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以残胃排空障碍为主要症状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亦称为胃瘫。我院自199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行胃大部切除术256例,其中12例发生FDGE,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报告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9例。其中1例误诊为吻合口机械性梗阻而再次手术。本症病因尚未明确,易误诊。作者就其病因、诊断及治疗特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胃手术后残胃排空障碍诊治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习惯上称之为胃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又称胃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延迟综合征(functional delnyed gastric errpuresis,FDGE)。均指不伴吻合口或输出端空肠袢等机械性梗阻因素的残胃无力、排空障碍[1]。我院近十年来共发生11例,占同期胃大部切除总数的4·2%。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49~72岁。原发病:胃癌9例,胃溃疡1例,胰头癌1例。行胃癌根治术9例(D2),其中B-Ⅰ式吻合2例,B-Ⅱ式6例(结肠前4例,结肠后2例),Roux-en-Y吻合1例。胃溃疡1例,为B-Ⅱ式吻合。前10例中,残胃<20%3例,20%~30%6例,>30%1…  相似文献   

4.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一种术后非机械性梗阻,是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症状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今报道17例。  相似文献   

5.
余晓明  陈国建 《腹部外科》2009,22(3):182-182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胃大部切除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7月收治19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症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症6例诊治体会陈方寿,仇维荣,孙东兴,张瑞旭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症是胃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是一种功能性残胃排空障碍。适当、严格的非手术治疗可以治愈,但如对本病认识不足,误认为系机械性梗阻而再次手术,则将导致加重病情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FDG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6例均经保守治疗后胃排空功能恢复,正常进食,痊愈出院。治疗时间7~38 d,平均20.86 d。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FDGE发病因素较多,应及时分析并正确诊断,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5例胃癌根治术后残胃排空延迟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5例胃癌根治术后残胃排空延迟原因分析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外科(214062)周士福胃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症,以前多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并认为与残胃无张力有关[1~3]。近年来,动物实验资料提示此症与空肠的异位逆向起搏电势所致近端小肠局部...  相似文献   

9.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2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68,自引:2,他引:66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FDGE)的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3-1998年我科256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共发生FDGE12例,发生率为4.7%(12/256),均发生于术后3-12天。于1周内治愈1例(8.3%),2周内治愈8例(66.7%),3周内治愈11例(91.7%);所有患者于32天之内经保守治疗治愈出院。结论 术后残胃和远端空肠正常的运动功能破坏是发生FDGE的主要原因;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及与机械性梗阻相鉴别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理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引起的胃排空延迟,但消化道的其它手术有时也会发生.我院1998-2006年共诊治9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分析及防治进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常继发于胃大部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等,少数继发于腹腔其他手术。不同手术后FDGE的发生率有较大差异。近年来,腹腔非胃手术后的FDGE的发生时有报道,但对其发病率的调查尚无确切报道。  相似文献   

12.
残胃排空延迟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希金 《腹部外科》2001,14(4):F003-F004
残胃排空延迟症是指胃大部切除术后 ,以残胃排空不良为主要临床表现 ,经保守治疗可以恢复的一种早期并发症。国外文献报告发生率为 0 .5 9%~13% [1、2、3 ] ,国内文献报告发生率 1.8%~ 4.3% [4、5、6] 。该症在文献报告中提法较多 ,如残胃无力症、残胃排空障碍、残胃排空迟缓症、输出袢综合症等。几乎所有作者都认为这些症状如得到适当的治疗 ,大多数患者在 1周左右可恢复排空功能。所以近来的作者认为该症命名为残胃排空延迟症更为合理[7、8、9] 。该症的病因各家认识不一 ,在文献中提到的致病因素很多 ,但都难以说明该症的实质。无论哪…  相似文献   

13.
食管胃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食管胃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原因、合理的预防措施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982年1月~2002年4月问32例食管胃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胃排空障碍病人,食管胃颈部吻合24例,胸腔内吻合8例。占同期食管癌手术1378例的2.3%。25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病人中22例经保守治愈,1例死亡,死亡率为4.0%;7例机械性胃排空障碍病人经手术治愈。结论 胃排空障碍多见于高位食管胃吻合术后,以食管胃颈部吻合者多见,其发生与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不当有关,胃排空障碍多为功能性,少数为机械性。前者大多可经保守治疗而痊愈,后者则必须手术解除梗阻。本文还对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定义、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又称胃瘫,是腹部手术后,特别是胃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处理较棘手.正确地诊断和治疗FDGE,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病程,避免盲目再手术.我院近年来诊治FDGE30例,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 是腹部手术后,特别是胃癌根治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我院自2000年来诊治FDGE 共2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全胃肠外营养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杨维良,迟强,孙士波我院自1972年至1994年共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延迟综合征(FunctionalDelayedGastricEmptying,简称FDGE)28例,其中12例症状较...  相似文献   

17.
食管胃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食管胃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原因、合理的预防措施及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 1982年 1月~ 2 0 0 2年 4月间 32例食管胃吻合术后胃排空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胃排空障碍病人 ,食管胃颈部吻合 2 4例 ,胸腔内吻合 8例。占同期食管癌手术 1378例的 2 .3%。 2 5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病人中 2 2例经保守治愈 ,1例死亡 ,死亡率为 4 .0 % ;7例机械性胃排空障碍病人经手术治愈。结论 胃排空障碍多见于高位食管胃吻合术后 ,以食管胃颈部吻合者多见 ,其发生与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不当有关 ,胃排空障碍多为功能性 ,少数为机械性。前者大多可经保守治疗而痊愈 ,后者则必须手术解除梗阻。本文还对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定义、诊断与鉴别诊断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年1月~2004年11月收治的14例腹部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4例均经非手术治疗10~41天后恢复胃动力而痊愈,尤一例再手术。结论注意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围手术期的处理、术式的选择,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 delayed gastric emptying,FDGE)应坚持非手术治疗,多数患者3~5周内恢复。  相似文献   

19.
θ���г�����θ�ſ��ϰ�����Ϻ�����   总被引:71,自引:0,他引:71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1990—2001年587例胃大部切除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87例中有26例出现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率为4.4%。所有病例经保守治疗后,7—28天内治愈。结论 术后胃肠道运动的改变及吻合口水肿可能是胃排空障碍的主要原因,而高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失衡、腹腔感染则是诱因。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20.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上消化道重建术后,吻合口排空障碍,一般分为功能性通过障碍与器质性通过障碍。前者主要由吻合口炎症、水肿,胃肠运动功能减弱所致胃排空延迟,常在术后早期发生,保守治疗一段时间,多可治愈。国内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约为4.7%。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2月至2012年2月诊治的20例胃排空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浅谈胃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原因及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