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导师张铁忠教授从"郁、痰、瘀"入手治疗甲状腺结节,认为肝郁气滞是其始动机制,痰气凝结、痰瘀互结是其病机发展之关键,治疗应以疏肝散结为治疗总则,以调畅气机为主,兼以化痰活血、软坚散结。自拟疏肝散结方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介绍黄挺教授对甲状腺癌术后的中医辨证思路及治疗经验。黄挺教授从临床实践中发现,甲状腺癌多属虚实夹杂,在机体气阴两虚、气血不足甚或阴阳虚衰的基础上夹有气滞、痰凝、瘀毒内结。黄教授认为甲状腺癌术后辨证主要与中医阴虚火旺、气阴两虚以及痰瘀互结相关,并相应的采用滋阴清热、益气养阴、化痰行瘀等法治之,以提高中医对甲状腺癌术后中医调治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具有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的优势.但由于本病机理较为复杂,临床主要表现在风痰阻肺、痰气交阻、痰瘀互结、以虚为主等几个方面.治疗上应遵循整体观念,采取祛风化痰、凉血化瘀,辨证施治,标本兼治,调理脏腑等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4.
老年性痴呆是最常见的一种痴呆类型,基于中医古籍及现代医家对该病的认识,认为其病机之本为脾肾亏虚,病机之标为痰瘀互结,且脾肾亏虚、痰瘀互结之间相互兼夹、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痴呆病情的发生和发展。基于此病机特点,临证以健脾益肾、化痰祛瘀为法,拟方加减薯蓣丸治疗痴呆并取得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痰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肿瘤疾病过程中的痰应为广义之痰;痰浊为癥瘕积聚形成的必然因素,与肿瘤发生存在必然联系。各种原因引起的痰气交阻、痰瘀互结、脉道不通、积聚内生,是肿瘤产生的重要机制。肿瘤形成后影响人体脏腑功能及气血津液的运行,更易生痰饮,并进一步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从痰论治肿瘤疾病要点包括:谨守病机,审证求因,"见痰休治痰";调达气机为先,气顺则痰消;治痰重治血,血活则痰消;治痰调三焦,脾肾当为先。临床治疗肿瘤疾病当以"痰"为切入点,灵活运用理气、活血、调理脏腑等治法,使气、血、津液运化正常,正复瘤消。重视从痰论治肿瘤疾病,构建肿瘤从痰论治体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痰瘀互结证常见于胸痹、症瘕、瘿瘤、中风、顽痹,不孕等许多疑难病症,临床治疗常感棘手。痰瘀同源,痰瘀互结,痰瘀同病,这就决定了痰瘀同治,以分消为法。而分化痰瘀当调畅气机,以治气为先,阳虚痰瘀治当顾及补阳,温化痰瘀;痰瘀胶结阻络,治宜宣通,化痰散结。并结合有关病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的病机是脾肾亏虚、痰浊湿热、瘀阻血脉,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虚、肾虚、肝肾不足;标实为湿浊、湿热、瘀血阻滞、痰瘀互结、浊毒内生。治疗当清泄湿浊瘀热,兼顾补益脾肾,自拟内清、外清、清补之清热化浊降酸方,并论述了该方的组方意义及临证加减。  相似文献   

8.
洪素兰教授治疗慢性膝关节损伤性滑膜炎的经验主要体现在:紧扣基本病机,"肝脾肾亏虚,痰湿瘀血阻滞"为其基本病机,肝脾肾亏虚为本,痰瘀阻滞为标;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辨证论治,内治、外治结合,防治并重;调补肝脾肾,尤以补肾为要;患者自觉膝关节局部发热或医者触之微热,应慎用苦寒攻下类药物,一防苦寒伐伤脾阳,二防痰瘀结滞难消;重视固本,守方巩固治疗,愈后防复。  相似文献   

