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在解剖一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在其左侧臂前部深筋膜与肱二头肌内侧头肌腹之间观察到一条变异肌腱,起于左侧胸大肌肌腱终止于肱骨大结节嵴处,止于肱骨内上髁,腱宽0.15cm,腱长23cm。该腱自胸大肌肌腱内侧缘下行,有来自胸大肌下部的肌腱纤维汇人,斜向内下,走行于臂部深筋膜的深面和肱二头肌内侧头肌腹的浅面,而后跨过肌皮神经的前臂外侧皮神经、肱动脉、肱静脉、正中神经,在肱三头肌内侧头前面与臂内侧肌间隔相连,最后止于肱骨内上髁。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在对一男性左上肢标本进行解剖操作时,发现该标本左侧胸大肌止点处有异常腱束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表面上行,上行的腱束纤维与肩关节囊附着,通过牵拉发现其与岗上肌亦存在联合(图1)。胸大肌止点处异常腱束上行止于肩关节囊的变异报道少见,为积累国人肌肉变异资料,故对其加以报道。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女尸标本时,发现其双侧胸大肌表面出现不明肌肉1块,对称分布,暂命名"胸前肌"(图1),现报道如下. 该例双侧胸前肌均为阔肌,以腱膜起自胸骨角周围的胸骨侧缘及第2、3肋表面的胸大肌筋膜,肌束呈扁带状于胸大肌起始部的表面向外下走行,末端分为4~5个肌齿以腱膜止于第6~8肋的外面,下部的肌齿被胸大肌最下方的单独肌束覆盖.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解剖1具老年男性标本过程中,发现其右上肢的肱二头肌存在第三头变异,具体报告如下. 该标本身高约175 cm,具体年龄死因不详,右侧肱二头肌长头、短头起止点均正常,在短头内侧发现第三头.该变异头起点为肌性,起自肱骨体上段内侧近小结节嵴处,距离喙突73.81 mm.该头呈扁带状,位于肱二头肌深面,喙肱肌外侧,肌束平行向下覆盖于肱肌外侧,肌腹短于肱二头肌肌腹,肌腱与肱二头肌肌腱融合止于桡骨粗隆.用游标卡尺测量变异头肌腹长为211.44 mm,肌腹最宽处为13.53 mm.左侧肱二头肌无变异.  相似文献   

5.
解剖1具62岁男性标本时发现左前臂肌群中有2块异常屈肌,为积累国人肌变异资料,现报道如下. 桡侧变异屈肌和尺侧变异屈肌在肱骨内上髁下方起于指浅屈肌肱尺头的深面,肌腹向下分为2个头,移行后分别以长、短两腱止于指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上.桡侧变异屈肌肌腹、肌腱较短,该肌全长115 mm,其中肌腱长15 mm;尺侧变异屈肌肌腹较短,肌腱较长,该肌全长265 mm,其中肌腹长125 mm,肌腱长140 mm,肌腱与指深屈肌腱伴行,穿腕管后与指深屈肌腱融合.  相似文献   

6.
笔者对成年尸体标本进行解剖时,发现胸骨肌变异2例,为积累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一、成年女性尸体标本,身长约160 cm。胸骨肌呈"人"字型位于胸骨两侧(图1)。右侧胸骨肌起自第7肋软骨的前面,以肌腱方式止于胸骨角的右侧;左侧胸骨肌起自第5肋软骨的前面.  相似文献   

7.
在一具约60岁的男性尸体标本,见其左侧胸大肌下部从第6、7肋软骨发出的肌纤维在行至止点附近时,移行为一片状肌束转折下行。该肌米宽 3 cm,向下逐渐收窄,然后形成肌腱,止于肱骨内上髁(附图)。该变异肌肌腹长12 cm,腱长9 cm。 胸大肌的此类变异国内未见报道,国外教科书也未见提及。作者在 1948年出版的第 25版《Gray’sAnatomy》中查到:“胸大肌变异可出现软骨滑车上肌(chondro-epitrochlearis)”本例与此描述相似。 起自6、7肋软骨的胸大肌下部纤维行向上外,当上臂上…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解剖一具青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侧胸大肌腹部和背阔肌变异。该例右侧胸大肌腹部可被明显的分为两部分肌束,上方部分起于腹直肌鞘前层的上份,肌束斜向后外上方与胸大肌的胸部和锁骨部共同止于肱骨大结节嵴,其肌腹长16.8cm,最宽处宽1.4cm,最宽处厚0.4cm;下方部分也起于腹直肌鞘前层的上份,肌束斜向后外上方,在腋中线附近以腱性结构止于背阔肌,此肌束长13.1cm,止点处宽0.8cm,止点处厚0.7cm。  相似文献   

