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梗死急性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关系。方法收集16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4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血液标本,测定血清Hcy,并对脑梗死患者做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脑梗死组与对照组、脑梗死组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血清Hcy水平变化。结果脑梗死组和对照组血清Hcy水平升高分别有96例和5例,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7.87±7.31)μmol/L和(12.05±3.33)μmol/L,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脑梗死组中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Hcy水平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P<0.05)。结论高Hcy血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方法对我院产检的孕17周后1 010名孕妇用微量荧光生化法检测血浆中Hcy水平,并于产后42 d采用一对一交谈和观察方式填写心理测评调查表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结果与正常妊娠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4.89±1.56)μmol/L)比较,可疑抑郁症组((7.14±2.94)μmol/L)升高(P<0.05),产后抑郁症组((9.98±4.25)μmol/L)明显增高(P<0.01)。结论孕妇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同型半胱氨酸能作为产后抑郁症的早期诊断指标而指导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进展型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缺血性进展型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20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进展组及对照组(非进展组),对2组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进展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8.21±6.60)μmol/L,对照组为(12.15±2.20)μmol/L,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展组患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者75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进展性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张燕青 《中医药研究》2014,(11):1424-1425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梗死的关系,及与叶酸、维生素B12 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55 例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55 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血清叶酸以及维生素B12 含量水平,对相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Hcy 浓度(25.16μmol/L±7.8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3.94μmol/L±3.88μmol/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梗死患者叶酸水平(3.96μg/L±1.78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6.21μg/L±2.9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脑梗死患者维生素B12 水平(191.47 ng/L ± 124.56 ng/ L)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9 ng/L ± 130.58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Spearman 相关分析表明脑梗死患者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 水平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Hcy 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积极控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降低脑梗死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高血压病脑出血的预后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68例高血压病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设观察组,另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68例健康者,设对照组,均行血清检测,比较两组血清Hcy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清Hcy水平(25.63±4.98)μmol/L比对照组高(P 0.05);与轻度组比,中度组、重度组的血清Hcy水平(19.31±3.14)μmol/L、(22.38±3.19)μmol/L均较高(P 0.05),重度组血清Hcy水平高于中度组(P 0.05);与康复组比,未愈组、死亡组的血清Hcy水平(20.32±3.26)μmol/L、(25.14±4.23)μmol/L均较高(P 0.05),死亡组血清Hcy水平比未愈组高(P 0.05)。结论:血浆Hcy水平浓度能有效监测高血压病脑出血的病情程度及预后,随Hcy水平升高,高血压病脑出血病情越重,且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57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的健康体检者900例,取两组患者的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循环酶法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进行测定,正常值为5~15μmol/L,15μmol/L即为高同型半胱氨酸,分析对比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中有262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其中男135例,女127例,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为(24.1±2.9)μmol/L,对照组中有137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其中男95例,女62例,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为(14.7±1.5)μmol/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487例首发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19.1±1.5)μmol/L,470例再发脑梗死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5.6±3.0)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具有显著相关性,临床治疗时要有效预防患者出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降低脑梗死发病率和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及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7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空腹血Hcy水平测定,并进一步行彩超检查颈动脉内膜厚度及斑块,将急性脑梗死组分为颈动脉斑块组和无颈动脉斑块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以及急性脑梗死组中两亚组的血Hcy水平.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血Hcy浓度为(21.59±4.72)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0.01±3.6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组中有颈动脉斑块者血Hcy浓度为(22.35±4.67)μmol/L,明显高于无颈动脉斑块者血Hcy浓度(17.64±2.53)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Hcy血症与颈动脉斑块形成有关,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调控同型半胱氨酸(Hcy)对急性脑梗死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进行回顾分析,根据3个月后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患者分为同型半胱氨酸达标组和同型半胱氨酸未达标组,观察两组入院时及3个月后Hcy水平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结果入院时两组Hcy水平无明显差异,3个月后达标组(11.88±2.49)μmol/L,较未达标组Hcy(25.78±7.83)μmol/L明显降低(P〈0.05)。入院时两组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3月后达标组NIHSS评分较未达标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控制Hcy水平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近期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方法 应用日本Hitachi7600-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78例(男42例,女36例)脑梗死患者和76例(男40例,女36例)正常健康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 脑梗死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27.3±6.8)umol/L,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9.5±3.6)μmol/L,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43例、无肾病组39例,正常对照组为44例健康体检者。检测分析各组的血清Hcy含量。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无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Hcy含量分别为14.79±5.08μmol/L、11.18±2.39μmol/L、10.85±2.21μmol/L。经统计学处理,糖尿病肾病组血清Hcy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无肾病组(P〈0.05),糖尿病无肾病组的血清Hcy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Hcy含量增高,血Hcy水平与早期糖尿病肾脏病变之间存在相关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DN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3组,分别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并同期选择3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对4组受试者采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Hcy为(16.11±4.98)μmol/L,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为(16.83±4.52)μmol/L,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为(17.34±4.67)μmol/L,健康成人血浆Hcy为(8.82±3.56)μmol/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血浆Hcy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3组患者间血浆Hcy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一样,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预测因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分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是一种引起多种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此,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total homocysteine,tHcy)检测逐渐受到人们重视并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临床tHcy的正常范围及HHcy诊断依据目前仍没有统一标准,这可能与临床tHcy检测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有关。