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对关节置换术后出现早期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骨科进行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15例患者,5例术后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110例未发生感染患者作为未感染组。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ELISA法及全自动免疫透视比浊法检测所有患者血清PCT、IL-6及CRP水平。结果术后第1天,感染组患者与非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IL-6和CR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感染组患者术后CRP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术后第3、7天感染组血清PCT、IL-6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 d、3 d内PCT、IL-6和CRP水平均有一个明显升高的过程(P0.05),术后7 d,感染组患者的PCT、IL-6和CRP水平持续升高(P0.05),未感染组患者在7 d逐渐恢复术前水平(P0.05);PCT+IL-6+CRP联合检测的灵敏性为96.21%,特异性为86.32%,均明显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查的灵敏性及特异性。结论血清PCT、IL-6和CRP三者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动态监测血清PCT、IL-6和CRP水平对诊断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极具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0):50-52+57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其外周血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选择我院2016 年4 月~2020 年4 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72 例患者,按照术后是否出现肺部感染分为两组,其中感染组13 例,未感染组59 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单因素、危险因素、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危险因素与其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TNM 分期、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感染组BMI、手术时间、置管时间均低于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手术时间、置管时间均是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未感染组患者CA153、CA125、TPS 均低于感染组(P<0.05)。未感染组患者CRP、PCT、IL-6 均低于感染组,未感染组血CTCs 阳性表达率(8.47%)低于感染组的23.08%。乳腺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与CA153、CA125、TPS、CRP、PCT、IL-6、CTCs 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术后肺部感染主要是因BMI、手术时间、置管时间造成的,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为了保证术后患者情况,需要采取良好的术前措施,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牟莹心  陈志俊  王萍 《齐鲁医学杂志》2007,22(3):194-195,198
目的 探讨头颈肿瘤病人术前血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 以177例头颈肿瘤外科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于手术前日常规行血CRP、清蛋白(ALB)以及白细胞计数(WBC)检查,并对术后感染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77例病人术后发生感染21例(11.9%),其术前CRP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病人,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5,P〈0.01)。术前CRP水平升高病人术后感染率为57.14%,明显高于术前CRP水平正常组(3.36%)(χ^2=6.18,P〈0.01);术前CRP水平升高病人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术前CRP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t=2.215,P〈0.05)。结论 头颈肿瘤病人术前血清CRP水平升高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4.
选择2013年1-12月间91例颅脑术后发热患者,根据是否并发感染分为未感染组(42例)和感染组(49例),随机选取51例无感染未手术病例为对照组.检验3组的降钙素原(PCT)、CRP和白细胞水平.未感染组与对照组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的PC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感染组与对照组,感染组与未感染组之间的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白细胞水平在未感染组与对照组间、感染组与未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和<0.01).ROC曲线示PCT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最高.  相似文献   

5.
炎性因子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近5年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80例,根据其是否发生再狭窄情况分为两组,比较其IL-10、IL-6、IL-6/IL-10、CRP水平。结果:80例患者中11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率13.75%;发生再狭窄患者与未发生狭窄患者术前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两组IL-6均明显增加(P<0.05),且ISR组增加程度更为显著(P<0.05);术前两组患者IL-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IL-10均明显降低(P<0.05),且ISR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5);术前IL-6/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SR组IL-6/IL-10增加显著(P<0.05),无ISR组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两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SR组明显增加(P<0.05),且高于无ISR组(P<0.05)。结论:IL-10、IL-6、IL-6/IL-10、CRP尤其是基础IL-10、IL-6水平与再狭窄发生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再狭窄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及其与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关系.方法 选择接受择期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年龄≥60岁)患者,应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根据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17例)和非POCD组(20例),检测术前及术后1、6 h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术后1 d的POCD发生率为45.9%.POCD组患者术后IL-1β及IL-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值均<0.05);非POCD组患者术后仅IL-6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值均<0.05),IL-1β水平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POCD组术后1 h的IL-1β及术后6 h的IL-6水平显著高于非POCD组(P值均<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TNF-α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者术后6 h的CRP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P值均<0.05),但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POCD发生率较高,术后早期的炎性反应可能与POC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的变化,并探讨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PCI患者52例(PCI组)及同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患者50例(正常组),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术前1天、术后2天、术后4周血清CRP。结果:PCI组术前1天、术后2天、术后4周血清CRP分别为5.78±2.63mg/L、8.09±3.24mg/L和2.89±1.32mg/L;正常组术前1天、术后2天、术后4周血清CRP分别为1.52±0.73mg/L、1.54±0.69mg/L和1.51±0.80mg/L。两组术前血清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术后2天、术后4周血清CRP水平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术后2天血清CR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血清CRP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密切相关,介入治疗加剧了局部炎症反应,随着血管开通,他汀类药物的应用,炎症反应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8.
