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分析20 MHz B超声的声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来该院就诊,已明确诊断的眼底疾病患者以20 MHz B超采用直接法对其探查,并将声像图与其O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OCT检查结果分析相应的20 MHz B超声像特征,黄斑裂孔8眼,B型超声显示黄斑区圆顶带状表浅隆起回声,病变中央呈孔状断裂;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7眼,B型超声图像表现为黄斑区形态规则的纤细条索扁平弧形或峰样隆起回声,越远离黄斑中心凹隆起越低;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5眼、黄斑水肿20眼、视网膜劈裂2眼,B型超声均显示黄斑区表面局限性弧形或形态不规则的扁平弧形条索状表浅隆起回声,其下为液性无回声间隙;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PE)脱离3眼,B型超声检查显示后极部表面局限性不规则带状强回声浅隆起,其下见液性无回声间隙。结论在屈光间质混浊及非后极部病变的情况下,20 MHzB超探查对眼底疾病能够进行初步鉴别,一定程度上弥补了OCT不足。  相似文献   

2.
冯莉莉 《江西医药》2006,41(6):350-352
目的探讨玻璃体后脱离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1538例患者进行检查。分析玻璃体后脱离的超声显像特点和诊断依据。结果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超声表现可见玻璃体后界膜回声,呈纤细波浪状,不与眼球壁相连;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超声表现为玻璃体后纤细连续光带回声,并与眼球壁单处或多处相连,视网膜较后界膜回声粗而亮。CDFI显示脱离视网膜可见彩色血流信号,PW探及低阻频谱,而玻璃体后界膜不显示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地诊断玻璃体后脱离,为手术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眼外伤后视网膜脱离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0例眼外伤共85只伤眼进行超声检查,了解眼外伤后视网膜、脉络膜等病变情况,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眼科检查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总符合为83只眼(97.6%),视网膜部分脱离误诊2例(95.0%),视网膜脱离40只眼,脉络膜脱离37只眼,玻璃体混浊、增殖及机化79例,玻璃体后脱位15例。结论:高频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眼外伤及外伤后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准确率高,为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玻璃体后脱离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方法结果 98例中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71例(72.4%),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27例(27.5视网膜脱离11例(11.7离超声图像表现为玻璃体内连续条带状回声,根据其是否与眼球后极部球壁回声相连分为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和不完全性玻璃体后脱离。玻璃体后脱离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均无异常血流信号发现。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98例(112只眼)玻璃体后脱离患者的玻璃体。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玻璃体后脱离操作简便,图像特征典型,重复性强,且不受前房、晶体及玻璃体浑浊的影响,具有准确、敏感的诊断优势,可作为其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视网膜脱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31例患者35只眼视网膜脱离的超声图特征性表现,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视网膜脱离的诊断百分率.结果 35只眼视网膜脱离的诊断符合率97.1%(34/35),其中33只眼在玻璃体的膜样带状回声上检测出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相延续的彩色血流信号.结论 CDFI检测出脱离的膜样带状回声上与视网膜中央动脉相延续的血流信号对视网膜脱离有特异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配合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的开展,探讨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系统的护理措施,达到巩固手术疗效,促进康复的目的。方法 对37例(37只眼)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 35例患者视网膜平伏,2例术后视网膜裂孔经激光封闭后达到解剖复位,36例视力提高,1例视力无改变:2例出现短暂眼压升高,2例前房出血经对症处理后吸收,无其他严重并发平发生。结论 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术前术后护理,尤其是术后特殊卧位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和病情观察,对巩固手术疗效,促进病人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B超诊断异位妊娠122例临床体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异位妊娠声像图特征的分析,以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22例异位妊娠的超声特征,对术前B超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B超诊断符合率为90.16%(110/122)。主要表现为盆腔内不同回声的包块,伴有子宫增大或腹腔内游离液体。结论B超是诊断异位妊娠最理想的无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内障及其并发症的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白内障术前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0例532眼临床诊断白内障的眼睛行术前检查。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有较明显改变的白内障病例468例。占88%,白内障有并发症304例,除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等为手术禁忌证及玻璃体重度浑浊或机化影响术后视力恢复外,大部分白内障合并轻、中度玻璃体浑浊可行人工晶体植入术,而且视力恢复较理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白内障术前检查的重要补充手段,当屈光间质浑浊时,应作为首选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为临床白内障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眼B型超声和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患者30例(30只眼),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眼外伤后玻璃体内声像图特征及血流情况。