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柱是转移瘤最好发的部位,首先累及椎体。30~50%出现 X 线改变以前椎体就已经有破坏。尸检显示70%以上癌症病例死于脊柱转移,其中1/7椎体转移。其病变有多发与单发,成骨与溶骨或二者共存。本文收集100例脊柱(不包括骶尾椎)转移瘤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40例脊柱肿瘤CT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CT对脊柱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行CT检查并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40例脊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转移瘤共累及32个脊柱,CT表现为骨质破坏的占25/32,成骨型占4/32,混合型占3/32,在溶骨型转移中,18个病灶位于椎体后2/3,18个病灶同时累及椎弓及附件,16例伴周围软组织肿块(12例为局限性),4例骨巨细胞瘤和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均表现多房膨胀性骨质破坏。3例血管瘤显示为网眼状影像中夹杂低密度脂肪。3例神经纤维瘤均显示骶孔扩大,2例骨髓瘤表现为椎体及附件膨胀性溶骨破坏,骨皮质完整或破坏,脊索瘤,骨软骨瘤,畸胎瘤,软骨肉瘤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在CT上也各人特点,结论:CT在明确病灶部位和范围及定性方面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癌症是什么     
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周围正常组织侵犯及破坏的特点而严重地损害人体健康。癌细胞还会侵入淋巴管或血管,顺着淋巴管内的液体或血液到处流窜,进入附近的淋巴结或远处的重要器官如肝、肺、骨、脑等,在那里又继续生长发展,形成子瘤或转移瘤,这种扩散现象医学上称为转移。凡是癌灶还小,并且局限在它所发生的原发部位或器官,而未有扩散的,称为早期癌;当癌灶向周围组织广泛扩展和发生转移时,则称为晚期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对脊柱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行CT检查并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 4 0例脊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 2例转移瘤共累及 32个脊椎 ,CT表现为骨质破坏的占 2 5 /32 ,成骨型占 4 /32 ,混合型占 3/32。在溶骨型转移中 ,18个病灶位于椎体后 2 /3,18个病灶同时累及椎弓及附件。 16例伴周围软组织肿块 (12例为局限性 )。 4例骨巨细胞瘤和 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均表现多房膨胀性骨质破坏。 3例血管瘤显示为网眼状影像中夹杂低密度脂肪。 3例神经纤维瘤均显示骶孔扩大。 2例骨髓瘤表现为椎体及附件膨胀性溶骨破坏 ,骨皮质完整或破坏。脊索瘤、骨软骨瘤、畸胎瘤、软骨肉瘤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 1例。在CT上也各有特点。结论 :CT在明确病灶部位和范围及定性方面具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脊柱是恶性肿瘤常见侵犯部位,根据不同文献报道,脊柱转移瘤发生率为10%~15%,10%~20%的脊柱转移瘤患者会发展成脊柱转移瘤脊髓压迫症~([1-3])。脊柱转移瘤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打破溶骨与成骨平衡并促进肿瘤生长,形成骨质破坏恶性循环~([4-6])。背部疼痛和神经功能障碍是脊柱转移瘤的主要临床表现。脊柱转移瘤是恶性肿瘤晚期,治疗以患者生活质量为中心,提倡多学科联合合作,主要包括外科开放性手术~([7-9]),微创成形术,放化疗  相似文献   

6.