张益维  葛叶盈  黄自生  王珏 《浙江医学》2018,(1):71-73,77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与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老年患者在椎管内麻醉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分别于手术前1d、术后6h及1、3、7d检测外周血清HIF-1α水平,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根据术后第3天MMSE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POCD组(P组)和非POCD组(NP组)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发生POCD患者共19例。两组患者术前1d血清HIF-1α水平和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1d相比,P组术后6h及1、3、7d血清HIF-1α水平均明显升高,MMSE评分降低(均P<0.05);NP组术后6h及1d血清HIF-1α水平升高,MMSE评分下降(P<0.05),但术后3、7d血清HIF-1α水平和MMSE评分渐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与NP组相比,P组术后6h及1、3、7d血清HIF-1α水平升高,MMSE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HIF-1α水平与MMSE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POCD的发生可能与血清HIF-1α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与分析血液炎性标志物IL-6在人工关节置换后假体感染的临床诊断应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120例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全部患者进行血清采集并送检,观察患者术前及术后1、2、3、5、21 d的血清IL-6变化情况,明确发生感染的患者例数;同时对其中80例患者的血清IL-6含量与穿刺液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1、2 d的血清IL-6水平较均明显升高(2 d1 d术前),术后3、5 d呈下降趋势(5 d3 d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感染组术后21 d血清IL-6水平较术后5 d明显下降,感染组则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感染发生组血清IL-6于术后3 d达最高水平,并于术后5 d恢复至正常水平;感染组血清IL-6术后5 d无法恢复至正常水平。80例患者中,血清IL-6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88.00%,假阳性率为12.00%,假阴性率为13.33%。结论:IL-6在诊断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感染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可作为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早期诊断中一项可靠的辅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胰腺癌手术后对血清IL‐6、IL‐10及TNF‐α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胰腺癌手术患者80例,分为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不同时段血浆中各指标水平。结果(1)两组术前血清IL‐6、IL‐10、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3d血清IL‐6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5d血清IL‐6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d血清IL‐6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试验组术后同一时间段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术后IL‐10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术后1、3d血清IL‐10水平高于术前(P<0.05);试验组术后同一时间段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术后1d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3、5dTNF‐α水平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3d血清TNF‐α水平高于术前(P<0.05),而术后5d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d血清TNF‐α,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TS疗法能明显降低胰腺癌术后的炎性反应,改善免疫抑制,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一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8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感染组52例,未感染组36例,另选取40名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合并感染患者均进行细菌鉴定,总结其病原学特点。监测患者入院时,入院第3、7天血清IL-6、CRP水平,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测定在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结果合并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占少数。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入院时,入院第3、7天血清IL-6、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比较,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入院第3、7天血清IL-6、CRP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入院时,入院第3、7天血清IL-6、CRP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6、CRP对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感染均具有诊断价值,且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较高。结论老年心力衰竭合并感染患者血清IL-6、CRP水平显著升高,可用于辅助诊断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合并感染,且两者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尿激酶联合华法林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 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2018 年1 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56 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 例。对照组术后12 h 后给予华法林及尿激酶抗凝;观察组在对 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 生情况,下肢周径差变化情况,血清D- 二聚体(D-D)、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 平,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 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均 有下降,观察组大腿周径差、小腿周径差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治疗1、3 及7 d 血清 D-D、CRP 及IL-6 水平比较:①不同时间点的血清D-D、CRP 及IL-6 水平有差别(P <0.05);②两组血 清D-D、CRP 及IL-6 水平有差别(P <0.05);③两组血清D-D、CRP 及IL-6 水平变化趋势有差别(P <0.05)。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尿激酶联合华法林 有助于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DVT,有助于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 COX-2特异性抑制剂帕瑞昔布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及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择期行膝关节置换老年患者,分为生理盐水组(Ⅰ组)与帕瑞昔布组(Ⅱ组)。比较两组术前1 d 及术后1 d、3 d、7 d 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在麻醉诱导前(T1)、术后6 h(T2)、术后1 d (T3)、术后3 d(T4)、7 d(T5)行血清 IL-1β、IL-6浓度测定,T2时测定血 S-100β水平,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 d、3 d Ⅰ组 MMSE 评分较术前降低明显(P <0.05)。Ⅰ组IL-6与 IL-1β于 T2开始升高,T5降至术前水平,而Ⅱ组 T3开始升高,T4降至术前水平。Ⅰ组 IL-6在 T2、T3、T4时,IL-1β在 T3、T4均高于Ⅱ组(P <0.05)。Ⅰ组 T2 S-100β为(1625±364)pg/mL,Ⅱ组为(1263±17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OX-2特异性抑制剂帕瑞昔布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下降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外周细胞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瑞舒伐他汀对PCI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CHD)患者的术前、术后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研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CHD患者PCI治疗后的稳定斑块、减少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61例经PCI治疗的CHD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20mg组(n=31)和瑞舒伐他汀治疗80mg组(n=30);于术前、术后1d、术后1周和术后4周分别由放免法测定IL-8,免疫浊度法测定CRP。