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根据肝昏迷代谢机理的近代见解,认为血浆中支链氨基酸(BCAA)和芳香氨基酸(AAA)的比值失调,即两者比值降到1.0-1.5就易发生昏迷。采用BCAA治疗后,此种比值可回升到3.0-3.5,肝昏迷即可好转。芳香氨基酸是在肝脏分解,支链氨基酸经肝脏流出后在肌肉中分解。如果肝硬化患者血浆中的酪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芳香  相似文献   

2.
报告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血浆支链酮酸(Branched-ChainKetoAcids;BCKA’s)浓度,以及静脉输注高浓度L-缬氨酸(L-valine,val)治疗半乳糖胺引起兔肝昏迷(HepaticComa; HC)的结果。HC兔血浆BCKA’S明显低于正常组水平,相对应的支链氨基酸(Branched-Ghain Amino acids;BCAA’S)及其它氨基酸多数增高,芳香族氨基酸(AromaticAminoAcids;AAA'S)大幅度升高,用5%val静脉输注48h,血浆BCKA’S提高约3倍,BCAA’S改变不大,AAA’S下降37%;血浆BCKA’S/BCAA’S、BCAA’S/AAA’S比值也明显增高。提示,高浓度val能纠正HC血浆BCKA’S及主要氨基酸紊乱。  相似文献   

3.
氨基酸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之一,是合成激素、酶和蛋门质的原料,又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当患者不能经口从食物中摄取蛋白质或摄取量不足时,可采用胃肠道外途径供给氨基酸。目前用于肝病的氨基酸制剂可归纳为;1.用于肝性脑病的特殊氨基酸制剂l 2.营养性复方氨基酸溶液。现就常用的氨基酸制剂在肝病的临床应用作一介绍。一、用于盱性脑病的特殊氮基酸制剂(一)肝性脑病时氯基酸代谢异常根据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肝性脑病时血浆氨基酸代谢有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芳香族氨基酸(AAA)如苯丙氨酸、酪氨酸增多和支链氨基酸(BCAA)如亮氨酸、异亮氨酸以及缬氨酸减少。由于BCAA减少和AAA增高,导致BCAA/AAA克分子浓发比值降『氐。在肝硬化并发脑病时,AAA、游离色氨酸和蛋氨酸较  相似文献   

4.
<正> 肝昏迷是由于严重肝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其发病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除氨中毒学说、假神经递质学说外,近年来对肝脏病时血浆氨基酸异常图谱的研究表明,氨基酸代谢异常与肝功能障碍和出现昏迷的程度有密切关系。Sherwin指出,肝硬化时血浆苯丙氨酸、酪氨酸等芳香族氨基酸(AAA)以及蛋氨酸等含硫氨基酸与色氨酸增加,而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等支链氨基酸(BCAA)含量明显减少。Fischer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动物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uhninant hepatic failure,FHF)的治疗作用与血浆氨基酸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检测测定血浆氨基酸含量。结果:NAC能降低FHF动物血浆主要氨基酸含量,提高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BCAA/AAA)比值,降低动物死亡率。结论:NAC治疗FHF与其影响血浆氨基酸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病例选自1935年1月至12月住入我科的男性病毒性肝炎病员32例,全部病例于入院后一周内,在使用氨基酸制剂之前,采用血浆DNS 聚酰胺薄膜层析、荧光技术测定法,测定空腹血支链氨基酸及芳香族氨基酸,并按((Ile Leu Val)/(Phe Tyr))算出支链氨基酸(BCAA)芳香族氨基酸(AAA)比值。同时测定13名健康男性作为正常值对照。32例测定结果,异亮氨基酸0.81±0.37×10~(-4)M/L(对照组1.15±0.1)P<0.01,亮氨  相似文献   

7.
秦英智  杜风玲 《天津医药》1992,20(11):667-669
取感染性休克23例测定空腹股动静脉血浆FAA(19种),并与正常人(n=30)及重症肺心病(n=19)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感染性休克较正常人有10种氨基酸明显降低,尤以生糖氨基酸与BCAA明显,提示糖异生的增强。感染性休克与重症肺心病显示相似的氨基酸模式,随着应激的加重BCAA/AAA下降明显、PHE/TYR比升高显著,PHE在血浆不成比例的升高是高分解代谢状态和肝脏受损的早期征象。  相似文献   

