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六年制免费师范生是否存在学习倦怠和学业自我效能问题。方法:用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和学业自我效能问卷对533名六年制初中起点免费师范生、221名非免费师范生和198名普通高中生进行测查。结果:1不同年级的六年制免费师范生之间在学习倦怠(F=9.915,P<0.001)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F=5.201,P<0.01)上皆存在显著性差异;2男女两性在情绪耗竭(t=2.578,P<0.05)、低成就感(t=2.547,P<0.05)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t=2.331,P<0.05)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学习倦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呈负相关(r=-0.341,P<0.01);4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情绪耗竭、低成就感、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以及倦怠总分上皆存在显著性差异(F=3.182~4.562,P<0.05)。结论: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六年制初中起点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倦怠,提高其学业自我效能,尤其应关注大一、大二学生以及男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训练对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山西省某高职院校大二年级87名在校学生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并对干预组进行为期5周的时间管理训练。结果干预后两组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有显著差异(t=7.884,5.517;P0.001);干预组干预后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及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显著提高(t=5.767,4.171;P0.001)。结论时间管理训练可以增强高职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网络成瘾患者与在校非网瘾初中生的创造力倾向和自我效能感进行对比研究,为网络成瘾者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61名非网瘾初中男学生(对照组)和65名网游成瘾男患者(研究组)进行创造力倾向量表和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的测量,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对照组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均高于研究组(t=2.65,3.61;P0.01)。其余因子没有显著差异。对照组中除想象力与学业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得分无相关性外,其余创造力倾向与自我效能感各分量表得分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29~0.50,P0.01)。研究组仅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挑战性呈正相关(r=0.25,P0.0,5),其他自我效能感和创造力倾向之间无相关性。结论网瘾男初中生与在校男初中生相比,表现力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某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业拖延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的关系以及绩优生与绩差生在这3方面的差异。方法:采用学业拖延量表-学生卷(PASS)、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情绪智力量表对该医学院118名二年级本科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情绪智力对学业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t=9.377,P0.001),学业自我效能感负向预测学业拖延(t=-2.523,P0.05),而情绪智力与学业拖延无相关。绩优生与绩差生在学业拖延(t=2.261,P0.05)及备考拖延水平上(t=3.120,P0.01)均有显著差异,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方面也有较明显的差别(t=3.191,P0.05)。二者在情绪智力水平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拖延关系密切,情绪智力正向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与学业拖延无关。绩优生学业拖延及备考拖延水平低于绩差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比绩差生高。情绪智力与学业成绩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师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特征及其与时间管理倾向、学业情绪的关系。方法: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对陕西某师范院校341名师范生进行测试。结果:1师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专业、生源地以及低年级组与高年级组差异(t=2.190,2.362,2.339,2.105;P0.05);2师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学业情绪,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情绪均存在显著相关(r=0.423,0.219,0.405;P0.01)。结论:师范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时间管理倾向以及学业情绪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网络成瘾患者与在校非网瘾初中生的创造力倾向和自我效能感进行对比研究,为网络成瘾者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61名非网瘾初中学生(均为男性,作为对照组)和65名网游成瘾男患者(均为初中生,作为研究组)进行创造力倾向量表和自我效能感综合量表的测量,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对照组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均高于研究组(t=2.65,3.61;P0.01)。两组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创造力倾向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除想象力与学业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得分无相关性外,其余创造力倾向与自我效能感各分量表得分均呈显著性正相关(r=0.29~0.50,P0.01)。研究组仅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挑战性呈正相关(r=0.25,P0.0,5),其他自我效能感和创造力倾向之间无相关性。结论网瘾男初中生与在校男初中生相比,其创造性倾向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无显著差异,但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效能感低,因此对网瘾初中生治疗中应加入学业指导,提升其学业自信心。  相似文献   

7.
