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联体带环在正畸临床中增强支抗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正畸支抗方法。方法安氏Ⅰ类错胎患者20例,拔除4颗第一双尖牙,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分别采用将第一、二恒磨牙带环焊接在一起或将相邻两个分开粘接的磨牙带环结扎在一起的方法来增强正畸支抗。通过头影测量和模型分析,比较正畸治疗前后2组上下颌第一恒磨牙及切牙的位置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试验组上颌磨牙在近远中方向和龈验方向上位置的变化量均比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上前牙在近远中方向上位置的变化量则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畸治疗后试验组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移动量占拔牙间隙量的比例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磨牙不需垂直向调整、牙列中、重度拥挤或上颌(双颌)前突畸形的病例,联体带环可以有效控制上颌磨牙近中向的移动。  相似文献   

2.
李巍然  马宁 《口腔正畸学》2003,10(3):109-111
目的 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上下颌牙弓间横向关系以及正畸治疗对上颌牙弓的影响。方法 对84名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的错(牙合)畸形和上下颌颌间关系进行研究;并对36名唇腭裂术后患者进行正畸治疗前后的牙(牙合)模型进行测量分析上颌牙弓宽度的变化。结果 (1)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60.7%的患者出现牙弓间横向关系的不协调,双尖牙区较易受累。(2)在出现牙弓间横向关系不调的患者中,双侧后牙反(牙合)者为60%。(3)正畸治疗后上颌牙弓的尖牙、第一、第二双尖牙间各自的宽度均有显著增加,第一磨牙间宽度变化不显著。上颌第一、第二双尖牙间各自宽度较尖牙间、第一磨牙间宽度增加显著。结论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患者上颌宽度的发育受到明显的限制,牙弓间横向关系不协调的比率较高,以双尖牙区为主;正畸矫治扩弓的重点应在双尖牙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后牙(牙合)关系的变化趋势,分析可能影响后牙(牙合)关系复发的因素.方法选取采用拔牙治疗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29例,其中男12例,女17例.根据ANB角进一步分为牙性Ⅱ类14例,骨性Ⅱ类15例.分别对其正畸治疗前、后进行模型测量和X线头影测量.结果所有患者的Ⅱ类磨牙关系在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时仅有少量复发.牙性Ⅱ类患者治疗后下磨牙近中移动量(4.52±2.15)mm,大于上磨牙移动量(3.62±2.62)nm,而骨性Ⅱ类患者上下磨牙近中移动量相似,但ANB角由治疗前的(6.27±1.08)°明显减小为(4.64±1.17)°.随访时两类错(牙合)患者上下颌磨牙均近中移动,且上颌磨牙移动量大于下颌磨牙.多元回归分析提示下颌骨水平向生长和上前牙不齐指数与磨牙关系复发有关.结论Ⅱ类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后磨牙关系较为稳定.牙性Ⅱ类错(牙合)磨牙关系的解除有赖于上下颌磨牙相对移动调整,骨性Ⅱ类错(牙合)则依靠上下颌骨间位置关系的改变.有利的下颌生长型和上颌前牙不齐程度等与磨牙关系的保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安氏Ⅱ类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摆形矫治器结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后的牙颌面形态变化,探讨此方法建立正常牙(牙合)关系的机制.方法 10例接受摆形矫治器结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的安氏Ⅱ类骨性Ⅰ类错(牙合)患者,分别在治疗前(T1阶段)、摆形矫治器治疗后(T2阶段)及直丝弓矫治结束后(T3阶段)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对3个阶段牙齿、颌骨及软组织的位置变化进行测量及分析,同时观察上颌第二、三磨牙的位置和萌出情况.结果摆形矫治器治疗阶段上颌第一、二磨牙远中整体移动并适度远中倾斜,上切牙唇向倾斜,上齿槽座点前移;直丝弓矫治后上颌第一、二磨牙位置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下齿槽座点和下颌第一磨牙明显前移;上颌第二磨牙萌出顺利.结论摆形矫治器可使上磨牙明显远中移动,但固定矫治结束后上磨牙前后位置因上颌骨生长和一定程度的支抗丧失而有所复原;Ⅰ类磨牙关系的建立可能是上下磨牙差别移动和颌骨差别生长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拔除上颌第二磨牙矫治安氏Ⅱ类错袷的临床效果及远期稳定性.方法 选择在我科进行矫治的安氏Ⅱ类错(牙合)病例中拔除上颌第二磨牙的病例10例,患者年龄13-21岁,平均年龄16.5岁,做矫治结果的临床分析,并作保持后追踪.