结果①术后1d IL-8、CRP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1周较术后1d明显下降(P〈0.01);术后4周较术后1周下降(P〈0.05)。②IL-8、CRP在术后1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和术后4周他汀80mg组均低于他汀20m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4周LDL-C明显下降,其他血脂项无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他汀80mg组较他汀治疗20mg组LDL-C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存在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及炎症加速的过程,早期应用他汀药物,可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炎症反应,具有稳定斑块作用。早期大量使用他汀类药物可以稳定斑块,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患者术前血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以177例晚期头颈肿瘤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手术前1 d常规行血CRP、清蛋白以及白细胞计数检查,并分析术后感染的相关资料。结果:术后发生感染21例(11.9%),术前CRP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5,P<0.01)。术前CRP水平升高患者术后感染率为57.14%,明显高于CRP水平正常组的3.36%(χ2=6.18,P<0.01);术前CRP升高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长于CRP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5,P<0.05)。结论:头颈肿瘤患者术前血清CRP水平升高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部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将60例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分成VATS组30例和传统开胸手术组(TH组)30例,对两组患者予以VATS和TH治疗胸部肿瘤,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术前术后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病人对手术满意度.结果 VATS组患者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镇痛药使用量和住院时间均小于T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患者术后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T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T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患者对手术满意度高于T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治疗胸部肿瘤手术创伤较小,机体急性炎症反应较轻,免疫功能得到改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近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L-6、IL-8、CRP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舒血宁治疗组(舒血宁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舒血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测定IL-6、IL-8、CRP水平,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14 d后舒血宁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舒血宁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舒血宁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8、CRP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ACI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IL-6、IL-8、CRP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丁秀秀  黄琳惠  蔡兴俊  黄奕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0):1316-1318, 1321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注射液对肺癌病人术后肺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纳入90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采用胸腔镜根治手术,对照组手术前1 d与术后5 d给予常规剂量(60 mg/d)氨溴索静滴治疗,观察组采用大剂量(500 mg/d)氨溴索静滴治疗。比较2组病人住院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肺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术后5 d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低于术前,咳痰难易程度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 < 0.01)。观察组术后5 d PEF25明显高于对照组,咳痰难易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 0.01和P < .05)。2组术后1 d血清IL-6、IL-8、CR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观察组术后5 d IL-6、IL-8、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和低于术后1 d,观察组术后1 d、5 d组IL-6、IL-8、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大剂量氨溴索能降低肺癌根治术病人肺损伤,促进肺功能的恢复,改善术后炎症反应,降低抗菌药物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儿肠道疾病手术治疗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患儿免疫系统、炎症反应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6月-2021年6月经手术治疗后并发感染的患儿40例作为感染组,另外选取同期手术且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匹配的未感染患儿8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手术前后的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Th)1/Th2、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4、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肠道手术患儿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前,感染组和对照组患儿外周血中Th1、Th2、Th1/Th2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感染组的Th2测定值(7.58±1.85)%高于对照组(5.66±1.90)%,Th1/Th2比值(1.42±0.46)低于对照组(1.95±0.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64、-5.243,P均<0.05);术前,感染组和对照组血清IL-4、IL-6、IL-8、TNF-α测定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患者中的表达及与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择期开展ERCP术患者80例,根据血清淀粉酶(术后24 h)水平、胰腺炎影像学特征分为胰腺炎组(淀粉酶420 U/L,n=29)、高淀粉酶组(淀粉酶136~420 U/L,n=25)和正常对照组(淀粉酶35~135 U/L,n=26),比较三组术前,术后6、24 h血清淀粉酶、CRP、IL-6、IL-8、TNF-α等水平,ROC曲线分析ERCP术后6、24 h血清淀粉酶单独检测及联合CRP、IL-6、IL-8、TNF-α预测诊断PEP的价值。根据PEP患者24 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情况分为轻度组(n=17)和重度组(n=12),比较两组CRP、IL-6、IL-8、TNF-α水平及APACHEⅡ评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胰腺炎患者血清CRP、IL-6、IL-8、TNF-α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胰腺炎组、高淀粉酶组和正常对照组术前血清淀粉酶、CRP、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CRP均明显升高,胰腺炎组、高淀粉酶组术后血清淀粉酶、IL-6、IL-8、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炎组术后6、24 h血清淀粉酶、CRP、IL-6、IL-8、TNF-α升高幅度均明显高于高淀粉酶组、正常对照组(P0.05)。基于ERCP术后6 h血清淀粉酶水平绘制ROC工作曲线,单独检测诊断PEP曲线下面积为0.712,准确度73.6%;结合患者ERCP术后6 h CRP、IL-6、IL-8、TNF-α水平联合检测,诊断PEP的曲线下面积为0.856,准确度88.6%,ERCP术后6 h血清淀粉酶单独检测准确度与联合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和轻度组术前CRP、IL-6、IL-8、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RP、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重度组术后6、24 h CRP、IL-6、IL-8、TNF-α升高幅度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EP患者ERCP术后3 d内血清CRP、IL-6、IL-8、TNF-α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r=0.753、0.507、0.593、0.556,P0.05)。结论 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患者血清CRP、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表达水平与PEP病情程度呈正相关,ERCP术后6 h血清淀粉酶联合CRP、IL-6、IL-8、TNF-α可预测PEP发生及病情程度评估,对PEP早期防控及风险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