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2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伴有纵向不稳的骨盆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52例Tile C型骨盆骨折在X线引导下,采用前、后联合手术入路内固定;后环采用脊柱固定系统髂腰间纵向撑开,横向加压复位固定;前环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复位耻骨骨折和耻骨联合分离并用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均获随访6-48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髋关节功能按Majeed评分标准:优50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8.1%。结论 Tile C型不稳定骨盆骨折经后路髂腰间纵向撑开横向加压植骨内固定后复位良好,骨折愈合率高,术后长期随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接骨板固定(MIPO)技术治疗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骨盆骨折患者行复位后采用MIPO技术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评估患者术后骨折复位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36个月。手术时间96~190 min,术中出血量160~380 ml。患者术中均未发生重要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未发生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区域感觉异常、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肺部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1例术后6 d伤口发生脂肪液化,加强换药后一期愈合。术后1周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估骨折复位情况:解剖复位16例,满意复位19例。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优21例,良13例,可1例,优良率97.14%。结论应用MIPO技术治疗骨盆骨折安全有效,通过间接复位减少了对骨折部位骨膜血供的影响,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手术入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选取2010-06—2015-06间收治的7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传统髂腹股沟入路,观察组行改良Stoppa入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效果、髋关节功能及安全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较少,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缩短(P0.05)。观察组的骨折复位优良率、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良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骨盆骨折闭合复位智能监视系统辅助闭合复位微创治疗复杂骨盆骨折的经验。方法 2019年12月收治1例高处坠落伤致复杂骨盆骨折的30岁男性患者。X线片及CT三维重建诊断为骨盆骨折,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为61-C3.3型(骶骨H型骨折合并耻骨联合分离)。伤后48 h生命体征平稳后手术,通过骨盆外架、骨牵引、智能监视系统辅助闭合复位、通道螺钉固定治疗。结果术中出血量50 mL,手术时间180 min,透视时间45 s。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术后次日摄骨盆X线片,根据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为解剖复位;CT三维重建示固定螺钉均位于骨皮质内,未穿出骨皮质。结论骨盆骨折闭合复位智能监视系统辅助闭合复位微创治疗复杂骨盆骨折可行,能获得较好疗效,减少术中透视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钢板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1月至2014年9月间采用钢板固定治疗的168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其中109例获得随访,男69例,女40例;年龄23~72岁,平均46.3岁。骨折按Tile分型:Bl型15例,B2型37例,B3型14例,c1型19例,c2型16例,c3型8例。根据随访期间Majeed功能评定标准评价关节功能,并将患者分为优良组(86例,78.9%)和可差组(23例,21.1%)。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体重指数、手术时机、骨折类型、骨折复位质量、术后并发症情况、骨密度、术后负重时间等。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影响关节功能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53个月,平均18.7个月。术前ISS(P=0.000)、骨折类型(P=0.008)、骨折复位质量(P=0.009)、术后并发症(P=0.000)是影响钢板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术后关节功能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前瞻性使用ISS评估患者病情,明确骨盆骨折类型,尽量对骨折解剖复位,降低骨盆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行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48例,男31例,女17例;年龄12~66岁,平均37.8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9例,高处坠落伤14例,挤压伤5例.骨折类型按Tile分型:B1型4例,B2型3例,C1型25例,C2型14例,C3型2例.48例患者分别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其中耻骨支螺钉固定16例、耻骨联合螺钉固定4例),重建钢板(其中耻骨支螺钉固定20例、耻骨联合螺钉固定8例)微创内固定治疗.术后通过X线观察患者复位情况并根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4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17个月.未发生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骨不愈合等并发症.解剖复位29例,满意复位18例,复位不满意1例.根据Majeed功能评价:优29例,良15例,可4例,优良率为91.7%.结论: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固定可靠,患者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骨盆骨折的有效手段,但对操作者要求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和优点. 方法 2002年4月至2008年7月根据Tile分型,分别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牵引+外固定支架固定、内固定+外支架同定三种方法对55例骨盆骨折进行复位固定,以达到骨折复位、骨盆环稳定的目的 . 结果 2例合并有胸腹部多发伤患者术后死亡,2例失访,51例获得平均11个月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下地负重时间6~14周,平均11周.拆外固定支架时间8~14周,平均12周.按刘利民等关于骨盆骨折术后功能评定标准:优33例,良12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为88.2%.2例合并髋臼骨折者术后2年因髋关节骨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例因骶髂关节骨关节炎行骶髂关节融合后症状消失;1例伴骶骨骨折患者术后2年出现骶神经损伤症状,CT检查示骶管内骨赘形成,行骶管探查骶赘切除后症状缓解.结论 对于Tile B1、B2型骨折单用外固定支架,C型骨折使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内固定或牵引治疗,均可达到骨折复位、骨盆环稳定的作用;对多发伤患者,急诊行外固定治疗,可迅速稳定骨盆、减少出血,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和优点. 方法 2002年4月至2008年7月根据Tile分型,分别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牵引+外固定支架固定、内固定+外支架同定三种方法对55例骨盆骨折进行复位固定,以达到骨折复位、骨盆环稳定的目的 . 结果 2例合并有胸腹部多发伤患者术后死亡,2例失访,51例获得平均11个月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下地负重时间6~14周,平均11周.拆外固定支架时间8~14周,平均12周.按刘利民等关于骨盆骨折术后功能评定标准:优33例,良12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为88.2%.2例合并髋臼骨折者术后2年因髋关节骨关节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例因骶髂关节骨关节炎行骶髂关节融合后症状消失;1例伴骶骨骨折患者术后2年出现骶神经损伤症状,CT检查示骶管内骨赘形成,行骶管探查骶赘切除后症状缓解.结论 对于Tile B1、B2型骨折单用外固定支架,C型骨折使用外固定支架结合内固定或牵引治疗,均可达到骨折复位、骨盆环稳定的作用;对多发伤患者,急诊行外固定治疗,可迅速稳定骨盆、减少出血,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皮骶髂螺钉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7-12诊治的52例Tile B、C型骨盆骨折,26例行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经皮组),26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切开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术后3个月患者康复情况。结果 5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8(12~24)个月。