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为探索其X线的诊断,本文就我院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47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性25例,女性22例;早产儿38例,足月产儿9例;剖宫产儿29例,自然产儿18例,发病时间为生后2~12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持续气道正压呼吸、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抢救成功率的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2013年4月对具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的患者,采用持续气道正压呼吸、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预防为先,防治并重原则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在尚未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之前早期上机,观察发病率、抢救成功率、上机率,并和2004年9月-2008年12月未采取持续气道正压呼吸、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比。结果2009年1月-2013年4月收治早产儿1403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3例,发病率3.1%、抢救成功率达93%、上机率18.6%,较2004年9月-2008年12月收治早产儿1189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5例,发病率3.8%、抢救成功率71.1%、上机率40%,抢救成功率有了明显的提高(P〈0.01),上机率有了明显的下降(P〈0.05),发病率虽稍有下降,但经χ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取持续气道正压呼吸、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预防为先、防治并重原则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提高了基层医院治愈率,减少上机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本院自制简易空氧混合(N-CPAP)装置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用自制简易空氧混合(N-CPAP)治疗,上机前、后抽血测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后患儿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本院自制简易空氧混合(N-CPAP)装置作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一项方法,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引起的,以早产儿多见,患儿多在出生后的数小时内,出现青紫、进行性呼吸困难及呼吸衰竭。病理上往往会出现肺透明膜(HMD)。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的认识。方法选取2013年1月1日~2013年8月31日在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经胸片、临床症状及体征诊断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3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导致足月儿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主要高危因素是窒息,其次主要原因是剖宫产和吸入。32例患者均采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32例患者中28例治愈,1例好转,3例放弃治疗后死亡。结论窒息、剖宫产及吸入等为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高危因素。本病早期采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凌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0):1502-1503
我院2001年1月~2005年6月收治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患儿40例。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HMD患儿根据其发病时间、临床表现、体征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新生肺透明膜病,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致。尽快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治疗NRDS最重要的措施。本文对2006年1月以来我院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6例的护理情况回顾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倪益华 《临床医药实践》2009,18(12):928-929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又称新生儿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和呼吸衰竭,主要见于早产儿,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进行性肺不张。机械通气是首选的治疗方法,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具有无创、效果可靠等优点。自2007年6月-2008年12月对15例HMD患儿采用NCPAP治疗,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肺脏超声及X线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的5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给予肺脏超声及X线诊断,比较两种检查的诊断率、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等。结果肺部超声诊断率94.00%(47/50)明显高于X线诊断新率82.00%(41/5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2,P=0.012<0.05)。肺部超声诊断敏感度(94.89%)、准确度(94.56%)及特异度(95.34%)明显高于对照组(83.89%、84.34%、87.9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肺脏超声在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有较高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在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上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静脉滴注加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就诊的8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40例。两组均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照组经雾化吸入给药,研究组经雾化吸入加静脉滴注给药,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炎性因子、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气状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标CRP、PCT、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EV1、FEV1/FVC、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经由雾化吸入、静脉滴注两种途径联合用药可显著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炎症反应、肺功能、动脉血气状况,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商丘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与研究组23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与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及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患儿呼吸窘迫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且疗效显著,对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功能及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潘瑞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134-13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系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主要见于早产儿,早产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进行性肺不张。其病理特征为肺泡壁至终末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主要见于早产儿,死亡率较高,也是早产儿死亡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多采取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IS)联合鼻塞持续正压通气或插管机械通气取得较好疗效,使本病死亡率明显下降。我院2005年1月~2008年5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运用PS联合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景艳 《淮海医药》2010,28(1):48-49
目的提高对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对2007年6月-2009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足月新生儿中呼吸窘迫综合征24例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时间为娩出后0-14 h。本组24例患者通过合理的辅助通气治疗,23例痊愈出院,1例死亡。住院时间6-27 d。男女比率为18∶7(OR2.14)。结论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时间窗宽,辅助通气时间长,并发症及合并症发生率高。早期发现,经及时、合理的辅助通气,多数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以出生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为其特点,X线片有利于诊断和动态观察。本文通过对23例NRDS的X线分析,探讨其X线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辛思明  刘淮 《江西医药》2014,(3):280-282
早产是影响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在我国,早产的发生率约为5%-15%,占新生儿死亡率的15%[1],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idiopathic re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而NRDS主要是由肺透明膜病变引起,故医学界又将NRDS称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 of newborn, HMD)。1972年,Graham Liggins[2]第一次报告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将HMD 的风险从25.8%降至9%,1994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正式发表公布: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以促进胎肺成熟,降低早产儿HMD的发病率。下面就产前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2008年2月至201 1年1月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救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26例临床治疗进行总结.结果 12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经应用机械通气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等救治,痊愈115例,痊愈率91.26%;应用前与应用后各时问段血气指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 综合征是急危症,及早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够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顺应性,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高剂量与低剂量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8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低剂量盐酸氨溴索,观察组给予高剂量盐酸氨溴索。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及血氧分压(PaO2)、氧和指数(PaO2/Fi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氨溴索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漏的病因、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气漏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的穿刺针,一次性输液器延长管、灭菌输液瓶及中心负压吸引器组成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代替胸管和传统的吸引装置进行闭式引流,呼吸机辅助呼吸。结果 13例气漏患儿中有7例患儿行胸腔闭式引流,中心静脉导管留置3~7d后,复查胸片,被压缩的肺组织基本复张。治愈10例,好转后放弃治疗1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15.4%。结论新生儿气漏死亡率较高,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导致新生儿气漏发生的常见原因。治疗气漏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行胸腔闭式引流,笔者所在科室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的胸管行引流治疗的方法,具有方法简单、引流效果理想、不易造成后期发育畸形、价格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赵云秋 《云南医药》2012,(6):567-569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也称为肺透明膜病或特发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指新生儿出生后6h内,因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而导致进行性肺不张,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1],其病理特征为肺泡壁至终末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多见于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