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术后镇痛的有效方法,观察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方法]80例创伤骨折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PCEA进行术后止痛,对照组必要时给予哌替啶、曲马朵等镇痛剂止痛.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并发症(腹胀、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病人术后发生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创伤骨科术后病人应用病人自拉硬膜外镇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丙嗪联用氟哌利多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将6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患者选用沙菲、氟哌利多给予硬膜外镇痛.观察组30例患者选用沙菲、氟哌利多、氯丙嗪给予硬膜外镇痛.结果:观察组术后恶心、呕吐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氯丙嗪联用氟哌利多镇吐能有效地减轻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伍香陵 《临床医学》2003,23(4):26-27
目的 :观察硬膜外腔注射地塞米松对预防手术后硬膜外腔吗啡镇痛有关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 8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女性病人进行观察。观察组病人在手术后给予吗啡 2mg、地塞米松 10mg ,用生理盐水稀释到 10ml ,行硬膜外腔注射。对照组病人在手术后给予吗啡 2mg ,生理盐水稀释到 10ml,行硬膜外腔注射。结果 :在手术后 2 4小时内观察组病人总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15 % ,皮肤瘙痒发生率为 15 % ,对照组病人总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 5 0 % ,皮肤瘙痒发生率为 60 % ,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吗啡导致的嗜睡所引起的SPO2 下降 ,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防性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可减少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吗啡已广泛被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但存在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主要并发症,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影响术后恢复。我们选择了120例病人的对照分析硬膜外给予地塞米松10mg,胃复安10mg,对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格拉司琼预防硬膜外麻醉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硬膜外麻醉手术病人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试验组格拉司琼,对照组为生理盐水,术后连接一次性镇痛泵,进行心电监测并记录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HR,BP,RR,SpO2变化一致,试验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格拉司琼预防硬膜外麻醉术后恶心呕吐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部手术后硬膜外和静脉镇痛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普外科腹部手术病人68例,术后分别采用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观察记录其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均满意;硬膜外镇痛组恶心呕吐、瘙痒、下肢麻木等发生率均高于静脉镇痛组,静脉镇痛组头晕嗜睡者高于硬膜外镇痛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均能有效缓解腹部手术后疼痛,但不良反应表现有所差异,护理重点也应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吗啡和曲马多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阻滞良好的剖宫产病人1400例分为两组,每组700例.T组曲马多100 mg 氟哌啶1mg 生理盐水至10 ml;M组吗啡2mg 生理盐水至10ml,两组均于胎儿娩出后10 min经硬膜外导管给予术后镇痛药.术后观察血压、呼吸频率,同时观察镇痛效果以及有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瘁、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瘁、头昏嗜睡例教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发生呼吸抑制和低血压例数两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 曲马多和吗啡用于剖宫产病人术后镇痛均能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对产妇的生理影响小,恶心、呕吐、皮肤瘙瘁的发生率T组低于M组,而头昏嗜睡的发生率M组低于T组.二者均为理想的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硬膜外自控镇痛(PECA)对妇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采用相同的护理措施,随机选取363例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患者作为实验组,180例术后肌注杜冷丁镇痛作为对照组,观察记录48 h的疼痛及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结果 2组镇痛效果观察,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副作用及恶心、呕吐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05),肠蠕动比对照组恢复快.结论 对于减轻妇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硬膜外自控镇痛是一种有效且副作用小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对硬膜外吗啡引起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妇科肿瘤择期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双盲分为地塞米松(A)组、恩丹西酮(B)组、生理盐水(C)组三组,每组40人。当手术开始时,随机给予地塞米松10 mg或者恩丹西酮8 mg或者生理盐水2 mL。所有病人在手术结束前1 h均接受硬膜外吗啡2 mg,然后以0.125%布比卡因100 mL和吗啡0.12mg/kg维持硬膜外术后止痛48 h,评价镇痛效果、恶心呕吐。结果:A组和B组早期和晚期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P<0.05),而A组和B组无差别(P>0.05)。结论:地塞米松和恩丹西酮均能降低硬膜外吗啡引起的恶心呕吐,地塞米松对术后硬膜外吗啡引起的恶心呕吐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术后镇痛已越来越受到关注,静脉与硬膜外给药已广泛应用,但副作用的发生率较高。梁丽霞报告的三组病人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尿潴留发生率分别为57.1%、40.0%、30.8%;郭向阳报告静脉病人自控镇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40.9%、31.4%,我们对32例关节囊内骨折术后病人利用Baxter泵作关节腔内持续注射术后镇痛,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立忠 《浙江临床医学》2005,7(12):1257-1258
目的观察阿扎司琼静脉预注和泵内联合应用对硬膜外术后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效果. 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病人118例,均于术后经硬膜外行自控镇痛,随机分为两组:A组(58例)静脉预注阿扎司琼10mg、B组(60例)静脉预注阿扎司琼10mg,联合泵内阿扎司琼10mg,观察注药后48h 恶心呕吐情况. 结果 A组在术后6h恶心、呕吐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7~24h,B组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术后第2个24h,B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 结论静脉预注和泵内联合应用阿扎司琼可增强防治PONV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恶心呕吐和尿潴留是硬膜外吗啡术后镇痛常见的不良反应,本研究将氟哌啶、灭吐灵和东莨菪碱,分别与吗啡混合后注入硬膜外腔进行术后镇痛,观察三种药物对镇痛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和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89例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病人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是:心理护理、监测生命体征、硬膜外管道系统管理、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潴留、便秘等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相似文献   

