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农村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变化趋势及相关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河北省玉田县中心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出生的围产儿共14 491例进行检测.结果 出生缺陷发生率为4.62‰,呈逐年上升趋势.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为:多指(趾)或并指(趾)、唇腭裂、脊柱裂、尿道下裂、肛门闭锁.产妇年龄大于或等于35岁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产妇年龄小于35岁者(P<0.05).结论 广泛开展预防出生缺陷知识宣传教育,加强孕前、孕期保健,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前诊断工作,是减少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宜昌市夷陵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夷陵区内医疗保健机构2005-2013年出生缺陷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缺陷类型、发生出生缺陷儿母亲孕期情况,并跟踪随访。结果:9年期间共监测36 586例围产儿,出生缺陷345例,出生缺陷发生率9.43‰,出生缺陷发生率从2007-2011年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开始下降。缺陷类型前5位为先天性心脏病、多指、唇腭裂、外耳畸形、脑积水和马蹄内翻足;男性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性围产儿(P=0.049);母亲来自农村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城镇(P<0.001);产前确诊率为37.39%;母亲孕早期患病、接触化学物质及异常生育史与出生缺陷有一定相关。结论:加强健康教育、遗传咨询与孕前优生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和产前检查,指导高危孕妇、农村孕妇进行产前筛查与诊断,是减少我区出生缺陷发生的关键与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仁化县2004年-2009年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仁化县出生缺陷动态变化及其特点,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4-2009年仁化县4家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结果 共监测11018例围产儿,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92.5/万,缺陷发生率略高于全国水平,6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6年间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下降,主要出生缺陷前五位顺位为多指(趾)、唇裂合并腭裂、胎儿水肿综合症、肢体缩短、直肠肛门闭锁.母亲年龄不同,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不同,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母亲年龄<20及≥35岁组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高于20~、25~、30~岁组.结论 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抓好乡镇产科质量建设,提高产前诊技术,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自贡市大安区围产儿缺陷发生情况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监测2010-2016年自贡市大安区辖区内县级以上共3所产科医院出生的妊娠满28周以上的死胎、死产和活产儿中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结果:2011年全区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7.19‰,2016年为11.76‰,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明显上升.围产儿缺陷的主要类型主要为:外耳畸形、多指(趾)、唇裂、先心病.结论:大力开展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与干预工作,全面落实三级预防措施,能全面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有效降低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2013年登封市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的调查,分析出生缺陷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从而进一步降低围产儿出生缺陷率。方法通过三网监测对2012年10月1日至2013年9月30日在登封市各医疗机构监测点住院分娩的所有孕满28周至产后7 d的11 203例围产儿(包括死胎、死产、7 d内死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登封市2013年11 203例围产儿112例存在出生缺陷;出生缺陷主要为外耳其他畸形,小耳、多指(趾)、并指(趾)、唇裂合并腭裂、唇裂、脊柱裂、肢体短缩等畸形多发;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产妇分娩的出生缺陷儿明显高于城镇产妇;围产儿出生缺陷男性高于女性;小于20岁的产妇出生缺陷儿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的产妇;第二季度与第三季度分娩的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一、四季度。结论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与遗传、产妇的健康状况、外界环境等因素有关。要做好生殖健康宣传教育,强化产妇认识,加强产前筛查诊断,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10来围产儿出生缺陷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方法对1997年1月~006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35914例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统计分析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类别和构成比。结果共发现出生缺陷儿671例,出生缺陷儿发生率为186.84/万。围产儿中男性出生缺陷发生率高于女性;25岁以下和35岁以上年龄组产妇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主要出生缺陷为先天性心脏病、大腹儿、唐氏综合征、多指(趾)、外耳其他畸形。结论1997~2005年出生缺陷呈逐年升高趋势,2006年有所下降。积极地干预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张爱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8):89-89,100
目的从流行病学角度探讨甘肃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2000~2009年固族自治县县医院住院分娩的妊娠28周至生后7d的围产儿。结果2000~2009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下降不明显,前后5年比较无显著差异。围产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缺陷儿死亡占围产儿死亡总数的45%。结论缺陷儿死亡率下降不明显,出生缺陷是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黄容荣 《华夏医学》2009,22(4):665-667
