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锁定钢板与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移位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8—2014-01诊治的64例锁骨中段骨折,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32例(锁定钢板组),采用Herbert钉内固定32例(Herbert钉组)。结果锁定钢板组获得随访6~22个月,平均13.3个月;Herbert组获得随访8~24个月,平均12.5个月。与锁定钢板组比较,Herbert钉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但骨折愈合时间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锁定钢板组Neer肩关节活动评分高于Herbert钉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Herbert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与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移位锁骨中段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疗效,Herbert钉内固定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而锁定钢板内固定在术后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方面较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顺皮纹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根据切口不同分为微创组(29例,采用顺皮纹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和传统组(31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情况、锁骨上神经损伤情况。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分评价术后瘢痕情况,问卷调查患者对术后瘢痕外形的满意度,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上肢功能障碍(DASH)评分分别评价肩关节、上肢总体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切口总长度、术中出血量微创组短(少)于传统组(P<0.05),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锁骨上神经损伤发生率微创组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1年,Constant-Murley评分、DASH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哥华瘢痕评分、患者瘢痕外形满意率微创组均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 顺皮纹小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瘢痕不明显、锁骨上神经损伤率低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改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7—2016-12诊治的53例锁骨中段骨折,其中31例采用传统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传统组,骨折线两端各有3枚或3枚以上锁定螺钉固定),22例采用改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改良组,骨折线两端均为2枚锁定螺钉4层皮质固定)。结果 5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7.9(6~12)个月。改良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2组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Ne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2例切口愈合不良者经换药后痊愈,2例骨折延迟愈合;改良组1例切口愈合不良者经换药后痊愈,1例骨折延迟愈合;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技术难度较低,具有微创优势,更符合BO生物学固定原理,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锁骨骨折系临床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9%[1],其中更以锁骨中段为甚[2].对于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已得到众多临床医师的认同,由于其获得了即时的坚强固定,从而允许早期功能锻炼[3-5].随着微创理念的提升及锁定技术的不断发展,锁定钢板亦逐渐应用于锁骨干骨折的治疗.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我院对29例锁骨干中段骨折采用重建锁定钢板经皮插入微创法进行内固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闭合手法整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法整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58例,对切口愈合情况、患肢功能、骨折愈合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术后全部病例切口Ⅰ期愈合,未见切口感染、钢板及骨质外露。骨折愈合时间12~22周,平均18周。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22个月,平均16个月。治愈49例,好转9例。结论手法整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中下段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钢板结合微创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锁骨RobinsonⅡB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3例新鲜锁骨RobinsonⅡB型骨折患者均采取有限切开复位、小切口入路置入锁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3例均顺利骨性愈合,愈合时间7~21周,平均(11.9±2.7)周,Neer肩关节评分平均(95.9±2.8)分。结论:经皮锁定钢板结合微创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锁骨RobinsonⅡB型骨折,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12年3月所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5例,其中男62例,女43例,年龄11~80岁,平均39.5岁,胫骨上段及平台骨折35例,中段骨折30例,下段及远端骨折40例,粉碎性骨折85例,简单骨折20例;对照组99例,其中男58例,女41例,年龄10~78岁,平均38.8岁,胫骨上段及平台骨折34例,中段骨折28例,下段及远端骨折37例,粉碎性骨折78例,简单骨折21例。治疗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普通钢板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切口一期缝合率、并发症、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一期缝合率、皮肤坏死率、总并发症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缩短、皮肤坏死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1月至2012年3月所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5例,其中男62例,女43例,年龄11~80岁,平均39.5岁,胫骨上段及平台骨折35例,中段骨折30例,下段及远端骨折40例,粉碎性骨折85例,简单骨折20例;对照组99例,其中男58例,女41例,年龄10~78岁,平均38.8岁,胫骨上段及平台骨折34例,中段骨折28例,下段及远端骨折37例,粉碎性骨折78例,简单骨折21例。治疗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普通钢板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切口一期缝合率、并发症、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切口一期缝合率、皮肤坏死率、总并发症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缩短、皮肤坏死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非锁定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简单胫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和临床选择。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自2009-02—2013-05分别采用微创非锁定钢板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胫骨中下段骨折46例,对照组24例采用微创经皮锁定接骨板内固定,观察组22例采用微创经皮非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结果 46例获得随访6~12个月,平均10.6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出现。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简单胫骨中下段骨折,采用微创经皮非锁定钢板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均能达到满意疗效,然而结合经济上的因素考虑,可首选非锁定钢板。  相似文献   

10.
