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癌急性大出血及反复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2例宫颈癌出血的患者采用股动脉穿刺逆行插管术,注入明胶海绵或碘化油至肿瘤的供血动脉,观察止血效果。结果21例于栓塞后24小时内完全止血,9例72小时内止血,2例于栓塞1周后仍有出血,宫颈癌患者栓塞止血总有效率为94%,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宫颈癌急性大出血或反复出血时,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是迅速而有效的止血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盆腔出血介入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30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7-74岁,平均年龄52.5岁。包括骨盆外伤17例,盆腔术后出血3例,产后出血6例,膀胱肿瘤2例,宫颈癌2例。临床表现为腹腔内出血16例,阴道出血13例,血尿1例。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行选择性双侧髂内动脉造影为动脉出血,根据出血血管选择明胶海绵及弹簧圈栓塞。栓塞后再次造影证实出血停止。结果:30例中全部一次栓塞出血动脉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后给予补液、止血及对症治疗。结论:髂内动脉及分支栓塞是治疗盆腔大出血有效方法,可作为盆腔大出血首选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11例不同原因引起的妇科大出血患者行急诊止血的临床观察,评价双侧子宫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超选双侧髂内动脉和子宫动脉进行栓塞,其中9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1例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1例行双侧髂内动脉和子宫动脉同时栓塞.结果 9例术后完全彻底止血,1例术后再出血,行子宫切除,1例栓塞后少量出血,经止血药物治疗后停止.结论 妇科急性大出血行动脉栓塞治疗,止血迅速,并发症少,是年轻患者止血的同时又能保留子宫的一种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继勇  蔡玉鸣 《现代保健》2012,(20):119-120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介入栓塞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改良SEIDINGER技术,经双侧髂内动脉、子宫动脉给予化疗药物,并用液态及固态栓塞剂栓塞肿瘤血管床及供血动脉。结果:60例患者,特别是50例未能手术的患者,经1~2次介入治疗后,经CT复查,治疗效果明显。结论:介入栓塞治疗子宫颈癌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选择性动脉造影和动脉栓塞在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治疗中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例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行DSA造影,并行动脉栓塞或药物灌注止血治疗.使用5Fcobra导管和3Fsp微导管,选择性插管至腹腔干或肠系膜上、下动脉造影,并对明确出血血管行超选择插管至出血动脉行动脉栓塞止血治疗.结果:DSA示:3例造影未见明显的异常血管,仅给予缩血管药物灌注止血.2例有明确的出血征象,其中1例十二指肠降部动脉畸形,1例肠系膜上动脉的回结肠动脉末梢破裂出血,用微导管插至出血动脉末级分支行明胶海绵及真丝线段颗粒栓塞治疗,均达到止血作用.结论:选择性动脉造影对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大出血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通过选择性插管行DSA并对异常血管或出血血管栓塞和药物灌注可以起到诊断与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在产科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接受选择性动脉栓塞的产科患者,所有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右股动脉穿刺插管双侧髂内动脉造影,明确部位后,超选择双侧子宫动脉插管注入明胶海绵颗粒,阻断供血,行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栓塞。结果:栓塞术后,产后出血患者出血停止,前置胎盘患者成功引产,所有患者均无复发出血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动脉栓塞是治疗产科患者微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年  黄晶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260-5261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对32例难治性产后出血产妇行股动脉穿刺,通过DSA明确出血部位后,选择性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血管,并行髂内动脉造影,确认栓塞成功。结果:手术时间为30~50 min,栓塞后即刻止血29例,第2次栓塞止血2例,1例羊水栓塞合并DIC而行子宫切除术。所有病例均出现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栓塞后综合征,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是一种迅速、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止血方法,而且可以保留生育能力。  相似文献   

8.
