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74例SCLC患者(SCLC组),7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肺良性疾病组),60例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分析D-二聚体及FIB与SCL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比较SCLC患者放疗和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SCLC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性SCLC(ED-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局限性SCLC(LD-SCL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与SCLC患者吸烟、肿瘤累及部位、最大肿块直径、远处转移有关(P0.05);FIB水平与SCLC患者肿块数目、病理分型、远处转移有关(P0.05)。SCLC治疗有效组患者放疗和化疗后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较放疗和化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情稳定组患者放疗和化疗前后D-二聚体和FI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效组患者放疗和化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与放疗和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FIB可作为SCLC辅助诊断、病情监测、放疗和化疗疗效和预后判断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转移及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至2015年确诊的NSCLC患者236例、健康人对照组58例和肺部良性病变组50例,并按照临床分期及组织学分型对NSCLC患者进行分组,分析各组间D-二聚体表达水平差异。用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诊断NSCLC转移的效能;检测57例随访中晚期NSCLC患者化疗过程中D-二聚体水平的动态变化,通过生存曲线分析其与NSCLC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NSCLC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照组及肺部良性病变组(P均0.05)。Ⅲ~Ⅳ期NSCLC患者D-二聚体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P0.01),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1)。当cut-off值为0.60 mg/L时,D-二聚体诊断NSCLC转移的AUCROC为0.744(95%CI:0.650~0.839),敏感性60.3%,特异性86.0%。此外,术前高水平D-二聚体患者的生存期明显短于低水平患者(P0.01),且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病情发展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D-二聚体检测可用于NSCLC转移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检测了187例不同病理分型、不同临床分期的肺癌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肺癌患者组建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肿瘤的扩散、转移,血浆中D-二聚体的水平呈递增趋势。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与肿瘤分期之间有密切相关性,不同临床分期的肺癌患者之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同病理分型的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病理分型无密切相关性;与临床分期有密切相关性;血浆D-二聚体水平不仅可以反映肺癌患者呈不同程度的纤溶亢进,而且与疾病的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是判断生存和预后的最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术后变化及术前D-二聚体水平对NSCLC患者术后短期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85例NSCLC患者术前、术后,3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及55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术后随访1年,记录NSCLC患者不良事件。结果 NSCLC患者术前D-二聚体水平高于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术前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NSCLC患者不良事件组术前D-二聚体水平为(3.35±3.11)mg/L,显著高于良性事件组的(0.73±3.2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为血栓高风险患者,监测术前、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降低血栓风险,改善预后。术前D-二聚体水平可用于预测NSCLC患者术后短期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肝癌临床分期、分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比浊法检测54例不同临床分期及Edmondson病理分级肝癌患者(肝癌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4例(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肝癌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临床分期增高,肝癌组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各分期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病理分级间血浆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肝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与肝癌Edmondson病理分级无相关性.动态观察肝癌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对肝癌的分期及病情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术前癌胚抗原(CEA)、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分期及预后相关性,探讨CEA、D-二聚体和FIB术前检测在结直肠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该院收治结直肠癌患者158例病理资料,术前检测血浆CEA、D-二聚体和FIB水平,随访并观察所有患者5年生存率,分析血浆CEA、D-二聚体和FIB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点、TNM分期及预后关系。结果术前158例患者血浆CEA、D-二聚体和FIB水平分别为(4.41±0.84)ng/mL、(0.48±0.13)mg/L和(3.72±0.73)g/L。术前血浆CEA、D-二聚体和FIB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化程度无关(P0.05);术前血浆CEA、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与结直肠癌TNM分期相关(P0.05),经相关性分析,术前血浆CEA、D-二聚体和FIB水平与TNM分期呈正相关(r=0.67,r=0.81,r=0.64,P0.05);经单因素分析,术前血浆CEA、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是影响术后5年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分析,术前血浆CEA、D-二聚体和FIB水平是影响术后5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血浆CEA、D-二聚体和FIB水平和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点及分期相关,高水平CEA、D-二聚体和FIB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浆D-二聚体检测在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及分期的变化,探讨其对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0例甲状腺癌患者,同期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50例,健康体检者52例,观察各组空腹血浆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 同时,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甲状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2.01±0.75 mg/L)明显高于良性组(0.63±0.31 mg/L)及健康体检组(0.28±0.12 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72,11.06,P<0.000 1); 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甲状腺癌恶性程度相关,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l~Ⅱ期患者(t=9.83,P<0.05); 在术后一周甲状腺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结论 D-二聚体水平在甲状腺癌患者手术前后有明显变化,且与临床分期有关,可作为甲状腺癌患者治疗评价及疾病监测、预后的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浆中 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化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行GP方案化疗的晚期NSCLC患者135例,分析其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无进展生存时间(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时间( overall survival,OS)的关系。结果Ⅳ期的 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表达水平相对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NSCLC伴血浆D-二聚体表达阳性患者的PFS(5.3个月/10.6个月,P〈0.05)和OS(11.8个月/20.4个月,P〈0.05)均明显缩短;多因素回归分析化疗前血浆D-二聚体表达水平是影响晚期NSCLC 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D-二聚体可作为晚期NSCLC患者预后判断的实验室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检测治疗前胃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该院治疗的10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同期10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两组受检者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凝血因子Ⅶ活性(FⅦ:C)及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水平。结果胃癌组血浆PLT、PT、FBG、D-二聚体、FⅦ:C及FⅧ: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分期越晚,血浆PLT、PT、FBG、D-二聚体、FⅦ:C及FⅧ:C水平越高,胃癌患者病理分期Ⅳ期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与其他病理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直径≥5cm者血浆PLT、APTT、FBG、FⅦ:C及FⅧ:C水平明显高于病灶直径5cm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化者FⅦ:C及FⅧ:C水平明显高于中分化者、高分化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者血浆PLT、D-二聚体、FⅦ:C及FⅧ:C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患者,且淋巴结转移者血浆PLT、FⅦ:C及FⅧ:C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者及脉管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胃癌患者血浆凝血功能指标可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检测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的水平在急性肺栓塞(APE)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诊治的126例APE患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和FDP水平。根据A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高危组、中危组及低危组;根据其6个月临床转归将其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不同组间D-二聚体和FDP水平,评价D-二聚体和FDP水平对评估APE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随着APE病情严重程度的增加,D-二聚体和FD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D-二聚体和FD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及FDP水平呈正相关(r=0.437,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D-二聚体0.98mg/L和FDP10.02mg/L对APE患者预后生存状况的判断准确率较高。结论 D-二聚体及FDP水平差异与APE的危险分层以及远期预后相关,二者联合可提高对APE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准确性,在新形势下的临床个性化医疗中可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