目的:了解贵港市3年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分析实施干预措施对降低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的有效性.方法:对2006~2008年贵港市内11家医院产科分娩的65984名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统计分析缺陷儿的检出率、围产儿病死率、出生缺陷前4位的种类,并逐年进行比较.结果:共发现缺陷儿976例,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为14.79‰,各年度逐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产儿死亡1292例,围产儿病死率19.61‰,2008年与2007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7年与2006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率最高的出生缺陷前4名依次为:胎儿水肿综合征、多指、唇裂合并腭裂、先天性脑积水.结论: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围产期保健服务,提高产前筛查覆盖率和产前诊断技术水平,是目前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韶关市区出生缺陷动态变化及其特点,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5-2007年韶关市区18家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天的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结果 共监测2956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68.79/万,缺陷发生率逐年上升,且不同辖区缺陷发生率不同,主要出生缺陷前五位顺位为G-6-PD缺乏症、胎儿水肿综合症、多指(趾)、先天性心脏病、唇裂合并腭裂.结论 改善医疗资源可以提高出生缺陷的诊断水平;通过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可以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降低儿童致残率,从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降低阳曲县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0年阳曲县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并与太原市同期相应发生率比较。分析阳曲县2005~2010年围产儿各种出生缺陷发生率及顺位,神经管畸形发生率按季节进行比较。结果:2005~2010年阳曲县围产儿出生缺陷率明显高于太原市,各类出生缺陷顺位中神经管畸形为第1位;第3季度神经管畸形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结论:为降低阳曲县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2000~2015年广西出生缺陷综合防控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2000~2015年广西出生缺陷防控有关的指标进行分析,为政府部门制定出生缺陷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0~2015年广西出生缺陷一级、二级预防策略的相关统计资料,对广西出生缺陷防控中的婚前医学检查、增补叶酸、地中海贫血防控、出生缺陷发生情况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婚检率:2000~2015年婚检率为50.67%,2004~2009年婚检率为6.09%,2010~2015年免费婚检率为91.67%,2010~2015年免费婚检率是2004~2009年婚检率的15.06倍.2000~2015年婚检检出疾病524 416例,以生殖系统(3.35%)和内科系统疾病(2.69%)为主.(2)叶酸服用:2010~2015年叶酸服用人数4 180 564人,2010年叶酸服用率为64.22%,2015年97.58%,增幅为51.95%;2010年叶酸服用依从率为39.66%,2015年提高至93.20%,增幅为135.00%;2010年群众对服用叶酸的知晓率为90.58%,2015年提高至97.48%,增幅为7.62%.(3)产前筛查、诊断:产前筛查率和产前诊断率逐年提高,2003年产前筛查率为9.61%,产前诊断率为0.40%,2010~2015年分别提高到56.83%、20.25%,分别是2003年、2004~2009年的5.91倍、2.91倍和50.63倍、11.57倍.(4)地贫筛查:2010~2015年进行地中海贫血筛查9 794 546人,完成基因诊断478 243人;查出中间型和重型地贫胎儿8 048例.(5)出生缺陷:2000~2015年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21.46/万,发生率呈由高至低的变化趋势,最常见的出生缺陷是先天性心脏病和胎儿水肿综合征.结论 政策的出台对出生缺陷防控效果有影响,从2010年起全面落实以一级、二级预防为主的出生缺陷综合防控策略后,产前筛查率和产前诊断率逐年提高,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该院妇产科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病特点,寻找预防出生缺陷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01-2010年妇产科出生围产儿(孕28周~产后7天)22483例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前5年与后5年两个阶段回顾分析。结果该院10年间围产儿22483例,出生缺陷儿162例,出生缺陷的发生率7.21%o,先呈上升趋势,然后又逐渐下降。结论加强孕前、孕期、分娩期的系统保健工作,提高产前诊断技术,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特别是围产期保健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山西省主要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于2009年11至12月对山西省6个县(市)0~3岁婴幼儿及母亲进行横断面和回顾性调查。六县(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34.27/万(493/36716);前5位出生缺陷排序为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唇腭裂、多指(趾)并指(趾)、智力低下,每种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各有不同,其中亲属缺陷儿史、既往缺陷儿史、孕产次多、孕期服解热镇痛药为其共同危险因素。开展孕前指导、危险因素筛查和评估,孕期预防疾病是预防出生缺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分析本院5年出生缺陷监测数据,为今后的出生缺陷监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北京市出生缺陷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回顾分析了2007年-2011年分娩的孕13周至出生7天的出生缺陷儿的资料。结果共发现了396例出生缺陷儿,5年出生缺陷总发生率4.41%,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增加。监测的出生缺陷中最常见的是先天性心脏病,占到总数的43.80%。结论进一步加强孕产妇监测质量,提高监测方法,降低新生儿期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5.