基于D2-40检测胰腺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与肿瘤恶性程度、淋巴转移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D2-40检测经手术切除的33例胰腺癌组织的瘤周淋巴管密度(pLVD)和瘤内淋巴管密度(iLVD),分析胰腺癌组织pLVD、iLVD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的pLVD明显高于iLVD。胰腺癌的pLVD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管累及明显相关,与年龄、性别、肿块大小、发生部位、浸润侵犯无关。[结论]胰腺癌中检测pLVD较iLVD更有价值;上述pLVD可以预测淋巴结转移,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临床常见脊柱肿瘤及瘤样病变的流行病学发病情况及构成比。方法 通过对西京骨科医院骨肿瘤科和铜川市人民医院骨科1990年至2007年收治的640例脊柱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临床各种常见脊柱肿瘤的构成比及其在不同年龄、性别及部位的发病情况。结果 640例脊柱肿瘤及瘤样病变中良恶性之比为062∶1;良性与恶性肿瘤男女性别比为1.11∶1与0.77∶1;年龄分组中良性肿瘤好发于31~40岁和41~50岁,恶性肿瘤及转移瘤好发于51~60岁和>60岁;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转移瘤、神经鞘瘤、脊索瘤、骨髓瘤、骨巨细胞瘤、神经纤维瘤,其中脊柱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转移瘤,原发恶性肿瘤中最常见为脊索瘤,其次为骨髓瘤。良性肿瘤最常见为神经鞘瘤,其次为骨巨细胞瘤;良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为腰椎,恶性肿瘤的好发部位为骶椎和腰椎,转移瘤好发部位为胸椎。结论 在脊柱肿瘤及瘤样病变中,以恶性多见,尤其是转移瘤高发;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转移瘤好发于60岁以上患者。  相似文献   

8.
骨淋巴管瘤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淋巴管瘤1例徐世中,路建平上海医科大学病理解剖教研室(上海市200032)骨淋巴管瘤比较罕见,文献报道很少。现报告多发性骨淋巴管瘤1例如下:患者,女,39岁;1979年因胸部疼痛入院。既往史(一)。查体:一般情况好,无浅表淋巴结肿大,心肺无异常,肝...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脊柱MRI成像在转移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7年10月至2010年4月经临床证实的19例脊柱转移瘤患者行MRI成像,序列包括矢状位T1WI、T2WI扫描,在病变部位做横断位T2WI扫描.结果 19例脊柱转移瘤中累及单个椎体2例,多个椎体受累17例;受累椎体部位颈段1例,胸段13例,腰段7例,骶段1例;转移瘤骨质异常表现包括溶骨性破坏、成骨性改变、混合型改变等.结论 全脊柱MRI成像是脊柱转移瘤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成人腹部淋巴管瘤的临床资料、CT表现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对其进行总结、讨论,以提高其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罕见腹部淋巴管瘤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治要点。结果:5例病变中,女性4例,男性1例,发病年龄37~59岁(平均51.6岁)。2例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在体检时发现,其余3例均以腹部包块伴或不伴腹痛、腹胀为首发症状。3例患者存在腹部手术史,2例分别伴有外伤及输血史。病变体积均较大,最大径从4.3~33cm不等。呈爬行性或塑形生长,边界尚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占位效应致使临近组织结构受压移位。病变呈囊性者2例;囊实性者1例,其内可见线样钙化影;实质性者2例,病变周围可见清晰的包膜结构环绕。增强扫描病变部分示病灶囊壁及包膜轻度强化,部分病灶未见明显强化成分。病理证实4例为囊性淋巴管瘤,1例为海绵状淋巴管瘤,其中1例来源于脾脏,3例位于腹腔,1例位于腹膜后。确诊后均经手术完整切除,术后3年未见复发。结论:淋巴管瘤是成人腹部极少见的占位性病变,CT平扫及增强检查能够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根据其CT图像及临床资料特点,尤其是当患者有明确手术及外伤史,且病变为囊性并呈“爬行性生长”、临床出现巨大占位与轻微占位效应不相称时,首先考虑囊性淋巴管瘤的诊断,并在与腹部其他病变甄别后常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1.报告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肿瘤7例。2.按肿瘤组织的核分裂像,定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瘤、淋巴管内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瘤及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肉瘤。瘤细胞分化良好,无核分裂像者,为良性—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瘤。瘤组织核分裂像在10个高倍视野10个以上,或见有2个以上高倍视野各有2个以上者,为恶性—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肉瘤。瘤组织不具备肉瘤条件,但有淋巴管内侵犯者,称淋巴管内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瘤,其恶性度介于良性及肉瘤之间。3.本瘤少见,症状元特异性,术前诊断不易。4.以全宫切除为主,放射线治疗有一定敏感性,偶见肿瘤经放射后明显缩小者。  相似文献   

12.
