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发病机理至今不明,国内对RA的血清学改变已有报道,但对病变关节局部以及局部和全身免疫变化的关系报告很少。本文通过测定RA血清及滑液免疫复合物(IC),总补体(CH_(50)),补体第三成分(C_3),类风湿因子(RF),抗体(Ig)水平及对IC成分的分析,探讨RA血清和关节局部免疫变化的差异及关节炎症发生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浸润性增生、炎症反复发作及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凋亡抑制、过度增殖并侵袭关节软骨及骨质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分子机制。本文对survivin、CD95、PTEN及其他基因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进展和疾病调控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Th17与类风湿关节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od arthritis,R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基本病理改变为关节滑膜慢性炎症形成侵袭性血管翳,破坏软骨、骨与周围组织。大量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T细胞参与了RA中免疫应答的诱导和发病。  相似文献   

4.
秦白茹  王亚强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346-346,348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常见的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5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抗CCP)抗体,旨在探讨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引起骨关节痛的主要原因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痛风是引起关节痛的三大常见原因.骨关节炎为局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以滑膜关节的关节软骨的进行性损害为特征.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清楚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以周围关节滑膜的持续性炎症为特征.痛风则为尿酸在关节组织内沉积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病变.这些疾病通常是慢性持续性的疼痛,患者有一定程度的耐受,但当急性加重的时候,疼痛往往难以忍受,甚至一点都不能活动.  相似文献   

6.
矽肺发病的免疫机制认为机体吸入SiO_2尘粒被巨噬细胞吞噬后,导致大量的尘细胞崩解,释放出某种抗原物质,抗原反复不断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抗原抗体结合所形成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肺的纤维网状组织上形成矽结节。而且一些研究结果提示它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某些特征。基于矽肺病人血中自身抗体如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等增高,矽尘本身又具有免疫佐剂的作用,有人认为其发病机理可能与Ⅲ型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因此,测定矽肺病人血中循环免疫复合物、总补体和补体,对于了解矽肺病人的免疫状态,进一步阐明矽肺发病免疫机理,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引起骨关节痛的主要原因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和痛风是引起关节痛的三大常见原因。骨关节炎为局部关节的退行性病变,以滑膜关节的关节软骨的进行性损害为特征。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未清楚的慢性全身性疾病,以周围关节滑膜的持续性炎症为特征。痛风则为尿酸在关节组织内沉积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病变。这些疾病通常是慢性持续性的疼痛,患者有一定程度的耐受,但当急性加重的时候,疼痛往往难以忍受,甚至一点都不能活动。  相似文献   

8.
正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主要表现为以双手和腕关节等小关节受累为主的对称性、持续性、侵蚀性多关节炎。关节炎表现为慢性肿胀、疼痛、晨僵及功能障碍,早期既有关节破坏,晚期导致关节畸形、强直和功能障碍。病理表现为关节滑膜慢性炎症、血管翳形成,关节软骨和骨破坏。  相似文献   

9.
正什么是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多系统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发病时会累及周围的关节。以多个周围性关节慢性炎症病变、侵蚀小关节滑膜、进行性多关节炎为特征,常表现为侵袭下层骨及软骨、滑膜等,使关节被破坏,造成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严重者会丧失关节功能。风湿性关节炎病程较长且发展缓慢、反复发作,还会出现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刘健 《保健医苑》2003,(1):32-32
<正>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累及滑膜的慢性炎性疾病,可伴有发热、不适、疲劳及体重下降等全身表现,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它常发生于30~50岁左右的人群,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2~3倍,并且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不同于年轻人的是,60岁以后发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常仅有轻度关节炎,无明显类风湿结节,大多数病人逐步形成对称性疼痛、肿胀、外周关节僵硬而累及末梢指趾关节,大关节如肩关节常被累及。另外,60岁以后发病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  相似文献   

