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儿盘状半月板损伤19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盘状半月板损伤很少见。从1991年7月~2006年7月,我院共收治14岁以下儿童半月板损伤66例,其中盘状半月板损伤19例,行膝关节充气造影术诊断并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方法,评价关节镜下三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一2012年1月行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患者78例,术后随访12个月~24个月,平均16个月,应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进行评价,比较关节镜下不同方法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结果Lysholm评分:半月板缝合组术前46.1±3.2分,术后87.3±9.3分;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组术前44.2±3.4分,术后80.4±6.3分;半月板全切除组术前44.3±3.4分,术后72.16±6.1分;关节镜下三种术式治疗半月板损伤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种治疗方法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449,P〈0.05)。结论关节镜下治疗半月板损伤疗效显著.不同治疗方法之间疗效存在差异.半月板缝合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内侧盘状半月板的诊断与治疗2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2例膝关节内侧盘状半月板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发现内侧盘状半月板的症状类似于普通的内侧半月板损伤,不容易根据症状加以鉴别。X线片示患者膝关节骨性结构发育基本正常,但胫股关节内侧间隙明显大于胫股关节外侧间隙。MRI有特异性表现:矢状位可见三角形股骨内髁截面上有很肥厚的盘状半月板,冠状位可见内侧半月板体部较宽,可到髁间棘髁间窝位置。关节镜是诊断膝关节内侧盘状半月板的金标准和最佳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儿童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疗效.方法 1996年3月-2008年3月共对229例盘状半月板损伤患儿进行关节镜检查以及关节镜下微创手术.男133例,女96例;年龄4~14岁[(9.2±3.5)岁].219例进行盘状半月板修整成形术(包括2例术后复发患儿),8例进行盘状半月板修整成形缝合术,2例进行盘状半月板次全切除术.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221例得到随访,8例失访,随访时间5~144个月[(65±48.9)个月].所有患儿术后6个月膝关节疼痛及肿胀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活动度恢复正常.术后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关节活动受限等手术并发症.术前Lysholm评分为45~73分[(61.85±7.65)分],术后6个月提高至87~100分[(95.30±3.50)分](t=26.778,P<0.01).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儿章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创伤小、疗效佳,能很好地保留半月板形态,维持其生理功能,减少膝关节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研究13例膝关节内侧盘状软骨损伤患者(随访11例)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所收治的13例内侧盘状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式、治疗效果和影像学改变等进行评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内侧盘状软骨损伤占全部半月板损伤的1.35‰,男性多见。内侧盘状软骨分为完全型和不完全型两种类型。损伤发生年龄平均为(28.8±14.0)岁,损伤机制多为屈膝内旋损伤,损伤类型以纵裂和层裂多见。临床症状以疼痛、肿胀、弹响和打软为主,体征以内侧关节间隙压痛最为典型。手术以盘状软骨切除为主,近期效果良好:术后2年的Tegner评分为7(4~9)分,Lysholm评分为94.8±2.4。远期效果由于内侧关节间室退变而变差。结论:内侧盘状软骨损伤少见,临床特征同一般半月板损伤,无特异性表现。盘状软骨切除近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由于内侧关节间室的退变而逐渐变差。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下膝盘状软骨半月成形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MRI和关节镜诊断膝半月板损伤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膝关节半月板损伤MRI和关节镜下的不同表现及其对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 2个半月板损伤的MRI表现和关节镜下图像。根据MRI信号改变将半月板损伤分为Ⅰ级、Ⅱ级、Ⅲ级 ,并与关节镜下所见对比 ,分别加以研究。结果 :根据MRI信号强度改变 ,10 2个膝关节中Ⅰ级损伤 3 4个 ,Ⅱ级损伤 2 7个 ,Ⅲ级损伤 41个。与关节镜检结果对比 ,MRI诊断半月板撕裂的敏感度 90 .0 % ,特异度 91.9% ,符合率 91.2 %。结论 :MRI在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中具有极高价值 ,对指导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缝合修复方法,辅助内侧副韧带浅层结构局部松解,观察其术后疗效。方法: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连续37例患者入选本研究。男23例,女14例,平均年龄36.7±9.2岁。单纯内侧半月板损伤6例,前交叉韧带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31例。缝合修复半月板时,对内侧副韧带浅层结构的后方纤维进行松解。半月板修复均采用自内向外缝合方法。术后随访时评估患者主观症状,有无关节交锁、内侧关节间隙疼痛,有无压痛,内侧副韧带稳定性。拍摄膝关节核磁共振片了解半月板愈合情况。结果:37例患者平均获得26.1±4.4个月的随访。31例患者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术后随访时膝关节稳定性KT-1000检查侧-侧差值平均为1.3±0.7 mm,与术前(7.1±2.2 mm)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另6例患者接受单纯半月板缝合修复,膝关节无不稳定表现。全部患者膝关节内侧稳定性术后较术前无显著差异。3例患者主诉内侧关节间隙疼痛,无交锁现象。术后核磁共振片显示内侧半月板愈合率为81.1%。结论:关节镜下缝合修复方法治疗内侧半月板损伤,术后平均随访26.1个月,愈合率为81.1%。术中辅助内侧副韧带浅层组织局部松解,可以改善视野、提高操作效率,术后患者无内侧结构不稳定表现。  相似文献   

9.
