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位异体肝移植围手术期处理有效方法及观察疗效。方法:对30例施行原位异体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乙肝后终末期肝硬化19例,原发性肝癌8例,高位胆管癌1例,肝转移癌2例。结果:30例中死亡2例,其中1例因肺部感染于术后27d死亡,另1例因急性排斥反应于术后第10d死亡。28例随访中死亡4例,3例死于癌复发,1例死于肺部严重感染;24例中19例为乙肝后终末期肝硬化,5例为原发性肝癌,肿瘤直径均≤3cm。存活超过1年19例,16例已恢复工作。结论:恰当的选择手术适应证、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及规范的术后治疗,是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原位肝移植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位异体肝移植围手术期处理有效方法及观察疗效.方法:对30例施行原位异体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乙肝后终末期肝硬化19例,原发性肝癌8例,高位胆管癌1例,肝转移癌2例.结果:30例中死亡2例,其中1例因肺部感染于术后27 d死亡,另1例因急性排斥反应于术后第10 d死亡.28例随访中死亡4例,3例死于癌复发,1例死于肺部严重感染;24例中19例为乙肝后终末期肝硬化,5例为原发性肝癌,肿瘤直径均≤3 cm.存活超过1年19例,16例已恢复工作.结论:恰当的选择手术适应证、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及规范的术后治疗,是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肝移植手术已逐渐开展。我院自2001年6月至今,成功地进行了原位肝移植术9例。现将手术巡回配合及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9例,均为男性,年龄19~60岁,诊断均为原发性肝癌。其中中晚期8例,早期1例;合并肝硬化8例,合并乙肝8例;静脉转流8例,非静脉转流1例;手术时间6~10小时;现存活6例,存活时间最长为18个月。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手术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我院近几年开展肝移植手术多例,手术均获成功.现将其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我院行肝移植手术13例,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30~58岁.其中肝癌6例(其中3例合并肝硬化),肝硬化7例.  相似文献   

5.
张裕霞  张秀生 《天津医药》1999,27(8):493-494
肝移植术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手术和麻醉技术的不断提高,肝移植病人的预后和生存率已有很大改善,1年成活率达70%~80%以上[1],围手术期的处理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我院于1994年5月10日对1例原位肝移植病人在无肝期应用体外静脉转流技术获得成功,术后存活至今(4年零1个月),并基本恢复正常生活,总结如下。 病例介绍 1.患者男,37岁。体重51 kg。因上消化道大出血于1994年1月以肝硬化门脉高压、食道静脉破裂出血住院。肝功能为 Child C级。实验室检查:总蛋白 45 g/L,白蛋白:球蛋白为15 g:30 g,转氨酶及胆红素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CKLT)的相关问题及处理策略。方法对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硬化患者(例1)和1例肝炎后肝硬化、肝癌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例2)实施一期肝肾联合移植。供体器官采用UW液原位灌注、快速切取。肝移植采用经典式原位肝移植,肾移植采用常规方法。例1术中采用静脉转流、持续床旁超滤。术后免疫抑制剂均采用三联免疫方案。结果例1术后移植器官立即发挥功能。例2术后发生迟发性肾功能恢复延迟(DGF),给予支持性CRRT(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后血清肌酐恢复正常。结论肝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肾疾病的有效方法,完善的手术技巧、严密的围手术期监测、并发症的及时诊治是肝肾联合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2002年9月~2003年4月,我院开展了4例同种异体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和1例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中不进行股静脉-腋静脉转流,而采用非转流的血流动力学控制,现将麻醉及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治疗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肝移植已成为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肝移植术后早期机体的内环境、呼吸、循环和各脏器功能渡过了一个极不稳定的变化过程,极易造成机体病理生理、生化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术后了解其病理生理变化的特点并对并发症进行严密的监测是肝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我院自2003年7月至2006年5月实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14例,术后均在ICU进行监测,现将有关问题阐述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4例病人中,男11例,女3例,年龄32~61岁,平均49.8岁。其中原发性肝癌12例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乙型肝炎肝硬化2例。1.2术后并发症:6例患者出现各…  相似文献   