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内部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目前高职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及其内部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学业自我效能问卷、学习动机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倦怠调查量表对400名在校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学习倦怠中的成就感低因子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t=3.071,P0.001),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因子在独生与否上存在显著差异,都是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t=2.291~3.027,P0.05);②学习动机与学习倦怠中的成就感低呈正相关(r=0.117,P0.05),与情绪低落呈负相关(r=-0.264,P0.01)。学习动机中的内生动机与学习倦怠及其行为不当、情绪低落两个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r=-0.413~-0.164,P0.01);外生动机与学习倦怠及其成就感低这一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r=0.121~0.211,P0.01);③除成就感低与自我效能感中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一维度的相关不显著外,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各因子与学习倦怠总分及各因子呈现显著负相关(r=-0.462~-0.171,P0.01);④内部动机在自我效能与学习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t=-8.446,P0.01)。结论①独生子女的学习倦怠程度高于非独生,男生"成就感低"程度高于女生。②学业自我效能感越高的人,学习倦怠水平越低。③学业自我效能直接影响学习倦怠,还通过学生学习动机间接影响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师生无聊状态、学业兴趣、时间效能感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无聊状态量表﹑学业兴趣量表和时间效能感分量表对212名高师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师生无聊状态在不同性别(t=3.257,P0.01)﹑不同年级(t=4.154,P0.01)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不同专业(t=3.984,P0.001)﹑是否独生子女(t=3.614,P0.001)﹑是否参加过志愿者活动(t=-6.357,P0.001)和不同生源地(t=-4.048,P0.001)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2)高师生无聊状态与学业兴趣(r=-0.433,P0.001)﹑时间效能感(r=-0.577,P0.001)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3)学业兴趣和无聊状态对时间效能感均有预测作用,无聊状态在学业兴趣对时间效能感的影响中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学业兴趣通过无聊状态间接影响时间效能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本科护生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为促进本科护生积极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新的干预视角。方法:对蚌埠医学院698名在校本科护生采用大学生压力量表(CSS)、中文版CD-RISC心理弹性量表和心理健康量表(GHQ-2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本科护生压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男护生压力水平显著高于女护生(t=3.22,P0.01),但其心理健康水平高于本科女护生(t=-2.25,P0.05),压力与心理健康呈倒"U"字型变化;不同年级护生压力(F=7.21,P0.01)、忧郁(F=6.20,P0.05)、焦虑(F=12.86,P0.01)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年级的护生体验到的压力相对较小,二年级护生的压力较高;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的护生的自我肯定(t=-2.865,P0.01)和心理弹性水平(t=3.47,P0.01)有显著差异;②压力、忧郁、焦虑与心理健康之间两两呈正相关(r=0.292~0.762,P0.01),压力、忧郁、焦虑、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自我肯定两两之间呈显著相关(r=-0.244~-0.860,P0.01);③心理弹性是本科护生的压力与自我肯定、忧郁、焦虑之间的中介变量,心理弹性在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本科护生压力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心理弹性在其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学历护生的共情能力,一般自我效能感以及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杰斐逊共情量表-护生专用版(JSPE-N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344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共情能力总分及情感关怀维度得分高于专科护生(t=3.117,4.117;P0.01);本科护生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神经质、掩饰性得分显著低于专科护生(t=-5.040,-2.860,-4.027;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共情能力和人格特征两两之间存在相关。结论:本科护生相比专科护生共情能力更高,人格更完善。一般自我效能感、共情能力和人格特征三者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学校及家庭因素对高职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方法采用自拟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和考试焦虑量表(TAS)对上海市162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权威型及民主型教养方式家庭的高职生时间管理倾向总分显著高于忽视型教养方式家庭(F=3.923,P<0.01),民主型家庭的高职生时间监控观得分显著高于忽视型及溺爱型家庭(F=3.892,P<0.01),民主型家庭的高职生时间效能感得分显著高于忽视型家庭(F=4.560,P<0.01);综合测评成绩在0%~25%的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总分、时间价值观、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得分均显著高于综合测评成绩在50%~75%的学生(F=3.588,3.643,2.909,2.991;P<0.05),综合测评成绩在75%~100%的学生时间价值感、时间管理倾向总分显著高于综合测评成绩在50%~75%的学生(F=3.643,3.588;P<0.05);高度焦虑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及时间监控观得分低于低度焦虑和中度焦虑组(F=3.608,4.429;P<0.05)。结论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高职生时间监控能力与时间效能感更强,时间管理能力较强的人更有可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通过科学有效的时间管理训练,可有效降低高职生的考试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在校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为制定有效心理干预措施,提高护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简版心理健康连续体量表(MHC-SF)对272名本科护生进行基本信息、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调查(MHC-SF将心理健康分成颓废萎靡、中等程度、振作向上3种状态)。结果:1本科护生3个分量表得分由高到低分别是:心理幸福感、情感幸福感、社会幸福感;2不同文理分科(t=2.538,P0.05)、不同年级(F=7.098,P0.01)本科护生心理健康得分存在显著差异;3与大多数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对未来就业的担忧、对目前所学习专业的态度、父母的期望、辅导员在关爱学生方面的表现、学业水平是影响护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本科护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护理院校应制定有效地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学业成就归因量表与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陕西省某高校2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的身心耗竭得分在不同性别(t=-2.132,P0.05)、专业(t=3.572,P0.01)与年级(t=-6.558,P0.001)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文科高于理科,高年级组高于低年级组;大学生的学业疏离得分在不同专业上(t=3.158,P0.01)存在显著差异,文科高于理科;大学生的低成就感得分在专业(t=-3.686,P0.001)与年级(t=7.018,P0.001)上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理科高于文科,低年级组学生高于高年级组学生;(2)大学生身心耗竭和学业疏离维度与学习成就归因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P0.01),大学生低成就感维度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P0.05,P0.01)。结论: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成就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择业效能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R),对广州南方医科大学192名在校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择业效能感在性别、家庭经济状况和不同求职期望等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择业效能感显著低于其他大学生(t=-6.96,P<0.01);独生子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2.694,P<0.01);考研顺利者显著高于考研失利者(t=2.237,P<0.05);不同专业满意度的学生间存在显著差异(F=5.597,P<0.01)。