结果 对于某些安氏Ⅱ类错袷,患者面型平直、上前牙牙轴直立,或双尖牙已有缺失,而上前牙又需要明显内收的病例,若双侧上颌第三磨牙牙胚形态、大小、位置正常,可采取拔除上颌第二磨牙同时配合口外后牵引的方法获得Ⅰ类骀关系及理想面型,2年以上的追踪观察显示疗效稳定.结论 对于非上颌/上齿槽前突型的安氏Ⅱ类错(牙合),拔除上颌第二磨牙,后移第一磨牙及上牙列可矫正远中关系,并保持前牙正常轴倾度和微笑的丰满度,实现面部美观和牙颌功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解剖类型的上颌第一磨牙在不同力值作用下倾斜角度的变化,初步探讨上颌第一磨牙与周围组织解剖结构关系在正畸研究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多排螺旋CT对62例患者正畸前上颌骨进行扫描并三维重建,依据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窦的解剖关系分为嵌顿组和非嵌顿组。根据CT图像测量上颌第一磨牙长轴与正中轴的角度,所有病例正畸过程中对上颌第一磨牙施加恒定力值,正畸治疗结束后再次对患者上颌骨进行扫描重建及角度测量,计算前、后角度之差即为倾斜角度,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数据倾斜角度的关系。结果:嵌顿组倾斜角度明显大于非嵌顿组。结论:临床上上颌第一磨牙矫正施力设计可根据多排螺旋CT的扫描结果作为参考,嵌顿型加力或力值调整应比非嵌顿型保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矫治后患者牙、(牙合)、面垂直关系的变化.方法: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16例,男4例、女12例.年龄13.4~17.2岁,平均15.0±1.6岁.所有病例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后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掩饰治疗.对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上反映垂直向关系的角度、线距及比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与矫治前相比,矫治后UM-PP增加1.83 mm、LM-Gn增加5.38 mm(P<0.05),UM-S及LM-MP无显著改变.SN-OP减小4.57.,SN-PP增加1.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N-MP无显著改变.ANS-Me和Na-Me 分别增加了2.22 mm和2.77 mm(P<0.05),但Na-ANS、S-Gn、ANS-Me/Na-Me及S-Go/Na-Me均无显著改变.结论: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矫治后下颌平面角无显著改变.但上颌第一磨牙伸长,(牙合)平面出现逆时针旋转,同时腭平面发生了顺时针旋转.下颌第一磨牙远中移动显著,而上颌第一磨牙近远中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使磨牙关系得到基本改善.上颌磨牙的伸长导致前下面高及总面高有所增加,提示在矫治的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保持上磨牙高度的稳定,从而避免前面高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后牙反[牙合]患者正畸扩弓矫治后牙弓宽度的稳定性。方法已经完成保持的经过四角舌弓及固定矫治器正畸治疗的手术后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20名(男性14名,女性6名),三维测量仪对治疗前、治疗后及保持后的研究模型进行尖牙间、第一、二双尖牙、第一磨牙间宽度以及基骨和牙槽弓宽度的测量。统计方法为配对资料的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Fishe rLSD法。结果经过四角舌弓及固定矫治器治疗后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上颌各段宽度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下颌除第一双尖牙外各段宽度变化不具统计学意义。正畸治疗后上颌牙弓宽度的增加在尖牙和双尖牙区大于磨牙区。保持结束后牙弓各段宽度较治疗后均有减小,其中上颌尖牙间宽度减小1.34±0.82mm(P〈0.05)、第一双尖牙间宽度减小1.52±0.78mm(P〈0.05)达到显著水平。但是保持结束后上颌各段的牙弓宽度仍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四角舌弓及固定矫治器系统治疗后,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上颌牙弓各段的宽度均显著增加;保持结束后上颌牙弓各段宽度虽有复发,但是大部分矫治结果能够保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评估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间不同的解剖位置关系对正畸减数矫治时第一磨牙近中整体移动及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44例减数前磨牙完成正畸矫治的成年患者,根据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与上颌窦的接触关系分为两组:各牙根均未与窦底接触(isolate from maxillary sinus, I...