9.
谭宗宪  侯俊  朱安琪  李伯安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1605-1606,后插一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及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在肝癌患者肝移植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12例确诊为肝癌并进行肝移植手术患者的连贯血清(术前1份,术后连续留取),应用甲胎蛋白异质体微量离心柱分离并洗脱获得AFP-L3,再同时检测原始血清中AFP及AFP-L3含量,计算AFP-L3在AFP中比例(AFP-L3%),对比手术前后AFP含量及AFP-L3%的变化情况.结果 AFP除5例转阴外,其余患者在AFP-L3%转阴后,AFP仍持续阳性,个别患者AFP含量还持续高水平.2例患者术后AFP-L3立即转阴,其他患者在肝移植术后AFP-L3含量逐步下降,并趋于阴性(AFP-L3%<10%).AFP半衰期与AFP-L3%半衰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癌经根治性切除或移植后,AFP-L3%一般在较短时间内(约1~20 d)转阴,AFP-L3占AFP百分含量占10%以下,提示手术可能较为彻底,但余肝尚存在肝炎或肝硬化.如AFP-L3含量持续不降低提示手术未彻底清除病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乙肝肝硬化肝癌患者围手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为围手术期感染控制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解放军三○二医院肝胆外科一中心2 0 15年01月—2 0 1 5年07月8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为肝细胞肝癌患者,肝癌患者分别于手术前1d及手术后1、3、5、7、10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CD8、CD4/CD8的变化,特种蛋白分析仪测定IgA、IgG、IgM的含量。结果:乙肝肝硬化组和乙肝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CD3、CD4、CD4/CD8明显降低,CD8明显增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也呈升高趋势;乙肝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组与乙肝肝硬化组相比,CD3、CD4、CD4/CD8降低更明显,CD8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升高更明显;乙肝肝硬化合并肝癌组术后CD3,CD4,CD4/CD8明显低于术前水平,而术后CD8、IgA、IgG、IgM明显高于术前水平。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存在免疫抑制现象,乙肝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肿瘤切除术,术后免疫功能进一步受到抑制,术后感染风险增加,应采用积极的感染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1.
谭宗宪  侯俊  朱安琪  李伯安 《中国基层医药》2009,17(10):1605-1606,后插一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及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在肝癌患者肝移植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12例确诊为肝癌并进行肝移植手术患者的连贯血清(术前1份,术后连续留取),应用甲胎蛋白异质体微量离心柱分离并洗脱获得AFP-L3,再同时检测原始血清中AFP及AFP-L3含量,计算AFP-L3在AFP中比例(AFP-L3%),对比手术前后AFP含量及AFP-L3%的变化情况.结果 AFP除5例转阴外,其余患者在AFP-L3%转阴后,AFP仍持续阳性,个别患者AFP含量还持续高水平.2例患者术后AFP-L3立即转阴,其他患者在肝移植术后AFP-L3含量逐步下降,并趋于阴性(AFP-L3%<10%).AFP半衰期与AFP-L3%半衰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癌经根治性切除或移植后,AFP-L3%一般在较短时间内(约1~20 d)转阴,AFP-L3占AFP百分含量占10%以下,提示手术可能较为彻底,但余肝尚存在肝炎或肝硬化.如AFP-L3含量持续不降低提示手术未彻底清除病灶.  相似文献   

12.
周苏明  林桂芳  张国楼 《江苏医药》2006,32(11):1047-1049
目的观察心脏手术围术期红细胞内钙镁离子含量的变化。方法对15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锯胸骨、体外心肺转流建立、主动脉阻断5min、转流结束、手术结束、术后第1、2和3天9个时间点取动脉血,测定红细胞内钙、镁离子含量。结果心脏手术期间及术后3天红细胞内钙、镁离子含量无变化显著变化。结论麻醉、心脏直视手术及体外循环对红细胞内钙、镁离子代谢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报告3例肝移植的治疗经验,探讨肝移植的手术技术与疗效。方法 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病人、1例终末期胆道病合并胆汁性肝硬化病人均施行同种异体原住肝移植术。供肝采用Uw液原位灌注,快速切取。肝移植方式采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术。2例肝癌病人术前1周开始服用抗乙肝病毒药物拉米呋啶,并进行一个疗程化疗;术后免疫抑制治疗采用环孢素A、激素和/或晓悉联合应用。术后分别在30d、60d、90d按5-FuAB(5-Fu 阿霉素 顺铂)方案进行化疗。例3病人术前积极子肝肾功能堆护及人工肝支持。结果 例1肝移植术中供肝立即发挥功能,病人术半随即清醒。术后第9d发生轻度急性排斥反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后控制。追踪随访9个月生活质量良好;例2肝移植术中供肝立即发挥功能,病人在术后1h内清醒。术后第11d发生轻度急性排斥反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后控制。随访至今患者生活学习行如常人,生活质量良好;例3肝移植术中供肝立即发挥功能,术后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1)精细的手术操作和完善的麻醉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2)手术后的严密观察、正确及时处理并发症以及围手术期良好的综合支持治疗是确保患者术后能否长期存活的重要条件;(3)大肝癌在未发生远处转移而存在肝功能衰竭表现时,肝移植是唯一能够挽救病人生命,获得良好生活质量的外科治疗手术。  相似文献   