结论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的择业效能感低于其他大学生,其受是否独生子女、考研是否顺利和专业满意度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新媒体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学习方式、学习投入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调查和实证分析,探讨大学生思政课学习心理和学习效能问题。方法:采用自制新媒体学习方式与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效能的调查问卷、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对57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自制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达到0.832,KMO检验系数r0.8(P0.001),说明自制问卷信度和效度较高,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工具;2大一学生学习投入的动机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t=2.64,P0.01);3学习方式总均分及其体验和评价两个维度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能力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102,0.096;P0.05;r=0.112、P0.01);学习投入总均分及其3个维度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均分及其两个维度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r=0.20,0.22,0.24;P0.01);4大一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投入对思政课学业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回归效应(R=0.423,Beta=0.115,P0.05,Beta=0.405,P0.001),能联合解释学业自我效能感17.9%的变异量。结论:新媒体视阈下学习方式、学习投入和思政课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调查和实证分析,对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中职护生心理韧性水平,并探讨它和领悟社会支持、一般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对1018名中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中职护生心理韧性总分为(3.44±0.53);心理韧性总分在生源地(t=2.113,P0.05)、年级(F=10.698,P0.001)和学习成绩(F=21.330,P0.001)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是否单亲家庭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一般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和心理韧性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138~0.884,P0.001);(3)一般自我效能感在领悟社会支持和心理韧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中职护生心理韧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个体差异大,部分护生韧性水平较低。可以通过加强社会支持、提升自我效能感、心理韧性训练等多种方式,提高中职护生的心理韧性水平,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控制源、时间管理倾向与成就动机的关系。方法采用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I-E)、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和成就动机量表(AMS)对29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控制源、时间管理倾向和成就动机得分上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在心理控制源、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及时间管理总分上有显著性差异(F=2.836,4.685,4.897,3.834;P<0.05);②心理控制源与时间管理监控观、时间效能感有显著的负相关(P<0.01),与成就动机相关不显著;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与成就动机有显著的正相关(P<0.01);③高低时间管理组在心理控制源、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t=3.11,-5.95,-5.10,P<0.01);④心理控制源对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对成就动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1)。结论大学生心理控制源、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受年级因素的影响,心理控制源得分低则时间管理倾向和成就动机得分高,三者关系密切、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情绪智力、领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方法:对蚌埠医学院和皖南医学院958名本科护生采用情绪智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本科女护生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得分高于本科男护生,但本科男护生消极情感得分显著高于本科女护生(t=4.01,P0.01);本科护生在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得分从一年级至四年级逐渐递增,不同年级的本科护生在生活满意度(F=11.78,P0.01)、积极情感(F=12.32,P0.01)、消极情感上有差异(F=11.26,P0.01);2情绪智力、领悟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以及积极情感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27~0.58,P0.01),情绪智力、领悟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33~-0.38,P0.01);3领悟社会支持是情绪智力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之间的中介变量,领悟社会支持在情绪智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1本科护生主观幸福感较好,心理健康状况良好;2本科护生通过合理感知、调节、控制和运用情绪去解决实际问题、拥有更好的人际交往,最终增加幸福感体验。  相似文献   

19.
了解医学生自我效能感、自尊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为开展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尊量表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南京某医学院校的175名在读本科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医学生的自尊水平在不同年级、独生与否、学生干部与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神质水平在不同性别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向性水平在学生干部与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医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不同年级、不同居住地、不同性别、独生与否以及学生干部与否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自我效能感与自尊之间呈正相关(P<0.01),自我效能感和自尊与外向性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自我效能感和神经质之间呈负相关(P<0.05),自尊与神经质和精神质之间均呈负相关(P<0.01)。医学生的自尊水平与年级、是否独生以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因素有关;医学生的人格特质与性别以及是否担任学生干部等因素有关;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自尊水平以及艾森克各分量表得分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学习倦怠现状,探讨其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Q),对山东省内两所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4个年级共计268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将所得数据应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总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突出表现是行为不当;(2)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在情绪低落和行为不当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情绪低落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2.39,P0.05),而行为不当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63,P0.01)。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学习倦怠总分在年级上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大一、大三和大四学生情绪低落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F=2.63,P0.05),大一和大三学生行为不当和学习倦怠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F=3.84,3.34,P0.05);(3)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及各维度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除支持利用度与成就感低相关不显著外,学习倦怠及其3维度与社会支持及其3维度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得分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P0.01),客观支持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P0.05);(4)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2.43%。结论: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本科生存在中等程度的学习倦怠,其社会支持不仅能直接影响其学习倦怠,还能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其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