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正畸治疗中阻生牙助萌术为例,探讨正畸患者的牙周手术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诊治过程:25岁男性患者,牙龈呈炎症表现,牙列不齐,右上颌侧切牙阻生。前牙深覆牙合,双侧第一磨牙及尖牙远中关系,右上颌中切牙和尖牙间存在间隙。前期通过正畸治疗排齐牙列,并开辟右上颌侧切牙处的间隙。在完成牙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设计偏腭侧切口,在有效暴露阻生牙的前提下尽可能保存所有软组织,同时根据正畸牙移动的目标位置行骨增量和软组织增量,术后牵引并排齐右上颌侧切牙。结果 通过合理的牙周手术设计,本病例在正畸过程中保持了牙周软硬组织的健康。结论 正畸患者的牙周手术设计应同时关注正畸需求和牙周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CBCT测量种植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上牙列正畸治疗后牙齿三维方向的变化,评价其移动方式及力学机制.方法:筛选满足纳入标准的23例种植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上牙列正畸成人患者,用Dolphin软件测量治疗前后牙齿三维方向上的变化,运用SPSS 23.0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颌第一磨牙、尖牙、切牙远中移动量分别为2.60 mm、2.66 mm、2.07 mm,远中倾斜角度分别为5.31°、5.42°、-4.68°.上颌第一磨牙颊尖和尖牙分别压低0.96 mm、0.40 mm.牙合平面顺时针旋转1.51°.第一磨牙颊向倾斜4.57°,远中旋转7.71°.尖牙区和磨牙区宽度分别增加1.18 mm、2.01 mm.结论:采用种植体支抗整体远移上牙列可以获得有效的远中移动量,远移的磨牙存在一定程度的压低、远中倾斜及远中扭转,上颌牙合平面发生顺时针旋转,尖牙区和磨牙区的宽度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安氏Ⅱ类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经摆形矫治器结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后的牙颌面形态变化, 探讨此方法建立正常牙关系的机制。方法 10例接受摆形矫治器结合直丝弓矫治器治疗的安氏Ⅱ类骨性Ⅰ类 错患者,分别在治疗前(T1阶段)、摆形矫治器治疗后(T2阶段)及直丝弓矫治结束后(T3阶段)拍摄头颅定位侧位 片,对3个阶段牙齿、颌骨及软组织的位置变化进行测量及分析,同时观察上颌第二、三磨牙的位置和萌出情况。 结果 摆形矫治器治疗阶段上颌第一、二磨牙远中整体移动并适度远中倾斜,上切牙唇向倾斜,上齿槽座点前移; 直丝弓矫治后上颌第一、二磨牙位置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下齿槽座点和下颌第一磨牙明显前移;上颌第二磨牙萌 出顺利。结论 摆形矫治器可使上磨牙明显远中移动,但固定矫治结束后上磨牙前后位置因上颌骨生长和一定程 度的支抗丧失而有所复原;Ⅰ类磨牙关系的建立可能是上下磨牙差别移动和颌骨差别生长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9岁。因前牙反牙合求治,查:替牙牙合,前牙8个恒切牙萌出,双侧下颌第一磨牙萌出,上颌第一磨牙缺失,余为乳牙,右侧乳磨牙亦为反牙合。随拍头颅侧位片和全牙合曲面断层片,断层片显示:未见双侧上颌第一恒磨牙牙胚,临术上第一磨牙缺失比较少见。双侧上颌第一磨牙先天缺失1例@雷小莉$酒钢医院!甘肃嘉峪关351007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及其与性别、年龄和垂直骨面型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青少年和成人骨性Ⅱ类患者各60例,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软件上测量上颌第一磨牙各个牙根与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评估不同性别、年龄和垂直骨面型患者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窦底的垂直向位置关系的差异。结果 骨性Ⅱ类青少年和成人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接触率分别为85%和56%,青少年接触和穿透上颌窦底的比例较成人更高(P<0.05);高角组和均角组穿透上颌窦底的比例分别为34.1%、36.6%,高于低角组(2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Ⅱ类患者左右侧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窦底垂直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骨性Ⅱ类患者上颌第一磨牙与上颌窦底垂直距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Ⅱ类青少年较成人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的垂直距离更近(P<0.05);在成人组中,不同垂直骨面型患者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与上颌窦底垂直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过程中影响上颌第二恒磨牙颊侧倾斜萌出的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4例正畸治疗患者,初诊时上颌第二磨牙均未萌出,正畸治疗结束时,上颌第二磨牙萌出建,且第二磨牙未经治疗。