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吞咽康复护理对于促进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康复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护理,研究组增加吞咽护理的综合康复护理方案,比较2组吞咽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4周,SS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4周、8周VFSS评分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吞咽康复治疗的综合康复护理方案能显著改善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69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肢体功能和吞咽功能的训练,并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及肢体功能恢复状态.结果 康复组总有效率81.2%,与对照组49.1%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肢体运动功能比较,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给予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吞咽治疗仪、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4例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各29例,康复组给予吞咽治疗仪、电针、康复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结果:康复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吞咽治疗仪、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4月于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8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开展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电刺激,共治疗4周。比较2组干预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结果 干预前,2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VFSS评分及SWAL-QOL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VFSS、SWAL-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利于吞咽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吞咽康复护理干预对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出血性脑卒中并吞咽障碍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比较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比较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吞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吞咽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吞咽能力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吞咽能力评分为(9.1±1.5)分,显著优于比较组的(6.8±1.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出血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吞咽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吞咽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介入运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92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对康复组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管理,对照组进行传统常规护理。结果:康复组吞咽功能的恢复显著高于对照者(P0.050)。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延伸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8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数字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住院期间常规护理,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将护理干预延伸至院外,进行不间断的连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吞咽功能,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结果出院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79%,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误吸、呛咳、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出院后缺乏科学系统的康复指导,延伸护理干预弥补了这一缺陷,有效避免了患者居家期间护理的盲目性,对促进其吞咽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吞咽治疗仪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采用吞咽治疗仪配合吞咽训练(间接基础训练、直接摄食训练),对照组进行吞咽训练.两组均给予同质化治疗和常规护理.采用吞咽功能恢复状况及洼田饮水试验分别在进行康复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7.4%,对照组61.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吞咽治疗仪配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效果优于单纯吞咽训练.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分法分级。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早期康复训练。结果:康复组接受早期康复训练患者的吞咽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有利于吞咽能力康复。  相似文献   

10.
梁冰莲  张敏  黄小清 《黑龙江医学》2021,45(12):1239-1241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同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阳江市中医医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取多学科协同康复护理,为期3个月.比较两组吞咽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研究组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2.20%、7.32%,低于对照组的31.71%、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前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SS-QOL评分为(201.47±17.65)分,高于对照组的(182.03±17.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同康复护理能够提升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减少误吸的发生,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吞咽功能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评分、标准吞咽功能(SSA)评分的疗效比较。结果两组组治疗前后VFSS、SSA评分有明显差异(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VFSS、SSA评分有明显差异(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较好。结论针刺结合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黄杏阁 《黑龙江医学》2021,45(24):2592-2593
目的:探讨床旁吞咽筛查联合改良饮食管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8年4月—2019年3月接受改良饮食管理的43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2019年4月—2020年3月接受床旁吞咽筛查联合改良饮食管理的44例脑卒中后的吞咽障碍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干预至出院,对比两组吞咽恢复情况[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及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评分]、并发症.结果:干预后,两组FOIS评分均提升、PAS评分均下降,观察组FOIS评分高于对照组、P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2、4.074,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6,P<0.05).结论:床旁吞咽筛查联合改良饮食管理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可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5年5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93例脑卒中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同时早期给予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治疗1个月后分别行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结果: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的患者吞咽障碍恢复情况明显优于未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两组患者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功能恢复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4):165-168+172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下咽癌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90例下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下咽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主要针对吞咽功能的规范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吞咽能力康复效果、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 干预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分级比较差异明显(P0.05);干预前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对照组、观察组VFSS评分和QLQ-C30评分分别为(3.51±0.72)分、(75.42±6.38)分、(3.47±0.83)分、(76.01±6.65)分;干预后,对照组、观察组VFSS评分和QLQ-C30评分分别为(6.02±1.83)分和(83.56±8.04)分和(7.55±2.54)分和(90.23±9.75)分;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VFSS评分和QLQ-C30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8.89%vs. 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5.56%vs. 3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护理模式比较,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可明显改善下咽癌患者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10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数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干预.分别应用洼田氏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量表(SWAL-QOL)评估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记录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评估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洼田氏饮水试验干预后(Ⅳ级+Ⅴ级)发生率、评分及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降低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7):104-107+111
目的探讨吞咽动作观察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月于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收治的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吞咽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吞咽康复治疗前辅以吞咽动作观察疗法,即先看吞咽动作视频10 min,然后再开始常规吞咽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常规吞咽康复不辅以吞咽动作观察疗法,而采用看风景及建筑物视频10 min,再开始常规吞咽治疗。两组患者治疗频率均为每周5次,持续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对两组患者采用进食评估问卷调查(EAT-10)、经口进食能力评估(FOIS)及渗透-误吸评估(PAS)对脑卒中期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评价指标评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EAT-10评分(18.87±6.07)、FOIS评级(5.20±1.10)、PAS评级(2.43±1.07)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吞咽动作观察疗法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康复医学科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应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09±0.72)分vs (4.10±0.71)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为(1.40±1.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0.97)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33/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障碍,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王军华 《吉林医学》2012,33(21):4683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闹组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7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及护理干预,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而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并发吞咽功能困难的患者实施系统的康复护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摄食训练联合改良康复吞咽操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及摄食-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常规干预,观察组44例予以摄食训练联合改良康复吞咽操,1个月后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舌骨喉复合体的活动度、摄食-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渗透-误吸等级量表(PAS)评分比对照组低,而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则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舌骨前移、上移活动度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藤岛摄食-吞咽功能评分为(8.66±1.12)分高于对照组的(7.57±1.01)分(P<0.05);观察组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I-QOL)评分是(180.19±18.76)分,比对照组的(165.29±20.30)分高(P<0.05)。结论 摄食训练联合改良康复吞咽操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有助于提升其康复效果及舌骨喉复合体的活动度,促进患者摄食-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冲脉理论取穴法针刺结合康复吞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康复组,每组各30例。综合组应用冲脉理论取穴法针刺结合康复吞咽训练;康复组采用康复吞咽训练法。两组每日治疗1次,12次为1疗程,治疗4疗程后分别进行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综合组总有效率100%,康复组总有效率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治愈时间为(27.51±10.02)d,康复组治愈时间为(38.65±22.20)d,综合组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康复组(P0.05)。结论:应用冲脉理论取穴法针刺配合康复吞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更好地改善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