Huang FK  Shi Z 《中华肿瘤杂志》2010,32(11):808-812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对胆管癌移植瘤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对Bal B/c-nu裸鼠皮下接种胆管癌QBC939细胞,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成瘤后,随机将36只裸鼠分为对照组、索拉非尼30 mg·kg-1·d-1组和索拉非尼60 mg·kg-1·d-1组,每组12只,灌胃法连续给药6周,观察各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以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盐受体1(LYVE-1)标记肿瘤周边淋巴管,并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MVD).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肿瘤周边组织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mRNA的表达.结果 索拉非尼能显著抑制胆管癌移植瘤的生长,索拉非尼30 mg·kg-1·d-1组和60 mg·kg-1·d-1组的抑瘤率分别为55.1%和67.9%.对照组、索拉非尼30 mg·kg-1·d-1组和60 mg·kg-1·d-1组裸鼠移植瘤周边组织的LMVD分别为11.75±3.19、6.84±2.18和5.03±1.91.对照组的LMVD明显高于两个用药组(P<0.01).对照组、索拉非尼30 mg·kg-1·d-1组和60 mg·kg-1·d-1组裸鼠移植瘤周边组织中VEGFR-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158±0.312、1.027±0.144和0.736±0.149,对照组中VEGFR-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两个用药组(P<0.05).各组裸鼠胆管癌区域引流淋巴结中均未观察到胆管癌转移灶.结论 索拉非尼能显著抑制胆管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索拉非尼可能通过抑制胆管癌周边组织中VEGF-C/VEGF-D/VEGFR-3轴的表达,来降低LMVD.  相似文献   

13.
肿瘤淋巴管生成与肿瘤的淋巴道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淋巴管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在多种肿瘤组织内部也存在微淋巴管,只是处于萎缩状态,肿瘤内淋巴管生成显著影响未发生肿瘤转移患者的存活率。肿瘤内淋巴管的存在与否有赖于特异淋巴管内皮标志物,近年来发现并被认可的主要有VEGFR-3、Podoplanin、Prox-1、LYVE-1等。研究证实VEGF-C及VEGF-D通过活化VEGFR-3对肿瘤淋巴管生成进行调控。VEGF-C的表达可促进瘤周淋巴管增生,促进肿瘤的淋巴结转移,多数人认为可作为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指标;VEGF-D不但可诱导肿瘤内的淋巴管生成,而且可导致肿瘤细胞向附近淋巴道播散,其表达水平与淋巴转移及低生存率相关。针对VEGFR-3信号转导系统的抗淋巴管生成治疗,有望成为抗淋巴转移的一个有效途径,而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控制肿瘤生长、转移以及治疗肿瘤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最大的特征之一是容易扩散转移,亦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原发肿瘤中的癌细胞不断增殖,浸润周围组织和邻近的淋巴管或血管,在其中形成瘤栓,随淋巴液、血液运行到远处器官的淋巴管或血管壁处粘附,穿出管壁浸润到组织中并不断增殖,伴有间质新生血管生长,形成了新的瘤灶,即转移灶.  相似文献   

15.
