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前路单枚空心钉加压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1年11月-2003年1月对8例成人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在牵引复位成功后,C-臂监视下经颈前路行单枚空心钛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1月-15个月,平均时间为13个月。骨折复位固定满意,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术后并发症出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螺钉松动、滑脱、断裂。结论前路单枚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愈合率高,保留了寰枢间运动功能,在具备手术适应症时应作为Ⅱ型齿状突骨折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齿状突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2007年5月—2009年3月治疗齿状突骨折7例,其中AndersonⅡ型骨折6例,5例新鲜骨折,1例陈旧性骨折(伤后8个月)。齿状突矢状位纵行粉碎骨折1例;行颌枕带牵引复位满意后,5例行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术,1例后路寰枢椎融合术,1例仅行Halo-vest架外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受到随访,随访期7~28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满意复位,经CT三维重建或拍X线片证实新鲜齿状突骨折3~6个月愈合;后路手术者5个月时证实获得骨性融合;齿状突矢状位纵行粉碎骨折患者6个月时愈合。7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齿状突骨折的类型以及病程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颈前路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不稳定的寰枢椎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接受颈前路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不稳定的寰枢椎齿状突骨折的患者25例,术后颈围固定3个月,比较手术前后骨折复位、固定以及骨折愈合情况,考察头颈部临床症状是否消除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5个月。齿状突骨折全部愈合,无内植物松动、断裂,伤口感染及其它并发症。6例肌力减弱及肢体麻木的患者于术后3~4个月内恢复。结论目前治疗齿状突骨折的方法很多,但颈前路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愈合率高等优点,是该类型骨折的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4.
孙明  律娜  肖雅  后军  薛浩伟  胡玉坤 《安徽医药》2019,40(4):396-398
目的 探讨髁突囊内骨折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7例35侧髁突囊内骨折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开放手术,术后3个月行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评估。结果 35侧髁突囊内骨折中,26侧行骨折内固定治疗,9侧行骨折碎块摘除术。3个月后,患者临床治愈率达81.48%,髁突骨折侧的影像学治愈率达88.57%。结论 髁突囊内骨折的开放手术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无移位腕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5月至2011年3月对于24例无移位腕舟骨骨折患者,C型臂引导下采用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采用Krimmer分型,A1型2例,A2型8例,B1型5例,B3型9例,全部为闭合性损伤.结果 术后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Krimmer评分:优22例,良1例,满意1例.结论 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无移位腕舟骨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尤瑞金  杨德育  吕宏升 《安徽医药》2017,38(8):1020-1022
目的 评价空心螺钉结合带线锚钉治疗青少年股骨小粗隆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4年2月解放军第180医院采用空心螺钉结合带线锚钉治疗青少年股骨小粗隆骨折并接受随访的8例患者临床资料。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4.3±4.4)个月,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疗效及放射学评价。疗效评价:并发症及术后12个月Sanders髋关节功能评分;放射学评估:根据X线片判断骨折端位置、愈合情况及股骨近端骨骺发育。结果 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3±2.1)周。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软组织及骨骼感染,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未见股骨近端骨骺发育异常,未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症状。本组Sander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为优秀(60分)。结论 空心螺钉结合带线锚钉治疗青少年股骨小粗隆骨折,可使骨折端得到理想复位及牢固固定,并发症少,骨折端愈合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C臂下手法复位后经皮应用Heberden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C臂下复位后经皮Heberden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舟骨骨折患者11例,按改良Herbert舟骨骨折分型:A2型2例,B2型6例,B3型3例。结果 11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9~36个月,X线片示:内固定均无松动,骨折Ⅰ期愈合。Krimmer评分总体疗效:优8例,良2例,满意1例,骨愈合时间为术后6.8~10.2周,平均8.6周。结论对于一些能闭合复位的新鲜腕舟骨骨折,C臂下手法复位后应用Heberden螺钉经皮内固定技术是一种微创、并发症较少、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颈前路单枚中空螺钉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枢椎齿状突骨折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ⅡA型16例,ⅡB型8例.所有患者术前牵引复位,手术均采用Ⅰ枚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术后均行头颈胸支具外固定3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8.5个月,2例患者行齿状突螺钉固定后骨折移位,骨折畸形愈合,但无神经症状;其余22例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未出现螺钉断裂、移位等并发症.结论 前路齿状突螺钉治疗改良ⅡA型和ⅡB型齿状突骨折安全、有效,能最大限度保留寰枢关节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微创方法闭合复位经皮斯氏针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方法 2000年2月~2010年12月,C臂机透视下经皮斯氏针撬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46例。结果术后经6~24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2.6个月,术后无感染及皮肤坏死、断钉等并发症。X线片显示Bohler角度平均为36.8°,Gissane角度126°~138°,根据美国足踝骨科协会的足踝临床评分系统标准评价:优36例,良6例,一般4例。优良率达到91.3%。结论应用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对软组织破坏小、骨折固定牢靠稳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邹伟  肖杰  龙浩  郭涛 《贵州医药》2012,36(2):135-136
齿状突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上颈椎骨折,约占颈椎骨折的10%~15%[1].Anderson D' AlonzoⅡ型骨折常有不愈合,并可能导致寰枢椎半脱位并发脊髓损伤,常需手术治疗.2008年7月至2011年8月,我院对9例齿状突骨折施行了齿状突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同玉  黄彰  刘伟  刘飞  严俊 《安徽医药》2015,36(12):1491-1493