9.
李学麟教授认为胃癌的发生多因作息紊乱、饮食不节以及各种"毒邪"客于脾胃,致使脾胃受损,运化失调,痰浊内生,痰结血瘀,痰瘀互结,生为瘤病。胃癌发展至晚期,全身正气严重耗损,局部痰瘀互结,脾肾亏虚为本,肿瘤实邪为标。在治疗中,李教授以扶正法为主,尤其注重顾护脾肾之气,应用中药从益气温阳、健脾和胃、补肾填精三个方面减轻化疗的毒性和不良反应。益气温阳常用人参、黄芪、党参、附子等;健脾和胃常用茯苓、白术、砂仁、姜半夏等;补肾填精常用女贞子、墨旱莲、菟丝子、枸杞子等。灵活运用扶正与祛邪,祛邪从清热解毒、化痰逐瘀着手,审证求因,随症加减。清热解毒常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羊肚枣等;化痰常用半夏、胆南星、山慈菇、瓜蒌等;破血逐瘀常用三棱、莪术、桃仁、红花、穿山甲等。李师主张以减轻症状、减少痛苦、增强信心、提高生活质量为治疗目的,以"带瘤生存"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探讨甲状腺结节中微钙化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作为中医瘿瘤痰瘀内结辨证客观化指标的可行性.应用彩超影像图观察77例甲状腺结节,并检测其内部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甲状腺结节伴微钙化,内部或边缘高阻力血流指标与瘿瘤痰瘀内结证型高度相关;病理学确诊甲状腺癌的8例,均落在瘿瘤痰瘀证型中,并与微钙化、高血流阻力相符合.结论:瘿瘤(结节)内微钙化是痰瘀内结的客观体现,彩超影像可作为瘿瘤中医辨证的重要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王香桂主任医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香桂主任医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是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失常、内源性激素不协调、LH/FSH比值增大、雄激素分泌过多所产生的一种妇科内分泌失调综合征,其病机脾肾阳虚为本,气滞湿阻、痰瘀互结为标;治疗以补肾健脾为主、化痰祛瘀利湿为辅,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异同。针对脂肪肝特点认为:病机是气滞、痰湿、瘀浊;和肝、脾、肾三脏功能密切相关;临床辨证将脂肪肝分为痰湿困脾、肝郁气滞、瘀浊阻络三个主要证型。  相似文献   

13.
HIV感染无症状期的病机不离"虚""郁"二字,虚者,多为脾胃之气不足也;郁者,气机不畅也。而郁总不离气、血、湿、痰、食、火六因,气、血、火多由肝生,而食、痰、湿多由脾成。此期治疗当从肝脾二脏入手,疏肝健脾、调畅气血,如此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及早控制病情恶化,扭转病情局势,进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卵巢囊肿属中医肠覃、症瘕范畴,湿浊、痰饮、瘀血阻滞胞脉诸端是其病机,清热化痰散结为其主要治法,在治疗中顾护脾胃贯穿全程,同时配合月经周期治疗则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5.
胡齐鸣认为良性甲状腺结节是由于素体气阴亏虚,久之肝脾不调、气机升降失司致气郁、痰湿、瘀血聚阻于颈前,形成局部肿大,以气虚、阴虚为本,气郁、痰阻、血瘀为标,与肝脾密切相关.治疗上以疏肝行气、健脾化痰、活血散结及益气养阴为法,结合患者体质,从体质学说出发辨证施治,善于汲取经方之长与临床经验融合,采用自拟方灵活治疗各型良性甲状腺结节,注重散邪与扶正相结合、治已病与治未病兼顾,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肺心病以肺脾心肾虚为本,痰瘀互结为标。蒙定水教授根据本病不同时期,不同证候进行辨证、辨病论治,注重整体观念,从脏腑虚损着手,发时治标,平时治本;兼顾扶正补而勿滞,祛邪攻而勿伐,治痰要活血,血活痰则化,权衡论治。  相似文献   

17.
不孕症可从脾胃论治。调理脾胃调气血经水、固冲任督带、治带下无子、化痰饮水湿、壮四肢肌肉、助药物运化在不孕症的治疗中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求晚期肾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以中医中药辨证治疗1例晚期肾癌双肺多发转移患者。气阴不足,痰郁肺热,以益气养阴,清肺化痰为法;气血两虚,脾肾不足,以温补气血,健脾补肾为法,方选十全大补汤加减;脾胃气虚,痰湿蕴肺,以益气健脾,化痰止咳为法,方选百合固金汤加减;肝肾不足,以滋补肾肝,清热解毒为法,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减。[结果]该患者通过中医药结合,中医药中药辨证论治,提高了生活质量,带瘤生存,已存活15年。[结论]以十全大补汤、六君子汤、百合固金汤、六位地黄丸汤等中药随症施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情配伍使用,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杨少山主任医师认为冠心病心绞痛虽病况复杂变化多端,但病仍在心,涉及气血阴阳、肾、肝、脾、肺诸脏。临证中分六型:痰阻气滞、气滞血瘀、气血亏虚、气阴亏虚、心阳不振、阳虚水停,针对上述分型,提出畅胸止痛六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证候分型,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中医药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37例患者,收集相关中医四诊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所有患者的中医证型可分为:肝阳上亢,脉络空虚证;肝肾不足,痰瘀互结证;肝气郁结证;气血亏虚,肾气不固证;脾虚湿盛,风痰阻络证;瘀血内停,湿热交阻证等六类。[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证候的研究,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证候要素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将推动缺血性脑血管病证候诊断标准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