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SCH)患者胰岛素水平及血脂的变化.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海军总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育龄期妇女,年龄在25~35周岁,选取PCOS合并SCH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PCOS不伴有甲状腺疾病功能异常者52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体重、血压、静息心率、血脂,并进行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试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相关分析评价PCOS合并SCH患者血脂及胰岛素变化情况. 结果 (1)PCOS合并SCH组静息心率、空腹胰岛素(FINS)高于PCOS组(P<0.05),促甲状腺激素(TSH)、甘油三酯(TG)、餐后1h胰岛素(INS-1h)均显著高于PCOS组(P<0.01);(2)两组中按照体重指数(BMI)比较分析:PCOS+ SCH组中BMI≥23亚组与PCOS组BMI≥23亚组相比,心率明显增快,TSH与TG显著升高,INS-1h也有明显的升高.PCOS+ SCH组中BMI<23亚组与PCOS组BMI<23亚组相比,除TSH有显著升高外,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3)相关分析显示:TSH与TG、高密度脂蛋白(HDL)、FINS、INS-1h有相关性(r分别为0.360、-0.259、0.408、0.255,P均<0.01). 结论 PCOS合并SCH患者可能存在更严重的血脂异常及胰岛素水平的改变,TG水平的升高、HDL及胰岛素水平的改变可能成为PCOS合并SCH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非糖尿病性高血糖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葡萄糖耐量低减(IGT)和/或空腹血糖受损(IFC)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压、血脂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初查空腹血糖(FPG)>5.9mmol/L的患者做OGTT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时测定空腹及餐后胰岛素、C肽、HbA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压值,根据1997年ADA及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4组,葡萄糖耐量正常组(NGT)组、IGT组、IFG组、IGT/IFG组。结果 (1)IGT与IGT/IFG组的餐后2h胰岛素、C-肽、BMI、收缩压、舒张压、HDL-L、甘油三酯(TG)较NGT组均有显著性差异,IFG组的BMI及TG较NGT组有显著性差异,IGT与IGT/IFG组的餐后胰岛素、C-肽、收缩压、舒张压、HDL-L较IFG组有显著性差异。IGT与IGT/IFG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2)血糖与胆固醇(TC)、TG及舒张压呈显著性正相关,与HDL-L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IGT、IGT/IFG具有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低HDL-C的特点,预示着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后心率恢复异常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女性的临床特征,提出此类心血管疾病易感人群干预的重点和方向。方法选择平板试验运动阴性PCOS患者50例为病例组,根据患者运动试验停止后心率恢复(HRR)结果分为HRR异常组和HRR正常组,另选同期我院健康体检年龄匹配的健康女性2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睾酮(T),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各组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并使用我科研发的糖尿病/肥胖综合评估与康复处方系统调查分析受试者运动行为。结果 HRR异常组PCOS患者表现出显著的中心性肥胖(0.94±0.07vs.0.81±0.07,P0.05),高雄激素血症(4.34±1.13vs.1.93±0.98,P0.05),其安静心率显著高于HRR正常组以及对照组而两项乘积(RPP)显著低于另两组(P0.05)。运动行为方面HRR异常组表现出明显增高的职业活动的比例(0.36±0.16vs.0.20±0.17,P0.05),而在日常活动以及运动方面三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中心性肥胖、安静心率增高、最大收缩压下降以及职业压力大均是PCOS女性心血管疾病易感人群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和不同体重指数(BMI)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生化特征及性激素情况。方法按照2011年制定的中国PCOS的诊断标准,回顾性收集了在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和妇女健康中心就诊的PCOS患者352例。根据年龄分成4组:20岁以下组、20~25岁组、25~30岁组以及30岁以上组,了解4组的月经状态、BMI以及痤疮、多毛、黑棘皮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4组患者性激素水平、硫酸脱氢表雄酮(DS)、空腹血糖(GLU)和胰岛素(INS)及血脂状况;再根据BMI分为两组:BMI≥24kg/m2为超重或肥胖组、BMI24kg/m2为体重正常组,了解两组的上述指标。结果 (1)按年龄段分组: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比值、泌乳素(PRL)、睾酮(T)水平随年龄段提高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0岁以上组DS水平显著低于30岁的其他3组(P0.05);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CLU及BMI在30岁以上组较20岁以下组显著增高(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降低(P0.01)。(2)按BMI分组:超重或肥胖组中多毛和黑棘皮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P0.01);超重或肥胖组的LH/FSH比值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P0.01);超重或肥胖组LDL-C、TG、CLU和空腹胰岛素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而HDLC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P0.05)。结论 PCOS患者BMI高者比例显著增高,发生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肥胖与非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妊娠期代谢特征及其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对初次就诊孕妇进行PCOS史的筛查,以体重指数(BMI)≥或24kg/m2为界,分为肥胖型PCOS组(OB-PCOS,240例)和非肥胖型PCOS组(NOB-PCOS,450例),随机选择非PCOS孕妇630例为对照组,随访三组的代谢指数、妊娠及围产结局并进行比较。结果 OB-PCOS组和NOB-PCOS组的自然流产史、原发性不孕史、行IVF-ET助孕比例、产后出血、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OB-PCOS组的孕前BMI、孕期增重、血清空腹血糖、服糖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浓度以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高于NOB-PCOS组和对照组(P0.05);OB-PCOS组的糖尿病家族史比例、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巨大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PCOS患者不良围产结局发生风险增高,肥胖型较非肥胖型PCOS患者更易发生代谢紊乱,可能是妊娠期糖尿病和巨大儿的发生率增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肥胖非PCOS患者血脂水平及体脂分布差异,探究肥胖PCOS患者脂代谢异常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盛京医院内分泌科的86例门诊患者,其中56例肥胖PCOS患者为肥胖PCOS组,30例匹配年龄、体重指数(BMI)的肥胖非PCOS患者为肥胖非PCOS组。