8.
<正> 1982年12月23日,在上海市卫生局及上海市医药局主持下,对治疗肝昏迷新药14氨基酸注射液-800(简称14AA-800)举行了鉴定会。到会的有医药专家及有关代表共100余人。会上先由上海医工院、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及长征制药厂分别介绍了14AA-800的制剂工艺、作用机制、临床效果及制剂规格。随后与会代表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与鉴定,最后一致通过鉴定。14AA-800是根据当前肝昏迷发病机制中血清氨基酸平衡失调学说而设计的。在测定正常人和各种肝病及肝昏迷患者的血清氨基酸,尤其是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氨基酸的比值(简称支/芳比值)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在严重肝病和肝昏迷时,支/芳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因此有  相似文献   

9.
肖琅  梁静 《天津药学》2006,18(6):27-29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百令胶囊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呼衰)的作用机制。方法:对80例肺心病呼衰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应用一般治疗呼衰的内科综合方法;虫草组除应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外加用冬虫夏草治疗;百令组除应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外加用百令胶囊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血浆氨基酸测定并比较其变化。结果:应用冬虫夏草、百令胶囊后人体必需氨基酸增高,芳香族氨基酸减低,患者的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BCAA/AAA)比值明显上升。结论:冬虫夏草、百令胶囊可通过改变血浆氨基酸,使BCAA/AAA比值上升,对肺心病呼吸衰竭发挥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测定了肺性脑病患者血浆支链氨基酸(BcAA)及血浆纤维结合蛋白(PFn)的改变,并对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氮基酸比值(BcAA/AAA)与 PFn 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肺脑患者 BcAA 及 PFn、BcAA/AAA 比值均显著下降(P<0.01),BcAA/AAA 比值与 PFn 呈显著正相关(P=0.6635.P<0.01),提示 BcAA/AAA 比值及 PFn 水平改变与肺脑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47例Ⅱ型糖尿病人,32例正常人及6例用克糖利(Glutril)治疗前后的Ⅱ型糖尿病人的血浆氨基酸水平进行测定分析。Ⅱ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浆氨基酸、血糖、GHb 和 GSP 水平有明显改变。在Ⅱ型糖尿病组血浆支链氨基酸(BCAA)及成酮氨基酸除赖氨酸外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0.05)。血浆主要生糖氨基酸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例服用克糖利的病人,血浆 BCAA 及苯丙氨酸水平在治疗后明显下降至正常范围,余氨基酸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根据本文研究提出血浆 BCAA 可做为了解糖尿病时氨基酸代谢异常的一项指标,协助判定糖尿病病情和疗效。  相似文献   

12.
枝链氨基酸(BCAA)浓度减低和芳香族氨基酸(AAA)浓度升高是烧伤后血清氨基酸图谱中最突出的改变。本文用14AA-800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使BCAA保持在正常范围,BCAA/AAA之比接近正常,血清白蛋白和白/球之比高于对照组,说明14AA-800对提高BCAA浓度,促进蛋白质合成有一定的帮助。但是,精、甘、胱、组、甲硫等多种氨基酸的水平仍显著减低,苯丙、谷、门冬的浓度极度升高,说明14AA-800未能全面纠正烧伤后血清氨基酸图谱的异常。本文分析了输入氨基酸溶液的配方与血清氨基酸图谱的关系,认为在大面积烧伤病人中使用14AA-800治疗的同时,加用11AA-833或其他营养氨基酸制剂,可望收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作者应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支链氨基酸与芳香族氨基酸值,求出B C A A/AAA 的正常比值,并观察了创伤与腹腔感染两组病人血清BCAA/AAA 值的改变,证实随着创伤与感染的加重,机体蛋白质的分解加速,而释出游离氨基酸,主要是苯丙氨酸明显增高,使BCAA/AAA 值降低;且与应激程度相关。因此,BCAA/AAA 值可作为外科应激病人严重度观测的一项指标,同时为外科创伤及腹腔感染病人营养支持用氨基酸液科学配方提供了一项参数。  相似文献   

