除术,置入鼓膜通气管。结果:术后右耳听力气骨导间距离缩小至10dBHL以内,搏动性耳 鸣消失。随访1年,鼓膜通气管位置良好。结论:高位颈静脉球并发传导性聋,主张避免盲目鼓室探查或鼓膜切 开术,不宜盲目鼓膜穿刺;如影像学检查提示鼓室内尚未被全部充满,可谨慎鼓膜造孔置鼓膜通气管以改善听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研究鼓膜置管联合药物灌注(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40例(63耳),耳内镜下行鼓膜置管加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灌注中耳治疗3周,随访1年,观察患者临床有效率。结果  40例(63耳)中,治愈32耳(50.8%),好转24耳(38.1%),无效7耳,总有效率88.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4.0%(34/63),包括初次置管后通气管脱落10耳(15.9%),均予以再次鼓膜置管;耳漏12耳(19.0%),经抗感染治疗后好转,遗留鼓膜穿孔3耳(4.8%);通气管堵塞9耳(14.3%),耳内镜下予以3%双氧水清洗吸除后再通;术后复发8耳(12.7%)。结论 耳内镜下鼓膜置管联合地塞米松及α-糜蛋白酶灌注,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有较好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但经过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1995年以来我院应用针尖挑拨 -紫草油贴片法修补鼓膜穿孔 89例 (1 0 2耳 )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89例 (1 0 2耳 ) ,男 48例 ,女 41例。均为鼓膜紧张部穿孔 ,穿孔周缘均有鼓膜残留。根据郑冯鳞(1 998)鼓膜穿孔大小测量法 ,>3.5mm(大穿孔 )49耳 ,2 .5mm~ 3.5mm(中穿孔 ) 31耳 ,<2 .5mm(小穿孔 ) 2 2耳。全部病例均为 3个月以上耳未流脓性分泌物者 ,并经 CT扫描或摄片证实鼓室鼓窦及乳突部无异常。检查 :鼓室内无明显鳞状上皮 ,无肉芽组织 ,鼓室干燥或鼓室粘膜稍潮湿但无脓液 ,无明显渗出物 ,咽鼓管通畅。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鼓膜微型管植入术治疗中耳不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6例(28耳)中耳不张的患者,以耳闷为主诉;耳镜检查见鼓膜内陷、光锥散乱或消失、鼓膜苍白无光泽;纯音测听气骨导差> 10 dB;声导抗鼓室负压;中耳不张分级Ⅰ~Ⅲ级.患者局麻下行鼓膜微型管置入术,术后随访6 ~12个月.结果 25耳术后耳闷症状消失,其中23耳微型管取出后2周声导抗检查提示鼓室压图由C型恢复为A型,平均听阈下降5 ~20 dB;2耳取管后1个月复发,耳闷症状和中耳负压重新出现.3耳置管失败或耳闷无改善,均为中耳不张Ⅲ级.26例患者取管后2周鼓膜均良好愈合,未出现感染、鼓膜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鼓膜微型管置入术能有效解除鼓室负压,缓解耳闷,可用于Ⅰ~Ⅱ级中耳不张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鼓膜置管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鼓膜置管对鼻咽癌(NPC)放疗后的分泌性中耳炎(SOM)的疗效。方法:对32例(51耳) NPC放疗后经鼓膜切开抽液冲洗治疗无效的SOM患者进行鼓膜置管和随访,对治疗耳的咽鼓管功能、听力及其 他症状的改变进行评估。结果:随访6个月~5年,治愈8耳,治愈率为15.7%,有效41耳,总有效率为96.1%。 7耳(13.7%)咽鼓管功能好转,所有重复置管耳的耳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置管后耳漏发生率为25.5%, 鼓膜穿孔发生率为9.8%。结论:鼓膜置管治疗SOM有利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对于咽鼓管功能已经严重损害 的患耳,重复鼓膜置管是维持耳功能的可靠手段;鼓膜置管的并发症利大于弊。  相似文献   

20.
粘连性中耳炎是一种非化脓性中耳炎,以鼓室粘连和纤维化为其主要特征。由于咽鼓管功能障碍,鼓室腔隙逐渐消失,听力下降;钙化、脂肪变性和瘢痕组织亦妨碍鼓膜及听小骨的活动。作者对接受鼓室成形术治疗的55例粘连性中耳炎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7.3年。手术过程为:分离鼓室粘连,清除病变后使用硅橡胶覆盖鼓岬,其范围自咽鼓管至卵圆窗。听骨链若有破坏,则用自身听骨或乳突骨修复。有些病例作鼓膜导管引流,还有32耳同时行单纯乳突切除术。术后,鼓膜完整活动者19耳(34%);鼓膜继续粘连30耳(55%);鼓膜穿孔6耳(11%),其中5耳干燥,1耳流脓;全聋1耳;继发胆瘤1耳。骨气导差平均提高3.6 dB;13耳(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