何军  王建民  马壮 《现代保健》2010,(12):29-30
目的探讨臀部刀刺伤合并血管损伤致大出血救治的程序、止血的路径和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3例臀部刀刺伤所致臀部大出血的治疗经过。结果7例介入动脉栓塞治疗,其中4例止血成功,2例出血减缓,经掀起臀大肌皮瓣探查结扎损伤静脉止血成功,1例双侧髂内动脉介入栓塞术后积极抗休克治疗好转后又加重,剖腹探查发现骶前静脉损伤,缝扎止血成功;7例直接掀起臀大肌皮瓣探查术式,其中5例寻找损伤的血管止血成功,2例发现损伤血管回缩到盆腔内,由同侧腹膜外探查盆腔结扎血管,止血成功;2例直接行腹膜外结扎同侧髂内动脉止血成功;7例直接剖腹探查术,其中4例结扎同侧髂内动脉止血成功,2例结扎双侧髂内动脉止血成功,1例结扎双侧髂内动脉仍出血不止,扩大局部创口结扎出血血管止血成功。结论臀部的深部创伤,伴有大出血者,都应考虑到臀部大血管损伤可能,同时要警惕腹腔脏器损伤的可能,其处理要及时,方法要得当,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在抢救急性动脉大出血中的方法、注意事项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7例动脉性大出血患者介入诊治资料。均采用改良式Seldinger技术行右股动脉穿刺入路,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用明胶海绵栓塞出血靶血管或注射血管收缩剂进行止血。结果:37例大出血患者(盆腔大出血2例。肾出血5例,胆道术后大出血1例,上消化道大出血8例,下消化道出血5例,肝癌破裂出血1例,妇科大出血8例,支气管大咯血7例),30例一次性栓塞止血成功,1例两次栓塞止血,1例栓塞止血失败,5例下消化道出血经导管灌注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明显。结论:介入放射学经皮选择性及超选择性动脉造影术对动脉性大出血定位诊断明确。经导管栓塞出血靶血管或注射血管收缩剂止血安全、高效,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雷钧  潘玫  乔志强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9):4085-4086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月在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接受介入治疗的26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资料。对全部研究对象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采用EMA-CO化疗方案,术中行灌注化疗后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后联合静脉化疗。结果:26例患者中17例完全缓解(65.39%),7例部分缓解(26.92%),2例无效(7.69%),总有效率为92.3%。随访时间12~42个月不等,近期疗效满意,其中3例带瘤生存,无一例复发。结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高鹏 《现代保健》2009,(36):16-17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化疗灌注加栓塞术在治疗宫颈妊娠中的作用。方法对25例宫颈妊娠患者行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插管,灌注甲氨蝶呤,后用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1周后行刮宫手术。结果25例患者均成功行双侧子宫动脉化疗灌注加栓塞术,术后1周行刮宫手术,手术顺利、出血量少,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子宫动脉化疗灌注加栓塞术联合刮宫手术是保守治疗宫颈妊娠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造影表现及疗效。方法:对30例保守治疗无效的产后大出血患者,行DSA髂内动脉造影,明确出血动脉,再行靶动脉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并造影复查栓塞效果。结果:3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28例子宫动脉和2例髂内动脉前干栓塞治疗后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急诊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安全、有效,可作为产后大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后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介入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造影证实后,用新鲜的明胶海绵颗粒混合抗生素栓塞子宫动脉,术后随访1~2年观察疗效。结果本组治疗28例产后出血患者,全部成功栓塞双侧子宫动脉,术后阴道流血停止,术后12月内28例患者均恢复规律月经,有3例在24个月后再次怀孕。结论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是一种安全、创伤小及疗效显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脏出血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肾脏出血疾病患者进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其中肾外伤性出血1例,肾动静脉畸形出血6例,肾癌术前栓塞6例,肾癌姑息治疗2例,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及金属弹簧钢圈,栓塞肿瘤血管及出血动脉,肾癌姑息治疗选用化疗药+碘油的乳化剂、明胶海绵栓塞。结果 1例肾外伤性出血患者,栓塞治疗后24h肉眼血尿消失,随访6个月血尿再无复发。6例肾脏动静脉畸形出血患者,栓塞治疗1~3d后,肉眼血尿消失,3~7d尿显微镜检查正常,随访6~18个月均无血尿复发。6例肾癌术前栓塞患者,肾肿瘤术中易剥离,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康复快。2例肾癌姑息治疗患者,栓塞治疗后24h肉眼血尿消失,分别3个月、6个月后CT复查病灶缩小,延长生存期。