长沙市5年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长沙市2000~2004年64 101名围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本地区近5年来各种出生缺陷检出率、围生儿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探讨切实可行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长沙市内13所医院产科分娩的64 101名围生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统计分析出生缺陷儿的检出率、围生儿死亡率、各种出生缺陷的发生率、类别、构成比并逐年进行比较.结果:共发现出生缺陷儿1 050例,出生缺陷检出率为16.38‰.2000年出生缺陷检出率与2002年、2003年、2004年比较逐年增高,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01年出生缺陷检出率与2002年、2003年、2004年比较亦逐年增高,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共死亡围生儿879例,围生儿死亡率为13.71‰,2001年围生儿死亡率与2002年、2003年比较亦逐年增高(P<0.05).5年中总发生率最高的前5种出生缺陷排序依次是肢体畸形、唇颌裂、耳畸形、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明显增高,排名逐年前移.2003年开始实施治疗性引产共177例.结论:本市5年来出生缺陷检出率、围生儿死亡率的上升趋势及严重的心、脑出生缺陷疾患发病率的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环境保护及孕期保健有利于减少出生缺陷,定期常规行产前检查及新生儿筛查可及早发现出生缺陷,一旦发现严重出生缺陷病例,应及时行治疗性引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石棉县近几年的出生缺陷监测分析,探讨边远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现状,制定相应对策,提高该县出生人口素质。方法对近5年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统计。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男性〉女性。结论先天畸形是当地围产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因素,应加强宣传,加大投入,充分发挥三级妇幼保健网的职能作用,多部门,跨行业合作努力,才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1999年至2009年国内有关"出生缺陷"的研究情况,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建议和思考。方法搜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1999年至2009年有关"出生缺陷"的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论文数量及年代,论文合作度合著率,第一作者单位构成,文献内容涉及方面,基金支持情况,载文核心刊物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1999年以来,相关文献总体呈上升趋势,合作论文占大多数,发文单位主要是各地妇幼保健机构及计生部门,内容主要涉及监测及监测分析,基金支持度低,最主要的载文期刊为中国妇幼保健、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以及中国计划生育杂志。结论近十年来相关文献呈上升趋势,不过内容关注的点范围过窄,主要是监测;关注此课题的单位比较单一,计生部门和妇幼保健部门是主要发文单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无锡市医院分娩新生儿的出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干预措施,为长期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无锡市2007-2012年所有产科医院分娩新生儿的登记信息,分析出生性别比、剖宫产率、出生缺陷发生率及围生儿死亡率等出生人12I特征。结果无锡市新生儿出生性别比为113:100,城市、流动人12I、产妇年龄≥25岁、产次≥2次以及剖宫产可能是影响出生性别比增高的危险因素(P〈0.001)。出生缺陷发生率呈逐年递减趋势(P〈0.001),城市、本地人口、产妇年龄〈20岁、男性胎儿及产次=1可能是影响出生缺陷发生率增加的因素(P〈0.001)。围生儿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剖宫产发生率呈递增趋势。结论无锡市出生缺陷发生率逐年递减,但出生性别比偏高,围生儿死亡率和剖宫产发生率上升,需采取措施提高监测质量,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南宁市2006~2007年出生缺陷患儿的发生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南宁市六县六城区2006、2007年出生的围产儿出生缺陷1212例和1467例,进行对比和数据分析。结果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分别是13.95‰、15.73‰。缺陷中,以心血管系统畸形、颜面部畸形(以唇、腭裂为多)、四肢手足畸形为多,分别居第一、第二、第三位。结论做好婚前健康体检、孕前孕早期优生监测指导以及围产保健卡的建立与提高出生缺陷筛查技术是降低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解成都市郫县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及构成情况,以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郫县各产科医院在2001~2010年出生的围产儿进行监测,分析出生缺陷情况。结果出生缺陷发生率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出生缺陷类型前五位顺位依次为外耳畸形、多(趾)、总唇裂、并指(趾)和马蹄内翻足。结论加强婚前检查、婚前与孕前教育,可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