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疏肝调神针法治疗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疏肝调神针法治疗。治疗两周后,比较两组患者头痛程度、头痛指数、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头痛程度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头痛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调神针法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头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太极通天液治疗头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菊香 《中成药》1997,19(9):20-21
对200例良性头痛患者(血管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试用太极通天液治疗,经3—6月随访、结果总有效率为92.5%,对血管性头痛效果尤好.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血管神经性头痛属内伤头痛范畴,以其病程长、反复发作为特点,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易复发。笔者运用中医理论辨证分型治疗34例,并与西药口服西比灵胶囊、尼莫地平36例进行对比观察。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紧张性头痛是原发性头痛中的常见类型,急性期药物治疗,常用镇痛剂如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甚至阿片样止痛药等。但对慢性紧张性头痛.由于其发作频率较高,长期服用止痛剂不仅副作用明显,且中小剂量可能无效。笔者采用阿米替林联合都梁滴丸治疗60例慢性紧张性头痛病人,取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辨证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神经性头痛属“内伤头痛”范畴,以病程长、反复发作为特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且易复发。笔者采用辨证分型的方法治疗本病68例,收到满意疗效,并与单用西比灵胶囊治疗的65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青海省地处高海拔地区,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且合并高血压病、肺心病、冠心病等高原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笔者于2000年4月~2008年3月采用刮痧加按摩治疗头痛45例,获得满意疗效,并与用镇脑宁治疗的45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风池穴注射当归液治疗血管性头痛4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风池穴注射当归液治疗血管性头痛47例疗效观察310009浙江中医学院针推系杨丹红310006浙江医院针灸科金肖青血管性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搏动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且反复发作,病情严重者可影响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临床上治疗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160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头痛汤)和对照组(维生素B1+脑益嗪)。观察治疗前后及不同类型头痛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头痛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明显异常,经头痛汤治疗后不但疼痛好转(总有效率88.75%),且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P<0.01),重度及高血压病头痛者血液流变学异常最明显。结论:头痛患者治疗前存在严重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头痛汤具有明显缓解疼痛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中药速效头痛散治疗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速效头痛散(闻吸)治疗头痛100例。结果:总有效率90%。结论:中药速效头痛散对治疗头痛具有良好疗效且与西药比较有无依赖性、无副作用、不易复发之优点。  相似文献   

10.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神经科临床常见病,其病因尚不十分明了,症见多端,缠绵难愈,为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常被称为顽固性头痛。西医只能用镇痛类药对症治疗,停药易复发,且西药付作用较多,服药难以坚持。笔者自拟头痛宁汤剂治疗本病6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柯昌旭 《四川中医》1999,17(11):27-28
血管性头痛是现代医学头痛病的一个常见类型,是由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引起的反复发作性头痛。多年来笔者采用节甘止痉汤加味治疗血管性头痛4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所治48例均为门诊病人,且是经脑电图、脑血流留或颅脑Cf等有关检查,排除肿瘤等而确诊为血管性头痛者,48例病人中,男性18例,女性30例;年龄对~62岁;病程最短6月,最长10余年。头痛呈周期性发作,头痛部位在领、额、枕部及眼眶,疼痛性质多为搏动性跳痛、胀痛或掣痛,每次持续数小时、数天不等,其中有部分病人伴日苦、恶心、耳鸣、失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治疗鞍麻术后头痛的疗效。方法:将30例鞍麻术后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治疗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可有效缓解鞍麻木后头痛。  相似文献   

13.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脑震荡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震荡系脑部外伤所致。伤后可有昏迷,醒后常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烦失眠等症。且不少患者留有头晕头痛等后遗症。西医治疗颇为棘手。笔者数十年来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脑震荡5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1一般资料52例中,男性33例,女性19例。20岁以下...  相似文献   

14.
颅脑损伤常可后遗头痛,持续时间多较久,且一般西药治疗的效果较差。笔者自1995-01~1997-12,采用中药复方罗布麻汤治疗颅脑损伤后遗头痛42例(中药组),经与1993-01~1994-12西药治疗26例(西药组)的结果比较,前者较满意,现报道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经行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一20H09年收治的经行头痛患者50例,按照住院甘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给予加味逍遥散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3个疗程后,观察组痊愈14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疼痛发作频率及疼痛VAS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加味逍遥散治疗经行头痛效果显著,且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羚羊吹鼻散治疗血管性头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3~1993年治疗56例,均以突发头痛伴同侧偏盲成彩光、火星、变幻感或恶心呕吐、便秘等症.脑血流日异常为王要临床表现。年龄10~62岁,病程7天~3O年。经治疗后sl例头痛消失,脑血流图恢复正常,且3年内不复发。5例不同程度头痛消失,但有复发。治疗方法:羚羊角粉1ig.川芍3g.藜芦1g,共为极细末,即羚羊吹鼻散,贮瓶密封。以工具盛药吹入鼻孔.左痛吹右,右痛吹左,全头痛吹双鼻孔,每日互~2次。本方羚羊角潜阳熄风.川穹反基芦.两药相配,反激逆从,增强川穹止头痛的作用。羚羊吹鼻散治疗血管性头痛@郭传安$山东省菏泽医学专科学…  相似文献   

17.
加味立愈汤治疗内伤头痛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味立愈汤治疗内伤头痛62例广东省第二中医院(510095)钟旭敏主题词头痛/中医药疗法,立愈汤/治疗应用头痛为临床常见病证,可单独出现,也可伴随它症出现。属外感者易治,归内伤者难愈,且多反复。笔者在临床中应用立愈汤(清·孟元瑞《春脚集》方)加味治疗...  相似文献   

18.
笔者运用我院刘绍安主任医师常用的手指叩击头皮方法治疗头痛48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所观察的头痛,包括偏头痛(又称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又称肌收缩性头痛或紧张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又称组织胺性头痛)、颈源性头痛(颈椎病或颈肌疾病引起)等。本组48例,其中偏头痛15例,神经性头痛12例,丛集性头痛5例,颈椎病性头痛5例,颈肌痉挛性头痛8例,不明原因性头痛3例。2治疗方法除拇指外,其他四指弓起,指尖呈一字状排开,用手腕的力量以四指指头叩击头皮。叩击方法是:①循经叩击:叩击督脉、足太阳经…  相似文献   

19.
佘秋熳  陈玉峰  吴玉 《新中医》2024,56(2):156-159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布洛芬、氟桂利嗪治疗瘀阻脑络型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脑血流 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血管性头痛患者9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48 例。对照组给予布洛芬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 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头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分、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脑血流动力学指 标[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I)] 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5.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头痛 VAS 评分、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3 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 组Vs、Vm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I、RI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 疗组Vs、Vm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I、RI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33%,对照组为6.25%,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布洛芬、氟桂利嗪 治疗瘀阻脑络型血管性头痛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头痛发作,改善脑血流动力学状态,且无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陈珺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2):160-161
目的对葛根汤联合行为干预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4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葛根汤治疗,治疗组则在葛根汤基础上加以心理行为干预,每周2次,每次30~40min,共8周;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且随访半年。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愈显率、治疗前后两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及疗程结束后半年内就医方式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葛根汤联合行为干预治疗紧张性头痛有效,心理与药物综合治疗模式对紧张性头痛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