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验证并探讨国内家庭暴力严重躯体施暴行为代际传递的特点,为家庭暴力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线索调查的方法,结合当地派出所、妇联等机构提供的存在家庭暴力的备案登记资料,筛选入组暴力家系施暴者(AP)136例,无暴力家系施暴者(ANP)93例,暴力家系非施暴者(NAP)105例,无暴力家系非施暴者(NANP)198例,比较不同家系来源家庭暴力施暴行为代际传递的形式特点。结果:AP组儿童期遭受躯体虐待、性虐待分及儿童期虐待总分、目睹家庭暴力分均高于其他三组。NAP组在儿童期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分和目睹家暴分均显著高于ANP和NANP组。严重躯体施暴行为与儿童期遭受各型虐待分及总分、目睹家暴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国内社区家庭暴力严重躯体施暴行为存在代际传递现象,但儿童期目睹家庭暴力成年后更容易成为严重躯体施暴者,而儿童期经历家庭暴力不一定成为严重躯体施暴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成年男性严重躯体施暴行为与儿童期受虐的关系,为家庭暴力行为的成因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独访谈及问卷评估(冲突策略问卷与儿童期虐待简式问卷),结合当地公安司法部门、妇联等机构备案登记存在严重家庭暴力的资料,对四川省绵阳市某社区38例严重躯体施暴者与38例非施暴者根据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基本一致配对进行研究。结果:①严重躯体施暴组年龄集中在18~29岁(65.8%);②严重躯体暴力组儿童期虐待问卷各分量表分值及量表总分均高于非暴力组(P<0.05);③严重躯体暴力组目前躯体虐待及躯体虐待严重程度、情感虐待、性虐待分量表分值均高于非施暴组(P<0.05),与访谈结果基本一致;④严重躯体施暴组的CTQ-SF躯体虐待分量表分值与CTS-2躯体虐待分值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男性儿童期遭受躯体虐待对其成年后严重躯体施暴行为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严重躯体施暴者存在其他施暴形式,包括情感虐待与性虐待,单一的施暴形式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家庭结构下夫妻暴力施暴者和受虐者的社会心理学特征。方法:采取多级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用自编家庭暴力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80户城市有暴力行为的家庭,以及按照以家庭结构相近作为配对条件,从无暴力行为的家庭中选取96户作为对照家庭。并在对照家庭中选取与施暴者性别、年龄基本情况相配者96人作为施暴者的对照组作横断面调查访谈。结果:(1)施暴组中丈夫65人(81%),妻子15人(19%),受虐组中妻子65人(19%),丈夫15人(85%);对照组中丈夫83人(86%),妻子13人(14%)。(2)施暴组的SCL-90总分以及各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施暴组的消极应对分高于受虐组(29.6±8.3/29.5/7.4,F=2.127,P<0.05);施暴组精神质分低于受虐组(65.9±9.6/69.8±12.9±12.9,F=2.185,P<0.05),社会支持总分(36.9±9.2/40.7±6.4,F=9.922)、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均低于对照组,情绪稳定性分高于对照组(48.1±10.1/44.5±9.0,F=2.461,P<0.05)。(3)夫妻独子家庭施暴组精神质分低于受虐组(64.6±10.9/69.5±12.6,F=4.875,P<0.05);施暴组的社会支持总分(37.2±9.0/41.4±6.3,F=2.923)、主观支持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夫妻多子家庭的施暴组焦虑(19.6/28.6,u=41.00,P<0.05)、抑郁(20.3/30.3,u=35.50,P<0.05)、躯体化因子分低于受虐组(15.0/26.9,u=34.00,P<0.05);施暴组抑郁、神经质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夫妻暴力中施暴者具有情绪不稳的个性特征、较少的社会支持及消极的应对方式等,容易促成施暴行为;受虐者具有精神质的个性特征。其中以夫妻独子及多子家庭社会心理问题较为突出。提示在对夫妻暴力的干预中,更应重视夫妻独子及多子家庭的夫妻暴力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40例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的首发未服药抑郁症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17)评估抑郁及焦虑程度,使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评估是否伴有童年虐待(当CTQ的5大临床条目中任何1条达到界值分,在本次研究中即视为伴有童年虐待)。采用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测验(BVMT-R)、威斯康星卡片分类等多项测试评估被试认知功能。结果:抑郁症组在BVMT-R [(37±15) vs.(50±10)]等测试中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Ps 0. 05);而在WCST错误应答数[(56±34) vs.(38±17)]等测试中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s 0. 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组BVMT-R得分与HAMD总分(β=-0. 52)及躯体忽视(β=-0. 60)呈负向关联; WCST错误应答数与情感虐待(β=-0. 40)呈负向关联,与躯体忽视(β=0. 57)呈正向关联。结论:既往童年期虐待经历、抑郁严重程度可能是首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受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依赖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其童年创伤的关系。方法:纳入37例符合ICD-10酒精依赖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慢性酒精依赖患者,和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30例。采用酒精使用障碍筛查量表(AUDIT)、公认认知成套测验(MCCB)、儿童期创伤问卷(CTQ)分别测试两组酒精依赖程度、认知功能、童年创伤经历。结果:酒依赖组MCCB总分[(25.3±10.7) vs.