11.
人体关节之多,仅就手关节而言,就分别有腕、掌、指三种。试想如果双手关节肿胀变形,晨起后关节呈对称性僵硬,好象被捆绑住一般,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这便是被称作自身免疫病类风湿的典型症状——晨僵。 患类风湿后,人体内形成一种免疫复合物,破坏关节滑膜,产生炎症,损害由浅入深,由滑膜到软骨,骨质及周围的肌肉。最终使关节腔遭到破坏、致畸、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类风湿关节炎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80名无发育异常与关节肿痛的健康志愿者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接受高频超声检查,测量第1~5近端指间关节、第1~5掌指关节、腕关节等22个手部关节,记录滑膜内血流信号分级,判断类风湿关节炎组有无关节积液、软骨破坏、骨质侵蚀。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组手部不同关节滑膜厚度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78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检出血流信号62例,合计536个关节,包括Ⅰ级血流信号336个关节、Ⅱ级血流信号187个关节、Ⅲ级血流信号13个关节。78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检出关节积液59例,累及437个关节;软骨破坏40例,累及312个关节;骨质侵蚀26例,累及109个关节。结论高频超声可在类风湿关节炎早期阶段发现滑膜增生、滑膜血流信号、关节积液、软骨破坏、骨质侵蚀等病理改变,为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诊断与预后判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RA)是常见的以关节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大多数缓慢起病,在数周或数月内逐渐出现掌指关节、腕关节等四肢小关节肿痛、僵硬。发病时常伴低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全身不适症状。除关节症状外,类风湿关节炎还可有肺、心、神经系统、血液、眼等组织器官受累的表现。关节滑膜持续炎症可导致关  相似文献   

14.
<正>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未阐明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多滑膜、对称性关节炎及关节外病变,且病情逐渐加重,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造成残疾。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类风湿因子(RF)是临床上最早用于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指标,但其特异性较低。近年来发现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中有高度的特异性[2]。本文旨在研究联合检测抗CCP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病因尚未阐明的慢性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多滑膜、对称性关节炎及关节外病变,且病情逐渐加重,如果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可造成残疾。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类风湿因子(RF)是临床上最早用于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指标,但其特异性较低。  相似文献   

16.
李金文  刘毅  赵莉 《中国卫生产业》2013,(22):106-106,108
目的分析抗角蛋白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将其设为观察组,选择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的抗角蛋白抗体和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类风湿因子以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对比二者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对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抗角蛋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合检测使敏感性略有降低,但特异性达100.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角蛋白抗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侵蚀有密切的关系,类风湿结节、C反应蛋白、抗角蛋白抗体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侵蚀的重要因素,抗角蛋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能够有效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科学研究表明:关节炎的发病及病情发展除了同风寒、潮湿、精神因素、过度劳累、创伤和自身免疫等有关以外,饮食因素亦不容忽视。锌的缺乏可致关节炎病情加重研究人员发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锌的含量比正常人低得多,而关节滑膜内需要锌离子。故关节滑膜内缺锌可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或病情加重的原因之一。所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适量服用锌剂,同时日常饮食中应多食富锌食品,可使炎症得到控制,从而减轻和改善症状。肥腻食物可加重关节炎病情肥腻食物在体内氧化过程中能产生一种酮体,过多地吃肥腻食物,就会增加…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主要表现为滑膜的血管增生、炎性细胞浸润以及滑膜炎导致的滑膜、软骨乃至软骨下骨组织的破坏,同时,病人可有皮肤及内脏血管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致炎细胞浸润。发病2年即可出现不可逆的骨关节破坏,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类风湿性关节炎为全身进行性关节损害的慢性全身性结缔组织病,特点多数是呈对称性关节滑膜炎症,常从关节起病,其次是浆膜、心、肺、眼等结缔组织发生炎症,因以关节炎症为主,故称为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ld Arthri-tis)。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率很高,尤其成人中女性发病较多,临床症状主要为关节游走性疼痛,肿胀及运动障碍,活动期还常常伴有发热、疲乏、贫血和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研究发现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有明显的家族特点,还发现与自身免疫有一定的关系。另外50.00%~80.00%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是在反复发作的咽炎、慢性扁桃体炎后2~  相似文献   

20.
《自我保健》2014,(2):48-49
据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常委蒹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赵东宝教授介绍,类风湿关节炎是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异质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简单来说,人体关节相对应的两骨表面覆盖着软骨层,与关节囊相连,关节囊内层为滑膜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