用Logistic回归分析正畸治疗后上颌第二磨牙颊倾的发生与第三磨牙的牙胚存在与否、是否拔牙、下颌平面角、错类型、治疗前牙弓后段拥挤度、治疗后牙弓后段拥挤度和第一磨牙前移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上颌第二磨牙颊侧倾斜与治疗后牙弓后段拥挤度密切相关(P〈0.001),其它因素排除在外,逐步回归方程为Y=1.238X治疗后牙弓后段拥挤度-2.919。结论上颌第二磨牙的颊侧倾斜与治疗后牙弓后段拥挤度密切相关,牙弓后段越拥挤越容易发生颊倾。拔牙矫治可通过增加第一磨牙的前移来减少牙弓后段拥挤度,间接影响第二磨牙颊侧倾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牙列缺损和过小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笔者回顾了2001—2002年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进行正畸治疗的牙列缺损和过小牙的6例病例,现报道3例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典型病例如下。病例1:女,21岁,安氏Ⅰ类错牙合,右下第一磨牙缺失,为陈旧性拔牙间隙,右下第二、三磨牙近中舌向倾斜。采用方丝弓矫治技术,使邻牙直立再集中间隙进行修复。在矫治过程中,因第三磨牙影响第二磨牙扶正而被拔除,矫治结束后患者采用了固定烤瓷桥修复缺损部位加活动保持器保持。病例2:男,16岁,安氏Ⅱ类亚类错牙合,上颌侧切牙为过小牙,右侧侧切牙为弓外腭向位,尖牙近移后占据了侧切牙的位置,采用方丝弓矫治技…  相似文献   

17.
固定式腭弓是将腭弓两端焊接于上颌第一磨牙带环的腭侧面,使三者构成一整体,通过带环粘着而固位于上颌第一磨牙。常用于纠正磨牙扭转,调整磨牙的近远中及颊腭侧位置,还可用于调整磨牙垂直向位置以及增强支抗,因而在口腔正畸中广泛使用。但临床上常常有因为操作不当而出现假焊、  相似文献   

18.
上颌第三磨牙对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萌出中的上颌第三磨牙是否会使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移动。方法选择18~24岁正畸患者18例,均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矫治,且随机拔除一侧上颌第三磨牙,两侧其余治疗条件保持一致。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量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拔除上颌第三磨牙的一侧,其上颌第一磨牙在治疗3个月后未发生明显的近中移动;2)未拔除上颌第三磨牙的一侧,其上颌第一磨牙在治疗3个月后的近中移动量为1mm;3)治疗3个月后,未拔除上颌第三磨牙侧的第一磨牙近中移动量大于拔除第三磨牙侧的第一磨牙的近中移动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正畸治疗的初始阶段,若上颌第三磨牙的萌出间隙不足,其萌出会对其近中的上颌第一磨牙产生影响,导致其近中移动而丧失支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正畸采用不同拔牙模式后第三磨牙位置的改变,探讨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后对第三磨牙萌出的影响。方法:选择拔除下颌第一磨牙(15例)、第一前磨牙(20例)及非拔牙(20例)的3组青少年病例,3组患者正畸治疗前后及保持2年后拍全颌曲面断层片,对第三磨牙萌出的各项评价指标变化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在正畸治疗前后,第三磨牙萌出间隙改变量,拔第一磨牙组大于拔第一前磨牙组和非拔牙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三磨牙萌出角度改变量,拔第一磨牙组大于拔第一前磨牙组和非拔牙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正畸保持2年后萌出间隙变化量虽均有增加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第三磨牙萌出角度变化量拔第一磨牙组大于拔第一前磨牙组和非拔牙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畸治疗中拔除下颌第一磨牙可增大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第三磨牙更加直立,对第三磨牙的萌出有利。  相似文献   

20.
下颌前倾或水平阻生的磨牙临床上多予以拔除,笔者对于牙列较整齐、下颌第二磨牙阻生或经正畸减数治疗后上颌第三磨牙位置正常、下颌第三磨牙阻生者仅采用与阻生磨牙相邻的磨牙作支抗牙,黏接焊接了多曲推簧的磨牙带环,推阻生磨牙向远中、牙合向移动,引导前倾或水平阻生的下磨牙竖直、萌出.结果显示前倾或水平阻生的下颌磨牙较快地被竖直、萌出到正常的牙合平面,建立良好的牙合关系,X线曲面断层片示原阻生牙冠所占的位置为正常牙槽骨组织所代替.该方法能有效地使前倾或水平阻生的下颌磨牙产生快速的远中牙合向旋转运动,具有无须手术暴露阻生磨牙颊面、操作简单、竖直时间短、患者无明显不适和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