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法修补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关节镜下全内修补方法及其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4月~2005年4月间在本院进行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治疗的患者89例。对其中85例患者应用全内缝合方法手术,经两个后内入路配合髁间窝入路,利用缝合钩修补损伤半月板;同时选择绳肌腱、自体或异体骨-腱-骨移植物重建受损前交叉韧带。结果:可随访者75例(84·3%),随访5~41个月,平均20·2个月。随访采用主观症状检查、临床查体、2次关节镜手术复查(25例)及MRI复查(21例)等。随访到的75例患者的主观症状及临床查体结果均正常,其中25例患者经2次关节镜手术复查结果均为全部愈合;经MRI复查的21例患者中,18例完全愈合,3例部分愈合。结论:关节镜下全内缝合方法是修补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理想方法,术后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损伤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伟  李博 《创伤外科杂志》2014,16(2):137-13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将我院2000年12月~2011年12月198例膝关节(212膝)盘状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手术,通过12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患者年龄、症状持续时间、软骨损伤、损伤类型、手术方式对盘状半月板疗效的影响。术后采用Ikeuehi评价标准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依据Ikeuehi评分标准:优74膝,良67膝,中71膝。患者年龄〈20岁,持续症状〈1年,无软骨损伤程度,半月板成型术均有利于盘状半月板损伤治疗,而损伤类型和疗效无关。结论患者年龄、症状持续时间、软骨损伤程度、手术方式对盘状半月板的治疗效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了解膝关节MR检查患者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PMMRL)损伤的发生率,探讨PMMRL的各种损伤类型以及伴发损伤。方法:收集3241例膝关节MRI图像(男1257例,女1984例,年龄2~97岁,平均年龄51岁),统计PMMRL损伤的发生率,分析PMMRL损伤的类型以及同时合并的内侧半月板撕裂、内侧半月板脱出、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附着点处骨髓水肿、自发性骨坏死(SONK)、前交叉韧带(ACL)损伤以及软骨损伤等发病情况。结果:膝关节PMMRL损伤全部发生于50岁以上的人群;PMMRL损伤发生率为6.1%(198/3241):退变1.2%(40/3241),部分撕裂1.8%(58/3241),完全撕裂3.1%(100/3241);半月板后角根部撕裂的病例中,放射状撕裂占35.4%(56/158)。PMMRL损伤的伴发损伤中,内侧半月板撕裂占40.9%(81/198);内侧半月板脱出64.1%(127/198);内侧半月板后根部附着点处骨髓水肿47%(93/198);自发性骨坏死(SONK)11.6%(23/198);前交叉韧带(ACL)变性12.6%(25/198),ACL撕裂5%(10/198);内侧股胫间室、外侧股胫间室及髌股间室软骨损伤Ⅲ~Ⅳ级(ICRS分级)分别占70.3%(139/198)、34.9%(68/198)、70.7%(140/198)。结论: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损伤的发生率为6.1%左右,常发生于50岁以上的人群;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损伤常合并邻近结构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类型及损伤的MRI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外侧盘状半月板的MRI分型特征及不同类型盘状半月板撕裂的发生率.资料与方法将89例MRI表现典型的外侧盘状半月板分作两组,即未成年组和成年组,其中未成年组35例(36膝),4~17岁(平均13.2岁);成年组54例(57膝),18~74岁(平均42.0岁).将盘状半月板分作板型、楔型、肥角型.分析不同类型的盘状半月板合并半月板撕裂的发生率.结果未成年组板型26膝、楔型4膝、肥角型6膝;成年组板型36膝、楔形15膝、肥角型6膝.两组盘状半月板类型的发生比率无显著性差异(P>0.10).无论未成年组或成年组均以板型常见.不同类型盘状半月板发生撕裂的比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5),肥角型全部显示半月板撕裂,板型盘状半月板撕裂比率高于楔型.结论无论成年组或未成年组的盘状半月板多见于外侧,其盘状半月板类型的分布两组间无显著差异.而不同类型的盘状半月板合并半月板撕裂的概率是有差异的,因此,MRI检查对临床确定治疗盘状半月板的方案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关节镜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35例,其方法操作方便、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单膝外侧盘状半月板(discoid lateral meniscus,DLM)损伤与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关系并分析合并单膝DLM的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1月,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笔者共收治于MRI下诊断为单膝DLM患者166例,女性103例,男性63例;年龄7~48岁,平均38岁。记录患者盘状半月板变性撕裂情况,并根据半月板损伤情况分为完整组(10例)、变性组(122例)和撕裂组(34例),利用全器官MRI评分(whole-orga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ore,WORMS)法对膝关节软骨损伤情况进行评分,记录患者性别、年龄、BMI指数,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三组间一般情况以及膝关节软骨损伤评分的差异。对三组患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完整组、变性组、撕裂组三组平均年龄分别为(39.8±19.5)岁、(37.9±15.5)岁、(36.3±15.6)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指数分别为23.3、23.7、24.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软骨总体评分在三组间不全相等(P0.01),根据最小显著差异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进行两两比较,撕裂组总评分高于变性组(P0.01),变性组高于完整组(P=0.005)。所有患者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P=0.020;OR 1.097[0.132~3.841])、BMI指数(P0.01;OR 16.048[6.042~42.628])及DLM损伤(P=0.011;OR 6.137[1.516~24.800])均是软骨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伴有单膝DLM的患者中,女性、BMI24kg/m2及DLM损伤为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且DLM损伤程度越高,膝关节软骨损伤程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15.