14.
李丽娜  魏珂 《护理研究》2005,19(8):696-697
[目的]观察高龄骨科手术病人术后使用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疗效。[方法]采用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级的方法观察本组病例的镇痛效果,同时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90 %以上的病人镇痛及镇静效果满意,少数病人出现并发症,经过及时处理和有效护理均治愈。[结论]高龄骨科手术病人使用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后大多疗效满意,但必须加强观察和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阳启茂  陈冰  齐国华 《华西医学》2002,17(3):393-393
术后病人常伴有恶心呕吐 ,病人自控镇痛 (PCA)过程中 ,恶心呕吐又是常见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格拉司琼在PCA技术中对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麻醉下择期手术病人 12 0例 ,其中普外科手术 47例 ,妇科手术 38例 ,骨科手术 2 6例 ,泌尿科手术 9例。所有病人术前均无恶心呕吐病史 ,术前 48小时内未接受止吐药物治疗。入室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 0 5mg ,安定 10mg。依手术部位选择相应椎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置管 ,以 2 %利多卡因维持满意的麻醉阻滞平面 ,术中酌情肌注氟…  相似文献   

16.
周齐鸣  姜华 《华西医学》2000,15(3):348-349
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选用药物有多种,虽然各配方镇痛效果确切,但仍存在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并发症.本文通过两种不同的药物用于上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比较两种镇痛药物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旨在选出镇痛效果好并发症少的配方.  相似文献   

17.
鞘内吗啡镇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明确蛛网膜下腔吗啡镇痛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方法:选择经腹腔子宫切除、剖宫产、前列腺切除,ASA1-3级,无严重器质性病变的病人793例,其中采用蛛网膜下腔吗啡镇痛383例:吗啡0.5m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0.5mL,腰麻病人伴以0.5%布比卡因2~2.5mL一起注入蛛网膜下腔。硬膜外吗啡镇痛组410例:首剂量吗啡1.5mg,维持量吗啡80~100μg/h。观察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例数。结果:两组镇痛效果良好。蛛网膜下腔吗啡镇痛组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例数分别为286、211、8例;硬膜外吗啡镇痛组瘙痒、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分别为139、131、3例,P<0.05。蛛网膜下腔吗啡镇痛组副作用发生率高于硬膜外吗啡镇痛组。结论:蛛网膜下腔吗啡不适用于术后镇痛,但可用于晚期癌痛治疗。  相似文献   

18.
作者根据布托啡诺镇痛作用强,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的特点,拟观察布托啡诺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后硬膜外途经自控镇痛时,是否能有效地镇痛,并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李九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356-6356
目的 探讨曲马多用于开胸手术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上地医院开胸手术行术后镇痛的6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镇痛均达满意效果,无一例需另外追加镇痛药物,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均镇痛良好.实验组恶心呕吐1例,尿潴留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6.06%;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皮肤瘙痒2例,呼吸抑制1例,尿潴留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8.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曲马多联合罗哌卡因用于开胸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满意,并且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氟哌利多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硬膜外腔最佳用量。方法:选择下腹部及下肢的手术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10组,年龄20~60岁,体重45~100 kg,椎管内麻醉,硬膜外腔术后镇痛。观察指标:镇痛、嗜睡、恶心呕吐情况。结果:镇痛都能达到Ⅰ级无痛状态。第4组能保持清醒,无睡意,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例较少。结论:氟哌利多硬膜外腔负荷量2μg/kg、维持量0.2μg/(kg.h)是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