肿瘤微淋巴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转移的特性成为其致荷瘤个体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作为肿瘤周围的微脉管之一的微淋巴管则与肿瘤生长、浸润及转移密不可分。目前研究表明瘤内微淋巴管为无功能的淋巴管,不会引起肿瘤转移,而肿瘤周边的微淋巴管则有足以致肿瘤转移的能力。现综述微淋巴管的区分、分布、结构特点、调控及在肿瘤生长转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siRNA抑制胃腺癌VEGF-C表达和淋巴管生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瘤内注射VEGF-C siRNA抑制胃癌移植瘤VEGF-C表达和肿瘤淋巴管生成的有效性.方法 建立裸鼠胃癌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4组:VEGF-C sLRNA脂质体混合液组、单脂质体组、单siRNA组和PBS组,对肿瘤进行原位注射干预,记录各实验组肿瘤体积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实验组肿瘤组织VEGF-C的表达,并通过抗人CD31和抗人LYVE-1单克隆抗体检测瘤体内血管和淋巴管生成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显示干扰组肿瘤细胞VEGF-C染色减弱,和对照组相比VEGF-C表达下调68.3%(P<0.01),而胃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VD)值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1.3、9.8±2.7,VEGF-C siRNA干预组LVD值下降至对照组的32.7%(P<0.01),而MVD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瘤内注射VEGF-C siRNA能显著下调肿瘤组织内VEGF-C的表达,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瘤内淋巴管生成,而对肿瘤血管生成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新型淋巴内皮标记物D2-40研究卵巢上皮性肿瘤瘤内和瘤周组织中微淋巴管的形态及分布特征,分析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s density ,MLVD)与卵巢上皮性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卵巢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和寻找与卵巢癌患者生存有关的预后因子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1998年1 月~2003年4 月存档的卵巢上皮性癌术后组织石蜡标本85例和卵巢良性上皮肿瘤标本2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的表达情况,并在显微镜下计数D2-40阳性微淋巴管密度(MLVD)。 采用SPSS13.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t 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结果: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D2-40标记于管壁薄、形态不规则、管腔大小不一的微淋巴管上,在富含肌层的成熟淋巴管和微血管上不表达。85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D2-40阳性率为75.3%(64/85);瘤内、瘤周组织中MLVD 分别为7.50(7.00± 1.72)、28.19(27.11±2.44)个/100 倍视野,瘤周组织MLVD 显著高于瘤内(P=0.012);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9例的瘤周MLVD 32.00(31.01± 1.23)个/100 倍视野,高于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6例21.10(20.44± 1.41)个/100 倍视野(P=0.001),而与瘤内区域D2-40标记的MLVD 无统计学相关性(P=0.293)。 结论:新近发现的单克隆抗体D2-40标记的卵巢上皮性肿瘤瘤周微淋巴管主要位于瘤周结缔组织及被膜中,卵巢上皮性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过程可能与微淋巴管形成相关,治疗肿瘤的过程中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同时可能也需要抑制淋巴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唾液腺嗜酸性腺瘤5例,其中4例恶性,1例良性。对其细胞形态及组织结构进行描述,重点讨论了本瘤的组织学类型及恶性的诊断标准。根据细胞形态特点,嗜酸性腺瘤可分为两型:(1)上皮细胞型,(2)梭形细胞型。固缩细胞在两型中均可见到。恶性的诊断标准主要为由其浸润性的生长引起的:(1)局部侵入血管、淋巴管及神经周围,(2)局部淋巴结或远隔转移。  相似文献   

19.
恶性肿瘤的线性成为其致荷瘤个体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作为肿瘤周围的微脉管之一的微淋巴管则与肿瘤生长,浸润及转移密不可分。目前研究表明瘤内微淋巴管为无功能的淋巴管,不会引起肿瘤转移,而肿瘤周边的微淋巴管则有足以致肿瘤转移的能力。现综述微淋巴管的区分,分布,结构特点,调控及在肿瘤生长转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脊柱转移瘤患者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等,近距离放射治疗,尤其是125I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显示出较大的优势.本研究通过总结近年来针对125I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作用机制、对人体及周围组织的影响、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为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PubMed、CNKI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以“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分子生物学和脊柱转移瘤”等为关键词,检索2000-01-2016-07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125I粒子治疗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2)125I粒子植入后对机体及周围组织的影响;(3)125I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预后.排除标准:(1)实验设计不合理;(2)非随机对照实验;(3)总样本数或总病例数<15例.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符合分析的文献39篇.结果 125I粒子近距离放疗可以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对机体重要脏器功能及脊髓神经的功能无显著性影响,并可有效缓解神经性疼痛.肿瘤靶区的辐射剂量高,125I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有较高的肿瘤局部控制率,疼痛缓解效果明显,可缓解脊髓压迫症状;125I粒子植入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还可进一步增加疼痛缓解率并恢复了脊柱稳定性,有叠加效应及优势互补作用;脊柱转移瘤溶骨性破坏累及小关节导致脊柱不稳以及出现较为严重的脊髓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可采用125I粒子植入联合手术治疗,这是一种具有微创、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的治疗方法,可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脊髓神经功能、局部肿瘤控制及重建脊柱稳定性.结论 与传统放射治疗相比较,125I粒子近距离放射治疗具有较大的优势,为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但仍需要进一步地研究,提高脊柱转移瘤的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