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治疗肾脏出血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创伤小,止血迅速,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保存肾脏。中、晚期肾癌术前栓塞肾动脉有助于改善肾癌手术条件,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对93例不同因素导致的产后大出血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并对治疗干预、方法、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93例患者均完成介入栓塞术止血治疗,成功止血患者92例,155侧行子宫动脉栓塞,31侧髂内动脉栓塞;49侧使用弹簧圈联合明胶海绵栓塞,137侧单纯明胶海绵栓塞;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产后出血应及时选择介入栓塞治疗,采用弹簧圈联合明胶海绵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脏出血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例肾脏出血疾病患者进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其中肾外伤性出血1例,肾动静脉畸形出血6例,肾癌术前栓塞6例,肾癌姑息治疗2例,采用明胶海绵颗粒及金属弹簧钢圈,栓塞肿瘤血管及出血动脉,肾癌姑息治疗选用化疗药+碘油的乳化剂、明胶海绵栓塞。结果 1例肾外伤性出血患者,栓塞治疗后24h肉眼血尿消失,随访6个月血尿再无复发。6例肾脏动静脉畸形出血患者,栓塞治疗1~3d后,肉眼血尿消失,3~7d尿显微镜检查正常,随访6~18个月均无血尿复发。6例肾癌术前栓塞患者,肾肿瘤术中易剥离,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康复快。2例肾癌姑息治疗患者,栓塞治疗后24h肉眼血尿消失,分别3个月、6个月后CT复查病灶缩小,延长生存期。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是治疗肾脏出血疾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创伤小,止血迅速,并发症少,能最大限度保存肾脏。中、晚期肾癌术前栓塞肾动脉有助于改善肾癌手术条件,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曾燕  陈拉妮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7):2331-2333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经术前血管性介入动脉栓塞灌注化疗术后,分期逆转后获得行根治性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活检确诊为宫颈癌临床分期Ⅱb、Ⅲa患者29例,术前行血管性介入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股动脉为穿刺点,采用Seldinger's技术超选择插管至双侧子宫动脉下行支或主干,灌注栓塞卡铂300 mg/m2,2/3量灌注,1/3量混合于明胶海绵中进行栓塞,然后将导管退至髂内动脉前干,再灌注化疗药:鳞癌采用博来霉素45 mg/疗程,腺癌采用吡柔吡星60 mg/m2加生理盐水100 ml分双侧灌注。介入术后15~20天给予根治性手术,随访5年,通过介入术后观察宫颈肿瘤的反应性、根治性手术的情况,淋巴结转移、复发、生存时间的长短来评价疗效。结果:29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15~20天肿瘤体积明显缩小或消除,近期效果显著,出现临床分期逆转后行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检查显示4例患者癌细胞变性,坏死,7例宫旁浸润消失或显著减轻,6例脉管内癌栓,6例淋巴结转移。介入治疗加手术后至今无复发或转移12例。结论:根治性术前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具有较好的缩减肿瘤,粘连松动的效果,不增加手术难度及术后并发症,可使原来无法手术的患者获得切除病灶的机会,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组织分离容易,手术彻底,不增加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栓塞(TACE)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TACE化疗术,药物是卡铂500mg,丝裂霉素10mg,5-氟尿嘧啶1.25g,超声乳化油10~30ml。伴有肿块破裂或肝硬化时同时用明胶海绵颗粒做肝动脉栓塞或部分脾栓塞术。而同时期仅予保守治疗20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全部病例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肿瘤有不同程度缩小,生活质量有所改善,生存时间半年生存16例(生存率80%),1年生存11例(生存率55%),2年生存3例(生存率15%),而对照组半年生存7例(生存率35%),1年生存3例(生存率15%),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1)。结论:采用TACE化疗术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杜红梅  胡世峰  张岚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3):2055-2057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和远近期的并发症。方法:对12例不同出血量的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数字减影造影(DSA)技术选择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栓塞治疗。结果:12例患者均达到止血效果,其中3例栓塞术后清宫清除残留胎盘组织,术后随访8个月均无复发性出血及严重并发症。结论: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效果良好、止血迅速、并发症少,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