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而引起的不适症状或并发症,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症状是烧心和反流,但很多时候表现为其他非典型的症状,如反复咳嗽、胸痛、胸闷、哮喘、咽喉不适等。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病(GERD)引起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临床并不少见,但往往因为就诊时患者呼吸系统症状突出,而胃食管反流症状不明显或被忽视而误诊。笔者现将2004年2月~2006年10月收集的22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肖飞  巩燕 《中国医药指南》2010,8(22):151-151
目的帮助广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走出被误诊的误区,提高对该病消化到外症状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1例胃食管反流病纠误经过。结果患者反酸、灼烧感40年,进食甜食、刺激性食物后明显。11年前出现喘息、憋气来第二炮兵总医院就诊,病程中长期被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型呼吸衰竭。入院后经血气分析、24h食管pH监测、食管动态压力测定、胃镜检查等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行Stretta微量射频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结论临床上有些所谓的"哮喘"、"咳嗽"、"咽炎"病根可能在胃里,是由于胃食管反流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以呼吸道症状为临床表现的诊治情况及发病机制。方法以呼吸道症状为临床表现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40例,行胃镜检查和(或)24 h食管p H监测、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确诊的40例患者经给予PPI及促动力药物、胃黏膜保护剂治疗4~6周后25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所有患者经胃镜复查,食管炎症消失,黏膜恢复正常,其余病例继续巩固治疗2周后全部临床治愈。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由于其临床表现的多样化,部分患者消化道症状较轻或缺如,而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临床易误诊或漏诊,呼吸科医师应加强对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喘息与婴幼儿胃食管反流症状相关性。方法从我院儿科1998年1月~2006年10月在门诊及住院明确诊断的胃食管反流病108例中筛选以喘息为主诉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17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7例以喘息表现为主诉的胃食管反流在常规抗感染、平喘等治疗无效后采取调整体位、饮食,抗反流等治疗,喘息症状缓解,哮鸣音消失。结论胃食管反流可作为一个独立病因引起喘息。  相似文献   

6.
肖招英  张颂达 《中国药业》2011,20(11):60-61
目的 分析胃食管反流病住院患者的诊断分型和治疗结果.方法 根据200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胃食管反流病全球定义和分类,对医院2007年4月至2008年8月住院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的83例患者进行分型;治疗则以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促胃肠动力药,辅以抑酸药、抗酸剂控制症状4~8周,再以质子泵抑制剂维持治疗1年,对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用治疗方案对于胃食管反流病表现为食管综合征的患者,症状治疗有效率为96.39%,胃镜评价治疗有效率为95.18%.结论 加拿大蒙特利尔胃食管反流病分类方法对诊断食管综合征有明确的指导性;先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和促胃肠动力药控制症状,再长期抑酸治疗,在症状性胃食管反流病治愈后的维持治疗中作用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问卷在基层医院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3月~2011年10月门诊及胃镜检查患者中,对存在反流相关症状患者249例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以胃镜检查、PPI试验其中任何一项阳性作为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标准。结果 249例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中胃食管反流问卷(GerdQ)调查诊断率与胃镜检查阳性率和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试验阳性者与无明显差别。结论胃食管反流病问卷作为初步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是简单易行有效的方法,对临床诊断特别是基层医院对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西藏高原部队官兵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西藏武警部队2006年~2009年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的官兵共1200名,明确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的共420例。将无胃食管反流症状的780名受检者设为对照组,记录其一般情况、入伍时间、驻藏年限和消化道症状。结果胃食管反流病的患病率为35%(420/1200),包括糜烂性反流病(RE)413例,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7例,合并巴瑞特食管炎5例。结论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在高原官兵中的患病率很高。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s disease.GERD)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相应患者也呈上升趋势。由于该病常常具有食管外症状。而易被误诊,因此在这里与大家讨论,以更好地认识胃食管反流病。  相似文献   

10.
郑邦伟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5):2033-2033
现就我院2000年7月~2004年7月胃食管反流患者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21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胃食管反流所引起的呼吸道症状的认识,以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1.
尹峰 《中国实用医药》2014,(19):173-167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是指具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但内镜检查无食管黏膜损伤的一种疾病,又称为“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约占胃食管反流病的70%左右。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24 h食管pH监测及胃镜检查。传统治疗采用胃肠动力药物莫沙必利治疗。本研究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以呼吸道疾病为主要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总结永煤集团总医院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治疗的经验。方法永煤集团总医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胃食管反流病97例,对其中以呼吸道疾病为主要诊断的37例(误诊为支气管炎19例,哮喘6例,慢性咽炎8例、肺炎4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A级10例,B级20例,C级7例)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就诊病例均给予6周PPI制酸及胃肠动力药物治疗,继发呼吸道感染者给予短期抗感染等对症治疗,6周后咳嗽等症状均消失。结论临床医师在胃食管反流病的诊疗过程中应注意其呼吸系统的症状,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胃食管反流病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烧心等症状,可导致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咽喉、气管等食管以外的组织损害。该病根据内镜检查结果可分为两种类型:黏膜无明显病变者称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黏膜有明显糜烂、溃疡等病变者,则称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在京沪两地患病率为5.77%,并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长趋势,且很多患者因久咳不愈、咽痛、胸痛等症状辗转在呼吸科、五官科和心血管科就诊,误诊和漏诊率均较高,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主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胸痛为主要表现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诊治要点。方法选择已排除冠心病心绞痛及食管其他疾病的胸痛患者23例,对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治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中17例患者经内镜检查、口服奥美拉唑后胸痛等症状消失,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所有患者确诊后予以抗反流治疗,临床总有效率达95.66%。结论胃食管反流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漏诊,必要的辅助检查结合质子泵抑制剂试验性治疗是确诊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正>胃食管反流病(GERD)系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根据2006年三亚共识,胃食管反流病里面有3种类型,包括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和Barrett食管[1]。NERD是存在与反流相关的不适症状,但内镜下无食管黏膜破损和Barrett食管。GERD是内科门诊的常见病,约占  相似文献   

16.
以上腹痛为首发表现胃食管反流病9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5a间内镜所诊断的胃食管反流病,探讨临床特点。方法:2003/2008年胃镜诊断的93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析患者首发症状的原因。结果:以上腹痛为主要表现占53.76%,为最常见主诉。结论:仅依据反流症状来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敏感性较低,内镜对胃食管反流诊断为最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提高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003-2013年我们收治的以食管外表现为主要症状的3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均无典型胃食管胃反流症状,主要表现慢性咳嗽14,哮喘5例,非心源性胸痛11例,咽部不适2例,确诊前病程2~39个月,经确诊胃食管反流病给予相应治疗后,症状均有明显好转。结论对于久治不愈的慢性咳嗽、哮喘、心绞痛样胸痛、咽部不适等症状的患者,应考虑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乡村医药》2012,19(6):93-94
1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的不适症状或并发症的一组疾病。其主要症状为胃灼热、反流、胸痛等。1.1发病机制多种因素造成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是抗反流防御机制减弱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攻击作用的结果。抗  相似文献   

19.
非糜烂性反流(NERD),又称内镜阴性的胃食管反流病(NERD),是指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症状3个月,但内镜下没有糜烂性食管炎依据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往往伴有焦虑、抑郁、失眠、多梦等,精神症状,症状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科通过联合抑酸和抗焦虑、抑郁治疗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探讨奥美拉唑、吗丁啉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得出结论:奥美拉唑、吗丁啉联合法莫替丁在胃食管反流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以将长时间的反流次数明显减少,能够使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有所减轻,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