14.
1985年以来,我院用支链氨基酸(BCAA)治疗重型肝炎肝昏迷,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病例及分组 我院从1985年1月至1994年1月共收治重型肝炎46例,其中并发肝昏迷34例(73.93%)。全部病例均参照南宁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标准确诊。34例肝昏迷患者按用药情况分为两组,肝昏迷程度参照实用内科学标准分为Ⅳ级,见表1、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荷肝癌小鼠游离支链氨基酸(BCAA)代谢变化,为肝癌患者氨基酸失衡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ITACHI L-8800型氨基酸分析仪,检测10例荷肝癌H22的ICR小鼠血浆和肿瘤组织游离BCAA,以10例正常ICR小鼠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浆BCAA浓度,对肿瘤组织与对应血浆BCAA浓度及肿瘤体积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荷瘤组血浆缬氨酸、亮氨酸、总BCAA低于对照组[(107.38±25.39)、(62.74±21.55)、(228.86±56.42)vs(150.64±26.18)、(90.84±25.96)、(300.89±58.4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751、2.630及2.804,P<0.05或P<0.01),2组异亮氨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组织缬氨酸(0.192±0.020)μmol/L、亮氨酸(O.105±4).019)μmol/L与血浆对应氨基酸呈负相关(r分别为-0.726和-0.671,P<0.05),异亮氨酸与血浆对应氨基酸无明显相关性;肿瘤组织异亮氨酸、缬氨酸、亮氨酸与肿瘤体积呈正相关(r分别为0.936、0.933、0.897,P<0.01).结论:肝癌对3种支链氨基酸的代谢有区别,其中缬氨酸可能是肝癌的必需氨基酸.  相似文献   

16.
用含丰富支链氨基酸平衡液(BAS)治疗肿硬化肝性脑病是有效的。作者报告3例由急性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昏迷同样有效。一例于8小时内,两例均于12小时内清醒。治疗分别持续九、六和五天。急性病毒性肝炎所致的肝昏迷的予后是不良的。经一般治疗二度昏迷者病死率34%,四度昏迷者为85%。引起肝昏迷的生化变化还不清楚,1971年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即肝昏迷的神经症状是由于假性神经介质所致。昏迷期间体内产生的小量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正常神经介质为大量合成的假性神经介质如(?)胺和β苯基乙醇胺所代替。这些假性神经介质不能有效的刺激去甲肾上腺素受体。色氨酸量的增加,从而增加了昏迷的深度。在肝硬化和暴发性肺炎肝性脑病时,血清内芳香氨基酸(AAA)含量增加而支链氨基酸(BAA)含量降低或正常,这两组氨基酸竞争  相似文献   

17.
益肺灵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及肺心病患者血浆氨基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健康人、慢性阻塞性肺病 ( COPD)及肺心病患者血浆中的十七种游离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 :COPD及肺心病患者血浆游离氨基酸的总量明显高于健康组 ( P<0 .0 0 1)。其中赖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酪氨酸、牛磺酸和精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组 ( P<0 .0 0 1) ,缬氨酸、谷氨酸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组 ( P <0 .0 1) ,BCAA/ AAA值明显低于健康组 ( P<0 .0 0 1)。服用益肺灵胶囊治疗后 ,上述指标接近于健康组水平  相似文献   

18.
采用胰高糖素-胰岛素(G-I)疗法和支链氨基酸(BCAA)静脉输入为主的综合方法疗重型肝炎13例,其中亚重肝10例,慢重肝3例。治疗方法:胰高糖素1mg 和腴岛素10u 加在10%葡萄糖液250ml 中,缓慢静滴,1日1~2次;BCAA250ml,静滴,1日1~2次并适当加用其他支持治疗,如输新鲜血浆,人体白蛋白等。结果:8例(亚重肝6例、慢重肝2例)存活,其中3例肝昏迷者于治疗24~72小时完全苏醒,血氨降至正常。G-I治疗7~21天AFP 升高  相似文献   

19.
<正> 支链氨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acid,简称BCAA)临床上多用于肝硬化腹水、肝性脑病、重症肝炎等肝脏疾患的治疗。其副作用报道不多,引起发热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在应用BCAA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过程中,发现发热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EAA:必需氨基酸BCAA:支链氨基酸由上表看出,凡命具有下列特点与临床优点: 一、较高的氨基酸量或含氮量 (一)就复方结晶氨基酸注射液的含量或氨基酸量而言,二升凡命与三升日本绿十字(18-AA)或西德氨基酸(14-AA)相近似。所以,凡命较为经济,病人可节省较大的医疗费用;凡命具有较短的输注时间。这样就使得医疗人员的工作量减少,病人也相应减少了输注时的痛苦与麻烦及输注点有可能产生的并发症。 (二)就各类病人对氮源的需要上来看,凡命的处方设计科学合理,见附表。二、较高的BCAA含量已知BCAA(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在全胃外营养(TPN)时的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