目的 探讨假体置换与Herbert钉内固定治疗Mason Ⅱ~Ⅳ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运用假体置换与Herbert钉治疗的21例Mason Ⅱ~Ⅳ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采用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假体置换治疗患者:优3例,良2例,一般1例,优良率为83.33%;Herbert钉治疗患者:优8例,良5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86.67%.结论 假体置换治疗MasonⅢ、Ⅳ型桡骨小头粉碎性骨折的近期效果满意,采用Herbert钉治疗MasonⅡ型桡骨小头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钉固定治疗中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8月~2012年9月在C型臂X线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治疗中老年人股骨颈骨折60例。术后回访1~3年,平均1年6个月。结果:60例患者中骨折愈合54例,6例出现股骨头坏死及晚期塌陷,愈合率达90%。结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创伤极小,手术时间短,手术整体费用低,对病人生理和心理影响小,术中对股骨头血运影响小,规范负重时间,有利于骨折愈合,是中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微创治疗原则和疗效。方法18岁以上新鲜股骨颈骨折患者59例,在充分术前准备情况下,59例新鲜中青年股骨颈骨折采用C臂X线机监控下闭合复位AO空心钉内固定微创治疗。结果5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其中51例骨折愈合且无股骨头坏死;Ⅲ型及Ⅳ型8例股骨头坏死和骨不愈合。结论闭合复位AO空心螺钉微创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创伤小、方法简便,对中青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曾松旺  许海  沈克锋 《安徽医药》2020,41(3):330-333
目的 探讨关节镜联合C型臂X线机在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关节镜联合C形臂X线机微创内固定术治疗)26例,对照组(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32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及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术后6个月Rasmussen优良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X线曝光次数、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Lysholm、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Lysholm、HSS评分较术前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差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个月Rasmussen优良率以及出院前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联合C形臂X线机微创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行,患者创伤后恢复快、骨折复位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3种方式治疗Ⅱ、Ⅲ型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90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3组,每组各30例。A组行关节镜下钢丝内固定,B组行关节镜下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C组行缝线内固定。比较3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膝关节近远期功能和关节稳定性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B组手术时间和术后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均短于A、C组(P<0.05)。3组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3个月B组评分为(80.58±12.25)分,高于A、C组(P<0.05),B、C组术后半年和术后1年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关节稳定性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螺钉内固定术和缝线内固定术用于Ⅱ、Ⅲ型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均可提高关节稳定性,但关节镜下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有助于缩短术后恢复时间,膝关节远期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非融合治疗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共28例小于50岁的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患者,其中男17例,女11例。均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未植骨融合,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观察颈椎旋转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个月,齿状突骨折均维持解剖复位。随访时均行CT三维重建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术后3~6个月骨折愈合,平均5个月。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行颈椎功能位检查,所有患者稳定性良好。初期颈椎旋转功能明显降低,经指导功能锻炼及理疗3个月后,所有旋转功能改善接近正常。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具有稳定的三维固定效果,能满足年轻患耆新鲜齿状突Ⅱ型骨折愈合需要,而不需寰枢椎融合,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有利于恢复上颈椎旋转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筏钉技术结合3D打印治疗伴有关节面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铜陵市立医院骨科收治的41例伴关节面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采用筏钉技术支撑塌陷关节面,41例患者按不同的术前准备方式分为3D组(16例)和普通组(2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骨折一次性复位成功率、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关节面二次塌陷率等。结果 3D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小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患者术中骨折一次性复位成功率和术后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个月两组患者关节面二次塌陷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筏钉技术结合3D打印治疗伴有关节面塌陷的胫骨平台骨折,可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提高术中骨折复位效率,改善术后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褚祥军  袁悦  张亚鹏  孙军 《安徽医药》2015,36(10):1257-1259
目的 探讨经皮髓腔内穿针辅助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难复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难复性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7例,均为闭合性损伤,采用手法复位结合经皮髓腔内穿针辅助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并进行5~41个月随访。结果 所有患儿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4~6周,平均4.5周,未出现缺血性肌肉挛缩,无严重针道感染,无尺神经损伤,发生肘内翻1例。按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37例、良7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6%。结论 经皮髓腔内穿针辅助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难复性肱骨髁上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闭合复位成功率高,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在C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纹钉(pressure hollowscrew)内固定术治疗新鲜股骨颈经颈及基底部骨折61例,其中男41例,女20例,年龄34~65岁,平均49.5岁。结果本组6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22个月,骨折均愈合,其中优34例,占55.7%,良15例,占24.6%,一般7例,占11.5%,差5例,占8.2%;总优良率为80.3%。结论经皮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股骨颈经颈和基底部骨折最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曹溢  巩文庆  程晓东 《安徽医药》2015,36(10):1226-1228
目的 对采用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出现内固定失效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Gamma钉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03例,其中5例出现内固定失效。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5~22个月,平均(14.0±3.5)个月,X线示术后10~14周骨折愈合。Gamma钉拉力螺钉剪切移位2例,头颈分离3例。其余98例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术后Harris评分(90.3±8.5)分,优75例,良18例,一般5例。结论 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应做到良好的术前评估,了解患者骨量及骨折的几何形态,术中应不同位置透视,了解骨折复位情况,从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