14.
谭宗宪  侯俊  朱安琪  李伯安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2):1605-1606,I0001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及甲胎蛋白异质体L3(AFP-L3)在肝癌患者肝移植手术前后的变化情况.方法 对12例确诊为肝癌并进行肝移植手术患者的连贯血清(术前1份,术后连续留取),应用甲胎蛋白异质体微量离心柱分离并洗脱获得AFP-L3,再同时检测原始血清中AFP及AFP-L3含量,计算AFP-L3在AFP中比例(AFP-L3%),对比手术前后AFP含量及AFP-L3%的变化情况.结果 AFP除5例转阴外,其余患者在AFP-L3%转阴后,AFP仍持续阳性,个别患者AFP含量还持续高水平.2例患者术后AFP-L3立即转阴,其他患者在肝移植术后AFP-L3含量逐步下降,并趋于阴性(AFP-L3%〈10%).AFP半衰期与AFP-L3%半衰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癌经根治性切除或移植后,AFP-L3%一般在较短时间内(约1~20 d)转阴,AFP-L3占AFP百分含量占10%以下,提示手术可能较为彻底,但余肝尚存在肝炎或肝硬化.如AFP-L3含量持续不降低提示手术未彻底清除病灶.  相似文献   

15.
嵇建祥 《黑龙江医药》2012,25(6):907-909
目的:初步探索中-重度肝硬化病变并发肝癌时术后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治疗分析。方法:回顾我科五年来4例因重度肝硬化合并肝癌予以肝癌切除术后出现凝血功能资料分析。结果:4例患者术中及术后补充凝血因子过程中术后5日因凝血因子缺乏死亡1例成功救治3例(术后出血最多一例达6000ml)。结论:手术治疗的风险及凝血功能结果分析及富含凝血因子血液制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非转流情况下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2年 9~ 12月 ,我院对 3例乙肝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病人进行了同种异体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 ,术中采用非转流的血流动力学控制 ,现将麻醉及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治疗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 1例 ,女性 2例 ;均为肝病终末期患者。术前一日均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 ,除血红蛋白、血小板偏低、凝血功能稍延长外 ,其它各项酶指标、电解质、酸碱指标均在正常范围。1.2 麻醉方法 :患者术前用药为安定 10 m g,患者入手术室后 ,用 14 G套管针开放两路静脉 ,分别与输血加温器相连 ,以供快速输血和输液用。经颈内静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麻醉处理的效果,为临床麻醉提供经验。方法对31例肝移植手术患者麻醉处理的回顾与分析。结果31例原位肝移植术麻醉处理效果良好。结论原位肝移植麻醉处理非常重要,它关系到手术是否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肝移植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就我院2002年10月-2006年3月行尸肝原位肝移植病人28例:其中原发性肝癌14例.急性重症肝炎2侧,亚急性重症肝炎3例.乙肝肝硬化8例,胆汁性肝硬化1例,术后全程随访,随访时间4-45个月.观察病人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时间。结果围手术期死亡1例,手术成功率96.43%(27/28);术后死亡4例.其余均生存至今。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9%、86%与82%。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7例.包括:胸腔内出血、呼吸道感染、单纯性疱疹、霉菌性肠炎、呼吸心跳骤停复苏后持续植物状态、轻微胆漏、黄疽。并发症发生率25%。结论肝移植已成为各类不可逆性终末期肝病的根本治疗方法,经典原位肝移植仍是一种较成熟的、可靠的手术方式,坚持使用术者熟悉的手术方式,及术中谨慎操作有利于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治疗晚期肝炎肝硬化的价值。方法观察15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病人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及相关并发症,评估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状况。结果13例移植术后肝功能良好,患者存活良好。1例死亡.1例失访。结论肝移植治疗晚期肝炎肝硬化手术成功率和受者的生存情况均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0.
原位肝移植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血生化变化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因晚期肝病的病理生理特征及肝移植手术的巨大创伤和对机体的干扰,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和内环境与凝血功能紊乱,并累及重要器官的功能。我院自2004-01-2005-05进行成人原位经典肝移植(OLT)20例。本文着重讨论经典非静脉一静脉转流原位肝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酸碱及电解质变化及麻醉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