检测身高、体重、内脏脂肪面积、血脂、性激素、甲状腺功能、hsCRP、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代谢相关指标及激素水平,并做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肥胖PCOS组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B(ApoB)、LH、FSH、LH/FSH、睾酮(T)、游离雄激素指数(FAI)高于肥胖非PCOS组,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低于肥胖非PCOS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T、FAI、LH、FSH与TC呈正相关,T、LH与LDL呈正相关,T与ApoB呈正相关(P均<0.05)。肥胖PCOS组内脏脂肪面积、BMI与腰围之间两两呈正相关,腰围、BMI均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呈正相关,内脏脂肪面积与T呈正相关,甘油三酯(TG)与FAI呈正相关,HDL与hsCRP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肥胖PCOS患者血脂异常程度比普通肥胖患者更严重,血清TC、LDL、ApoB水平显著升高,高雄激素可能是导致血脂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与肥胖相关的慢性炎症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脂代谢紊乱,可以通过减重有效缓解肥胖PCOS患者的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 hydroxyvitamin D,25(OH)D_3]水平,探讨PCOS患者维生素D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9月我院住院及门诊新诊断的70例PCOS患者及70例年龄及体重指数均匹配的健康对照者。根据BMI分为四组:超重/肥胖PCOS组(OW/OB+PCOS组)36例,非肥胖PCOS组(PCOS组)34例,超重/肥胖对照组(OW/OB组)37例,非肥胖对照组(NC组)33例。测定血清25(OH)D_3、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空腹胰岛素(Fins)、性激素水平,采用稳态模型HOMA-IR指数评估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程度。结果 OW/OB+PCOS组25(OH)D_3、HDL-C均较OW/OB组显著降低,而TG、Fins、HOMA-IR均较OW/OB组显著增高(P0.05);(2)OW/OB+PCOS组25(OH)D_3、HDL-C均较PCOS组显著减低、而TG、Fins、HOMA-IR均显著增高(P0.05);(3)PCOS组25(OH)D_3、HDL-C较NC组均显著减低,而TG、Fins、HOMA-IR、LH、TES则均显著增高(P0.05);(4)相关分析示25(OH)D_3水平与BMI、FINS、HOMA-IR、TG呈负相关(r=-0.208,P=0.034;r=-0.918,P=0.000;r=-0.799,P=0.000;r=-0.683,P=0.002),与HDL-C呈正相关(r=0.585,P=0.001)。结论 PCOS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减低与肥胖和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体重指数初诊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影响因素。方法将747例初诊T2DM患者按体重指数≥25kg/m2、BMI〈25kg/m2分为肥胖组(A组)和非肥胖组(B组),比较两组年龄、HbA1c、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差别;多元线性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HbA1c与以上指标的关系。结果 A组HbA1c、DBP、FBG、PBG、HOMA-IR、TG、TC较B组增高(P〈0.05)。多元线性相关分析显示,A组HbAlc与BMI、FBG、HOMA-IR、TG正相关,B组HbA1c与TC、PBG呈正相关(P〈0.05)。以HbA1c为因变量、各代谢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A组FBG、HOMA-IR进入回归方程(P〈0.01,R2=0.43),B组PBG进入回归方程(P〈0.01,R2=0.29)。结论高空腹血糖、胰岛素抵抗是肥胖T2DM患者HbA1c升高的主要因素,餐后血糖升高是非肥胖T2DM患者HbA1c升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炎症标志物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探讨炎症标志物血清降钙素原、hs-CRP与PCOS的有关指标相关性。方法选择40例PCOS患者为病例组,同期来院就诊的4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为对照组。并根据体重指数(BMI)水平分为BMI≥25kg/m2的PCOS患者为PCOS肥胖组(A组,20例),BMI25kg/m2的PCOS患者为PCOS非肥胖组(B组,20例);BMI≥25kg/m2的不孕不育患者为非PCOS肥胖组(C组,20例),BMI25kg/m2的不孕不育患者为非PCOS非肥胖组(D组,20例)。四组研究对象入院后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清降钙素原、hs-CRP、空腹胰岛素(FIN)、血糖、性激素、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的检测;PCOS组与对照组均数间比较及PCOS组胖瘦组之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各因素间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降钙素原与PCOS患者以下指标如BMI、腰臀比(WHR)、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IN、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卵泡(Fc)总数、左卵巢Fc个数、右卵巢Fc个数、SHBG等均有相关性(P0.05)。hs-CRP与PCOS患者以下指标:BMI、WHR、HOMA-IR,FIN、FSH、LH、T、雌二醇(E2)、SHBG等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炎症标志物血清降钙素原、hs-CRP与PCOS具有相关性,但炎症介质在PCOS中的作用机制尚需研究,以期阐明其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青年患者血清脂联素(APN)、抵抗素(RST)水平与胰岛素抵抗(1R)的关系。方法PCOS组为38例青年PCOS患者,对照组为27例健康女性,两组中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BMI(≥25kg/m^2)和非肥胖组(BMI〈25kg/m^2)。在月经第3~5天晨(PCOS闭经者B超检查无优势卵泡当天)留空腹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APN和RST浓度,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浓度,化学发光法测定胰岛素浓度,根据后两者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1)肥胖组与非肥胖组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肥胖组与非肥胖组中,PCOS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肥胖组中,PCOS组血清APN和IS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R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非肥胖组中,PCOS组血清APN和ISI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R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青年PCOS患者血清中APN水平较低,RST水平较高,其中PCOS肥胖患者尤为明显。(2)青年PCOS患者血清中APN水平的下降和RST水平的升高可能与胰岛素敏感性及IR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