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目的 探究连花清瘟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阿奇霉素,0.5 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连花清瘟胶囊,4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5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和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95.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用力肺活量(FV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CD4+水平均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gG、IgM和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gA和CD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花清瘟胶囊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清中免疫因子表达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60例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将60例患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口服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初始剂量25 mg/d,随后根据血小板计数(PLT)调整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水冲服槐杞黄颗粒,1袋/次,2次/d。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PLT和免疫功能。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LT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PLT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CD8+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槐杞黄颗粒联合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治疗儿童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能够在短期内快速提升患儿PLT水平,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槐杞黄颗粒联合聚乙二醇4 000散治疗儿童便秘疗效及对患儿肠道菌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9年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便秘患儿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儿分两次温水冲服聚乙二醇4000散,1.5 g/(kg·d),并根据患儿粪便嵌塞情况逐渐减量。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温水冲服槐杞黄颗粒,10 g/次,2次/d。2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儿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肠道菌群水平、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总分、生存质量评分(HRQOL)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7%,低于试验组总有效率9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升高,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水平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水平高于对照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排便次数、排便难度、排便时间和大便性状等评分均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排便次数、排便难度、排便时间和大便性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总分明显减少,HRQOL评分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中医症候总分低于对照组,HR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槐杞黄颗粒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治疗便秘患儿,能够显著改善患儿便秘症状和生存质量,提高免疫功能,调节肠道内菌群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盛玮  田玉珍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41(11):2065-2068
目的 考察川芎嗪联合阿奇霉素对红霉素耐药性大叶肺炎患儿的疗效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180例红霉素耐药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阿奇霉素组和联合组,每组90例。阿奇霉素组给予静脉滴注10 mg/kg的注射用阿奇霉素,连用3~5 d,患儿体温恢复,且外周血白细胞恢复后,给予口服10 mg/kg的阿奇霉素干混悬剂,1次/d,连续治疗10 d。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40 mg的盐酸川芎嗪注射液,1次/d,连续治疗10 d。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免疫球蛋白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阿基霉素组的有效率为77.78%,联合组为87.78%,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D3+、CD4+、CD8+、CD4+/CD8+水平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儿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CD8+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患儿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IL-6、IL-8、IL-10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8、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嗪联合阿奇霉素对红霉素耐药大叶肺炎患儿有较好的疗效,其治疗作用的发挥与调节机体免疫环境有关,能增加免疫力,减轻炎症反应,从而促进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治疗患儿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1年1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微泵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0 mg/kg,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腹部肌注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剂量0.1 IU/kg,1次/2 d。两组患儿连续治疗8 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改善时间,以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D4+/CD16+、CD3+、CD4+水平。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81.40%),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体温恢复时间、拒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CRP、IL-6、PCT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血清CRP、IL-6、PC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D4+/CD16+较治疗前显著降低,CD3+、CD4+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CD4+/CD16+明显低于对照组,CD3+、CD4+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联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可提高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药物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5月—2016年6月开封市儿童医院诊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均治疗3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水平、细胞因子(IL-10、IL-17、TGF-β1)水平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CD4+、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IL-10、IL-17、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显著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同时降低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青岛市市立医院(集团)收治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15 000 U/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温水冲服槐杞黄颗粒,1袋/次,2次/d。两组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小板相关抗体、血小板计数、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3.81%、90.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G(PAIgG)、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A(PAIgA)、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M(PAIgM)水平明显降低,而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明显升高,而CD8+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槐杞黄颗粒联合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降低血小板相关抗体,改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赵静丽  丁显春  刘科贝 《安徽医药》2019,40(11):1259-1261
目的 探讨奥司他韦联合热毒宁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2例流行性感冒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热毒宁注射液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司他韦颗粒口服,均连续治疗3天。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γ-干扰素(IFN-γ)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并计算CD4+/CD8+值。结果 治疗3天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8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IL-6、CRP、IFN-γ水平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CD8+治疗前后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司他韦联合热毒宁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注射用黄芪多糖联合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12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AP方案治疗,即第1天静脉滴注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500mg/m2溶于100mL生理盐水;滴注完30min后再静脉滴注注射用顺铂注射用顺铂,75mg/m2溶于500mL生理盐水。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第1~14天静滴滴注注射用黄芪多糖,250mg加入500mL生理盐水,1次/d。