结果部分性脱离18例,完全性脱离9例,陈旧性脱离2例,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1例;30例中,视力大于0.1者7只跟(23.3%)、0.01~0.1者10只眼(33.3%)、数指4只眼(13.3%)、手动5只眼(16.6%)、无光感4只眼(13.3%);视力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X^2=7.394,P=0.015);手术后12眼(40.0%)为低眼压,视网膜下出血4眼(33.3%),浆液性脉络膜脱离4眼(33.3%),出血性脉络膜脱离4眼(33.3%);三组患眼的低眼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04,P=0.243)。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准确、可靠,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眼球破裂伤 ,尤其是发生在眼球后部巩膜裂伤 ,临床上在巩膜伤口常有眼内组织脱出 ,当视网膜也随之脱出于伤口时 ,引起视网膜与球壁粘连 ,视网膜短缩 ,使外伤修复手术变得很复杂。我院近期用玻璃体切割术 ,巩膜环扎 ,松解性视网膜切开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 4例患者获得较好疗效。做如下报告。1 资料与方法1.1 本组 4例为男性 ,均为后巩膜破裂伤。2例由车祸引起 ,而且另 1只眼已失明。 2例由他人碰伤。术前视力均为光感。B超检查 2例视网膜部分脱离 ,2例视网膜全脱离。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应用美国 STORZ玻璃体切割机。先行巩膜环扎术 ,…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乳腺小肿块临床特点、彩超声像图特征及高频超声下定位穿刺活检,提高诊断早期乳腺病变的准确率。方法通过研究乳腺小肿块84例(乳腺癌44例,良性肿瘤40例),怀疑恶性的24例乳腺肿块进行超声下定位穿刺活检,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先用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数量、边界、大小、内部回声、后方及侧壁回声、有无钙化、纵横比。然后在高频彩超下观察周边及病变内部的血流情况,并测量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高频彩超与超声下定位穿刺活检联合应用,恶性肿块的诊断特异性为93.8%、准确性为92.3%,敏感性为90.8%。结论联合应用高频彩超与高频超声下定位穿刺活检,对于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小肿块,可明显提高诊断乳腺病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普勒超声检查对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住院的小儿肠套叠病例52例,回顾性分析其二维超声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检测套入肠管彩色血流的特征。结果肠套叠的超声特征改变为包块形态规则,套叠处的肠管横切面呈"同心圆",纵切面呈"假肾征",40例显示出肠壁血流信号,阻力指数明显增高,12例检测未到血流信号,有明显肠梗阻、腹膜炎表现及继发性肠套叠等情况者提示临床不宜灌肠复位;所有病例经X线空气灌肠复位、超声监视下进行水压灌肠复位、手术治疗后证实,4例出现肠坏死,34例复位成功,3例合并肠息肉,3例合并肠憩室。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肠套叠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无创性、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目前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42例输尿管结石B超诊断符合率及声像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符合率以及声像图特征情况。方法选择江油长钢总医院2006年5月至2009年1月经B超及X线检查等确诊的4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2例输尿管结石中超声确诊39例,B超诊断符合率92.85%。梗阻部位结石B超表现为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下端结石所占比例比较高,达52.38%(22/42),其B超现实其平均直径为0.5cm,最大直径0.6cm。结论B超诊断输尿管结石不受结石成分影响,具有方便、无痛苦、无创伤的优点,具有很实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范晓娟  刘广禄  张宝娟 《安徽医药》2018,22(7):1312-1314
目的 研究超声检查用于儿童急慢性阑尾炎分型鉴别的价值及征象特点.方法 纳入90例疑似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后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超声检查在儿童急慢性阑尾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62例急性阑尾炎,21例慢性阑尾炎,7例急性肠套叠.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高(Kappa值为0.785).超声检查灵敏度为90.36%,特异度为85.71%,准确度为90.00%.34例急性阑尾炎见靶环征,19例慢性阑尾炎见串珠状改变.急慢性阑尾炎回声情况、靶环征、阑尾周围积液及串珠状改变等超声检查征象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对鉴别儿童急慢性阑尾炎及其病理分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阑尾炎的早期筛查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一定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剑翔  林红军  叶新华  王亚丽  袁涛 《江苏医药》2012,38(15):1773-1775,1861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超声显像特征。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61个结节)PTMC的超声表现,观察结节内部回声、纵横比、边界、微钙化、形态、囊变、血流。选取同期58例65个直径≤1.0cm的良性结节作为对照组。结果 PTMC超声特征为:低回声占92%,纵横比≥1的占67%,边界不清的占75%,微钙化者占54%,形态不规则者占64%,实性结节占9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血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选用极低回声、纵横比≥1、微钙化三种PTMC超声特征进行并联试验,其灵敏度为92%,特异度为74%,诊断符合率达82%。结论 PTMC超声显像具有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16.
栗翠英  林红军  胡建群  敬雷  胡彧 《江苏医药》2012,38(13):1554-1556
目的比较非哺乳期乳腺炎(NLM)的超声和病理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超声表现,并与手术和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NLM声像图表现为Ⅰ型(囊性肿块型)者5例(11.9%),Ⅱ型(与导管关系密切的囊、实性团块回声)者14例(33.3%),Ⅲ型(周边有弱回声带的稍高或不均匀回声包块)5例(11.9%),Ⅳ型(部分或者完全液化的脓肿样回声,部分伴有瘘管形成)者18例(45.19%)。超声诊断炎性包块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78.6%。病理结果肉芽肿性乳腺炎11例,超声表现为Ⅳ型;纤维囊性乳腺病、导管扩张伴炎症5例,超声表现为Ⅰ型;导管扩张症(浆细胞性乳腺炎)26例,超声表现为Ⅱ型或Ⅲ型、Ⅳ型。结论非哺乳期乳腺炎超声表现不一,仅靠超声图像容易误诊;结合临床病史、体征能提高诊断准确率;急性、亚急性者较容易诊断,慢性者较难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