9.
双侧胸小肌止点变异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解剖一具60岁左右男性尸体过程中,发现其双侧胸小肌止点变异,报道如下:其双侧胸小肌起点正常,起于第3、4、5肋骨前面;止点以肩胛骨喙突为滑车,以肌腱绕过喙突在冈上肌肌腱上方止于内侧肩关节囊的内层。腱长度为3cm。在胸小肌肌腱绕行喙突的行程中,有一束增厚的扇形纤维将该肌腱与喙锁韧带相连。胸小肌血液供应是来自胸肩峰动脉和胸外侧动脉,神经支配为胸前神经。作者单位:116027 大连医科大学生物塑化研究所附图 双侧胸小肌止点变异双侧胸小肌止点变异1例@孟文件!116027$大连医科大学生物塑化研究所@常宝林!1160…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解剖教学标本时,于一成年男性标本右侧胸大肌浅面、胸骨旁发现一胸骨肌,为积累解剖学数据,现将变异报道如下. 右侧胸大肌浅面见一纵行扁肌,有第2、3肋间神经前皮支穿入该肌,该肌肌纤维分为内、外两束,其内侧肌束起于胸骨角水平前正中线处,内侧胸骨肌上段肌腱由两束汇合而成,上束起源于胸大肌,下束起源于第2肋软骨膜;外侧肌束起于第2肋前正中线右侧12.00 mm,内外侧肌束共同止于第7胸肋关节水平距前正中线右侧23.04 mm,内侧肌束长12.70 cm,外侧肌束长12.4 cm(图1).内侧肌束上段肌腱长4.1 cm,宽4.48 mm,厚0.44 mm;肌腹长6.00 cm,上1/3宽8.78 mm、下1/3宽10.06 mm,厚2.16 mm;下段肌腱长2.60 cm,宽8.58 mm,厚0.64 mm.外侧肌束上段肌腱长2.80 cm,宽8.74 mm,厚0.32 mm;肌腹长6.90 cm,上1/3宽7.86 mm、下1/3宽8.36 mm,厚1.68 mm;下段肌腱长2.70 cm,宽3.32 mm,厚0.64 mm.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在解剖1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发现右侧胸大肌起点表面附着扁平状肌肉1块,现报道如下。在该例标本中,右侧胸大肌比左侧肥厚约2倍,而左侧胸大肌明显右移至胸骨前面。在右侧胸大肌起点表面发现一扁平状肌肉:该变异肌一部分以扁腱附着于胸锁关节附近,另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解剖一具身高约170 cm中年男性标本时,发现Poland综合征1例,现报道如下. 标本仰卧,平躺,用常规解剖方法显露标本胸部右前方,切开皮肤,浅筋膜,深筋膜后,观察胸部及双手.结果未发现其深面的胸大肌,从其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和第1~6肋软骨处追踪至止点肱骨大结节嵴都未发现其痕迹.胸小肌亦完全缺如(图1).其右手五指除拇指外均并指(图2),左手正常.  相似文献   

13.
异常的胸肌     
正笔者在对1具男性尸体标本进行解剖时,剥离胸前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发现,于胸大肌后下方,胸小肌前外侧方有一变异骨骼肌。此变异未见报道,为积累国人解剖学资料并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本例变异骨骼肌孤立位于右胸外侧,由2个头组成。内侧头肌腱呈扁带状,长23.10 cm,宽1.53 cm,在距前正中线4.50 cm附于第6肋骨内1/3与中1/3交界下1.10 cm,前1/3行于胸大肌下缘,后3/2行于胸大肌深面、胸小肌下缘1.10cm,向后上外延伸,在腋窝外上方移行为肌腱。外侧头由背阔肌发  相似文献   