所有患者均以21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癌胚抗原(CEA)、白细胞介素-8(IL-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FACT-L评分,及外周血CD3+、CD4+水平和CD4+/CD8+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疾病控制率(DCR)比对照组(88.71%vs70.97%)、客观缓解率(ORR)比对照组(51.61%vs33.87%)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肺癌标志物CYFRA21-1、SCC-Ag、CEA、IL-8和TGF-β1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以治疗组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FACT-L中评分及其总分比治疗前均显著增加(P<0.05),且以治疗组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外周血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而治疗组治疗后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CD3+、CD4+水平和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12.90%vs32.26%)、胃肠道反应发生率(12.90%vs29.03%)、血小板减少发生率(11.29%vs25.81%)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注射用黄芪多糖对AP方案具有增效减毒的功效,有望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对小儿哮喘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12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将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0 mg采用2.0 mL生理盐水溶解后以氧气为驱动力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流量控制在6 L/min以内,2次/d,15 min/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5 mg/次,1次/d。两组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3%,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3.33%(P<0.05)。治疗后,两组日间及夜间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和FEV1/FV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肺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CD3+、CD4+和CD4+/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正向调节机体免疫水平,疗效确切,在小儿哮喘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孙伟  丁静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12):3221-3224
目的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淮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在第1~3天静脉滴注注射用阿奇霉素,0.5 g加入到生理盐水500 mL中,1次/d;在第4~10天口服阿奇霉素片,0.25 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温水冲服槐杞黄颗粒,10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0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08%、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咳嗽、头痛、发热、肺部阴影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杞黄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老年支原体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调节T淋巴细胞水平,增强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2.0 mg/kg,每12小时1次。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槐杞黄颗粒,10 g/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主要症状的消失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5(IL-35)水平和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计数(NLR)。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00%(P<0.05)。治疗后,治疗组发热、咳嗽、咯痰、肺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17水平、NLR均显著降低,血清IL-35水平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血清IL-17水平、NL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L-3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槐杞黄颗粒联合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可提高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槐杞黄颗粒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0月在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就诊的白癜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im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次,每月1次,共3次;同时给予CO2点阵激光治疗,之后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外敷治疗处,每月1次,共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槐杞黄颗粒,2袋/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和白斑面积和复色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治疗后,两组CD8 T细胞占比显著低于治疗前,而两组CD3和CD4 T细胞占比显著升高,CD4/CD8 T细胞值也均显著增高(P<0.05);且治疗组T细胞亚群变化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皮损均明显缩小(P<0.05),治疗组白斑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复色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槐杞黄颗粒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白癜风疗效显著,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缩小白斑面积,提高复色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安全性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2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营养支持、纠正酸碱代谢失衡、吸氧等常规对症处理。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疗程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肺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出现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可提高治疗效果,快速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安全可靠,临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硫氧嘧啶联合天王补心丹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丙硫氧嘧啶片,初始剂量为100 mg/次,3次/d,然后依据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变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天王补心丹,1丸/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指标水平,及随访结果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9.07%,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幅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T3、FT4、TRAb的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而TSH指标则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治疗组患者的症状控制时间、肝脏损伤时间、TSH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硫氧嘧啶联合天王补心丹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疗效显著,并改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同时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开封市祥符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鼻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入组时间编号并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吸入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2揿/次,1次/d,病情得到控制后剂量减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温水冲服玉屏风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鼻窦CT评分、鼻内镜评分、临床症状评分、免疫功能水平和复发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14%、9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鼻窦CT评分和鼻内镜评分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评分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鼻塞、鼻涕、嗅觉减退、头痛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评分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水平显著升高,而CD8+水平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7.14%、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慢性鼻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率,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口炎清颗粒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天津市口腔医院和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82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口服硫酸羟氯喹片,2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温水冲服口炎清颗粒,20 g/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主观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损面积的大小,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丙二醛(MDA)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5.12%比对照组的80.49%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病损面积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病损面积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SOD水平明显升高,LPO、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SOD比对照组高,LPO、MDA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口炎清颗粒联合硫酸羟氯喹片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疗效较好,可减轻疼痛程度,缩小病损面积,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