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抽注空气对配制静脉药液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抽注空气配制的药液微粒、细菌、内毒素污染情况.[方法]分别在普通治疗室和超净工作台抽注空气与未抽注空气配制液体,监测微粒、细菌、内毒素污染情况.[结果]在普通治疗室抽注空气与未抽注空气配制的液体、在普通治疗室与超净工作台抽注空气配制的液体不同直径的微粒数均为前者高于后者(P<0.01);在超净工作台抽注空气与未抽注空气配制的液体微粒数无明显差异(P>0.05);在普通治疗室抽注空气所配液体随时间的延长细菌检出率不断增高.[结论]在普通治疗室配制药液尽量避免抽注空气,提倡在超净环境下配制药液.  相似文献   

2.
复方丹参注射液引起输液反应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玲  翟丽华  邓平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4):384-384,F0003
目的考察不同厂家的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pH值的变化,细菌内毒素检查(包括输液反应送检的残余药液)。方法采用2个厂家的复方丹参注射液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以此为模拟临床输液样本,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方法检测其细菌内毒素、不溶性微粒和pH值。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样本及输液反应的残余药液,不溶性微粒检测均不符合《中国药典》规定;pH值均有变化,细菌内毒素检测全部符合规定。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超标是引起输液反应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鲎试验是利用鲎血细胞溶解物与微量细菌内毒素(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成分—酯多糖)起凝胶化反应,从而检测微量内毒素的一种实验技术。近年来,国外的很多报道普遍认为用鲎试验检测内毒素,确实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方法。现介绍一组有关应用鲎试剂检查临床患者发生输液热原反应的原因、消灭输液装置存在热原的方法及应用鲎试验法对无菌手术器械的管理等文章,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抽注空气配制的药液微粒、细菌、内毒素污染情况。[方法]分别在普通治疗室和超净工作台抽注空气与未抽注空气配制液体,监测微粒、细菌、内毒素污染情况。[结果]在普通治疗室抽注空气与未抽注空气配制的液体、在普通治疗室与超净工作台抽注空气配制的液体不同直径的微粒数均为前者高于后者(P〈0.01);在超净工作台抽注空气与未抽注空气配制的液体微粒数无明显差异(P〉0.05);在普通治疗室抽注空气所配液体随时间的延长细菌检出率不断增高。[结论]在普通治疗室配制药液尽量避免抽注空气,提倡在超净环境下配制药液。  相似文献   

5.
<正> 2001年6月,对邹城市37所厂矿卫生所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监测。对治疗室空气用平板沉降法采样,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用棉拭涂抹采样,压力蒸汽灭菌器材用嗜脂肪杆菌芽孢菌片,紫外线灯用辐照度计检测,使用中消毒液配1ml加9 ml中和剂作活菌计数。 结果,治疗室空气细菌总数超标率为55.0%(22/40),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58.2%(64/110)和38.7%  相似文献   

6.
细菌内毒素又称热原,系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临床输液反应的直接诱因之一,可引起发热、寒战,少数伴有呕吐、发绀等症状,甚至危及其生命.对输液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一般是停止输液,分析症状,对症治疗,及时抢救,查找原因.通常热原反应预后良好[1].一般认为,发热反应的热原是指药物被细菌内毒素污染,或在输注过程中污染内毒素等所致,因此,有必要对引起输液反应的剩余输液进行细菌内毒素限值检查.  相似文献   

7.
热原试验     
<正> 引起人的热原反应的物质主要是细菌内毒素。为保证注射药品和医用输液器材中不含热原物质,这类产品必须进行热原试验。  相似文献   

8.
14例输液发热反应病例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查明14例输液反应发生的原因,对输液、输液器及有关物品、工作人员手的细菌污染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据检测,从残余输液、使用的输液器中检出产气肠杆菌、丝状真菌,输液器检出热原阳性,未使用的输液、输液器细菌与热原检测均为阴性;操作台与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83%与91%; 病人血标本、无菌棉签均未检出细菌;室内空气与消毒液细菌总数均未超标准。因此,可能是使用中造成输液、输液器被细菌污染,引起输液时的热原反应。  相似文献   

9.
<正> 细菌内毒素是导致输液热原反应的主要因素,临床常因输入的液体和药物含热原物质、输液器具上存在内毒素等导致输液反应。因此,玻璃注射器和输液器等需要彻底去除细菌内毒素。为了提高玻璃注射器洗涤质量,分别采用三种消毒剂浸泡洗涤再灭菌,最后通过鲎试验法检测细菌内毒素含量,以确认效果最好的洗涤消毒剂。  相似文献   

10.
治疗室空气细菌与医院感染细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 了解治疗室空气细菌与医院感染细菌的相关性,探讨治疗室空气细菌监测的意义。方法 对2001年lO月~2002年lO月全院病房治疗室共702次的空气微生物培养结果报告和同期医院感染病例登记档案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治疗室空气细菌与医院感染细菌无相关性,空气细菌主要为微球菌属和G^ 杆菌,而医院感染细菌主要是深部真菌、G^-杆菌及链球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结论 治疗室作为医院病房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空气消毒是必须和有益的,但对于治疗室每月1次的空气细菌监测,应把它作为室内消毒效果监测的手段,而不能作为判断工作时间空气染菌量是否合格的标准和判断医院感染危险性大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医院透析液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血透室透析液污染状况,提出整改措施。方法采用细菌计数法和鲎试验方法,对医院血液透析室透析用水中菌落数及内毒素含量进行监测分析。结果对各组水样均采集32份,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内毒素均不超标,合格率均为100%。透析用B液细菌超标率为22%,出口液细菌超标率为10%,入口液细菌超标率为20%。结论该医院血液透析室透析用水质量合格,但透析液存在细菌超标现象,建议临床使用透析浓缩干粉。  相似文献   

