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忠君 《北方药学》2013,(6):163-163
目的:探讨医院如何在门诊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方法:通过药学服务咨询窗口与患者的交流,增加了患者对药师的信任。门诊处方点评分析,及时发现,纠正用药偏差和错误,与医务人员一起正确的选择和使用药物,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在用药和品种选择上提出意见,供临床医生参考。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定期开展药学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结论:通过在门诊开展药学咨询服务、门诊处方的点评分析,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定期开展药学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深入开展门诊临床药学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随同医师坐诊,参与门诊甲亢患者治疗的药学服务效果。方法将156例门诊甲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用药教育,建立用药档案,参与用药方案调整;对照组由门诊医生进行常规治疗。统计药物咨询例次及内容,观察2组患者的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药物疗效。结果药学咨询468例次,其中患者咨询390例次,医师咨询78例次。咨询内容中药物的用法用量占42.31%;对治疗方案的调整,药师意见被采纳率为86.27%。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依从性明显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临床药师随同医师坐诊,参与门诊甲亢患者的治疗,提供药学服务,能协助医生更好地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的药物治疗,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青光眼患者用药风险防范计划与干预策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归纳我院药品说明书中禁忌项内明确注明青光眼患者禁用的药品。通过统计2014年门诊青光眼患者用药处方数据库,发现多个科室医生为青光眼患者处方不适宜的药物。为患者编写教育材料及开展面对面患者教育,为医生和药师分别编写了青光眼患者禁忌药品的品种,分别对医生、药师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与用药教育。完善医院信息系统,增加对青光眼用药的提示信息。结果医生为16.2%的青光眼患者使用了不适宜的药物。88%的医生在处方前会询问患者青光眼病史,78%的医生了解青光眼禁忌药物的品种,98%的医生希望借助医院信息系统提示;29%的药师在审核处方时会询问青光眼患者病史,80%的药师了解青光眼禁忌药物的品种,51%的药师会主动告知患者使用禁忌用药的风险;30%的患者会主动告知医生青光眼病史,11%的患者了解青光眼禁忌用药的品种,72%的患者坚持青光眼药物治疗。结论无论是医生、药师还是青光眼患者,对青光眼患者禁忌用药品种的认知水平不高,制定青光眼患者用药风险防范计划与干预策略,具有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定量地评定我院门诊医生应用抗感染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门诊6297张处方,采用药物利用度指数(drug utmzation index)DUI分析。结果发现3种口服抗感染药物、5种注射抗感染药物的DUI值〉1。结论表明我院门诊医生应用抗微生物药有使用不当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临床药师开展合理用药咨询门诊的体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空军总医院临床药师开展合理用药咨询门诊的体会及意义。方法:介绍开展合理用药咨询门诊的方法、与药物相关理论知识和人体生理知识的利用,分析门诊发药交代典型案例及其意义。结果:临床药师开展的合理用药咨询门诊使患者学会了正确的用药方法,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可减少与药物有关的医疗纠纷,还能配合医生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的鉴别。结论:临床药师开展的合理用药咨询门诊与医疗门诊相辅相成,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老年病房门诊处方药物的应用情况,评价门诊处方用药的合理性与规范性。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我院老年门诊2008年1~12月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共抽查24350张处方,不合格用药处方为1340张,占5.50%,其中不规范处方526张,占抽查处方的2.11%,占不合格处方的39.25%。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重复用药、选药不当、联合用药品种过多等方面。结论:临床医生用药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主要原因是临床医生对药物知识的缺乏所致,药学人员应向临床药师职能转化,向医生提供更多的药学知识,指导医生和患者合理用药,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2018年,北京天坛医院临床药师开设药物治疗管理(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MTM)门诊,主要针对患有多种慢病,服药品种多于5种的患者。服务内容包括用法用量的调整、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的识别与处理、药物事件的识别与处理、药物相互作用的识别与处理、药物治疗过度的识别与处理、患者用药教育与解惑、生活方式的干预与指导等。开诊7个月共计为125例患者提供174次MTM服务,平均服药品种10种,共发现药物相关问题691个,解决药物治疗问题454个。本研究显示,针对门诊慢病患者开展MTM,可以帮助医生/患者更好地选择药物,降低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增加医生和患者对临床药师的认可,体现临床药师的专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门诊退药原因,为减少和规范退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本院门诊药房2009-10~2010-09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退药的主要原因是医生处方错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和患者要求。退药品种主要是抗微生物药物、循环系统用药及中成药。结论为降低门诊药房的退药率,需建立健全退药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我院门诊药房退药处方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莉 《海峡药学》2007,19(9):124-125
对我院2006年1~6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我院门诊退药的主要原因有医生开方时电脑录入错误、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自备或拒用药品等。针对各种退药原因,采取措施,减少退药率。  相似文献   