14.
该标本系一成年男尸,尸解时发现胸骨两侧各有一条带状肌,即胸骨肌1 右侧胸骨肌该肌上端起于右侧胸锁关节,肌纤维斜向下外,覆盖于右侧胸大肌表面内侧,下端腱膜斜向下内,于正中线处止于腹直肌鞘前壁。该肌全长19.5cm,上端肌腱长7cm,下端肌腱长3cm,肌腹长9.5cm,肌腹最宽处3.5cm。2 左侧胸骨肌该肌上端起于胸骨颈静脉切迹,肌纤维斜向下外,覆盖于左侧大肌表面内侧,下端腱膜斜向下内,于正中线处止于腹直肌鞘前壁。该肌全长21cm,上端肌腱长6cm,下端肌腱长3cm,肌腹长12cm,肌腹最宽处3cm。根据郑思竞教授主编的《中国人体质调查》一书的记载,两侧同…  相似文献   

15.
万斌  吕诚  刘德明 《解剖学杂志》2003,26(3):244-244
在解剖一尸体标本时,见其左侧的胸大肌下半缺如,且双侧胸小肌缺如,此变异情况较为少见,为积累资料并供临床外科手术参考,现报道如下:尸体系男性,约35岁,身长1.69m,发育正常,胸部未见手术疤痕。翻开其胸前区皮肤及浅、深筋膜后,见其左侧胸大肌起自锁骨内侧半、胸骨柄及第1~2肋软骨,止于肱骨大结节嵴,其下缘平  相似文献   

16.
<正> 我们在尸体解剖中发现腋弓肌三例(其中女性一例)报道如下: 三例均起自背阔肌的前缘,距离肱骨小结节嵴(背阔肌止点)6.8厘米。翻开胸大肌,就见其止点,均以宽约0.7厘米、长约1.2厘米的腱膜止于胸大肌深面,距肱骨大结节嵴3.6~3.7厘米处。在三例中  相似文献   

17.
拇长展肌起自桡骨、尺骨的背面和前臂骨间膜,走行于桡侧腕伸肌、指伸肌的深面和拇短伸肌的上方,在伸肌支持带深层,拇长展肌与拇短伸肌腱走行于同一个纤维鞘中,随后拇长展肌腱向下止于第一掌骨底,拇短伸肌腱止于拇指近节指骨底。我们在局解课上解剖一具男尸时发现一例双侧拇长展肌双肌腹、双肌腱变异。现详细报道如下。1拇长展肌的解剖双侧拇长展肌均于肌腹中下1/3处移行为双肌腹,以双肌腱止于第一掌骨底和大多角骨,分别命名为拇长展肌桡侧腱和拇长展肌尺侧腱。左侧拇长展肌在肌腹中下1/3处移行为双肌腹,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尺侧肌腱共行于…  相似文献   

18.
在制作1成人男性左下肢肌标本中,发现其趾短屈肌合并腓骨短肌腱变异1例,现报道如下. 暴露足底肌第1层,见趾短屈肌发出3个腱,分别止于2、3、4趾.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发现,一成年男尸左臂的肱二头肌多肌腹伴额外肌异常1例。异常肱二头肌与额外肌呈五条分离条索状肌腹,经解剖学追踪发现,肱二头肌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长头出现异常三肌腹均起于肩胛骨盂上结节;长头三肌腹汇合成一肌腱与短头的肌腱呈“Y”字形止于桡骨粗隆,额外肌肌腹起于肱骨中上三分之一,行于肱二头肌长头与短头间,止于肱骨下端。五条肌腹间可见肌皮神经穿行其中,正中神经外侧根发分支行于肱二头肌长头下方(图1)。  相似文献   

20.
<正> 笔者在解剖1具老年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右侧趾长伸肌变异,现报道如下: 该例趾长伸肌起于胫、腓骨上端的前面和小腿骨间膜的上份及小腿深筋膜,呈半羽状,在胫骨粗隆下方20.40 cm水平处移行为肌腱,肌腱向下经过小腿横韧带和小腿十字韧带深面,在内、外踝连线上方3.71 cm处分为2条:一条为第3腓骨肌腱,其穿经趾长伸肌腱鞘止于第5跖骨基底部的背侧;另一肌腱穿趾长伸肌腱鞘,在内、外踝连线下方2.85 cm处分为2个肌腱分别止于第4、5末节趾骨和中节趾骨背面。此外在趾长伸肌肌腹内前方与胫骨前肌之间见一独立小肌,此肌起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