12.
天使牌空气消毒机现场应用效果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天使牌空气消毒机是以过滤、紫外线为除菌因子的循环风消毒机。采用平板沉降法采样,检测其消毒空气效果。结果,对有人在的手术室、输液室、检验科细菌室消毒30min,对空气细菌灭除率≥81.18%,臭氧分析仪检测空气臭氧含量<02mg/m~3、用该消毒机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老年科住院患者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间老年科住院患者病例300份,对其中有感染指征的患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9例患者使用过抗菌药物,非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者均开展细菌检测,共检出176株病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为主,检出病原菌以G(-)居多。大肠埃希杆菌产ESBLs检出率>75%,鲍曼不动杆菌多耐药和泛耐药严重,耐苯唑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80%。临床选择用药主要有第2、3代头孢霉素和第3代喹诺酮类等广谱抗生素(DDDs>70%)。结论老年科住院患者细菌耐药状况严重,临床应加强细菌耐药检测工作,并通过及时治疗原发基础疾病、控制侵入性诊疗操作、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缩短住院时间等手段,以减轻抗感染治疗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为探寻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热原反应的原因,进行了微生物污染与消毒剂浓度调查。结果,消毒透析器所用过氧乙酸浓度低至0.05%~0.16%,贮罐中自来水、反渗水及透析器入口处透析液的细菌总数分别高达 11 200cfu/ml、 1580cfu/ml与 1250cfu/ml,透析液、反渗水细菌内毒素阳性率均为 100%( 20/ 20)。经确保过氧乙酸浓度≥0.3%,缩短消毒周期,改善液体过滤除菌设备,液体微生物检测均达标,未再出现热原反应。  相似文献   

15.
一次使用性医疗用品的质量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检测,1996年3~5月我院存放的来自12个厂家的一次使用性医疗用品,包装破损率达13.49%,真菌污染率为6.51%。抽测106副一次使用性输液(血)器,细菌内毒素阳性率为4.72%。抽测50副一次使用性注射器,无菌率100%,未检出细菌内毒素。  相似文献   

16.
<正> 热原反应可给患者带来严重不适和痛苦,甚至危及生命。在制备大输液过程中,热原污染途径多来源于注射用水、容器、设备、环境、原料药物及制备过程。目前,国内有些医院的灭菌制剂室往往达不到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规范(GMP)对细菌数限量  相似文献   

17.
干细胞移植病房综合消毒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综合消毒方法对干细胞移植病房空气和环境消毒效果。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活菌检验方法,对层流洁净法、清洁法和消毒剂喷洒等综合方法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经百级层流洁净系统处理的干细胞移植病房空气达到百级洁净标准,空气中未检出浮游细菌。病区走廊、治疗室、医生办公室等场所空气达到千级净化洁净标准,空气中最高检出细菌数为0.33cfu/皿。病区内物体表面经清洁处理和含有效氯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喷洒,仪器表面用75%酒精擦拭处理,检测表面染菌密度均符合I类环境要求。结论采用层流洁净、清洁处理和消毒剂喷洒等综合方法,可以使干细胞移植病房内空气和环境表面达到I类环境洁净标准。  相似文献   

18.
田芬莉  李清  丁思勤  王铎 《华西医学》2013,(11):1712-1714
目的探讨层流手术室动态空气菌落数超标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2011年11月168台次特别洁净层流手术室动态空气样品细菌培养结果的资料,依据层流手术室动态环境下空气样品是否超过10个菌落形成单位(CFU)/m,将168例空气样品细菌培养的资料分别命名为超标组和正常组。超标组有56台次,正常组有112台次。将超标组与正常组就有关手术持续的时间、参与手术的医务人员数量、参观人数、手术过程中开门的次数、是否为污染手术、手术及麻醉设备是否在手术过程中有搬动、是否为接台手术、患者术前1d是否更衣洗澡以及麻醉方式等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层流手术室动态空气菌落数超标与参观手术的人数、术中开门次数、手术类型、术中有无设备搬动及患者术前1d是否进行更衣洗澡等因素有关(P〈0.05),而与手术持续时间、参加手术的人员数量、是否接台手术及麻醉方式等无关(P〉0.05)。结论参观手术的人数〉3人、术中开门次数〉10次、手术类型为污染手术、术中有设备搬动及患者术前1d未进行沐浴更衣是层流手术室动态空气菌落数超标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消化道穿孔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64例消化道穿孔的超声表现,并与腹部X线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64例消化道穿孔患者中,手术证实胃穿孔10例,十二指肠球部穿孔39例,阑尾穿孔14例,外伤致小肠破裂1例。术前超声提示消化道穿孔58例,病变的定性诊断符合率90.6%,其中发现腹腔游离气体41例,占64%;腹腔游离积液或局限性积液54例,占84%;局部网膜聚集23例,占35.9%,直接发现穿孔部位21例,占32.8%;腹部X线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44例,诊断符合率68.7%,与超声检查发现游离气体的符合率相差不大。结论 X线和超声检查均可发现腹腔内游离气体,但是超声还可以发现由消化道穿孔引起的腹腔积液、局部网膜聚集等征象,对腹腔脏器穿孔的检出率较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