10.
药剂科一方面为临床提供药品保障,另一方面为患者和医生提供药物咨询,成为现代化医院重要的一部分,而门诊药房则是药剂科直接把药品流入社会的窗口。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门诊药房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医院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因此门诊药剂工作应严格把好服务质量关,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医院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门诊医生使用基本药物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门诊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的资料经整理核对后,统一编码录入,且用SPSS 16.0对资料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在调查的34名门诊医生中,男性占52.94% (18/34),女性占47.06%(16/34);以35 ~50岁为主,占55.88%;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执业医师占82.35%;文化程度大专占55.82%;对基本药物表示支持有27人,占78.9%.年龄、学历以及职称三个因素对基本药物的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在35~50岁、学历高者使用基本药物频繁;中级及以上职称执业医师更倾向于使用基本药物.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和支持度的差异对药物的使用情况有统计学意义,对基本药物认知度高、职称高者都会主动要求使用基本药物(P<0.05),随着学历的增高,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度越高,支持度越高,使用基本药物的情况越频繁.结论 在35~50岁,女性门诊医生更倾向于使用基本药物;学历在本科以上的执业医师更倾向于使用基本药物;受过专业培训,并且经常与患者沟通的门诊医生,使用基本药物高于其它类别.  相似文献   

12.
周莹  韦邦年  张国柱 《安徽医药》2016,20(11):2170-2172
目的 回顾性分析某院2013—2015年门诊处方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提高该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方法 按照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的上报要求,随机抽查2013—2015年每月11~20日出院的非手术和手术病历各15份,3年共1 080份;抽查每月16日门诊成人普通处方100张,3年共3 600张;统计每季度出院患者抗菌药物品种、消耗量、使用金额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结果 该院抽查的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基本低于20%,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60%,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使用率降至30%,给药时机和药物使用天数基本合理。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继续增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督导,促进抗菌药物的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  相似文献   

13.
门诊药房是医院直接面对患者的重要窗口,其担负着短时间内根据医生处方正确分配并发放药品的重要职责。发药正确率的高低直接对患者用药安全产生直接影响。经统计,门诊药房差错发生率占医院药剂科发生总差错的40%左右。对门诊药房发药错误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可显著降低药物发放错误率,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药房工作人员通过不断加强对药物相关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药物发放错误率,而且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程度,从而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门诊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治疗是综合治疗[1],除药物治疗外,还包括饮食,运动,教育和自我检测等治疗。而门诊患者多,医生看病压力大,除给予药物外,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详细讲解,患者缺乏系统教育,因此我院内分泌科根据门诊糖尿患者的特点和需求,于2004年建立糖尿病健康教育咨询门诊,效果显著,现  相似文献   

15.
门诊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我院门诊处方抗感染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随机抽查2007年1~6月本院门诊处方5000张,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为28 50%,抗感染药物使用合格率为91 4%.我院门诊抗感染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联合应用不合理,提示临床医生应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2011年7月2013年12月,每月随机抽取25%具备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生的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医生共672名,处方33 600张,并统计分析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及医生比例呈逐年升高趋势,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呈逐年降低趋势。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排行前3位的科室为急诊科、儿科门诊、妇科门诊。结论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对我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冠心病患者LDL-C达标率处于低水平,医生和患者对胆固醇知识仍然缺乏,需要加强医生继续教育和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入选的北京地区4家三级医院和4家二级医院心内科门诊的冠心病患者903例。所有患者均完成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心血管疾病史、胆固醇相关知识以及他汀药物治疗情况),同时检查血脂水平。分析LDL-C达标情  相似文献   

18.
寿志南  黄美  高奇 《贵州医药》2007,31(1):53-53
慢性咳嗽是门诊医生遇到的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其中不少病例对常规抗感染及止咳化痰治疗的效果不佳,为了寻找合理而有效的治疗药物,我们在门诊及住院病人中应用盐酸西替利嗪对这类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药房用药咨询情况,科学合理的指导患者,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门诊药房2017年1-6月共389例药物咨询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从咨询者人员统计,患者咨询所占比例最大,占50.09%,其次是医护人员,占46.02%;从咨询药物内容统计的结果分析,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咨询的人数最多,占15.94%,其次为药品的质量及保存方式,占14.14%。结论:门诊药房药物咨询服务不仅提高患者依从性,还有助于团结医生、护士和药师,更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兰健  赵科永 《贵州医药》2004,28(8):714-715
由于药物流产安全方便,痛苦小,已在门诊普遍开展。但药流后出血一直困扰着门诊医生,其中胚胎残留是出血的主要原因。而治疗的主要方法是清官术,易对患者身心造成创伤。本文就此问题的治疗进行讨论,即米索前列醇的再次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