以脑梗死及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浆样本,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浆tHcy水平,两组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率的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正常体检组的空腹tHcy平均水平为10.39±2.39μmol/L,脑梗死组空腹tHcy平均水平为14.15±6.02μmol/L,总同型半胱氨酸组患者空腹tHcy平均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栓心脉宁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治疗组(血栓心脉宁片加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45例,疗程28d。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分别为(27.20±2.20)μmol/L和(26.59±1.34)μmol/L,而治疗后分别为(10.50±1.10)μmol/L和(15.21±1.17)μmol/L;治疗前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分别为(20.88±3.09)mg/L和(21.23±3.22)mg/L,而治疗后分别为(10.29±0.98)mg/L和(15.21±1.17)mg/L。两组治疗后Hcy、hs-CR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相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血栓心脉宁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有明显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生化分析仪循环酶法测定90例脑梗死患者及9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28.05±19.67)μmol/L,健康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15.33±7.32)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H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患者和原发性高血压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将其分为单纯性高血压组(Hcy10μmol/L)101例和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99例;对两组患者中的TIA患者和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进行比较。结果:单纯性高血压组中的急性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H型高血压组(P0.05)。在H型高血压组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TIA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其他临床观察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纯性高血压组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Hcy水平显著低于TIA患者,TC、LDL-C均显著高于TIA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其他临床观察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型高血压与急性脑梗死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H型高血压是卒中事件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及麝香保心丸治疗对Hcy的影响。方法将90例ACS患者分为非ST段抬高的ACS组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另外选取40例劳力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对照组)以及31例体检正常者(正常组)作为对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各组血浆中Hcy含量。并对比观察部分患者常规药物治疗(41例)与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36例)的疗效及用药前后Hcy含量变化。结果正常组Hcy为(9.90±4.23)μmol/L,STEMI组Hcy为(25.32±4.17)μmol/L,非ST段抬高的ACS组Hcy为(17.91±3.09)μmol/L,STEMI组与非ST段抬高的ACS组或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对照组Hcy为(11.77±3.99)μmol/L,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麝香保心丸组用药前后Hcy分别为(17.17±3.15)μmol/L和(10.33±3.41)μmol/L(P0.05),常规治疗组用药前后Hcy分别为(16.88±2.92)μmol/L和(14.55±3.22)μmol/L(P0.05)。结论Hcy对ACS具有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常规抗凝治疗加用麝香保心丸能更好地降低ACS患者Hcy水平,改善其心肌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对老年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22例,年龄均60岁,收缩压160 mmHg或(并)舒张压100 mmHg,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数值10μmol/L。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口服氨氯地平及叶酸片,治疗组65例口服氨氯地平片基础上,按中医辩证理论给予中药治疗。经过3个月治疗后,观察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结果:两组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为主,依次为阴虚阳亢、肝肾阴虚和气阴两虚。治疗后治疗组血压平均(124±12) mmHg,对照组(130±14) mmHg,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平均(10.8±1.5)μmol/L,对照组(12.2±2.1)μmol/L,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H型高血压中,以气阴两虚为主;中西结合降低收缩压及Hcy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银杏酮酯滴丸联合氯吡格雷用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二级预防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17例AC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出院后每日口服75 mg氯吡格雷预防脑梗死复发,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银杏酮酯滴丸,50 mg/次,3次/d.2组均观察1年.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nterior and medial thickness,IMT),同时测定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斑块最大厚度,采用Crouse斑块积分法评估颈动脉斑块积分;采用血液流变仪测定全血黏度(blood viscosity,BV)和血浆黏度(Plasma viscosity,PV);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s-CRP、D-二聚体(D-dimer)、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记录服药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结束后,观察组IMT[(1.05±0.20)mm比(1.13±0.18)mm,t=5.679]、颈动脉斑块积分[(3.48±1.03)分比(3.77±1.10)分,t=5.009]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BV低切[(4.12±0.21)mPa?s比(4.31±0.28)mPa?s,t=6.769]、PV[(1.27±0.14)mPa?s比(1.37±0.16)mPa?s,t=11.117]、hs-CRP[(3.15±0.82)mg/L比(4.03±0.79)mg/L,t=6.742]、D-dimer[(165.8±37.3)μg/L比(196.3±40.8)μg/L,t=4.629]、Hcy[(8.6±1.5)μmol/L比(11.4±2.0)μmol/L,t=6.679]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期间,观察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5例,对照组11例;观察组无继发脑梗死及因脑血管意外死亡患者;对照组继发脑梗死5例、脑血管意外死亡1例.2组继发脑梗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 氯吡格雷用于ACI二级预防基础上联用银杏酮酯滴丸可进一步降低血液黏度,抑制粥样硬化斑块生长,降低复发率,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测定观察组135例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的血浆Hcy、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与对照组45例健康体检者血浆Hcy、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并分析观察组治疗周期结束后血浆Hcy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周期结束后血浆Hcy水平下降28%左右。结论血浆Hcy水平升高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能有效降低Hcy水平,能早期预防并及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6(VitB6)水平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ARC患者为研究组,选取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抽取两组外周血液进行检测,比较两组Hcy、VitB6和ARC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VitB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Hcy水平分别为(12.31±2.55)μmol/L、(10.85±1.8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RC分型中,皮质型ARC组和后囊下型ARC组的Hcy水平分别为(13.44±2.61)μmol/L、(12.44±1.84)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囊下型组的VitB6水平为(39.68±5.73)n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C患者血液中Hcy水平与正常人Hcy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可用于ARC患者的早期诊断。同时VitB6水平的高低可用于辅助判断后囊下型AR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