与切开组比较,经皮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失血量更少,切口长度更短,骨折复位质量更好,术后3个月Majeed评分更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相比,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 B、C型骨盆骨折创伤更小,骨折复位程度更优,患者功能恢复更好,符合快速康复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内固定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57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对57例不稳定骨盆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按Matta评分法评定骨折复位质量,Iowa评分法评定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按Matta评分,骨折复位优良率100%;根据Iowa评分,47例已恢复原来工作(82%),所有患者家庭生活满意。结论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是目前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前路外固定联合后路内支架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路外固定联合后路内支架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均采用前路外固定联合后路内支架技术进行治疗。结果:手术时间40~120min,平均为55min。术后复查X线及CT,骨折复位情况良好,随访3~27个月,平均11.5个月,没有发现复位丢失或残余不稳。功能评定按Majeed评分标准,优7例,良9例,可3例。结论:前路外固定架联合后路内支架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进行手术复位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38个月。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发生,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骨不愈合、明显双下肢不等长。髋臼骨折复位效果按MattaX线评估标准:优8例,良5例,一般2例。功能恢复根据Majeed评分标准:优5例,良8例,可2例。结论手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髋臼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我院自2000年2月~2002年2月,共收治19例经Tile分类确定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并行手术治疗,术中使用重建钢板14例,使用重建钢板联合拉力螺钉5例。结果术后随访5~28个月,平均15.2个月,骨折愈合,患者满意,根据Meats的影像学评价标准,本组骨盆骨折解剖复位15例,复位满意4例。结论手术复位,合理的内固定可有效复位固定骨折,矫正畸形,恢复骨盆的稳定性,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微创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微创固定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42例,根据骨折分型分别采用外固定架、经皮骶髂关节空心螺钉、经皮耻骨支、耻骨联合及髂骨翼空心螺钉、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X线片观察复位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随访6~36个月,未发生切口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钉棒系统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23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对Tile B型骨折采用骨盆前环的钉棒皮下内固定,对Tile C型骨折加用后路钉棒内固定或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术后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盆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jeed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前路手术时间20~30 min,术中出血量17~22 ml;后路手术时间45~75 min,术中出血量115~180 ml。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7个月。患者均无深部感染、医源性神经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全部甲类愈合,未出现骶尾部皮肤压疮、坏死。术后X线片根据Matta标准评定骨盆骨折复位情况:优13例,良6例,可4例。术后6个月按Majeed评分评价临床疗效:优14例,良6例,可2例,差l例。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创伤较小、并发症少的优点,患者可早期负重,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15例。其中:C1型10例,C2型4例,C3型1例。评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5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骨盆前环手术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平均分别为61 min、92 mL;后环手术平均分别为71 min、165 mL。术中均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例耻骨处伤口发生浅表感染,经换药治愈。骨折复位按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定:解剖复位10例,满意复位4例,可1例。骨折愈合时间为2~6个月,平均2.9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2例,良2例,可1例。结论通过有限切开复位和钢板内固定可以对Tile C型骨盆骨折进行良好的显露和牢靠的固定,并且不需要暴露神经、血管等结构,具有微创特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并分析其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2007年6月至2012年1月,收治38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类确定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TilesB型16例,C型22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在21-78岁之间,平均33.8岁.所有病例在入院时均有休克及合并伤.伤后至手术时间8-33d(平均15.4d).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结果:38例随访时间10-41个月(平均20.4个月).骨折愈合,骨盆环无畸形,下地行走,无腰腿痛及步态异常;功能评分:优占83.4%;良占89%,可6.7%,优良率达到占93.3%.logistic回归分析示骨折复位时间、复位质量是影响术后功能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重建骨盆的稳定性和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不稳定骨盆骨折稳定性重建的良好方法;手术复位时间、骨折复位质量是影响术后功能结果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脊柱钉棒系统类似三角形的骨折固定技术(triangufar ostee synthesis,TOS)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1例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后路腰骶部正中切口入路,安装L(4~5)椎弓根及髂后上棘椎弓根螺钉,将垂直、旋转移位复位固定。11例病人均属于Tile C型骨折,男7例,女4例。年龄20~48岁,平均34岁。结果 11例患者术后10例获得6~20个月随访,平均12.7个月。术后X线片均示骨盆骨折复位满意。根据Matta骨盆骨折复位评定标准,优7例,良3例。术前有4例骶丛神经损伤,术后3例神经症状恢复,1例解。未出现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下肢行走、蹲屈功能恢复满意。有1例伤口感染,延迟愈合。结论使用脊柱钉棒系统TOS装置固定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具有疗效满意,器械操作相对简单熟悉部分缓,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骺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8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骺骨折行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骨折愈合良好,16例腕关节功能优良,一般2例,均未出现针道感染。结论闭合复位内固定因为其创伤小、骨折愈合好、腕功能恢复快,可作为不稳定骨骺骨折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辅助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有限切开辅助复位PFNA内固定技术治疗23例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影响复位的不同情况采用有限切开器械撬拨或钢丝环扎辅助复位治疗。结果骨折复位情况:优17例,良4例,差2例。术后1例死于肺栓塞,1例失联,21例获得随访,时间9~21个月。21例骨折愈合,愈合时间为10~22周。末次随访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4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18/21。结论采用有限切开器械辅助复位PFNA治疗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能保护骨折端血运,减少软组织剥离,骨折复位相对满意,可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