蒋苏齐  王巍  路静 《临床军医杂志》2011,39(6):1248-1251
盘状半月板失去了正常半月板的楔形填充作用,易造成膝关节解剖、功能紊乱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因此对盘状半月板的综合、全面的评价有助于临床选择更合适的术式,以减少患者远期患骨性关节炎及二次手术的几率。近年来,随着MRI、超声等影像学的发展及关节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盘状半月板病因的研究、诊断及治疗。本文就盘状半月板的发生及诊疗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造成半月板损伤一般必须具备四个因素,即膝的半屈、内收或外展、挤压,旋转。体育运动中的篮球、排球、足球及体操都经常出现上述动作,因而膝关节的半月板损伤并不少见。但一般伤后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尤其是局部疼痛、半蹲痛、运动后加重等症  相似文献   

17.
张振勇   《放射学实践》2012,27(8):898-901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及其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151个膝关节)盘状半月板及其损伤的MRI、关节镜及手术资料。结果:89例盘状半月板中,88例(150个膝关节)为外侧盘状半月板,1例(1个膝关节)为内侧盘状半月板,表现为半月板增大、增宽、增厚,矢状面上可见≥3个层面前后角相连,冠状面髁间棘层面半月板宽度>15mm。本组中81例(138个膝关节)伴半月板损伤,发生率为91.40%,MRI表现为半月板不同程度变性或撕裂。与膝关节镜及手术对照,MRI图像对半月板损伤诊断的特异度为92.31%、敏感度为99.28%;对Ⅰ~Ⅱ级半月板损伤诊断的符合率为95.00%;对Ⅲ级半月板损伤诊断的符合率为98.98%。结论:MRI能准确判断盘状半月板类型及其损伤的范围和程度,是诊断盘状半月板及其损伤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治疗目前主张手术修复,修复方法主要有3种:关节镜下创面新鲜化治疗、Fast-fix缝合技术及双后内侧入路缝合钩缝合法,均取得不错的疗效。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修复能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和生物力学特性。通过查阅近年来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的相关文献,本文分别从内侧半月板后角的解剖,内侧半月板Ramp损伤的诊断、生物力学以及手术治疗方法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自发性”骨坏死好发于内侧股骨髁,该处为负重段。它发生在老年人,常为60岁以后,疼痛为一显著特征,过去常被误诊为成人型分离性骨软骨炎。虽然本病的病因学仍不清楚,但某些因素,如类固醇治疗、创伤以及可能的内侧半年板撕裂,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并探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并对导致其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8月宁夏人民医院骨科收治且随访成功的200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86例,女性114例,年龄12~76岁,平均45.24岁。左侧膝关节半月板损伤103例、右侧97例,损伤类型均为圆盘状;损伤分度依据MRI信号进行划分,Ⅰ度32例、Ⅱ度67例、Ⅲ度10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统计术后出现疼痛的病例,并分为疼痛组、无痛组,比较两组患者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对导致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经关节镜手术治疗后,200例患者的疗效评定结果为优119例、良7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7.0%。术后56例患者出现膝关节疼痛,疼痛发生率为28.0%。疼痛组患者手术后的Lysholm评分(67.62±12.21)分明显低于无痛组(83.45±13.57)分(P0.05)。经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后得出,导致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患者年龄大、关节软骨损伤、术后过早负重、术后未接受冷敷。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但术后患者容易出现膝关节疼痛,临床上应针对术后疼痛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相应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