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12例,伴有腓骨骨折者1/3管形钢板固定。结果全部获8~16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9~20周,未出现感染及骨不连等并发症。参照Tormetta评分标准:优9例,良2例,可1例。结论小切口经皮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保护了骨折端血运,固定牢靠,愈合快,并发症少,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手术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可靠方法,但存在切口大影响美观,剥离大影响骨折愈合,同时感染风险增加等不足。笔者于2010-03—2012—10采用弹性髓内钉微创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23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项链弧形切口锁定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经皮项链弧形切口锁定板内固定治疗,31例)与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治疗,31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胸前上区皮肤感觉麻木发生情况,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价肩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9个月。手术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P<0.05),切口长度、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胸前上区皮肤感觉麻木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皮项链弧形切口锁定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手术切口短、术后疼痛轻、锁骨上神经损伤少、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但手术时间比切开复位内固定稍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1—2017-10采用标准锁骨解剖锁定钢板联合微型掌指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3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评定。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2(12~15)个月。随访期间骨折均愈合,无感染、骨折再移位、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骨折骨性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6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为87~92分,平均88.9分。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肩部无疼痛,肩关节活动度与健侧无明显差别。结论采用标准锁骨解剖锁定钢板联合微型掌指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可以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固定,有利于术后患者早期康复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锁定型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4年4月,应用锁定型解剖钢板及经皮微创方法治疗锁骨骨折47例,其中男38例,女9例;年龄16~59岁,平均45岁。全部为闭合性骨折。粉碎骨折34例,横形骨折5例,斜形骨折8例。结果 47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9~12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时间8~13周。按孙新宏等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优38例,良8例,差1例。结论经皮锁定型解剖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掌侧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Minin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late osteosynthesis,MIPPO)切口保留旋前方肌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8月-2018年10月,采用掌侧MIPPO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9例。术后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有无失效、感染及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 19例随访12~18个月。所有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功能恢复满意,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按照Dienst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13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4.7%。结论掌侧MIPPO切口保留旋前方肌锁定钢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切口小、损伤轻、操作便捷优点,效果可靠,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导针辅助下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对采用上述方法治疗47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左侧22例,右侧25例;车祸伤18例,摔伤22例,压伤7例;年龄为15~52岁,平均年龄37.6岁;均为新鲜骨折。手术均由同一组医师完成。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时间11~15个月,平均12.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6~14周(平均8.5周)。本组参照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标准:优44例、良3例,优良率达100%,无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导针辅助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固定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符合生物学固定(BO)原则,有利于锁骨骨折的愈合及骨折端软组织的修复。对血管、神经及肺组织的损伤风险较小,而且切口小,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重建锁定钢板、锁定解剖钢板、Herbert中空螺钉和交锁髓内钉4种内固定方法治疗111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比较4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肩关节功能。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手术时间:重建锁定钢板组长于锁定解剖钢板组、Herbert中空螺钉组和交锁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重建锁定钢板组和锁定解剖钢板组多于Herbert中空螺钉组和交锁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长度:重建锁定钢板组和锁定解剖钢板组长于Herbert中空螺钉组和交锁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重建锁定钢板长于锁定解剖钢板组、Herbert中空螺钉组和交锁髓内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手术方法肩关节功能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重建锁定钢板组、锁定解剖钢板组各有2例钢板断裂,Herbert中空螺钉组2例退钉,交锁髓内钉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4种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均取得满意疗效,Herbert中空螺钉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较重建锁定钢板和锁定解剖钢板固定更符合生物力学特性,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形锁定钢板在临床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S"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49例锁骨中段骨折,均为粉碎移位闭合性骨折,术后坚持早锻炼、晚负重的原则。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4个月,平均1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3.1个月。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患肩功能恢复良好,根据Lazzcano肩关节术后恢复标准,优40例,良9例,优良率100%。结论在临床治疗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时,采用有限切开复位"S"形锁定钢板内固定,创伤小,固定牢固,允许早期功能练习,获得骨性愈合早,肩关节功能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锁骨中段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的锁骨中段骨折196例。结果采用克氏针固定发生退针24例,其中1例出现骨端分离骨不愈合,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畸形愈合。采用1/3管型钢板固定有2例发生钢板断裂,经再次手术用锁骨解剖钢板固定植骨而痊愈。锁骨解剖钢板及锁定板固定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者,无骨折延期愈合者。结论对锁骨中段骨折患者手术时应尽量采用解剖型钢板或锁定钢板进行固定,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可相对早期锻炼肩关节,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黄朝靖  张佑平  孟山明 《骨科》2014,5(4):235-237
目的 观察并探讨近端改良切口,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治疗17例成人肱骨干骨折,并改良其近端切口,观察治愈率、平均愈合时间等.结果 17例成人肱骨干骨折患者均愈合,未发现相关并发症,愈合时间10.0~27.0周,平均13.1周.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评定疗效,本组患者均为优.结论 近端改良切口,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能有效治疗成人肱骨干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