(37.1±10.8)]和各因子得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CTQ总分[(41.3±10.6) vs.(34.8±5.5)]及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情感忽视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酒依赖组CTQ情感忽视与MCCB信息处理速度、注意警觉性、视觉学习得分呈现负相关(r=-0.43、-0.34、-0.38,均P0.05)。多重回归分析显示情感忽视得分与MCCB总分负向关联(β=-0.48,P0.05)。结论:慢性酒精依赖患者存在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可能与其童年创伤经历有关。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大学生儿童期创伤经历与恋爱暴力行为的关系。采用冲突应对量表(CTS2)和儿童期创伤经历问卷(CTQ),调查了400名处于恋爱关系中的大学生。大学生恋爱暴力行为的性别差异显著,恋爱暴力行为与性虐待、躯体虐待、躯体忽视、CTQ显著相关。儿童期创伤经历是大学生恋爱暴力行为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夫妻暴力社会人口学及社会文化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夫妻暴力的社会人口学及社会文化高危因素,为进一步心理干预夫妻暴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抽样方法,在湖南省郴州市抽取3087个家庭.其中有384户曾发生夫妻暴力,从中随机抽取80户,将施暴者80人作为暴力组.另外,以家庭结构相同为前提条件,选取96户无暴力行为的家庭,并从中选取与施暴者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96人作为对照,为非暴力组.用自编家庭暴力问卷进行访谈.结果:施暴者男性的比例(81.3%)显著高于女性(18.7%),受虐者女性的比例(81.3%)显著高于男性(18.7%)(P<0.05);夫妻暴力家庭中3l~40岁的人数最多为60人,占37.5%;暴力组的受教育年限、经济收入低于非暴力组(P<0.05).施暴者的经济收入高于受虐者(P<0.05).家庭体制中暴力组家长制、自由制高于非暴力组(P<0.01),而暴力组民主制的家庭体制低于非暴力组(P<0.01).结论:施暴者以男性居多,受虐者以女性居多.以31~40岁年龄段夫妻暴力发生最多.受教育年限低、经济收入低较易有施暴倾向.家庭体制中家长制和自由制作风,容易引发暴力事件.  相似文献   

8.
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及其相关因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用自行设计的家庭暴力一般资料和表现形式问卷对318名家庭暴力施暴者和306名受虐者进行调查。结果: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以言语辱骂的发生率最高(90.5%),其次是徒手殴打(42.4%)、损毁家什(19.8%)、持械殴打(10.3%),其中50%的家庭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暴力表现形式;在不同家庭结构中,言语辱骂以夫妻二人家庭、夫妻多子家庭的发生率最高(100%),其次为多代大家庭(96.2%),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毁坏家什、持械殴打以重组家庭的发生率最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徒手殴打也以重组家庭的发生率最高,但差异尚不具有显著性(P〉0.05);施暴形式与施暴者的性别无关(P〉0.05),遭受持械殴打的受虐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15.8%vs 7.3%,P〈0.05);文化程度较低的施暴者言语辱骂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较高文化程度者(95.4%vs 83.3%.P〈0.01);文化程度较低的受虐者遭受言语辱骂和持械殴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较高文化程度者(97.5%vs.88.6%和13.2%vs.1.1%,均P〈0.01)。结论: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以言语暴力为主,其次是徒手殴打。其中半数家庭并存多种暴力形式。重组家庭的躯体暴力发生率较高。施暴行为与性别无关,文化程度较低的男性遭受持械殴打者较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有关成长经历与青少年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的关系。方法:使用人格诊断问卷(PDQ-4+)、父母教养方式问卷(PBI)、童年期创伤经历问卷(CTQ)、依恋问卷(AAQ)对67名工读学校学生和283名普通中职学校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边缘型人格障碍阳性筛查率为26%;BPD阳性检出组与阴性组在PBI、CTQ和AAQ各因子(除性虐待、躯体忽视外)上得分存在显著差异;BPD症状与PBI、CTQ和AAQ各因子间除父亲角色倒置外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情感虐待、对母亲愤怒、母亲角色倒置、父亲控制因子对BPD有显著预测作用,共解释BPD总变异的28%。结论:童年期情感虐待、不良的亲子关系模式和父亲控制过严的教养行为是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男性青少年暴力违法人员的人格特点.方法:方便选取上海未成年人管理教养所的男性青少年违法者,按犯罪类型分为暴力组(n=123)和非暴力组(n=96),同时,方便选取某普通中学的高一、二年级男生181人为普通组.用修改版外显行为攻击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来评估暴力攻击行为严重程度,用瑞典大学人格量表(Swedish University Scales of Personality,SSP)来评估人格特质.比较暴力组与其余两组,以及暴力组内部不同亚组间的人格特质差异.结果:暴力组在SSP的冲动性、兴奋性、语言攻击、身体攻击上得分均高于非暴力组[如,冲动性(55.3±9.8)vs.(52.0±9.6),(52.7±10.7);均P<0.05].暴力组中儿童期就表现出明显暴力倾向者(n=47)在SSP的怨恨、语言攻击和身体攻击上得分均高于青春期后出现暴力行为者(n=76)[(66.4±19.4)vs.(61.2±8.2),(55.7±8.9)vs.(51.0±7.4),(56.5±7.8)vs.(53.2±7.8),均P<0.05].暴力组SSP的躯体焦虑、兴奋性、不信任、语言攻击和身体攻击均与攻击行为严重程度(MOAS分)呈正相关(r=0.14~0.38,均P<0.001). 结论:暴力违法青少年具有更多的攻击性特质,这一倾向可能与受教育程度以及本身是否有品行问题无关.但暴力违法青少年中可能存在不同的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